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宪法危机与1919年南北和谈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淑娟
-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5,共5页
-
文摘
1919年议和前后南北政府混乱的宪法依据,以及双方各利益集团的不同考虑,凸显出南北议和的一个难点:宪法问题。也正因此导致第二次南北和谈缺乏一个能够统摄各方的中心,并使南北军阀在和谈前期达成的利益妥协不能实现,和谈最终陷于瘫痪。
-
关键词
《临时约法》
宪法危机
南北和谈
-
Keywords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al crisis
peace conference
-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英国与武昌起义后的南北和谈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林海龙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35-40,共6页
-
文摘
在武昌起义后的南北和谈中,英国等列强为了操纵未来的中国政治,极力扶植袁世凯.对革命党人则进行财政上的控制,外交上的孤立;同时又利用革命党人的力量进行逼宫.终于,袁世凯攫取了革命的果实,替代孙中山当上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使辛亥革命半途夭折.
-
关键词
南北和谈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临时大总统
英国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唐绍仪在创建民国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苏苑
-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61-69,共9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清末旧官僚、袁世凯的政治心腹唐绍仪在辛亥革命民主潮流的荡涤下转变为民主共和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并与袁世凯决裂的过程,肯定了他在辛亥南北和谈、促成共和、创建民国中的积极作用,也指出了他拥袁的调和立场给辛亥革命造成的消极影响。认为唐绍仪在这时期政治上的成败得失与辛亥革命历史、民国命运息息相关,通过对他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
关键词
袁世凯
辛亥革命
积极作用
民主共和制度
民国
经验教训
三十年
南北和谈
同盟会
南京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