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史年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义中 戴茜 曹栋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第一个转折期。这一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分裂并未禁锢人们的思想,造园活动在帝王至贵族这一特定人群中普遍活跃,园林的发展相当繁荣,并最终形成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共同进步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第一个转折期。这一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分裂并未禁锢人们的思想,造园活动在帝王至贵族这一特定人群中普遍活跃,园林的发展相当繁荣,并最终形成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共同进步的局面。借鉴传统的园林分类观点,以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为主,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进行系统梳理,重在文献资料的征引,同时配以考古发现,以期向读者翔实地展示该时期的园林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 转折期 年表 类型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役 被引量:22
2
作者 唐长孺 《江汉论坛》 1988年第8期62-70,共9页
吏的解释就是官,《说文》"吏,治人者也",那怕最低层的吏本来也都不是役.中央和地方机构中有吏,军中也有吏,我们在史籍中经常见到"吏士"或"吏兵"联称.遏常即泛指将士.但是由于低层的吏例被长官驱使奔走,... 吏的解释就是官,《说文》"吏,治人者也",那怕最低层的吏本来也都不是役.中央和地方机构中有吏,军中也有吏,我们在史籍中经常见到"吏士"或"吏兵"联称.遏常即泛指将士.但是由于低层的吏例被长官驱使奔走,加以职务的繁重,某些劳役又加在他们头上,充吏就逐渐演变为一种吏役,有时还成为别于编户的特殊户口.这种情况大致始于汉末,成于魏晋,而南北朝时期最为显著.随着形势的发展,吏役的范围逐渐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地方机构 军府 三国志 官府 荆州 后汉书 东晋南朝 屯田 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风俗探论 被引量:5
3
作者 于云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9-94,160,共7页
自东汉献帝黄元初年(220)禅位曹丕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统一全国的魏晋南北朝300余年,可视为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政局动荡、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时代。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一方面使人民在兵饥馑、祸乱相循中难安生... 自东汉献帝黄元初年(220)禅位曹丕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统一全国的魏晋南北朝300余年,可视为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政局动荡、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时代。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一方面使人民在兵饥馑、祸乱相循中难安生业,四散流徙,从而为人民带来了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城市风 汉文化 魏晋南北朝 文化习俗 北方少数民族 中原地区 北魏孝文帝 地域文化 生活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农业文化的交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乙丹 何婧云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农业文化 文化交流 农业生产工具 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方地区 边境地区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幕府制度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建春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98,共5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幕府制度承接秦汉并有所发展。作为幕僚制度核心的辟署制度,仍沿用汉制但辟署范围有所扩展;出现了幕职名称并最终固定化;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但对魏晋南朝的辟署制影响较小,很多寒士通过辟除得以入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幕府制度承接秦汉并有所发展。作为幕僚制度核心的辟署制度,仍沿用汉制但辟署范围有所扩展;出现了幕职名称并最终固定化;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但对魏晋南朝的辟署制影响较小,很多寒士通过辟除得以入仕,而其对北朝一系的辟署制特别是地方州郡辟署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出现了预备取代中央政府的霸府。作为幕友制度重要表现形式的游士宾客在此一时期继续存在但最终趋于衰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辟署范围 幕职名称 霸府 游士宾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消费与生产 被引量:3
6
作者 温乐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0-305,共6页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茶、茶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的相关成果(1)。但是,对于这一时期的茶叶消费与生产问题,尚存阙疑。本文试图考察魏晋南北朝茶叶消费风尚与消费方式、生产产地与人工种植等问题。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茶叶消费 生产 消费方式 人工种植 茶文化 饮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蝗灾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定益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关键词 蝗灾 魏晋南北朝时期 蝗虫 晋书 食货志 发生频率 五行志 资治通鉴 以农立国 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族与游侠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大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2,共6页
游侠兴起于战国,兴盛于西汉,于东汉时衰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民不聊生,国家政权衰微,游侠又有了适宜生长的土壤。游侠豪族以及任侠的豪杰,都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游侠豪族或建立自己的武装,或依附于各路豪杰,在战乱中建功立业。... 游侠兴起于战国,兴盛于西汉,于东汉时衰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民不聊生,国家政权衰微,游侠又有了适宜生长的土壤。游侠豪族以及任侠的豪杰,都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游侠豪族或建立自己的武装,或依附于各路豪杰,在战乱中建功立业。豪族中的佼佼者发扬轻财重义、互助互利的传统,在共同体内担当了领导责任。以侠扬名的豪杰,靠信、义招聚民众与勇士,成就大业。游侠、豪族、豪杰的行为,共同促进了魏晋南北朝义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豪族武装 游侠 社会阶层 豪杰 “豪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气产生的原因 被引量:2
