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0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山经》奇禽异兽试解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方平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南山经》是《山海经》之首篇。此篇载有形、性诡异之"鸟"、"兽"22种。经初步研究发现,彼等皆现今东洋界之脊椎动物。
关键词 南山经 生物学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国家公园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2
作者 张敏 陈彩虹 +1 位作者 佘济云 曾宇鸿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76-82,89,共8页
为探究南山国家公园生境质量变化及驱动机制,运用InVEST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南山国家公园2000-2020年生境质量进行评估,通过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南山国家公园整体生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 为探究南山国家公园生境质量变化及驱动机制,运用InVEST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南山国家公园2000-2020年生境质量进行评估,通过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南山国家公园整体生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2000年、2010年、2020年生境质量分别为0.646、0.561、0.647,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②南山国家公园生境质量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区生境质量变化分布较为集中,且热点区相较于冷点区更为明显;③降雨是影响南山国家公园生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从驱动因子交互作用来看,各驱动因子交互增强效果显著,增强以非线性为主,双因子增强次之。主要为降雨、高程和气温与其他驱动因子间交互作用较强,其中以降雨与各驱动因子间交互效果最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南山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和生态保护格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国家公园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婺城南山落叶阔叶林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汤瑞麒 吴奇 +7 位作者 郑蓉 卞玉宣 问青青 庄前进 傅佳琴 谢家杰 王云泉 陈建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目的】浙江婺城南山自然保护区在植被分区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在其中高海拔区域分布着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群落,是保护区重点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分析浙江婺城南山1 hm^(2)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等特征,为保护区的生... 【目的】浙江婺城南山自然保护区在植被分区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在其中高海拔区域分布着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群落,是保护区重点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分析浙江婺城南山1 hm^(2)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等特征,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特色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动态研究提供参考,也为研究中国亚热带地区落叶阔叶林群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基于婺城南山1 hm^(2)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具体分析了该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径级结构与垂直结构等信息。【结果】(1)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39科65属97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36科62属94种),其中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樟科Lauraceae所占物种数最多;(2)样地内木本植物区系成分中,属级层面温带成分为热带成分的1.63倍,温带成分明显占优势;(3)样地内木本植物总计11 019株,短柄枹栎Quercus serrata、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和石灰花楸Sorbus folgneri重要值居前3位,是该群落的优势物种;群落中落叶物种、常绿物种和针叶物种的重要值分别为0.709、0.180和0.111,意味着该群落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4)样地内植株平均胸径3.66 cm,径级结构呈现倒“J”型,小.径级和较小径级的植物数量占比达95.16%。(5)群落垂直结构上,灌木层、亚冠层和林冠层的植株占比分别为73.79%、23.44%和2.77%,这说明该群落灌木层植株比例较高且林冠层不明显。【结论】浙江婺城南山1 hm^(2)固定样地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植株密度较大,但群落中植株径级总体较小,垂直结构分层不明显,在中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自然保护区 落叶阔叶林 物种组成 区系分布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佛法身舍利塔动力弹塑性分析
4
作者 李灵君 王秀丽 +4 位作者 程春玲 苏永 王鑫 蒋天娇 朱宏瑞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6-1089,共14页
南山佛法身舍利塔是一幢新建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郭寺内的地标性观光仿古塔建筑,为RC和SRC构成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为100年。设计文件显示,在罕遇地震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场地和设计工作年限两大因素的影响。文章运用MIDAS ... 南山佛法身舍利塔是一幢新建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郭寺内的地标性观光仿古塔建筑,为RC和SRC构成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为100年。设计文件显示,在罕遇地震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场地和设计工作年限两大因素的影响。文章运用MIDAS Gen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2条天然波和1条人工波,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调整后动力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纤维模型,分析结构的剪力与倾覆弯矩、变形、屈服状态与滞回耗能和能量响应。结果表明:南山佛塔结构的层刚度变化与楼层结构布置和构件形式的变化相一致;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限值1/100,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的位置与结构的布置相一致;核心筒剪力墙会发生中等程度的屈服损伤破坏,耗散大量地震能量,外框架体系屈服损伤则较轻微;结构抗震耗能性能优越,抗大震的能力强。综合分析发现,虽然南山佛塔结构在罕遇地震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场地和设计工作年限两大影响因素,但经强化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后,结构安全可靠,抗震耗能性能优越,其结构体系对类似结构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佛塔 动力弹塑性 罕遇地震 抗震性能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多源数据探究城市活力时空分布与街区特征关系——以深圳南山区为例
