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5—2015年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斋 孙小银 +3 位作者 刘飞 单瑞峰 樊玉娜 丛文翠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地位和经济价值。研究以南四湖自然保护区1975-2015年8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基础,借助SPSS、ArcGIS等软件,分析南四湖自然保护区近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地位和经济价值。研究以南四湖自然保护区1975-2015年8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基础,借助SPSS、ArcGIS等软件,分析南四湖自然保护区近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975-2015年水体始终是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土地利用类型。40年间未利用地面积减少88.90%(8807.68 hm^2),而水田、草地、旱地、建成区、林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增加4626.45 hm^2、405.06 hm^2、1660.67 hm^2、401.54 hm^2、76.76 hm^2和1621.60 hm^2。40年间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0.03%(1.13×106 US$),其中支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1.14×10^7 US$,文化服务功能价值减少5.61×10~6 US$,供给服务功能价值减少2.15×10~6 US$,仅调节服务功能价值增加2.02×10^7 US$。表现在空间上则是自然保护区西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较东侧更为明显。导致1975-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的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水体面积呈现显著正相关,与未利用地呈现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能为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强度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与对策
2
作者 周广明 郝宏昌 +2 位作者 鞠成 刘宏 孔维健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37-39,共3页
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是保障南四湖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该文通过概述南四湖保护区保护发展现状,从建设管理、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等方面提出南四湖保护区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南四湖的生态... 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是保障南四湖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该文通过概述南四湖保护区保护发展现状,从建设管理、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等方面提出南四湖保护区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南四湖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水环境问题与控制策略
3
作者 宫莉 商宇涵 崔阳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42-44,共3页
南四湖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枢纽,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文通过监测和分析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度水环境质量状况,指出联防联控管理难度较大、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较... 南四湖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枢纽,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文通过监测和分析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度水环境质量状况,指出联防联控管理难度较大、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较重、局部水系连通受阻导致水质净化能力降低是当前保护区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围绕南四湖保护区水污染防治目标,从加强流域联防联控管理、污染源系统防控、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优化流域空间布局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以期推动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控制策略 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物香蒲体内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及适宜收割期 被引量:36
4
作者 郭长城 胡洪营 +2 位作者 李锋民 下橋雅樹 迫田章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0-1025,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香蒲对氮、磷元素的吸收与蓄积规律。结果表明:氮磷元素在香蒲体内的蓄积含量具有季节性规律,随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香蒲组织内氮、磷均具有随季节而向上输送蓄积或向下进行"营养回流&...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香蒲对氮、磷元素的吸收与蓄积规律。结果表明:氮磷元素在香蒲体内的蓄积含量具有季节性规律,随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香蒲组织内氮、磷均具有随季节而向上输送蓄积或向下进行"营养回流"的特点。结合香蒲资源化利用的途径,香蒲的收割方式应按照其分布特点,分区域交替收割,既要保证香蒲的正常繁殖,还要保证香蒲能够从湿地环境带出一定量的氮磷,收割期宜在10月下旬或11月份。从香蒲吸收氮磷元素的年际间对比,发现2008年度地上部较2007年度有明显的累积,香蒲具有年际间的累积特点,但在生长后期一部分营养可能转运至土壤环境,使得累积现象不明显。氮磷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高度分布规律在湿地生态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研结果显示,生长初期与生长后期香蒲体内营养元素的高度分布具有近似相反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季节动态 回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