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性南北向构造带和全球性经向构造体系 被引量:4
1
作者 丘元禧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14,共14页
文中简述了我国及其邻区区域性规模的南北向构造带的现位展布及其表现形式 ,讨论了它们可能的成因类型和构造性质 ,分析了全球经向构造体系和区域性南北向构造带的成生联系。
关键词 区域性南北向构造带 经向构造体系 中国 成因类型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庄井田南北向断裂构造带的突水特征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萍 郑永果 +1 位作者 王君宝 孙孟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39,共2页
在深入分析南北向断裂构造带的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带作为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的主要通道是矿井突 (出 )水的主导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南北向构造带 突水 断裂构造 地质特征 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查藏错-申扎南北向活动构造带运动学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1 位作者 徐锋 朱志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9,共7页
查藏错-申扎南北向裂陷带是横贯冈底斯山脉谢通门-申扎南北向断裂带的北段,格仁错北西向断裂为查藏错-申扎裂陷盆地的转换边界。裂陷盆地内没有发现前更新世沉积物,该裂陷带断开了上新世地层和5.45 Ma的白云母花岗岩体。从查藏错到申扎... 查藏错-申扎南北向裂陷带是横贯冈底斯山脉谢通门-申扎南北向断裂带的北段,格仁错北西向断裂为查藏错-申扎裂陷盆地的转换边界。裂陷盆地内没有发现前更新世沉积物,该裂陷带断开了上新世地层和5.45 Ma的白云母花岗岩体。从查藏错到申扎,裂陷带两侧的岩体、地层和构造线完全可以恢复和拼接。查藏错-申扎裂陷盆地获得130 ka沉积物年龄,为裂陷盆地已知最早的沉积物年龄。推测裂陷带的初始发育时间为晚更新世晚期。根据地质和定年研究,130 ka以来查藏错-申扎裂陷带东西向裂开的宽度为6750-12500m,以此计算裂陷盆地东西向扩张数率大于51.9mm/a。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伸展是冈底斯地区地壳力学系统的两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藏错-申扎裂陷盆地 南北向活动构造 运动学 地壳力学系统 冈底斯地区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东段南北向构造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德明 李才 王天武 《中国区域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2-397,共6页
西藏冈底斯东段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限定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带之间的中生代构造盆地。盆地南北向张性断裂带是板块超碰撞期活动最强烈的构造带。地震、地热和岩浆活动以及控制的线性地... 西藏冈底斯东段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限定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带之间的中生代构造盆地。盆地南北向张性断裂带是板块超碰撞期活动最强烈的构造带。地震、地热和岩浆活动以及控制的线性地貌十分明显。南北向构造带的南北向延伸、东西向展布、切割深度、活动强度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充分反映了新构造活动期高原隆升过程中地壳褶缩叠覆、物质侧向滑移和弹滞应变的构造活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向构造带 超碰撞 青藏高原 成因 空间分布 西藏 岩浆活动 地震 地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多桑地堑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冠 陶晓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6-52,共7页
笔者以冈底斯构造带内部近南北向发育的多桑地堑带为代表,简述了多桑地堑带构造的组成及基本构造特征。根据该地堑两侧断隆山的发育特征及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推断地堑的断陷活动时期始于中新世,直至第四纪仍有活动,对上新世... 笔者以冈底斯构造带内部近南北向发育的多桑地堑带为代表,简述了多桑地堑带构造的组成及基本构造特征。根据该地堑两侧断隆山的发育特征及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推断地堑的断陷活动时期始于中新世,直至第四纪仍有活动,对上新世—第四纪沉积起明显的控制作用。多桑地堑带的形成可能为前期南北向受力不均而产生共轭X节理,后期南北向挤压的持续进行使地壳隆升,当隆升到达一定程度后造成重力塌陷及下地壳物质的侧向流动产生纵向拉张作用,此时前期形成的共轭X节理追踪并部分贯通,最终形成多桑地堑,而横向上的区域断裂则可能控制地堑各区段拉伸宽窄的变化和沉降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南北向构造带 地堑 正断层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洞子沟铅锌矿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燕 陈翠华 +2 位作者 刘树根 代鸿章 何朝鑫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32-233,共2页
桑木场铅锌成矿带位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处于黔中隆起与四川盆地过渡部位的桑木场背斜核部。该铅锌成矿带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其岩性组合为白云岩和碎屑岩,其中白云岩为该铅锌成矿带的主要含矿... 桑木场铅锌成矿带位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处于黔中隆起与四川盆地过渡部位的桑木场背斜核部。该铅锌成矿带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其岩性组合为白云岩和碎屑岩,其中白云岩为该铅锌成矿带的主要含矿岩性。矿区内主要发育一组北东南西向近于平行的断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洞子沟 闪锌矿 铅锌成矿 白云岩 南北向构造带 四川盆地 成因类型 断裂构造 北东向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保山施甸东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海 金灿海 沈战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16-916,共1页