5
作者 刘枫 汤钟 +2 位作者 张亮 喻灵敏 刘珂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22,共13页
为充分讨论城市活力时空分布与街区特征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深圳市南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将街景影像、兴趣点、建筑形态、路网密度等12类数据分别表征为环境因子、功能因子和形态因子,采用随机森林回归(RFR)算法,探讨特征因子对城市活... 为充分讨论城市活力时空分布与街区特征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深圳市南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将街景影像、兴趣点、建筑形态、路网密度等12类数据分别表征为环境因子、功能因子和形态因子,采用随机森林回归(RFR)算法,探讨特征因子对城市活力的独立推动作用,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索特征因子对城市活力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山区的城市活力呈现多活力中心空间集群结构,其中工作日城市活力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就业和通勤行为;2)城市活力的时空分布差异受街区特征因子的驱动或抑制影响,其中城市功能和业态分布是经济型城市活力的主导诱因,娱乐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推动力;3)功能复合、建筑紧凑、绿化环绕的街区可以驱动城市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力 街区特征 多源数据 随机森林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深圳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南山区藤茶生产管理技术
6
作者 邹源芾 杨森 +5 位作者 陈韬 刘凤 黄哲 朱彦杰 黄登武 吴卓耕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1期59-60,64,共3页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药食兼用,具有营养与功能价值,经济价值较大。发展藤茶生产,应该在选择生长适宜区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包括选地、整地与施肥,藤茶备苗及枝条处理,扦插定植,田间管理,收获技术要求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鄂西南山 藤茶 生产管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株行距初步研究
7
作者 曹春婧 李淑玲 +1 位作者 安永平 曹娟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4期35-37,共3页
为了研究宁南山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株行距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株行距的增加,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枸杞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呈逐步降低... 为了研究宁南山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株行距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株行距的增加,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枸杞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最佳株距为15~20 cm,行距为70~7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 叶用枸杞 宁杞9号 株行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玉县小南山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经验与思考
8
作者 徐少华 王柳丹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
右玉县小南山流域水土保持与碳汇交易项目,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融合的成功案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该项目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构建技术支撑与保障体系,采用航空遥感与实地调查结合的量化评估方法,构建水土保持、侵蚀... 右玉县小南山流域水土保持与碳汇交易项目,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融合的成功案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该项目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构建技术支撑与保障体系,采用航空遥感与实地调查结合的量化评估方法,构建水土保持、侵蚀减排、增绿增汇三大功能核算体系。评估显示,小南山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的碳汇量成果显著,尤其是森林区贡献突出;生态效益的提升同步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了山西省首次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突破。未来,碳汇交易需进一步优化监测体系、增强企业参与动力并完善市场机制,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碳汇市场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交易 可持续发展 南山流域 右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新修梯田不同部位土壤质量及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研究
9
作者 岳自慧 王文 +2 位作者 刘平 梁博惠 何维刚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针对宁南山区新修梯田耕地质量下降、作物产量不稳的问题,开展了“深耕+复合肥+生物菌肥”培肥措施下新修梯田不同部位土壤质量及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实施培肥后,不同部位土壤容重均呈减轻趋势,其中,梯田中部土壤... 针对宁南山区新修梯田耕地质量下降、作物产量不稳的问题,开展了“深耕+复合肥+生物菌肥”培肥措施下新修梯田不同部位土壤质量及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实施培肥后,不同部位土壤容重均呈减轻趋势,其中,梯田中部土壤容重减轻效果较为显著,梯田内部土壤综合肥力提高最为显著;梯田不同部位玉米和马铃薯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表现为梯田外部>梯田中部>梯田内部;玉米和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梯田外部株高最高;玉米和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玉米抽穗吐丝期梯田中部叶绿素含量高于外部和内部,拔节期和灌浆乳熟期均以梯田外部最高;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均以梯田外部最高,梯田中部次之,梯田内部最低;玉米青储产量和马铃薯产量均以梯田外部最高,分别达到41474.30kg·hm^(-2)、13626.51kg·hm^(-2),其次是梯田中部,梯田内部在梯田中是明显的低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发育 土壤质量 新修梯田 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草地乡土草种资源调查及应用价值评价