9
作者 侯旭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0-64,共5页
南北朝时期,佛教广为流传,主寺造像盛况空前。究其原因,盖由于佛经内容对造像兴福多所颂扬,兼之上层佛教徒的普遍认可与支持、僧侣游化民间积极宣传造像意义,以及有关佛教传闻的鼓动、“灵像”的影响、本土偶像崇拜的传统等等,促使此风... 南北朝时期,佛教广为流传,主寺造像盛况空前。究其原因,盖由于佛经内容对造像兴福多所颂扬,兼之上层佛教徒的普遍认可与支持、僧侣游化民间积极宣传造像意义,以及有关佛教传闻的鼓动、“灵像”的影响、本土偶像崇拜的传统等等,促使此风产生并迅速蔓延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大正藏》 造像记 《弘明集》 《资料》 功德 偶像崇拜 《高僧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晋南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北朝时期相人术对知识阶层的深刻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汝企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6,共6页
南北朝时期的相人术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其对知识阶层的影响——首先是史家对相人术的重视明显提升;其次是相人术文献更为普遍;第三是官员与皇帝中的看相者大大增加。究其原因,相人术自身的空前发展是这些影响的... 南北朝时期的相人术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其对知识阶层的影响——首先是史家对相人术的重视明显提升;其次是相人术文献更为普遍;第三是官员与皇帝中的看相者大大增加。究其原因,相人术自身的空前发展是这些影响的原动力;而社会动荡、当时注重相貌的风尚、玄学余波的影响、相人术自身的生命力等,则是相人术发展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相人术 知识阶层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典论·论文》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的自觉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顺贵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曹丕《典论·论文》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首篇文学批评专论 ,开启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觉的先河。笔者有感于目前对其论述不详 ,本文拟从文学批评意识、批评标准、批评方法、批评态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寻绎 ,以期证明《典论·... 曹丕《典论·论文》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首篇文学批评专论 ,开启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觉的先河。笔者有感于目前对其论述不详 ,本文拟从文学批评意识、批评标准、批评方法、批评态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寻绎 ,以期证明《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以及对当代文艺理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典论·论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批评意识 批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晋南北朝时期茶从西南向江淮的传播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德臣 《中国茶叶》 2013年第11期36-38,共3页
茶的传播包括对茶的饮用和种植两方面的意义,也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先秦时期茶仅局限于巴蜀地区,还没有冲破地域文化的束缚,充其量只是一种区域文化。因此,这种传播局限性明显,影响不大,辐射性小,只能充作茶的前传播时期。两汉... 茶的传播包括对茶的饮用和种植两方面的意义,也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先秦时期茶仅局限于巴蜀地区,还没有冲破地域文化的束缚,充其量只是一种区域文化。因此,这种传播局限性明显,影响不大,辐射性小,只能充作茶的前传播时期。两汉三国南北朝时期,茶由西南巴蜀之地向外逐渐传播。两汉时,茶已传至荆楚之地,三国时江南及江淮一带饮茶风气正式形成,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日趋转盛。故关于茶的传播,这里主要围绕饮茶知识、饮茶习俗的发展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饮茶风气 传播 江淮 西南 中国文化 巴蜀地区 先秦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约专稿:中国养猪史连载之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养猪业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旺生 《猪业科学》 2010年第9期112-114,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动荡时期。由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大混战,最后出现了曹操、刘备、孙权3个集团三足鼎立,世称之为“三国”时期。北方经历了将近30年的漫长战争,对当时的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生灵涂炭,人口大量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动荡时期。由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大混战,最后出现了曹操、刘备、孙权3个集团三足鼎立,世称之为“三国”时期。北方经历了将近30年的漫长战争,对当时的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生灵涂炭,人口大量减少,自然也会对养猪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养猪业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建政治
14
作者 谷方 《中州学刊》 198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一)引言 佛教与封建政治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封建政治的特点以及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特点。这里只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宗法式的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它在家长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天下的封建世... (一)引言 佛教与封建政治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封建政治的特点以及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特点。这里只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宗法式的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它在家长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天下的封建世袭制,在经济上,它在一家一户的分散的个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超经济的剥削体制。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在历代帝王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君权神圣,这是中国封建政治的重要特点。只有掌握这个特点,才能对佛教与中国封建政治的关系问题作出正确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封建政治 僧人 封建政权 帝王 魏晋南北朝时期 梁武帝 宗教 提倡佛教 刘义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文化
