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绘画“南北宗”之先导——杜琼《赠刘草窗三十韵》中的绘画观念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菡薇 刘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176,共5页
杜琼《赠刘草窗三十韵》最早收录在《东原集》卷二中,其内容也见于《杜东原诗集·文集·补遗》、《清河书画舫》卷九、《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十六、《列朝诗集》乙集卷七,今人俞剑华所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也曾收录,诸版本... 杜琼《赠刘草窗三十韵》最早收录在《东原集》卷二中,其内容也见于《杜东原诗集·文集·补遗》、《清河书画舫》卷九、《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十六、《列朝诗集》乙集卷七,今人俞剑华所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也曾收录,诸版本所载略有不同。今据各版本所载内容综合后可知,《列朝诗集》"赠刘草窗三十韵"与《东原集》所载"述画求诗寄刘原博"为完整的"三十韵"。《赠刘草窗三十韵》归纳了明以前中国山水画"金碧""水墨"两大风格及其代表画家,以今之绘画观念角度观之,其与董其昌等人所倡导的绘画"南北宗"关系密切,无疑是具有先导作用的纲领性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宗 董其昌 杜琼 《赠刘草窗三十韵》 绘画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日本学界“南北宗”研究状况分析
2
作者 王洪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191,共6页
针对划分"南北宗"问题的研究,日本学界早于民国学者2 0余年,出现这样的研究局面,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文化界存在的"日本中心论",在强调日本独立意识的同时,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质疑,在... 针对划分"南北宗"问题的研究,日本学界早于民国学者2 0余年,出现这样的研究局面,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文化界存在的"日本中心论",在强调日本独立意识的同时,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质疑,在学术求真之外掺杂着强烈的致用意图;二,京都学派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目的,广泛地开展起对中国历史和学术问题的研究与辨讹,很多画学问题也受到关注,其中"南北宗"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三,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学体系的研究,在2 0世纪初期日本收藏趣味转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文利用现有资料,对当时日本学界的"南北宗"研究进行了初步统计和价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日本学界 南北宗 京都学派 田中封藏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上的南北派与南北宗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承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97-104,共8页
南北文风不同的观念源于先秦,系统形成于唐初。在古人观念里,南派阴柔优美;北派阳刚壮美,是两六风格类型。南北宗内涵较为宽泛复杂。古人多用“水土”来解释南北文学差异成因,但根本原因是南北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的差异。... 南北文风不同的观念源于先秦,系统形成于唐初。在古人观念里,南派阴柔优美;北派阳刚壮美,是两六风格类型。南北宗内涵较为宽泛复杂。古人多用“水土”来解释南北文学差异成因,但根本原因是南北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的差异。南北文学各有特点,构成中国文学发展的合力。但历来存在重北轻南倾向,因北方在政治势力、文化传统上占统治地位,故古人也以北方审美传统为正宗正统;另外也反映古人尊阳卑阴的文化心理。南柔北刚之说,有合理处,但容易产生简单化绝对化之弊。对南北文学差异要用历史发展眼光去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文风 南北 南北宗 差异成因 文化心理 审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倪云林在董其昌南北宗理论中的特殊意义
4
作者 张佳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2,214,共5页
董其昌的南北宗理论对"元四大家"进行重新的厘定,以倪云林取代赵孟頫。倪云林在董其昌的理论建构中有着特殊意义,本文尝试在士人身份的视域下审视审美范畴的流变进而结合士人趣味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审美范畴史层面上&... 董其昌的南北宗理论对"元四大家"进行重新的厘定,以倪云林取代赵孟頫。倪云林在董其昌的理论建构中有着特殊意义,本文尝试在士人身份的视域下审视审美范畴的流变进而结合士人趣味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审美范畴史层面上"逸品"和"淡"日渐成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极境,作为"逸品"的代表与"淡"的典范,倪云林在董其昌理论建构中极具意义。最后将审美范畴的变迁归结为士人趣味这一角度从而揭橥倪云林之于董其昌理论之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南北宗 倪云林 逸品 士人身份 士人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其昌和山水画的南北宗问题