施甸东山铅锌矿床地处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地构造位置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保山陆块内,地处保山—施甸南北向构造带的保山复背斜及与之配套的南北向断裂带中,属保山-镇康有色金属成矿带北段。保山镇康地块存在多期、多种成矿作... 施甸东山铅锌矿床地处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地构造位置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保山陆块内,地处保山—施甸南北向构造带的保山复背斜及与之配套的南北向断裂带中,属保山-镇康有色金属成矿带北段。保山镇康地块存在多期、多种成矿作用,发育有芦子园、核桃坪、西邑、勐兴等铅锌矿床。对该地区的铅锌矿床研究已经比较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硫化铅锌矿石 保山市 二叠系 有色金属成矿 南北向构造带 成矿作用 泥盆系 东山 矿石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缘灯影组中MVT铅锌矿与沥青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许鹏 王国芝 +2 位作者 龙腾 范蕾 朱国仁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55-,共1页
四川盆地周缘的铅锌矿主要为MVT型铅锌矿(张长青等,2005),集中分布在盆地西南缘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和北缘米仓山构造带上;在所有这些MVT铅锌矿中均发现有含量不等的沥青存在。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地区南江—马元一带的MVT铅锌... 四川盆地周缘的铅锌矿主要为MVT型铅锌矿(张长青等,2005),集中分布在盆地西南缘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和北缘米仓山构造带上;在所有这些MVT铅锌矿中均发现有含量不等的沥青存在。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地区南江—马元一带的MVT铅锌矿具有在空间上与古油气藏密切共生或伴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矿 MVT 灯影组 米仓山 南北向构造带 盆地西南 盆地周缘 油气藏 张长青 川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马家火地铅多金属矿赋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正友 王刚 +3 位作者 彭成名 薛灵文 侯芸 段磊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85-,共1页
通过矿区地质填图,地球化学测量及工程勘探,对川西马家火地多金属矿的调查,发现有含金石英脉矿化带、含铅矿石英脉和金铜侵染矿带和工区西部三家寨查出金、银、铅、锌、铜共生矿带,该矿受构造控矿特征明显,金矿品位高,找矿前景良好。马... 通过矿区地质填图,地球化学测量及工程勘探,对川西马家火地多金属矿的调查,发现有含金石英脉矿化带、含铅矿石英脉和金铜侵染矿带和工区西部三家寨查出金、银、铅、锌、铜共生矿带,该矿受构造控矿特征明显,金矿品位高,找矿前景良好。马家火地铅金多金属矿位于西大渡河有色、贵金属成矿带。区域构造上位于康滇南北向构造带北段,为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及鲜水河北西向构造结合交织部位。由于多次构造运动和应力场改变形成十分复杂的构造格局,构造方向多变,总体以南北向为主,北西向、弧形构造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含金石英脉 弧形构造 构造方向 南北向构造带 地球化学测量 金铜 成矿 找矿前景 构造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坪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正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55-356,共2页
1地质背景黄沙坪多金属矿床位于湖南省桂阳县境内。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北缘,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属于以骑田岭为中心的内生多金属成矿区的西北部。矿区内揭露的地层下石炭统白云岩、砂岩、灰岩等。岩层中成... 1地质背景黄沙坪多金属矿床位于湖南省桂阳县境内。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北缘,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属于以骑田岭为中心的内生多金属成矿区的西北部。矿区内揭露的地层下石炭统白云岩、砂岩、灰岩等。岩层中成矿元素含量不高,与克拉克值相近。矿区内存在两个岩浆侵入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黄沙坪 花岗斑岩 多金属成矿区 矽卡岩型 花斑岩体 南北向构造带 元素含量 东西向构造 铅锌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滇地轴”北段花岗岩岩浆类型及其含矿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明霞 《岩矿测试》 CAS 1983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康滇地轴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向构造带。在其北段广泛分布着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花岗岩,沿安宁河深断裂和金河—箐河深断裂构成了南北向花岗岩带。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大类,一、陆壳重熔S型花岗岩,二、上地幔基性岩... 康滇地轴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向构造带。在其北段广泛分布着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花岗岩,沿安宁河深断裂和金河—箐河深断裂构成了南北向花岗岩带。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大类,一、陆壳重熔S型花岗岩,二、上地幔基性岩浆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它们在时空分布、岩石化学性质、含矿性和成岩机理等方面都各具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向构造带 康滇地轴 含矿性 深断裂 Ⅰ型花岗岩 S型花岗岩 岩浆分异 扬子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拉拉地区河口群中赋存的两类铜矿床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丽萍 陈良 赵怀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12-,共1页