10
作者 朱晓花 李燕骄 +6 位作者 李三要 刘西苑 刘建桥 陈霁霏 阳慧英 肖怀治 李科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80-87,共8页
[目的]掌握南山国家公园内草地生态系统的乡土草种资源本底数据。[方法]采用线路踏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22年对南山国家公园草地生态系统开展3次(4、7和10月)乡土草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南山国家公园草地共分布乡土草类植物34... [目的]掌握南山国家公园内草地生态系统的乡土草种资源本底数据。[方法]采用线路踏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22年对南山国家公园草地生态系统开展3次(4、7和10月)乡土草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南山国家公园草地共分布乡土草类植物34科98属116种,其中禾本科占比最多,达18.10%,其次为菊科(16.38%)、豆科(8.62%)蔷薇科(7.76%)、蓼科(7.76%),5个科共计占比58.62%。在属的分布中,以蓼属最多,占比5.17%,其余各属植物呈零星分布。南山国家公园95属乡土草类种子植物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和6个变型。其中,世界分布20属,占比21.05%,泛热带分布20属,占比21.05%,北温带分布19属,占比20.00%,共计占属分布的62.10%。南山国家公园草地4种不同生境中,乔灌草地物种丰富度最高,路旁(牧道、公路)物种丰富度最低,丰富度指数表现为乔灌草地>水边草地>草地>路旁(牧道、公路)。南山国家公园草地乡土草类植物中,有饲用价值的39种,有生态价值的65种,有观赏价值的58种,有能源价值的7种;主要毒害草有14种。[结论]南山国家公园内草地乡土草本植物种类丰富,功能多样,可为开展乡土草种资源创新及应用研究提供充足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国家公园 草地生态系统 乡土草种资源 分布 丰富度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南山区园林景观灌溉系统优化路径探讨
11
作者 许雯柯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1期220-223,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园林绿地管护方面面临水资源短缺、传统灌溉方式效率低下等挑战。为给广东省深圳市乃至全国园林绿地管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介绍该区园林景观概况,分析当前其灌溉系统存在的漏损严重、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园林绿地管护方面面临水资源短缺、传统灌溉方式效率低下等挑战。为给广东省深圳市乃至全国园林绿地管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介绍该区园林景观概况,分析当前其灌溉系统存在的漏损严重、管理不够智能化等问题,进而提出建设节水型灌溉设施、实现精细化智能管控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 灌溉系统 节水灌溉 智能管控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山地牛体重与体尺回归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东辉 阿果约达 +4 位作者 王巍 甘佳 石溢 付茂忠 易军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25-28,共4页
为探究川南山地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构建该品种体重估测线性回归方程,本研究应用SPSS 21.0软件对148头川南山地牛的体重及12个体尺指标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体重与体尺指标的最优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为探究川南山地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构建该品种体重估测线性回归方程,本研究应用SPSS 21.0软件对148头川南山地牛的体重及12个体尺指标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体重与体尺指标的最优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川南山地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头长、最大额宽、胸宽、胸深、胸围、管围、后腿围、坐骨端宽、腰角宽、十字部高等12个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径分析表明,对公、母牛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体尺指标分别是胸深、胸围,间接作用最大的分别是腰角宽、体高;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体重估算最优回归方程,公牛Y=-248.922+2.411X_(6)(胸深)+1.469X_(7)(胸围)+2.306X_(5)(胸宽)+0.764X_(2)(体斜长),母牛Y=-340.732+2.059X_(7)(胸围)+1.992X_(6)(胸深)+7.429X_(8)(管围)+1.844X_(11)(腰角宽),可用于川南山地牛体重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地牛 体重 体尺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敏感性约束下的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南山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群明 陈子奇 +1 位作者 陈奕昊 洪心妍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27,共9页
生态敏感性和游憩适宜性双评价体系是通过测算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而评估其发展生态旅游的适宜程度。论文通过建立生态敏感性和游憩适宜性的双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南山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 生态敏感性和游憩适宜性双评价体系是通过测算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而评估其发展生态旅游的适宜程度。论文通过建立生态敏感性和游憩适宜性的双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南山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南山国家公园的游憩适宜性以轻度不适为主。(2)游憩适宜度较高的区域在空间上多呈带状分布,集中分布在白云湖景区等区域;游憩适宜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呈现聚集型面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等区域;余下的区域主要呈现小面积点状空间,分散分布在南山国家公园内部。(3)水环境和地势起伏导致的水土流失是影响南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旅游交通和核心保护区两因素导致的游憩成本增加是限制国家公园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4)从是否适宜发展旅游的角度,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低利用生态游憩区、密集性休闲游憩区和分散性观光游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游憩适宜性 指标体系 南山国家公园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紫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
