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川页岩气田压裂工艺改进及应用
1
作者 周成香 房大志 +2 位作者 王旭 李成赢 王志峰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页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和特低渗透性特征,必须进行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以形成人工缝网。南川页岩气田开发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压裂工艺技术体系,但随着甜点储量规模化生产,亟需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改进压裂工艺。从南川页岩气田不同井网储量... 页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和特低渗透性特征,必须进行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以形成人工缝网。南川页岩气田开发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压裂工艺技术体系,但随着甜点储量规模化生产,亟需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改进压裂工艺。从南川页岩气田不同井网储量动用、射孔方式、投球暂堵、加砂模式等方面提出了页岩气压裂工艺改进思路和方法,并通过现场应用效果评价了改进工艺的可行性。系统总结了压裂工艺改进措施:鉴于井网关系和开发目标的差异,对不同类型井组的压裂改造区域进行差异化控制;超深穿透射孔方式为深层高应力页岩储层压裂提供了重要的工艺基础,满足了电动压裂设备数量和压力等级的限制;借鉴重复压裂及加密井压裂工艺中的投球暂堵技术,优化了投球数量与时机,抑制了主裂缝过度延伸;精细化压裂,支撑剂体系趋于完善,形成了“初始小粒径远输前缘铺置+中段中粒径主流通道支撑+尾段大粒径缝口收尾”三级连续加砂模式。改进后的压裂工艺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在统计的现场投球暂堵中,封堵有效率79.8%,在超深穿透工艺下,为更多加砂和注液提供了压力窗口;提高了加砂强度和小粒径占比,显著提升了裂缝导流能力和支撑效果,压后日产气量从3.30×10^(4) m^(3)提高至8.46×10^(4) m^(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应用差异化压裂设计、超深穿透射孔技术、优化投球暂堵以及精细化三级加砂模式,可显著提升南川页岩气田的压裂改造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南川页岩气田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压裂 超深穿透射孔 投球暂堵 加砂模式 南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南川页岩气田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22
2
作者 何希鹏 高玉巧 +6 位作者 何贵松 张培先 刘明 孙斌 汪凯明 周頔娜 任建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南川页岩气田是我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以常压页岩气为主的页岩气田,为了评价该类型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前景,回顾了该区勘探开发历程,从构造、沉积、储层、保存、地应力、气藏和生产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气田地质特征,总结梳理了勘探开发关键... 南川页岩气田是我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以常压页岩气为主的页岩气田,为了评价该类型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前景,回顾了该区勘探开发历程,从构造、沉积、储层、保存、地应力、气藏和生产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气田地质特征,总结梳理了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川页岩气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发育平桥、东胜、阳春沟三个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沉积、储层、保存、地应力特征具有较大差异,但总体上为弹性气驱、中深层—深层、常温、高压—常压、干气页岩气藏;②生产特征具有初期测试产量高、液量较高、递减较快、弹性产率中等、单井EUR(估算最终可采储量)相对偏低的特点;③形成了“甜点”目标评价、储层表征、地应力场预测、水平井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开发技术政策和低成本工程工艺技术六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④南川页岩气田的发现带来了4点启示:一是坚定勘探信心是勘探突破的根基;二是深化基础地质研究是突破的核心;三是创新工艺实践是效益开发的关键;四是推行一体化模式是提质增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勘探开发 关键技术 常压页岩 南川页岩气田 渝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川页岩气田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姜政华 孙钢 +2 位作者 陈士奎 李伯尧 董红烨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6,共7页
南川常压页岩气田采用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开发可提高其开发效益,但存在水平段极限延伸能力预测难、井眼轨迹控制难、井眼清洁效果差、钻柱摩阻扭矩大、套管下入难和固井易漏易气窜等技术挑战。为此,进行了管柱力学和流体力学分析,明确了... 南川常压页岩气田采用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开发可提高其开发效益,但存在水平段极限延伸能力预测难、井眼轨迹控制难、井眼清洁效果差、钻柱摩阻扭矩大、套管下入难和固井易漏易气窜等技术挑战。为此,进行了管柱力学和流体力学分析,明确了超长水平段钻进和下套管时钻柱的受力状态,分析了超长水平段的水力延伸能力及关键影响因素。基于分析结果和南川页岩气田钻井实践,形成了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低成本高效导向钻井、井眼高效清洁、套管安全下入、超长水平段泡沫水泥浆固井等关键技术。上述技术在2口水平段长度超3500 m的水平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全部使用国产的钻头、螺杆钻具及常规LWD,2口井平均钻井完井周期较设计缩短25.4%,实钻整体靶框控制在5 m以内,优质页岩钻遇率平均在90%以上,水平段复合钻进比例平均达90.45%,最大狗腿度0.15°/30m,高效成井的同时,实现了提速降本。南川页岩气田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可为国内水平段长超3500 m水平井的钻井提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水平段 水平井 井眼清洁 泡沫固井 南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桥塞在南川页岩气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夏海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79-82,88,共5页