15
作者 周积明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5期84-90,共7页
在中国文化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极为辉煌的一章。这一时期,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已崩解,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的文化多元发展。其中既有儒、玄、释、道二学二教的相争相补、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 在中国文化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极为辉煌的一章。这一时期,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已崩解,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的文化多元发展。其中既有儒、玄、释、道二学二教的相争相补、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整合,而且还有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相互并立与相互融合。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确乎面貌大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文化 东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文化 西汉中期 汉文化 胡文化 中国文化史 地理环境 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思潮的演变
16
作者 金忠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1-83,共13页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社会处于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官学衰微,与此同时,文学艺术却获得了空前的繁荣。此种奇异现象,正属马克思所指出的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不平衡的规律。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图揭示魏...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社会处于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官学衰微,与此同时,文学艺术却获得了空前的繁荣。此种奇异现象,正属马克思所指出的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不平衡的规律。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图揭示魏晋时期社会心理变迁对审美艺术的作用,并从教育思想史的角度对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教育兴起的原因作若干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教育思潮 奇异现象 社会心理 教育思想 人格教育 思想解放 玄学家 教育内容 才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绿肥人工栽培与利用
17
作者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235-236,共2页
主要研究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施肥肥料种类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人工栽培绿肥这一重要的肥料。重点分析了绿肥的栽培、主要品种以及广泛应用。研究认为深入探讨与研究这一珍贵遗产,对现代农... 主要研究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施肥肥料种类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人工栽培绿肥这一重要的肥料。重点分析了绿肥的栽培、主要品种以及广泛应用。研究认为深入探讨与研究这一珍贵遗产,对现代农业生产肥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绿肥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区域农业生产概述
18
作者 张履鹏 赵玉蓉 《古今农业》 1988年第1期21-26,共6页
自司马氏继曹魏以后,中国曾出现了短暂的统一局面。但西晋王朝只存在短短的二十年,就出现“八王之乱”而逐渐瓦解。以后我国经历了长达二百八十余年的分裂局面,直到隋朝才得统一。在此期间存在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间的尖锐复杂斗争... 自司马氏继曹魏以后,中国曾出现了短暂的统一局面。但西晋王朝只存在短短的二十年,就出现“八王之乱”而逐渐瓦解。以后我国经历了长达二百八十余年的分裂局面,直到隋朝才得统一。在此期间存在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间的尖锐复杂斗争。斗争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区域农业生产 司马氏 尖锐复杂 计口授田 晋书 云中川 巴蜀地区 尔朱荣 孔灵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朝时期及魏孝文帝的农业政策思想
19
作者 钟祥财 《古今农业》 1997年第3期28-31,共4页
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南北分治,政权频更,给国家政治和社会局势造成了严重的混乱。然而,这一时期各地的农业生产曾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和发展,这应当归因于当时的当权者所推行的重视农业的经济政策,其中尤... 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南北分治,政权频更,给国家政治和社会局势造成了严重的混乱。然而,这一时期各地的农业生产曾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和发展,这应当归因于当时的当权者所推行的重视农业的经济政策,其中尤以魏孝文帝为突出代表。本文仅对这种农业政策思想作一综合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孝文帝 农业政策 均田制 南北朝时期 政策思想 农业生产 劝课农桑 土地制度 农业经济 占田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法与艺术构思理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鸣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75,共8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禅法 艺术构思理论 禅观 想象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