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唐词抒情模式的位移
- 1
-
-
作者
李静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北方论丛》
2002年第4期77-82,共6页
-
文摘
在词从唐到宋的发展进程中 ,南唐词可谓词运转折的一个关捩。其于词的外部形态的突破之一 ,便是抒情模式的位移 ,这主要表现为 :抒情主体由第三人称向第一人称的转换 ,词的主观抒情性特征的突显 ,抒情的对象化特征的凸现 ,以及张弛有度的整体性章法结撰排比等。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李煜父子及冯延巳等人对于词这一新的抒情体式的自觉创新 ,得益于南唐词人对于意象以及词句章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
关键词
南唐词
抒情
转移
-
Keywords
the ci poetry of the Southern Tang Dynasty
lyric
shift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欧阳修对南唐词的接受及其文化审美心态
- 2
-
-
作者
陈明霞
-
机构
铜仁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
-
文摘
晚唐五代词风对北宋词影响较大,与花间词相比,南唐词具有情深而文雅的特点,更易为北宋士大夫所接受。欧阳修在北宋词坛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又具有合体的文学观念,因此他对于南唐词的接受,更能体现北宋人的文化审美心态。一是接受南唐词淡化情节、形象的写作技巧,深化、细化词作的情感;二是接受南唐词淡化情欲描写,提纯人的感情的写作技巧,使得感情温润纯正;三是接受南唐词幽深的意境,摈弃了其深广的意境;接受南唐词细腻婉转的情思,淡化了其深沉的情思,使得意境迷离,情思摇曳。这样,既遵循了词作摇曳迷离的心绪文学的审美特征,又遵循了儒家温润雅正的审美思想。这种心态的形成是由作者对于词体的认识、合体观念及其儒家文化审美观念共同决定的,也是当时士大夫接受南唐词时的普遍心态,但这种心态一方面不能真实地反映作者的内心感受,一方面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束缚,因此说,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心灵审美化的过程。
-
关键词
欧阳修
南唐词
接受
文化审美心态
心灵审美
-
Keywords
Ouyang Xiu
Southern Tang ci-poet
acceptance
cultural aesthetic mentality
spiritual aesthetic
-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南唐词人的创作及其在词史演进中的地位
- 3
-
-
作者
余恕诚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324-329,共6页
-
文摘
南唐冯延巳、李璟、李煜三人的词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冯延已、李璟的创作超越了“花间”词,洗淡了脂香粉腻,注入了身世之感。李煜词则进一步直接抒写情怀,突现主体精神,开始具有雄奇之美和博大气象。南唐词本身可算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后来从晏殊、欧阳修到苏轼的北宋词,也经历了一场类似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变化,前者像是后者的一次初步预演,两次发展,是呈螺旋形向前推进的。
-
关键词
南唐词
冯延巳
李Jing
词史演进
历史地位
创作
-
Keywords
Ci of the south Tang Dynasty
FENG Ting - si
Li Jing
development of Ci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析冯延巳词的声音景观书写
- 4
-
-
作者
李熙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1期53-55,共3页
-
文摘
晚唐五代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词兴盛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词人,其中冯延巳可谓出类拔萃,开一代之风气。声音景观是人对声音环境的感觉,冯延巳现存的词作有不少涉及声音的描写,形成了包罗万象的声音景观,产生声情并茂的效果。同时,词的发展与音乐关系密切,本文借由对冯延巳词中声音景观的梳理,可以进一步明确声音景观书写在其词作中所起的作用,以期窥见音乐与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的交汇与影响。
-
关键词
冯延巳
南唐词
《阳春集》
声音景观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五代词中“花”意象内涵之变迁及其启示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鲍鹏山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57-662,共6页
-
文摘
"花"的意象在晚唐五代词中触处皆是。但是,从后蜀之花间派到南唐君臣,花之意象的内在蕴涵是不同的。由男欢女爱到家国之忧,不仅显示出时代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词作者心态的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转换了词的题材,拓宽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作者的手眼,为词的最终走上"向上一路",获得正统的承认,奠定了基础。五代词的演进,既是文学自身的演变,更是由于现实时势的推动。五代词题材的拓展,趣味的提升,风格的逐渐多样,无不与时势的变化有关,而且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
-
关键词
五代词
花间派
南唐词
花
-
Keywords
Ci of Five Dynastices
Huajian school
ci in South Tang Dynasty
flower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煜词论略
- 6
-
-
作者
黄进德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4期5-8,共4页
-
文摘
在兵连祸结、干戈扰攘的五代时期,南唐偏安一隅,且据长江之险,隐然大邦,一度堪与中原争衡,而它的经济政治中心金陵又是六朝旧都,士子向往之地。于是,群彦麇集,文物称盛。 南唐君臣利用劳动人民创造的优裕财富尽情挥霍,过着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陈世修在《阳春集》序里说:
-
关键词
李煜词
论略
《南唐书》
南唐二主
君臣
《菩萨蛮》
南唐词
臣虏
严妆
轻雾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