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的统计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1
作者 王晓红 官元红 +2 位作者 王曰朋 吴香华 李兴钰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利用逐月Hadley Center海表面温度、NCEP/NCAR海表面风场和海平面气压等资料,探讨了南大西洋副热带海表面温度的特征及其与ENSO(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北半球冬季,南大西洋副热带海表面温度异常的EOF(empi... 利用逐月Hadley Center海表面温度、NCEP/NCAR海表面风场和海平面气压等资料,探讨了南大西洋副热带海表面温度的特征及其与ENSO(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北半球冬季,南大西洋副热带海表面温度异常的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第一模态(解释方差为27.82%)呈现东北-西南的反位相分布,即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Atlantic Subtropical Dipole,SASD);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变化引起了表面风的变化,表面风的变化引发了潜热通量东北-西南异常反位相分布,从而导致了海温的变化。2)SASD存在明显的季节锁相特征:9—11月SASD模态开始发生发展,12月—次年2月成熟并达到峰值,次年3—5月减弱。3)1960—2022年SASD主要以4~6 a的时间尺度发生周期变化。4)SASD与ENSO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达0.55,其中正、负SASD分别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相对应。与El Ni1o同时发生的正SASD事件对El Ni1o的强度和范围有增强和扩大的作用,且正SASD与El Ni1o事件同时发生会激发次年La Ni1a事件发生,La Ni1a事件反过来又能加强下一年负SASD事件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 厄尔尼诺 拉尼娜 气候变率 极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的年际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申都涵 林霄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Atlantic Subtropical Dipole;SASD)为南大西洋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模态。它的空间型为海表面温度异常呈现东北-西南偶极子分布。当SASD指数大于1,为SASD正事件,小于-1,为负事件。根据1960-2016年HadIS...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Atlantic Subtropical Dipole;SASD)为南大西洋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模态。它的空间型为海表面温度异常呈现东北-西南偶极子分布。当SASD指数大于1,为SASD正事件,小于-1,为负事件。根据1960-2016年HadISST(Hadley Center Global Sea Ic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数据,本文鉴别出57年中共发生6次正事件和9次负事件。SASD存在显著的5~8年周期的年际变化特征。本文进一步利用1992-2016年ECCO_(2)(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PhaseⅡ)模式数据,根据温度倾向方程分别诊断了SASD西南极和东北极的混合层温度变化。诊断结果表明,SASD的年际变化主要来自于表面热力强迫项的年际变化。考虑到表面热力强迫项主要由短波辐射项控制,SASD的年际变化最终来源于短波辐射项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 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sasd) 海表温度 年际变化 热收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