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北缘南八仙油田储层特征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姜福杰 武丽 +1 位作者 李霞 马中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柴北缘南八仙油田有近50年的开发历史,储层的综合评价对于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碎屑成分中杂基、胶结物含量较高;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和次生溶孔,分选较好;储层... 柴北缘南八仙油田有近50年的开发历史,储层的综合评价对于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碎屑成分中杂基、胶结物含量较高;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和次生溶孔,分选较好;储层成岩作用相对较弱,碳酸盐析出是减少原生孔隙的重要因素;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喉道以弯片状—片状组合类型为主。储层物性为中孔—中渗类型,连通性较好;成岩相主要为早成岩B期,有利于次生溶孔的发育。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储层综合评价表明,南八仙油田内Ⅲ类储层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Ⅱ类储层,Ⅰ类储层比例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南八仙油田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