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利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玉玲
陶华
+4 位作者
王延召
贾建修
孔凡杉
靳秋生
张志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2-205,共4页
以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 ,7个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为父本 ,组配成 6 3个测交组合 ,研究了南斯拉夫自交系 7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980 9各性状的GCA均为显著正值 ,组配出的 980 9×S2 2 杂交组合较对照增产4...
以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 ,7个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为父本 ,组配成 6 3个测交组合 ,研究了南斯拉夫自交系 7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980 9各性状的GCA均为显著正值 ,组配出的 980 9×S2 2 杂交组合较对照增产41 6 % ,是最有直接利用价值的自交系 .980 5 ,980 6自交系单株产量的GCA为极显著正值 ,但未组配出超对照的杂交组合 .其余 6个自交系无直接利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斯拉夫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SSR标记研究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遗传变异及杂种优势群预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玉玲
张亚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27-634,共8页
利用113对SSR多态性引物对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和国内18个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进而研究GD,GH,SCA及杂种优势与F1产量的相关性,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利用SSR标记将27个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我国自...
利用113对SSR多态性引物对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和国内18个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进而研究GD,GH,SCA及杂种优势与F1产量的相关性,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利用SSR标记将27个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我国自交系的分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和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PA,PB和四平头类群自交系分别各归为一类;南斯拉夫自交系ZPL01,ZPL06,ZPL09,ZPL10和ZPL02归为第Ⅰ类,ZPL03,ZPL05,ZPL04与Mo17和丹232归为第Ⅱ类群,ZPL07与综3和综31归为第Ⅲ类;(2)SCA与对照优势及其与F1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D,GH与F1穗粒重和对照优势的相关仅长葛点达到显著水平,利用SCA或对照优势可以较好地预测F1的产量表现,而GD和GH的预测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斯拉夫玉米
自交系
SSR标记
配合力
杂种优势
遗传距离
杂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董炳友
林秀清
+2 位作者
冯云选
刘艳辉
于东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3-25,31,共4页
采用NCⅡ试验设计,选用不同杂种优势类群且系谱明确的5个自交系为测验种,对16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类群的分析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把16个南斯拉夫自交系划分为4个杂优类群,分别为:Lancaster群(Nsc-721、南45、Nsc-565),改良...
采用NCⅡ试验设计,选用不同杂种优势类群且系谱明确的5个自交系为测验种,对16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类群的分析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把16个南斯拉夫自交系划分为4个杂优类群,分别为:Lancaster群(Nsc-721、南45、Nsc-565),改良Reid群(Nsc-T66、南72-81、南无名-7、南5、南43-1),唐四平头群(南无名-5),南46、南无名-8、南无名-1、南无名-3、南无名-5杂为另一优势群。而南6和Nsc-70难以与其它自交系或彼此间归为一类。此外,还对供试被测系的使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斯拉夫玉米
自交系
种质
配合力
杂优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利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玉玲
陶华
王延召
贾建修
孔凡杉
靳秋生
张志梅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安县种子公司
焦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农业>杂志社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委攻关项目( 9910 10 2 31)
文摘
以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 ,7个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为父本 ,组配成 6 3个测交组合 ,研究了南斯拉夫自交系 7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980 9各性状的GCA均为显著正值 ,组配出的 980 9×S2 2 杂交组合较对照增产41 6 % ,是最有直接利用价值的自交系 .980 5 ,980 6自交系单株产量的GCA为极显著正值 ,但未组配出超对照的杂交组合 .其余 6个自交系无直接利用价值 .
关键词
南斯拉夫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玉米
Keywords
Yugoslavia
maize
inbred line
combining ability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SSR标记研究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遗传变异及杂种优势群预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玉玲
张亚丽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27-634,共8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991010231)
文摘
利用113对SSR多态性引物对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和国内18个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进而研究GD,GH,SCA及杂种优势与F1产量的相关性,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利用SSR标记将27个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我国自交系的分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和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PA,PB和四平头类群自交系分别各归为一类;南斯拉夫自交系ZPL01,ZPL06,ZPL09,ZPL10和ZPL02归为第Ⅰ类,ZPL03,ZPL05,ZPL04与Mo17和丹232归为第Ⅱ类群,ZPL07与综3和综31归为第Ⅲ类;(2)SCA与对照优势及其与F1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D,GH与F1穗粒重和对照优势的相关仅长葛点达到显著水平,利用SCA或对照优势可以较好地预测F1的产量表现,而GD和GH的预测效果较差。
关键词
南斯拉夫玉米
自交系
SSR标记
配合力
杂种优势
遗传距离
杂合性
Keywords
Yugoslavia maize inbreds
SSR markers
combining ability
heterosis
genetic distance
heterozygosity
分类号
S513.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董炳友
林秀清
冯云选
刘艳辉
于东
机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3-25,31,共4页
文摘
采用NCⅡ试验设计,选用不同杂种优势类群且系谱明确的5个自交系为测验种,对16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类群的分析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把16个南斯拉夫自交系划分为4个杂优类群,分别为:Lancaster群(Nsc-721、南45、Nsc-565),改良Reid群(Nsc-T66、南72-81、南无名-7、南5、南43-1),唐四平头群(南无名-5),南46、南无名-8、南无名-1、南无名-3、南无名-5杂为另一优势群。而南6和Nsc-70难以与其它自交系或彼此间归为一类。此外,还对供试被测系的使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南斯拉夫玉米
自交系
种质
配合力
杂优类群
Keywords
Yugoslavia maize: inbred lines
germplasm: combining ability
heterosisgroup
分类号
S513.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利用
李玉玲
陶华
王延召
贾建修
孔凡杉
靳秋生
张志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SSR标记研究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遗传变异及杂种优势群预测
李玉玲
张亚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6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董炳友
林秀清
冯云选
刘艳辉
于东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