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永祥 王清生 林德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41,共4页
阐述对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概念的认识,分析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发展的现状与优势,提出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与发展的思路:要积极开展闽台南少林武术文化交流活动;要积极促进南少林武术运动进入学校体育课堂;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要积极融... 阐述对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概念的认识,分析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发展的现状与优势,提出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与发展的思路:要积极开展闽台南少林武术文化交流活动;要积极促进南少林武术运动进入学校体育课堂;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要积极融入南少林武术运动;要积极推进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发展的社会化进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少林 武术 体育文化 策略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记忆与传统的延续:南少林十八路庄武术文化传承的解读 被引量:8
2
作者 郭伟杰 李志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4,115,共5页
在桂东南极有影响的南少林十八路庄从乾隆末年起传承了200多年,形成了包括南少林十八路庄的文化渊源、各代宗师行侠仗义的传奇故事、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等丰富的集体记忆。从功能主义视角和建构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的解读表明,集体记忆体... 在桂东南极有影响的南少林十八路庄从乾隆末年起传承了200多年,形成了包括南少林十八路庄的文化渊源、各代宗师行侠仗义的传奇故事、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等丰富的集体记忆。从功能主义视角和建构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的解读表明,集体记忆体现了群体深层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由此形成的群体意识对于群体的凝聚和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民间传统武术的集体记忆也是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信息源、传播方式和传承载体,对传统的延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南少林十八路庄 武术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南少林武术历史寻绎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荫生 孙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1,56,共4页
采用历史学、人类学、武术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试图对明清时期的南少林武术进行梳理,初步展现其明清时期的情况,从宏观上把握其研究方向。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南少林武术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剖析--“南少林十八路庄”的考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郭伟杰 韦金亮 李志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桂东南极有影响的南少林十八路庄,自乾隆末年起传承了200多年。对田野调查获得的大量生动材料的分析揭示了该民间武术起源与存续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环境、"基因"、人才、兼容并蓄、文化共生、社会适应等6个方面... 在桂东南极有影响的南少林十八路庄,自乾隆末年起传承了200多年。对田野调查获得的大量生动材料的分析揭示了该民间武术起源与存续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环境、"基因"、人才、兼容并蓄、文化共生、社会适应等6个方面,这些因素也是许多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武术 南少林十八路庄 存胜堂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周伟良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10,14,共11页
“福建少林寺”长期来在海内外(尤其是习武群落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文化认同的集体记忆,它是史学界讨论天地会起源时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也是研究有关中国武术史和少林武术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我们认识多样式的... “福建少林寺”长期来在海内外(尤其是习武群落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文化认同的集体记忆,它是史学界讨论天地会起源时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也是研究有关中国武术史和少林武术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我们认识多样式的少林武术文化构成,提供了一个详实的样本。作为一个由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长期共同氤氲催生的文化概念,其中既烙有明季的历史文化印痕,也有清代天地会出于纠众结盟的需要,更反映了人们在当时少林武术文化辐射下的多元价值诉求。由于这一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地址的实指寺院,故而囿于了实证主义方法中的“南少林诸说”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往往难以自圆其说,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化 会党文化 南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中的南少林武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祖会 郭学松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9-43,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辛亥革命中相关重要武术人物为研究对象,探寻南少林武术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研究结果:一)辛亥革命中许多重要人物皆习练过南少林武术,且将南少林武术的各种价值运用于革命之中,助推...