5
作者 张少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5期81-87,共7页
董其昌是山水画南北分宗论的主要倡导者,其论断是反映了山水画历史发展过程的实际的。山水画南北宗之间的分歧是两种,不同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分歧,与禅宗之南顿北渐的不同哲学思想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是美学思想史上道家美学与儒家... 董其昌是山水画南北分宗论的主要倡导者,其论断是反映了山水画历史发展过程的实际的。山水画南北宗之间的分歧是两种,不同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分歧,与禅宗之南顿北渐的不同哲学思想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是美学思想史上道家美学与儒家美学不同特点的反映。南宗画主要是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的产物,重在天工自然,以写意为主;北宗画受儒家美学思想影响比较明显,重在人为精细刻画,以工笔为主。所以南宗画以其平淡天真为主要特征,这是和董其昌的美学思想一致的,董其昌的山水画南北宗论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南北宗 山水画 《画旨》 王维 莫是龙 绘画美学 陈继儒 董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画”与“南北宗”
6
作者 李小山 张文俊(指导) 《艺苑(美术版)》 1987年第4期45-50,共6页
这两个论题大约是近几十年来谈得最多的论题。我不打算对文人画作价值上的判断,也不想全面评价"南北宗"说的得失。作为一种既存的历史事实,我们不应该以主观的态度和个人的好恶去贬斥或崇扬。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就是合理的,... 这两个论题大约是近几十年来谈得最多的论题。我不打算对文人画作价值上的判断,也不想全面评价"南北宗"说的得失。作为一种既存的历史事实,我们不应该以主观的态度和个人的好恶去贬斥或崇扬。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就是合理的,是有道理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艺术风格 士大夫画 南北宗 董其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宗绘画的美学对立
7
作者 刘汝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4期10-15,共6页
一、论地理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从董其昌在绘画上提出南北宗之说以来,将近四百年了。尽管这个提法至今还有人怀疑或反对,可是南北宗的学说,毕竟是有识之见,否定它是徒然的。看不见中国封建社会里宫廷贵族和士大夫之间的美学观的对立,... 一、论地理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从董其昌在绘画上提出南北宗之说以来,将近四百年了。尽管这个提法至今还有人怀疑或反对,可是南北宗的学说,毕竟是有识之见,否定它是徒然的。看不见中国封建社会里宫廷贵族和士大夫之间的美学观的对立,只能说缺乏历史的分析眼光。好在否定南北宗的观点,越来越得不到美术史研究者的支持,因此这个争论,已经不是南北宗研究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南北宗 文人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宗绘画的美学对立
8
作者 刘汝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4期10-15,共6页
一、论地理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从董其昌在绘画上提出南北宗之说以来,将近四百年了。尽管这个提法至今还有人怀疑或反对,可是南北宗的学说,毕竟是有识之见,否定它是徒然的。
关键词 南北宗 文人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朝宗教文化之地域分野
9
作者 孔定芳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南北朝宗教文化之地域分野孔定芳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的一元文化格局崩坏,文化发展呈多元趋势;在划江而治的南北对峙的政治环境下,南北文化出现历史性的地域分流。作为宗教文化的佛、道二教,南北大异其趣,风骚各领。佛教之分为南... 南北朝宗教文化之地域分野孔定芳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的一元文化格局崩坏,文化发展呈多元趋势;在划江而治的南北对峙的政治环境下,南北文化出现历史性的地域分流。作为宗教文化的佛、道二教,南北大异其趣,风骚各领。佛教之分为南统与北统,道教之分为南宗与北宗,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文化 南北 道教理论 南方少数民族 儒学 续高僧传 北方少数民族 玄学 南北宗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南北分宗说新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童书业 《齐鲁学刊》 1941年第2期177-234,共58页
关键词 北派 南北宗 南派 北宋 渊源 南北 代名 自成 宣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年的禅宗信仰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思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33-36,65,共5页
