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川关治郎证词的再检讨——东京审判有关南京暴行罪被告方证词检证之二 被引量:5
1
作者 程兆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55,共13页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法庭)审理南京暴行案时,由于证据的限制,对被告方提出的证据未能进行有针对的质疑,从而对法庭判决和日本民众对东京审判的认识都产生了影响。由于专司处罚犯罪的法务部长的特殊身份,加上并未完全否认日军暴行,带...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法庭)审理南京暴行案时,由于证据的限制,对被告方提出的证据未能进行有针对的质疑,从而对法庭判决和日本民众对东京审判的认识都产生了影响。由于专司处罚犯罪的法务部长的特殊身份,加上并未完全否认日军暴行,带给证词不尽是作假的色彩,小川关治郎的证词在辩护方证词中显得较为客观,以至于检方和庭方都未提出任何质疑。通过比对第十军法务部日志、中支那方面军军法会议日志和小川关治郎日记等事发时第一时间的日军军方记录和小川自己的记录,证明小川在东京审判所作的证词为伪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审判 南京暴行 小川关治郎 证词 伪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暴行:日军行为背后的制度安排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夏鸣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0-156,共7页
"模拟血缘关系"的属性使日本人极易形成集团的集合及等级观。其在军队的表现形式为:内部虐待盛行与为"家庭成员"复仇的现象并存。饱受虐待的士兵在异国他乡往往对外族人表现出加倍的暴虐;"家族国家"的民... "模拟血缘关系"的属性使日本人极易形成集团的集合及等级观。其在军队的表现形式为:内部虐待盛行与为"家庭成员"复仇的现象并存。饱受虐待的士兵在异国他乡往往对外族人表现出加倍的暴虐;"家族国家"的民族主义具有种族主义的色彩,因而日本士兵普遍对中国人持歧视和鄙夷的心态;以神话、绝对化、家长化为特征的天皇体制使中间权力相对化,这使得日本各级军官及士兵在战场上常常表现出异常的"主动性"。在上述"制度安排"的综合作用下,在经历了上海血战后,当南京守军拒绝不战而降时,南京暴行也就在所难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暴行 暴虐倾向 社会根源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