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墓碑记载的南侨机工抗日往事
1
作者 孙慧羽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77,共3页
在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收藏了一座特殊的墓碑,碑文记载了一位“南侨机工”烈士薛杜的生平事迹。“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参加抗战的三千余名华侨汽车司... 在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收藏了一座特殊的墓碑,碑文记载了一位“南侨机工”烈士薛杜的生平事迹。“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参加抗战的三千余名华侨汽车司机及修理技术人员的通称。他们奋战在滇缅公路上,是运输国外援华军事物资的中坚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南侨机工 华侨汽车司机 滇缅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阻且长:二战后“南侨机工”的复员与南返 被引量:3
2
作者 夏玉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9,共12页
南侨机工返国运输军事物质是南洋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重要历史事件。抗战胜利后,南返居留地成为南侨机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南侨机工南返给国民政府带来不小的冲击,并导致国民政府与南洋华社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南侨机工及南洋华社的南返要... 南侨机工返国运输军事物质是南洋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重要历史事件。抗战胜利后,南返居留地成为南侨机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南侨机工南返给国民政府带来不小的冲击,并导致国民政府与南洋华社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南侨机工及南洋华社的南返要求,国民政府会同各方制定南侨机工复员方案,1946年10月,在国民政府、"华侨互助会"和南洋华社共同努力下,第一批机工踏上南返之路。受制于战后复杂的国内外因素,机工南返较为曲折和艰难,但在国民政府组织和协调下,基本上将登记的机工送回南洋居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侨机工 复员 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国参战 功昭日月——纪念南侨机工回国参战50周年(1939—1989) 被引量:15
3
作者 林少川 《南洋问题研究》 1989年第4期31-38,共8页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难当头,广大海外华侨,同仇敌忾,不仅从精神上物质上全力支援祖国,而且直接回国参军参战,滇缅公路上的三千多南侨机工,就是其中突出事例。弹指之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为缅怀抗战史上这段几乎被遗忘(甚至曾被颠倒...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难当头,广大海外华侨,同仇敌忾,不仅从精神上物质上全力支援祖国,而且直接回国参军参战,滇缅公路上的三千多南侨机工,就是其中突出事例。弹指之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为缅怀抗战史上这段几乎被遗忘(甚至曾被颠倒过)的南侨机工可歌可泣的史实,笔者在海外知名人士陈共存先生(陈嘉庚之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热心支持下,只身沿着滇缅公路考察南侨机工史迹,深入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岛进行调查研究,寻踪觅跡,访遍天涯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侨机工 滇缅公路 海外华侨 侨务委员会 战时运输管理局 陈共 南侨回忆录 军事委员会 腊戍 中华总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数字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华林 邱志鹏 杜仕若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4,共4页
2018年5月,云南省档案局申报的“南侨机工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开展其数字资源整合工作,有利 于完整构建档案资源体系,更好地完整保护与传承这一珍贵抗战记忆。论文阐述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数字资源整合意义,分析整合... 2018年5月,云南省档案局申报的“南侨机工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开展其数字资源整合工作,有利 于完整构建档案资源体系,更好地完整保护与传承这一珍贵抗战记忆。论文阐述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数字资源整合意义,分析整合要 素,揭示滞后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侨机工 档案文献遗产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记忆传播视域下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多向度开发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华林 杨励苑 李婧楠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0,共5页
“南侨机工档案”是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多向度开发可拓展其传播的广泛性,更好地传承这一珍贵抗战记忆。文章通过阐述南侨机工档案多向度开发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方针政策落实、数据库建设支持,以及专业网站开发、新媒体推送信息服务等... “南侨机工档案”是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多向度开发可拓展其传播的广泛性,更好地传承这一珍贵抗战记忆。文章通过阐述南侨机工档案多向度开发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方针政策落实、数据库建设支持,以及专业网站开发、新媒体推送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多向度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记忆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 档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战记忆传承的南侨机工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华林 杜仕若 邱雨辉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4,共4页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其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可完整构建南侨机工抗战记忆,更好地抢救与发掘这一珍贵抗战档案文献遗产。