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年的禅宗信仰谢思炜有关杜甫的禅宗信仰,清代钱谦益及近人郭沫若、吕、陈允吉等续有考辨论证。杜甫在晚年所作《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中说:“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信... 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年的禅宗信仰谢思炜有关杜甫的禅宗信仰,清代钱谦益及近人郭沫若、吕、陈允吉等续有考辨论证。杜甫在晚年所作《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中说:“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信仰企向。由于当时禅宗南北宗之间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保唐禅 保唐 南北宗 净众 永泰元年 郭沫若 宝应元年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其昌山水画论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施荣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10-114,共5页
董其昌山水画论的美学意义:一是概括了董氏山水画论的基本美学倾向;二是总结了董其昌丰富而又有创新意识的山水画艺术实践;三是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美学风貌;四是描述了"南宗"画派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美学追求。
关键词 董其昌 山水画 南北宗 文人画 平淡秀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石濂大汕的画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伯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9,共9页
饶宗颐、俞剑华、王伯敏等美术史专家 ,十分关注清初在广东活动的诗僧大汕 ( 16 33~ 170 5)的画学成就。新发现苏州灵岩寺藏大汕 16 80年《维摩诘变相图》有大汕跋文 ,提出人物画的“南北宗”问题。以往 ,人们多讨论山水画南北宗 ,大... 饶宗颐、俞剑华、王伯敏等美术史专家 ,十分关注清初在广东活动的诗僧大汕 ( 16 33~ 170 5)的画学成就。新发现苏州灵岩寺藏大汕 16 80年《维摩诘变相图》有大汕跋文 ,提出人物画的“南北宗”问题。以往 ,人们多讨论山水画南北宗 ,大汕提出人物画南北宗问题 ,是受其老师著名画学理论家沈颢 (沈朗倩 ,1586~ 16 6 1)《画》 (HuaZhu)的影响 ,这些新发现 ,大大提升了我们对大汕在清初画坛中地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汕 人物画南北宗问题 沈颢(沈朗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一个画史概念的重构与迁流——兼谈20世纪中国美术史叙事格法的转捩 被引量:1
14
作者 朴城军 张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作为艺术典范的王维同样伴随着画史"王维"概念的流衍,本文以此为线索考察"王维"在唐、宋、明末等不同时期内涵上的置换及其日益功能化过程,探求在王维概念理解的歧义效果中,作用在其中的相关因素;现代形态的美术史... 作为艺术典范的王维同样伴随着画史"王维"概念的流衍,本文以此为线索考察"王维"在唐、宋、明末等不同时期内涵上的置换及其日益功能化过程,探求在王维概念理解的歧义效果中,作用在其中的相关因素;现代形态的美术史研究对脸谱化王维的合法性不断发生质疑,美术史叙事格法发生了突破学科疆界的捩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功能化 南北宗 脸谱化 质疑 文化疆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师友、交游看吴湖帆的画学渊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令凤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1,170,共4页
吴湖帆杰出的绘画成就与其师友、交游密不可分。吴湖帆的绘画并不局限于借鉴海派艺术,而是从诸多方面汲取养分,凭着他深厚的国学素养去领悟南宗山水的精义,在北宗设色领域又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具特色的韵味表现。通过对宋元设色传统的学习... 吴湖帆杰出的绘画成就与其师友、交游密不可分。吴湖帆的绘画并不局限于借鉴海派艺术,而是从诸多方面汲取养分,凭着他深厚的国学素养去领悟南宗山水的精义,在北宗设色领域又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具特色的韵味表现。通过对宋元设色传统的学习,吴湖帆在绘画色彩上有特别的造诣,是现代中国画青绿山水复兴中的重要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湖帆 绘画渊源 南北宗 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古出新:董其昌的“模古”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59,共5页
建立在心学和禅宗基础的南北宗论,是与董其昌不断观摩古画和验证其绘画实践紧密相连的。他认为临古画须不拘于形似,应学其神韵,方得出蓝之胜;他提出"模古"以求与古人之"合"的途径是"变",故"模古&qu... 建立在心学和禅宗基础的南北宗论,是与董其昌不断观摩古画和验证其绘画实践紧密相连的。他认为临古画须不拘于形似,应学其神韵,方得出蓝之胜;他提出"模古"以求与古人之"合"的途径是"变",故"模古"的本质乃是托古出新,本文旨在通过他对王维、董源、黄公望风格的阐释及其作品的解析来具体探讨董其昌的"模古"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模古 南北宗 王维 董源 黄公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剑华教授的美术史论研究