14
作者 程小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82-85,共4页
为筛选适宜在宁南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2022年在彭阳县引进了甘农4号、甘农3号、中苜3号、中苜1号和阿尔冈金5个紫花苜蓿品种,以当地广泛种植的陇东苜蓿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大部分... 为筛选适宜在宁南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2022年在彭阳县引进了甘农4号、甘农3号、中苜3号、中苜1号和阿尔冈金5个紫花苜蓿品种,以当地广泛种植的陇东苜蓿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大部分品种均能在试验区域安全越冬,其中甘农系列和中苜系列能很好地适应试验区域的气候条件。甘农4号的总鲜草产量和总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1000、14900 kg/hm^(2),粗蛋白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较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也较低。综合来看,甘农4号丰产性好,品质较好,综合性状最好,适宜在宁南山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引种 性状 产量 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山区侵蚀性降雨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哲 方政 +4 位作者 董智 吴其聪 潘嘉琛 刘超 安淳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研究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降雨因素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泰安市东周小流域2014-2020年77次侵蚀性降雨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降雨类型下不同作物产流产沙特征及对各降雨指标的响应... 为研究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降雨因素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泰安市东周小流域2014-2020年77次侵蚀性降雨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降雨类型下不同作物产流产沙特征及对各降雨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侵蚀性降雨可以分为Ⅰ型(小雨量、短历时、大雨强)、Ⅱ型(大雨量、长历时、小雨强)、Ⅲ型(中雨量、中历时、小雨强)3类.各降雨频率为67.53%,3.9%,28.57%,占研究期内总降雨量的44.2%,14.02%,41.78%.②各径流小区产流和土壤流失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裸地、地瓜、花生,花生和地瓜对径流和泥沙的削减效果相对较好.在Ⅱ型条件下,各小区产流产沙量最大,Ⅲ型次之,Ⅰ型最小;但当Ⅰ型和Ⅲ型雨频率较高时,产流产沙量也较大.③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最大的因素为降雨量,当作物种类不同时,影响次之的因素有所差别.径流对降雨因素的响应程度高于土壤流失量,控制产流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土壤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 典型作物 产流 产沙 鲁中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的南山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义政 王兆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6,共9页
科学测算适配的生态补偿标准,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基于南山国家公园土地利用变化,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模型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ArcGIS方法刻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的... 科学测算适配的生态补偿标准,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基于南山国家公园土地利用变化,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模型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ArcGIS方法刻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的空间差异,最后综合测算区域内各县生态补偿优先级,设计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来看,南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十年前到现在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比例的98%;(2)从空间演变来看,南山公家公园所辖各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高值到低值依次为:城步县、绥宁县、新宁县、东安县;(3)各县生态补偿优先级为:绥宁县、城步县、新宁县、东安县;南山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总额度为4.80亿元,从高到低依次为城步县、绥宁县、新宁县、东安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额度 生态补偿优先级 南山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碳储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鑫丽 马振华 +2 位作者 赵慧雪 康龙 曹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373,共10页
[目的]为了阐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与固碳能力差异。[方法]以宁夏南部山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纯林(山杏林和刺槐林)、乔木混交林(刺槐+山杏)、乔灌混交林(山桃+柠条)、灌木林(沙棘)、草地共6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 [目的]为了阐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与固碳能力差异。[方法]以宁夏南部山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纯林(山杏林和刺槐林)、乔木混交林(刺槐+山杏)、乔灌混交林(山桃+柠条)、灌木林(沙棘)、草地共6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各植被类型0—100cm土层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碳储量。