为解决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使用连续油管钻复合桥塞时容易遇卡、强磁打捞次数多、工时长等问题,对可溶桥塞的结构和溶解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影响可溶桥塞压裂性能和溶解性能的关键因素,优选了不同耐温性能的可溶桥塞在南川页岩... 为解决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使用连续油管钻复合桥塞时容易遇卡、强磁打捞次数多、工时长等问题,对可溶桥塞的结构和溶解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影响可溶桥塞压裂性能和溶解性能的关键因素,优选了不同耐温性能的可溶桥塞在南川页岩气田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桥塞在温度112℃下可承压差70 MPa,耐温93℃的桥塞可完全溶解,耐温120℃的桥塞只能部分溶解,与传统复合桥塞相比,单井可节约成本108.7万元。最后得出了影响可溶桥塞压裂性能和溶解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溶液矿化度和溶解时间,矿化度越高、温度越高,可溶桥塞溶解速率越快,尤其井温对可溶桥塞的溶解效果至关重要。并验证了可溶桥塞在页岩气井分段压裂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对页岩气井压裂施工降本增效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页岩气田 井温 可溶桥塞 分段压裂 降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川页岩气田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高效下套管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甘新星 董仲林 +1 位作者 马吉龙 杜晓雨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4-878,共5页
重庆南川页岩气田东胜区块是国内首个常压页岩气藏,为了有效动用地质储量、提升页岩气单井产量,在该区开展了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先导试验。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产状变化幅度大,导致井眼轨迹复杂、水垂比大及井眼清洁度不佳,使得超长水... 重庆南川页岩气田东胜区块是国内首个常压页岩气藏,为了有效动用地质储量、提升页岩气单井产量,在该区开展了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先导试验。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产状变化幅度大,导致井眼轨迹复杂、水垂比大及井眼清洁度不佳,使得超长水平段水平井生产套管高效下入面临极大的技术挑战。文中通过开展套管下入方式优选、漂浮下套管工艺设计及井眼清洁措施优化,形成了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套管高效下入技术。该技术在SY9-3HF井(水平段长度4035 m)成功应用,有效保证了下套管施工作业安全和固井质量,为该井后期高效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南川页岩气田乃至国内非常规油气超长水平段水平井下套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水平段 下套管技术 固井 摩阻系数 南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实践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红生 王伟 +2 位作者 何希鹏 郑永旺 倪振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5期537-547,F0002,共12页
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藏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质条件复杂加大了效益开发的难度。针对储层构造复杂导致“甜点”钻遇率低、机械钻速低和地应力复杂导致压裂改造效果差等难题,提出了适用于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地质特点的地质工... 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藏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质条件复杂加大了效益开发的难度。针对储层构造复杂导致“甜点”钻遇率低、机械钻速低和地应力复杂导致压裂改造效果差等难题,提出了适用于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地质特点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做法。围绕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要求,充分利用物探、地质、钻完井及压裂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地质与工程相互找问题促进步、地质与工程相互找依据促增效两个维度交互融合的一体化流程,形成了以物探、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核心的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关键开发技术。通过现场实践应用,复杂构造带水平井机械钻速和靶窗钻遇率大幅提高,压裂成本不断下降,气井改造效果和产能持续提升,实现了南川常压页岩气的效益开发,为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区常压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带 常压页岩 地质工程一体化 开发实践 南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页岩气田一体化效益开发及智能化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运海 任建华 +4 位作者 陈祖华 梅俊伟 胡春锋 王伟 卢比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南川地区页岩地质条件复杂、资源禀赋变差,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为积极推动南川地区页岩气效益开发,坚持推行地质工程一体化、全方位全过程优化的开发理念,围绕“研究部署、井网优化、钻井工程和压裂工程”等方面...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南川地区页岩地质条件复杂、资源禀赋变差,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为积极推动南川地区页岩气效益开发,坚持推行地质工程一体化、全方位全过程优化的开发理念,围绕“研究部署、井网优化、钻井工程和压裂工程”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坚持地下资源充分动用、地面钻前最优的原则确定钻井平台及井网优化部署;以产能“甜点”为核心优化井位设计,同时应用一体化导向技术,实现精准穿层,提升“甜点”钻遇;以改造缝网复杂程度最大化和产能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压裂工艺设计,实现页岩气井效益最大化。基于南川地区页岩气产建实施,形成了南川复杂构造带特点下的“研究部署、设计实施和支撑保障”全过程的一体化模式,实现钻井提速、压裂改造提产,推动南川地区页岩气实现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页岩 地质工程一体化 优化 效益开发 智能化 南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双暂堵压裂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27
8
作者 夏海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6,共7页
针对页岩气井暂堵压裂过程中存在暂堵压力升高不明显、施工压力未传递到裂缝内部、簇间暂堵与缝内暂堵无法有机结合等问题,通过选用压差聚合胶结型暂堵剂GTF-SM,并优化其用量及暂堵压裂工艺,形成了页岩气井双暂堵压裂技术。该技术在南... 针对页岩气井暂堵压裂过程中存在暂堵压力升高不明显、施工压力未传递到裂缝内部、簇间暂堵与缝内暂堵无法有机结合等问题,通过选用压差聚合胶结型暂堵剂GTF-SM,并优化其用量及暂堵压裂工艺,形成了页岩气井双暂堵压裂技术。该技术在南川页岩气田LQ-1HF井分段压裂中试验了10段,与常规压裂井段相比,簇间暂堵试验井段的暂堵压力平均提高了4.3 MPa,缝内暂堵试验井段的暂堵压力平均提高了0.82 MPa,而且试验井段的裂缝长度平均增加了5.8%,裂缝面积平均增加了12.5%。该井采用ϕ10.0 mm油嘴放喷测试,平均产气量23.37×10^4 m^3/d,平均套压20.17 MPa,产液量277.44 m^3/d,优于同区块采用常规压裂技术的页岩气井。试验结果表明,页岩气井双暂堵压裂技术能够形成较好的复杂缝网,可以满足页岩气田高效开发及压裂作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间暂堵 缝内暂堵 页岩 分段压裂 复杂缝网 LQ-1HF井 南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