17
作者 彭莱 周积寅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4期44-46,共3页
俞剑华(1895—1979)先生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美术史论家之一,又是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不仅热爱美术事业,有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有着对社会、对民族文化的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他对美术史学所作的开拓性的工作是功不可没... 俞剑华(1895—1979)先生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美术史论家之一,又是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不仅热爱美术事业,有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有着对社会、对民族文化的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他对美术史学所作的开拓性的工作是功不可没的。尤其是对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给后来国内外的研究者提供了权威性的论著,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剑华 美术史论 美术史学 中国美术史 中国画论 南北宗 美术事业 美术教育家 美术史研究 绘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山水诗和它的艺术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仲联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2期78-83,共6页
山水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笔为数可观的遗产。随着山水诗的出现,长远以来,又有各种有关山水诗的艺术理论,散见于各类文章和诗话等著作中,值得探索,扬弃其糟粕,吸取它可供今天写新的山水诗借鉴的有益部分。然而多年以来,研究古代文学史... 山水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笔为数可观的遗产。随着山水诗的出现,长远以来,又有各种有关山水诗的艺术理论,散见于各类文章和诗话等著作中,值得探索,扬弃其糟粕,吸取它可供今天写新的山水诗借鉴的有益部分。然而多年以来,研究古代文学史或诗歌理论者,对这一蕴藏丰富的宝库,往往注意不够,有的是根本没有接触到,有的是视而不见,有的甚至一概抹杀为封建士大夫趣味的东西,因此,深入的研究,还有所待。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简略地提供一些研究途径,意在引起大家对古代山水诗的重视,增加我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论 艺术理论 古代山水诗 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 遗产 作品 南北宗 黄山 象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璪山水画真相探索——兼论唐代的水墨山水画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景濂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79-81,100,共4页
自从三十年代童书业、启功等先生撰文否定所谓中国山水画南北宗之说,指出这是明末莫是龙、董其昌等为了抬高松江派排斥浙派而编造的伪画史,并对所谓“北宗始祖”李思训和“南宗始祖”王维的山水画真相作了一些揭示,迄今半个世纪,已大体... 自从三十年代童书业、启功等先生撰文否定所谓中国山水画南北宗之说,指出这是明末莫是龙、董其昌等为了抬高松江派排斥浙派而编造的伪画史,并对所谓“北宗始祖”李思训和“南宗始祖”王维的山水画真相作了一些揭示,迄今半个世纪,已大体成为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 唐代 王维 三十年代 历代名画记 敦煌壁画 真相 南北宗 董其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诗与中国画的批评标准试议
20
作者 甘建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31-136,共6页
钱钟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谈到,传统文评否认神韵派是最标准的诗风,而传统画评则承认南宗是最标准的画风,中国旧诗和旧画有标准上的分歧。本文认为,中国文艺批评史上并不存在这一分歧。因为,传统画评并没有承认南宗是最标... 钱钟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谈到,传统文评否认神韵派是最标准的诗风,而传统画评则承认南宗是最标准的画风,中国旧诗和旧画有标准上的分歧。本文认为,中国文艺批评史上并不存在这一分歧。因为,传统画评并没有承认南宗是最标准的画风,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北分宗说”也不是山水画发展史的正确概括,它完全出于宗派门户斗争的需要。传统画评所承认的理想的美学风格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中国画 文人画 南北 山水画 中国文艺 画评 王维 南北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