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南宋诗歌理论的探索与突破
被引量:
2
1
作者
熊海英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就南宋诗歌的发展而言,江西派诗体甫始作为典范出现,就面临人们的不断反思并寻求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南宋人对唐音宋调两种诗歌范型及其风格差异逐渐自觉把握、对诗歌本质的思考逐步深入,尤以杨万里、刘克庄、严羽等为代表的诗歌观念和...
就南宋诗歌的发展而言,江西派诗体甫始作为典范出现,就面临人们的不断反思并寻求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南宋人对唐音宋调两种诗歌范型及其风格差异逐渐自觉把握、对诗歌本质的思考逐步深入,尤以杨万里、刘克庄、严羽等为代表的诗歌观念和批评理论具有突破性。由于错综复杂的认识最终未能定于一尊,南宋后期的诗歌创作也就相应呈现为江湖诗人依违折衷于江西、晚唐间的混杂状态,没能在唐诗和江西体之外构建出新的诗美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诗
诗
分唐宋
诗
歌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别裁诗史补心史——论清代雍乾咏史诗集《南宋杂事诗》、《明史杂咏》
被引量:
2
2
作者
邱睿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南宋杂事诗》和《明史杂咏》是清代雍乾时期两部重要的咏史诗专集,其体例亦史亦诗,在诗歌之后详列史料来源。这种手法出于创作群体"补史"的动机,除了补阙前史,有资考证外,还力图在稗官野史的民间表达中建立自己的史识态度,...
《南宋杂事诗》和《明史杂咏》是清代雍乾时期两部重要的咏史诗专集,其体例亦史亦诗,在诗歌之后详列史料来源。这种手法出于创作群体"补史"的动机,除了补阙前史,有资考证外,还力图在稗官野史的民间表达中建立自己的史识态度,着力补前朝遗逸节士和乡邦风物之史,含蓄地表达故国之思等心曲。在艺术特色上,"饾饤"的浙派风格含有文字狱阴影下寻求保护色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南宋
杂事
诗
》
《明史杂咏》
以
诗
补史
浙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清代中叶浙派诗人群体的叙事策略——以《南宋杂事诗》唱和为核心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小恒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154,I0003-I0004,共10页
浙派诗群发展到清代中期,其所面对的政治和文化生态与清代初年已有很大不同.这一时期,政治高压更为严重,文字狱案盛行,清代几次大的文字狱案几乎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士人动辄以文字得祸.面对这样的政治和文化生态,士人创作和治学时“斑斑...
浙派诗群发展到清代中期,其所面对的政治和文化生态与清代初年已有很大不同.这一时期,政治高压更为严重,文字狱案盛行,清代几次大的文字狱案几乎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士人动辄以文字得祸.面对这样的政治和文化生态,士人创作和治学时“斑斑显言”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但是,以不求仕进且与王朝持“离立”心态的浙派诗人,心中幽绪总得抒发,故国深衷还需排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其创作、治学的关注点投射向两宋尤其是南宋时代,曲折、隐晦地表达其胸臆,形成一种“隔代同声”的叙事策略.在诸多涉宋创作与撰著中,南宋杂事诗在这类撰著中具有示范效应和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
诗
人群体
叙事策略
南宋
杂事
诗
厉鹗
赵昱
赵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南宋诗歌理论的探索与突破
被引量:
2
1
作者
熊海英
机构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基金
2010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370)
文摘
就南宋诗歌的发展而言,江西派诗体甫始作为典范出现,就面临人们的不断反思并寻求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南宋人对唐音宋调两种诗歌范型及其风格差异逐渐自觉把握、对诗歌本质的思考逐步深入,尤以杨万里、刘克庄、严羽等为代表的诗歌观念和批评理论具有突破性。由于错综复杂的认识最终未能定于一尊,南宋后期的诗歌创作也就相应呈现为江湖诗人依违折衷于江西、晚唐间的混杂状态,没能在唐诗和江西体之外构建出新的诗美范型。
关键词
南宋诗
诗
分唐宋
诗
歌的本质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别裁诗史补心史——论清代雍乾咏史诗集《南宋杂事诗》、《明史杂咏》
被引量:
2
2
作者
邱睿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08B-021R)基金项目成果
文摘
《南宋杂事诗》和《明史杂咏》是清代雍乾时期两部重要的咏史诗专集,其体例亦史亦诗,在诗歌之后详列史料来源。这种手法出于创作群体"补史"的动机,除了补阙前史,有资考证外,还力图在稗官野史的民间表达中建立自己的史识态度,着力补前朝遗逸节士和乡邦风物之史,含蓄地表达故国之思等心曲。在艺术特色上,"饾饤"的浙派风格含有文字狱阴影下寻求保护色的因素。
关键词
《
南宋
杂事
诗
》
《明史杂咏》
以
诗
补史
浙派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代中叶浙派诗人群体的叙事策略——以《南宋杂事诗》唱和为核心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小恒
机构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154,I0003-I0004,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中期浙派诗群中的八旗诗人研究”(19SKGH177),项目负责人:王小恒
长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清代浙派诗人群体演进史(中期阶段)”(2017KYQD80),项目负责人:王小恒
文摘
浙派诗群发展到清代中期,其所面对的政治和文化生态与清代初年已有很大不同.这一时期,政治高压更为严重,文字狱案盛行,清代几次大的文字狱案几乎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士人动辄以文字得祸.面对这样的政治和文化生态,士人创作和治学时“斑斑显言”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但是,以不求仕进且与王朝持“离立”心态的浙派诗人,心中幽绪总得抒发,故国深衷还需排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其创作、治学的关注点投射向两宋尤其是南宋时代,曲折、隐晦地表达其胸臆,形成一种“隔代同声”的叙事策略.在诸多涉宋创作与撰著中,南宋杂事诗在这类撰著中具有示范效应和典型意义.
关键词
浙派
诗
人群体
叙事策略
南宋
杂事
诗
厉鹗
赵昱
赵信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南宋诗歌理论的探索与突破
熊海英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别裁诗史补心史——论清代雍乾咏史诗集《南宋杂事诗》、《明史杂咏》
邱睿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清代中叶浙派诗人群体的叙事策略——以《南宋杂事诗》唱和为核心
王小恒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