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秦岭—大别陆内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抽拉构造造山模式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志华
晁会霞
+1 位作者
吴旭
王北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1,共9页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带
结构特征
盆-山转换
立交桥
构造
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
抽拉
构造
中国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大别陆内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抽拉构造造山模式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志华
晁会霞
吴旭
王北颖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1,共9页
基金
原地质矿产部秦巴项目(85-01-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272136)
+3 种基金
国家计委资助项目(96-30-437)
国家科委资助项目(96-914-01-04)
中石化项目"南秦岭-川鄂北缘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和构造研究"(2009)
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资助项目"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2012)
文摘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关键词
陆内造山带
结构特征
盆-山转换
立交桥
构造
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
抽拉
构造
中国秦岭
Keywords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bel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basin-mountain transformation
cross-bridge structure
north-south and west-east direction structure
Choula(drawing-out)structure
Qinling in China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秦岭—大别陆内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抽拉构造造山模式
杨志华
晁会霞
吴旭
王北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