[结果]研究区土壤C、N、P变化分别为19.74~35.11,1.74~3.19,1.60~1.69g/kg,C、N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其中刺槐+山杏林地的C、N在0—80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在各类型和土层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土壤C∶N在0—40cm土层刺槐林显著较低,40—100cm土层不同植被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土壤C∶P和N∶P受植被类型影响较大,表现为刺槐+山杏林地最高。各植被类型的C∶N在不同土层间没有明显差异,C∶P和N∶P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降低。土壤0—100cm土层碳储量为5.98~38.21t/hm^(2),各植被类型间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刺槐+山杏>刺槐>山杏>沙棘>山桃+柠条>草地,刺槐+山杏林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结论]宁南山区乔灌林地养分循环模式与固碳能力优于草地,且刺槐+山杏混交林造林模式最佳,营造混交林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 植被类型 生态化学计量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杏树开花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怡彤 李维倩 +3 位作者 陈刚 白阳阳 吴艳 蔡进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12期43-47,共5页
杏树是宁夏南部山区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树种。近年来,由于当地区域性小气候的影响,花期冻害已成为宁南山区红梅杏生产中主要的气象灾害,这导致杏树减产甚至绝产。本文通过调查宁南山区8个不同杏树品种花期、育性及抗冻性,并对不同地形... 杏树是宁夏南部山区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树种。近年来,由于当地区域性小气候的影响,花期冻害已成为宁南山区红梅杏生产中主要的气象灾害,这导致杏树减产甚至绝产。本文通过调查宁南山区8个不同杏树品种花期、育性及抗冻性,并对不同地形下杏树开花规律的影响进行研究,初步明确了不同海拔、坡向、坡位环境因子变化对杏树开花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南山区8个杏树品种中本地乡土树种“山杏”初花期最早,“围选1号”初花期最晚;“一窝蜂”有效花比例最高(48.8%),“山杏”最低(37.0%);“龙王帽”坐果率最高(19.9%),“山杏”最低(11.4%);“金太阳”冻害指数最高(74.25%),“山杏”最低(61.88%)。宁南山区杏树花期随着纬度南低北高的趋势,呈现南早北晚的规律性;海拔成为限制杏树开花坐果的首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宁南山区杏树防冻措施探索及筛选抗冻晚花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 杏树花期 杏树育性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南山遗址受热历史的考古磁学证据
19
作者 曾智鹏 李有骞 +1 位作者 杨石霞 蔡书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0-614,共15页
考古磁学技术为考古遗址的受热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南山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该遗址记录的最早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更新世末期.遗址揭露了距今约16 ka以来序列性的人类生活遗物及遗迹... 考古磁学技术为考古遗址的受热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南山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该遗址记录的最早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更新世末期.遗址揭露了距今约16 ka以来序列性的人类生活遗物及遗迹,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和少量的陶片,以及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关的疑似用火遗迹.本文对小南山遗址内疑似用火区及周边的散土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岩石磁学测试,包括低频磁化率、逐步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χ-T)、磁滞回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反向场退磁曲线和一阶反转曲线(FORC)等,旨在通过磁学指标为遗址受热温度、受热范围等信息提供定量化证据.实验结果显示,采样区域内两处疑似用火区(ZB、ZC)磁化率普遍偏高、逐步χ-T曲线在400~600℃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饱和等温剩磁偏强、FORC信号偏强;而表层烧土被清理后的疑似用火区(ZA)和非疑似用火区磁化率普遍偏低、逐步χ-T曲线显示样品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发生热变化、饱和等温剩磁和FORC信号偏弱.这些磁学特征意味着ZB、ZC两处疑似用火区曾受过加热烘烤,而从ZA采集到的样品和疑似用火区外的样品则可能没有受热.逐步χ-T曲线结果显示疑似用火区高磁化率样品在400~600℃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而当温度达到700℃时则发生明显的热转化,指示样品历史最高受热温度应该在600~7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南山遗址 受热历史分析 考古磁学 岩石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区资源冷杉种群现状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美玲 刘其武 +4 位作者 杨相伦 陈鹏 张荣华 罗至柔 肖化顺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掌握资源冷杉野生种群生长现状,是制定种群保育措施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样地和样方调查方法,对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区的资源冷杉野生种群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了现存资源冷杉种群的数量分布、生境特征、群落结构... 掌握资源冷杉野生种群生长现状,是制定种群保育措施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样地和样方调查方法,对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区的资源冷杉野生种群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了现存资源冷杉种群的数量分布、生境特征、群落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胸径树高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结果表明: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区的资源冷杉野生植株数量为106株(不包括幼苗);其分布区域的海拔1 450~1 900 m,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年平均温度9.5~14.5℃,年均降雨量1 218~2 018 mm,年均相对湿度79.2%~85.6%;现有种群的群落结构完整,具有明显的乔灌草分层;年龄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同种群的胸径树高差异显著(P<0.05)。结合现存资源冷杉存在的更新繁育问题,从增加种群数量、改善种群群落结构与年龄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冷杉种群的保育对策,为南方地区资源冷杉种群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冷杉 种群 年龄结构 保育对策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