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华北盆地群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鹏
王良书
+2 位作者
刘绍文
李成
丁增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0-536,共7页
结合南华北盆地群现代地温场资料和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及岩石热物性参数,对南华北盆地群的热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华北盆地群平均热流值为53.7mW/m^2,地幔热流为30~34mW/m^2,莫霍面温度为500~550%,热岩石圈厚度为110~1...
结合南华北盆地群现代地温场资料和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及岩石热物性参数,对南华北盆地群的热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华北盆地群平均热流值为53.7mW/m^2,地幔热流为30~34mW/m^2,莫霍面温度为500~550%,热岩石圈厚度为110~130km。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圈流变模拟,探讨了研究区的岩石圈流变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南华北盆地群岩石圈强度为(7.6~23.3)×10^12N/m,具有显著的“三明治”结构。上地壳表现为脆性变形,中、下地壳为韧性的流动变形。这一分层变形机制决定了南华北盆地群的成盆演化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盆地群
热-流变结构
地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华北盆地群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鹏
王良书
刘绍文
李成
丁增勇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0-536,共7页
基金
中石化项目<南华北盆地群的油气选区评价>资助
文摘
结合南华北盆地群现代地温场资料和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及岩石热物性参数,对南华北盆地群的热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华北盆地群平均热流值为53.7mW/m^2,地幔热流为30~34mW/m^2,莫霍面温度为500~550%,热岩石圈厚度为110~130km。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圈流变模拟,探讨了研究区的岩石圈流变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南华北盆地群岩石圈强度为(7.6~23.3)×10^12N/m,具有显著的“三明治”结构。上地壳表现为脆性变形,中、下地壳为韧性的流动变形。这一分层变形机制决定了南华北盆地群的成盆演化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
南华北盆地群
热-流变结构
地球动力学
Keywords
South Huabei basins
thermo-rheological structure
geodynamics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华北盆地群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张鹏
王良书
刘绍文
李成
丁增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