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43—1944年南京沦陷区三禁运动评析
1
作者
崔巍
《学海》
2003年第3期178-182,共5页
1943年冬至 1944年春 ,日伪统治中心南京爆发了一场以学生为主体并波及到其他社会阶层的要求禁绝烟、赌、舞的“三禁运动”。这场抗日爱国运动迅速从南京扩大到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起到了打击日伪统治、教育青年和民众以...
1943年冬至 1944年春 ,日伪统治中心南京爆发了一场以学生为主体并波及到其他社会阶层的要求禁绝烟、赌、舞的“三禁运动”。这场抗日爱国运动迅速从南京扩大到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起到了打击日伪统治、教育青年和民众以及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三禁运动的爆发是当时沦陷区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中共在其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3-l944年
南京沦陷
区
三禁运动
抗日爱国运动
历史背景
历史意义
汪伪政权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恢复·管控·运营:沦陷时期南京茶馆业的流变考探(1938-1945)
2
作者
孙绪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87,共15页
1937年末,南京沦陷后,日军对南京城包括茶馆在内的商家进行大规模的烧抢,而且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给南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混乱,其中茶社等公共娱乐场所受破坏与劫掠程度更是惨烈。受此影响,茶馆业经营状况急转直下,管理秩...
1937年末,南京沦陷后,日军对南京城包括茶馆在内的商家进行大规模的烧抢,而且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给南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混乱,其中茶社等公共娱乐场所受破坏与劫掠程度更是惨烈。受此影响,茶馆业经营状况急转直下,管理秩序混乱,行业生存艰难。同时,汪伪政权通过税收、监督等行政手段对经营者进行盘剥与限制,茶馆业开启艰难生存阶段。南京沦陷期间,茶馆文化的内涵经历了深刻的转变。原本以品茗、诗词唱和、棋艺切磋为主的休闲空间,逐渐成为日伪当局宣传殖民思想和奴化教育的场所。茶馆内的戏曲表演和话题讨论被迫迎合日本占领者的口味,传统民族故事和爱国主题被刻意压制或篡改。日伪政权还利用茶馆进行情报搜集,监控抗日地下活动,茶馆成为潜在的危险之地。然而,即便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茶馆作为民间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它们既是日常生活场景的反映,也是民间情感与抵抗精神的象征。尽管表面上看似沉寂,但实际上一些茶馆已然成为民间抵抗力量和地下抵抗组织的隐蔽联络点和情报交换地。可以说,茶客间的微妙互动中隐藏着反抗的火种,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坚韧的民族精神。总之,即便在这种艰难环境中,茶馆文化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底层民众通过保留和传承传统技艺,以及暗中传播民间智慧,使茶馆成为一种隐形的文化抵抗载体,这种扭曲与演变揭示了南京茶馆业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复杂性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沦陷
茶馆业
经济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43—1944年南京沦陷区三禁运动评析
1
作者
崔巍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海》
2003年第3期178-182,共5页
文摘
1943年冬至 1944年春 ,日伪统治中心南京爆发了一场以学生为主体并波及到其他社会阶层的要求禁绝烟、赌、舞的“三禁运动”。这场抗日爱国运动迅速从南京扩大到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起到了打击日伪统治、教育青年和民众以及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三禁运动的爆发是当时沦陷区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中共在其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
关键词
1943-l944年
南京沦陷
区
三禁运动
抗日爱国运动
历史背景
历史意义
汪伪政权
日本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恢复·管控·运营:沦陷时期南京茶馆业的流变考探(1938-1945)
2
作者
孙绪芹
机构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大学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87,共15页
文摘
1937年末,南京沦陷后,日军对南京城包括茶馆在内的商家进行大规模的烧抢,而且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给南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混乱,其中茶社等公共娱乐场所受破坏与劫掠程度更是惨烈。受此影响,茶馆业经营状况急转直下,管理秩序混乱,行业生存艰难。同时,汪伪政权通过税收、监督等行政手段对经营者进行盘剥与限制,茶馆业开启艰难生存阶段。南京沦陷期间,茶馆文化的内涵经历了深刻的转变。原本以品茗、诗词唱和、棋艺切磋为主的休闲空间,逐渐成为日伪当局宣传殖民思想和奴化教育的场所。茶馆内的戏曲表演和话题讨论被迫迎合日本占领者的口味,传统民族故事和爱国主题被刻意压制或篡改。日伪政权还利用茶馆进行情报搜集,监控抗日地下活动,茶馆成为潜在的危险之地。然而,即便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茶馆作为民间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它们既是日常生活场景的反映,也是民间情感与抵抗精神的象征。尽管表面上看似沉寂,但实际上一些茶馆已然成为民间抵抗力量和地下抵抗组织的隐蔽联络点和情报交换地。可以说,茶客间的微妙互动中隐藏着反抗的火种,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坚韧的民族精神。总之,即便在这种艰难环境中,茶馆文化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底层民众通过保留和传承传统技艺,以及暗中传播民间智慧,使茶馆成为一种隐形的文化抵抗载体,这种扭曲与演变揭示了南京茶馆业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复杂性和韧性。
关键词
南京沦陷
茶馆业
经济管控
Keywords
the fall of Nanjing
tea house industry
economic control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43—1944年南京沦陷区三禁运动评析
崔巍
《学海》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恢复·管控·运营:沦陷时期南京茶馆业的流变考探(1938-1945)
孙绪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