四川会理拉拉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东西向河口复背斜交汇处,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铜矿产地。区内广泛分布一套古元古代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并可细分为三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Zhu et al.,2013),其中,每一旋回的变质... 四川会理拉拉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东西向河口复背斜交汇处,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铜矿产地。区内广泛分布一套古元古代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并可细分为三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Zhu et al.,2013),其中,每一旋回的变质火山岩段通常赋存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简称IOCG,Zhu and Sun,2013),而变质沉积岩段则赋存沉积岩中的层状铜矿床(简称SSC,Zhu,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河口群 变质火山岩 南北向构造带 扬子地台西缘 沉积旋回 复背斜 古元古代 四川会理 铜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新田岭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13
作者 杨梧 戴塔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2-93,共2页
新田岭矿区位于南岭构造带中段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交汇处、骑田岭岩体北侧外接触带,该矿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查明为一处特大型接触带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是南岭成矿多金属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前人从含钨花岗岩特征、同位素特... 新田岭矿区位于南岭构造带中段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交汇处、骑田岭岩体北侧外接触带,该矿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查明为一处特大型接触带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是南岭成矿多金属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前人从含钨花岗岩特征、同位素特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蔡明海等,2008;毕承思等,1988;胡加斌,2012),研究程度相对于南岭成矿带其他矿区相对薄弱。本文从钨矿岩体、矿体和围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分析新田岭钨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花岗岩体 外接触 成矿物质来源 南北向构造带 同位素特征 骑田岭 地球化学特征 矽卡岩型 毕承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花山—姑婆山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荣 李晓峰 冯佐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53-654,共2页
广西花山—姑婆山地区位与南岭钨锡成矿带西段广西东北部富贺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该区恰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最终拼合带上,正值南岭东西向构造带、湘南南北向构造带和桂东南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该区地壳经历了多期多... 广西花山—姑婆山地区位与南岭钨锡成矿带西段广西东北部富贺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该区恰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最终拼合带上,正值南岭东西向构造带、湘南南北向构造带和桂东南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该区地壳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构造演化,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种类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婆山 花山 钨锡 花岗岩体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南北向构造带 构造演化 东西向构造 构造复杂 等时线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陇宝三角形区域成矿条件分析
15
作者 闵全收 郭友平 +1 位作者 赵亚琴 何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177-182,共6页
1大地构造背景陕西省陇宝一带位于北祁连构造带、北秦岭构造带和贺兰一六盘山断陷带三大构造单元,与华北板块相邻,是陆缘东西向构造带与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地域呈三角地形,其大地构造位置十分特殊。
关键词 三角形 陕西省 区域成矿 大地构造背景 秦岭构造 南北向构造带 东西向构造 构造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新田辽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16
作者 资柏忠 肖荣 +2 位作者 唐分配 罗小亚 黎传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95-996,共2页
1地质背景湘南新田辽铜多金属矿位于湖南省汝城县盈洞瑶族自治乡境内,大地构造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缘,诸广山南北向构造带与炎陵-汝城新华夏系构造带复合部位的南部。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一大批大中型以钨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1地质背景湘南新田辽铜多金属矿位于湖南省汝城县盈洞瑶族自治乡境内,大地构造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缘,诸广山南北向构造带与炎陵-汝城新华夏系构造带复合部位的南部。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一大批大中型以钨为主的多金属矿床,铜多金属矿产地见有5处,成因类型以中-高温热液充填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找矿方向 地质特征 成矿地质条件 银矿化 诸广山 南北向构造带 多金属矿床 矿石矿物 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