文章阐述南侨机工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的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构建资源体系、实现实体集中与数...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其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可完整构建南侨机工抗战记忆,更好地抢救与发掘这一珍贵抗战档案文献遗产。文章阐述南侨机工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的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构建资源体系、实现实体集中与数字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资源体系化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侨机工 档案文献遗产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编研工作社会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华林 段华梅 邱雨晖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2,共3页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社会化编研,有利于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编研工作,依据社会利用需求,向社会各界提供不同形式的档案文献编研信息。论文针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编研现状,揭示编研工作社会化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编研工作社会化建议。开展社...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社会化编研,有利于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编研工作,依据社会利用需求,向社会各界提供不同形式的档案文献编研信息。论文针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编研现状,揭示编研工作社会化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编研工作社会化建议。开展社会化编研工作,对适应社会公众的利用需求,整合社会编研智力、资源、资金等社会力量开展编研工作,丰富档案编研成果,更好地宣传南侨机工抗战精神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 社会化 编研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记忆抢救视域下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弘扬性开发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华林 李燕 丛佳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1,共3页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世界遗产,弘扬性开发有利于拓宽传播范围,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文揭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开发现实性问题,分析开发要素,提出其弘扬性开发思路与对策。南侨机工档案文献记录与反映了海外华人华侨...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世界遗产,弘扬性开发有利于拓宽传播范围,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文揭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开发现实性问题,分析开发要素,提出其弘扬性开发思路与对策。南侨机工档案文献记录与反映了海外华人华侨国家认同,支持中国抗战的光辉历史,弘扬性开发可更好地抢救这一珍贵抗战记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记忆 档案文献遗产 南侨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马华文文学视域中的南侨机工书写
9
作者 陈庆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49-161,共13页
作为中国抗战的南洋大后方,马来亚的区域位置十分特殊,新马华侨视报效祖国为天职。“南侨机工”返国服务是抗战时期陈嘉庚及其领导下的南侨总会的一次壮举,是南洋华侨以“力”支援中国抗战的重要形式。以新加坡为中心,透过新马华文作家... 作为中国抗战的南洋大后方,马来亚的区域位置十分特殊,新马华侨视报效祖国为天职。“南侨机工”返国服务是抗战时期陈嘉庚及其领导下的南侨总会的一次壮举,是南洋华侨以“力”支援中国抗战的重要形式。以新加坡为中心,透过新马华文作家的文学书写,考察南侨机工与中国抗战以及侨居地的关系,审视南侨机工从“招募”到“复员”,以至战后新加坡建国过程中的家国观念与身份意识,有助于分析抗战时期南洋华侨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理解华侨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战后初期、新马建国前后——民族意识的渐变:从抗战救亡到抗日卫马。从侨民到公民,南侨机工所体现出的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精神,在当下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中,仍具有普遍意义与互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马华文文学 南侨机工 华侨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南洋华语制片考述——以华侨影人刘贝锦及影片《新客》为中心
10
作者 刘向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刘贝锦是南洋华语电影事业的拓荒者。1926年,他作为侨商归国考察上海的教育、文化和电影事业,并逐渐萌生创作想法,返回新加坡创办电影公司,拍摄南洋首部华语电影《新客》,书写南洋华侨的生存图景。抗战爆发后,他加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 刘贝锦是南洋华语电影事业的拓荒者。1926年,他作为侨商归国考察上海的教育、文化和电影事业,并逐渐萌生创作想法,返回新加坡创办电影公司,拍摄南洋首部华语电影《新客》,书写南洋华侨的生存图景。抗战爆发后,他加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为一名爱国军人。刘贝锦的电影实践与爱国行为彰显了20世纪初南洋华侨的时代使命。本文立足中国电影史、华人华侨史及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交汇点,对其光影人生进行细致追溯与重新认知,是对早期中国电影史有关“华侨研究”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贝锦 南洋 华侨影人 《新客》 南侨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