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辛亥革命中相关重要武术人物为研究对象,探寻南少林武术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研究结果:一)辛亥革命中许多重要人物皆习练过南少林武术,且将南少林武术的各种价值运用于革命之中,助推革命前行;二)辛亥革命实乃南少林武术组织洪门天地会衍化而来;三)黄花岗起义中有诸多南少林武术习练者,在近战、巷战、肉搏战及子弹用尽之时,南少林武术成为了革命志士的得力助手;四)在这次革命中充分体现了南少林武术之"爱国"、"尚武"、"自强不息"等优秀民族精神,振奋世人,启迪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南少林 武术 天地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林抑或武林——福建“南少林寺”叠合记忆探微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进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7,共13页
近几十年来,关于福建“南少林寺”寺址真伪的争辩一直不断,多地区卷入所谓南少林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益争夺。这些争议的背后涉及我们如何处理不断被叠加或减损的社会历史记忆和地方历史重构。追溯福建“少林寺”(禅林)与“南少林”(... 近几十年来,关于福建“南少林寺”寺址真伪的争辩一直不断,多地区卷入所谓南少林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益争夺。这些争议的背后涉及我们如何处理不断被叠加或减损的社会历史记忆和地方历史重构。追溯福建“少林寺”(禅林)与“南少林”(武林)的叠合记忆过程,有助于我们理性地反思福建少林文化记忆背后的国族想象与悲情史观。从永春《临济正传三十四世寿圣兴国禅寺铁山卓天二和尚合藏塔自铭》楔入,可以揭橥作为复数的“福建少林寺”之“灯传黄蘖”的历史记忆何以被地方有意无意地淡化,以及作为“武林传奇”之“福建南少林”所积淀的“抗倭”“反清”的悲情情结,何以被反复的强化,并被变现为当代的“历史真实”。当代“南少林寺”概念的话语构建说明,“叠合记忆”其实是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历史记忆的一种固有的表现形态。社会记忆在借用各种“社会文本”如历史文献、神话传说、行为仪式、信仰知识、艺术谱系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文化景观等形式进行传递、保存、建构的过程中,会对不同的记忆传统(个体或群体的记忆、历史或地方的记忆)进行连续、有机的刻写、合成(包括选择性忘却、强化某些要素)、从而叠合为新的社会记忆,并作为建构不同等级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地方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林 武林 少林 南少林 叠合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南少林禅武名胜区规划思路探索
8
作者 范思哲 《花卉》 2017年第14期84-86,共3页
南少林禅武名胜区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且具有多处历史文化积淀浓厚的人文景观。如南少林寺、资福寺、红花亭等古迹建筑,释道两教相容的信仰文化等。南少林禅武名胜区旅游服务现阶段基本依托市区,配套服务系统尚未形成,旅游服务的硬件... 南少林禅武名胜区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且具有多处历史文化积淀浓厚的人文景观。如南少林寺、资福寺、红花亭等古迹建筑,释道两教相容的信仰文化等。南少林禅武名胜区旅游服务现阶段基本依托市区,配套服务系统尚未形成,旅游服务的硬件设施尚需完善,文中对景区的主要规划内容做详细展开讨论并对产业策划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少林 禅武 名胜区 莆田 红花亭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少林寺考 被引量:5
9
作者 林荫生 郭建忠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3,共7页
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的少林寺就是历史上记载的福建少林寺。该寺起置年代最迟在唐文宗(837年)之前,毁于明中叶(1489年)之前,与河南嵩山少林寺有着渊源关系。该寺所在地新宁里,在不同历史时期曾隶属过泉州、莆田、福清管辖,所以前人研究... 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的少林寺就是历史上记载的福建少林寺。该寺起置年代最迟在唐文宗(837年)之前,毁于明中叶(1489年)之前,与河南嵩山少林寺有着渊源关系。该寺所在地新宁里,在不同历史时期曾隶属过泉州、莆田、福清管辖,所以前人研究中提出的泉州、莆田、福清有少林寺的说法,也都是可以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少林 南少林 福清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少林史迹阐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泗东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6期13-18,共6页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已不待言。而福建泉州少林寺是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虽言者甚众,但多系传说,史籍难稽,迄难定论。由于反清复明的秘密会社——天地会等,把少林寺和少林拳神秘化了;又由于光绪年问,有人写了一部涉...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已不待言。而福建泉州少林寺是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虽言者甚众,但多系传说,史籍难稽,迄难定论。由于反清复明的秘密会社——天地会等,把少林寺和少林拳神秘化了;又由于光绪年问,有人写了一部涉及南少林的小说《万年青》,以臆造虚构的情节,混淆史实。不少从《万年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迹 反清复明 泉州少林 少林武术 万年青 秘密会社 河南 南少林 少林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广东洪拳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沛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7-81,共5页
洪拳的起源洪拳是广东省五大名家之首,它与刘、蔡、李、莫四大家齐名,同属于南少林派系。据传说,约在清乾隆中业,福建泉洲人洪熙,字文汉,号孔臣,是福建少林寺著名和尚至善禅师的弟子,脱师后成为南少林派的著名拳师。拱熙原是茶叶商人,... 洪拳的起源洪拳是广东省五大名家之首,它与刘、蔡、李、莫四大家齐名,同属于南少林派系。据传说,约在清乾隆中业,福建泉洲人洪熙,字文汉,号孔臣,是福建少林寺著名和尚至善禅师的弟子,脱师后成为南少林派的著名拳师。拱熙原是茶叶商人,来广州后被人称为熙官。熙官身材魁伟,臂力过人,他将所学的技击与搏击经验结合本人的体型特点创造了以马步稳健,桥沉力雄,攻防连环,浑厚威猛而著称的洪家拳。洪熙官曾两次到广州市授徒。初次来穗,因在福建好打不平而伤了人来广州走避,埋名隐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乾隆 代表性 南少林 四大家 广州市 福建 少林 广东省 海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