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1-I0002,共2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前身是南京中医学院1984年成立的“中医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信息技术学院。2019年6月,为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对医药类主干学科的支撑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和医学信息工程与技术...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前身是南京中医学院1984年成立的“中医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信息技术学院。2019年6月,为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对医药类主干学科的支撑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和医学信息工程与技术,学院更名为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目前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校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和校级重点培育学科,“中医药人工智能学”校级重点交叉学科,与文献所共建“中医药信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医学信息工程”、“人工智能”4个本科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医药信息学”“中医药人工智能”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在校学生70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校级重点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现代信息技术 应用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文脉 交融情景——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环境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锦义 武涛 周玲玲 《中国园林》 2003年第7期33-37,共5页
围绕创造“五境”目标,以“承传文脉、交融情景”为理念和主题,在融糅“山水、庭、林”、推行生态造园等思想指导下,运用“十”字型文化景观轴、蓝色水体景观带绿色廊道网以及绿色景观基质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实现“一山二轴、三脉四时、... 围绕创造“五境”目标,以“承传文脉、交融情景”为理念和主题,在融糅“山水、庭、林”、推行生态造园等思想指导下,运用“十”字型文化景观轴、蓝色水体景观带绿色廊道网以及绿色景观基质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实现“一山二轴、三脉四时、十二景点二十四桥”的校园绿地景观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大学校园 生态造园 绿地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五十周年院庆公告
3
作者 王九龙 吴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五十周年 院庆通知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内外同治,增效减毒——访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斌教授
4
作者 徐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F0002-I0003,共4页
徐斌,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主任委员。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国家中医药局十一五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针药结合团队... 徐斌,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主任委员。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国家中医药局十一五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针药结合团队负责人。先后主持973课题1项,主要参加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要参与者(第2)2项。发表论文论著321篇,2项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主编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行业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主编十三五研究生教材《针灸医学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针灸学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 针药结合 研究生教材 学科带头人 分会主任委员 规划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四) 被引量:1
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词头符号 硫酸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 被引量:1
6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中医文化研究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心以重点科研项目带动学术研究,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以中医孔子学院为平台对外传播中医文化,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重要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中医文化研究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心以重点科研项目带动学术研究,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以中医孔子学院为平台对外传播中医文化,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重要的人文研究、教育与传播基地,现任基地主任为张宗明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文化 哲学社会科学 江苏省 重点科研项目 高校 研究机构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柳树天牛为害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
7
作者 赵柳 《种子科技》 2021年第3期47-48,共2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近年来柳树天牛为害严重,经过多年的繁殖扩散,致使校园内所有柳树受其为害,许多柳树因此树木枯死、树枝折断。对仙林校区天牛虫害专项治理方案(包括种类调查、为害特点、为害原因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以期为...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近年来柳树天牛为害严重,经过多年的繁殖扩散,致使校园内所有柳树受其为害,许多柳树因此树木枯死、树枝折断。对仙林校区天牛虫害专项治理方案(包括种类调查、为害特点、为害原因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南京地区柳树天牛虫害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柳树 天牛 危害现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5卷总目次
8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信号通路 狄留庆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挥发油 经典名方 钱大玮 UHPLC 糖尿病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开发出番茄红素食用油
9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3-133,共1页
西红柿里含有大量番茄红素,这种营养元素可以消灭体内的致癌物质、增加免疫力。但是,由于天生的物理特性,它却难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经过4年多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特定的技术,将番茄红素均匀地溶解到油脂里,一加热就能充分... 西红柿里含有大量番茄红素,这种营养元素可以消灭体内的致癌物质、增加免疫力。但是,由于天生的物理特性,它却难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经过4年多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特定的技术,将番茄红素均匀地溶解到油脂里,一加热就能充分被人体吸收。这种食用油透明、呈淡红色。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的番茄红素为4~6mg,如果吃番茄红素食用油,每人每天使用10~25mL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番茄红素 食用油 开发 营养元素 人体吸收 致癌物质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博大肾科医院 邹氏肾科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室
10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邹氏肾科医术是以邹氏家族和弟子团队传承的中医内科为脉络,以邹氏中医治疗肾病的学术思想、诊疗方药为体系的医术,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医术 肾科 医院 中医内科 学术思想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卷总目次
1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I0003-I0006,F0003,共5页
关键词 相关性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汪受传 中医证型 汪悦 周仲瑛 大鼠海马 奚肇庆 金欣口服液 吴承玉 自然科学版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6卷总目次
12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I0011-I0014,共4页
关键词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临床观察 治法 金妙文 王志英 茅苍术 临床研究 夏桂成 李七一 论治 千金苇茎汤 苇茎汤 自然科学版 中医证候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业学报》投稿须知(二)
1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结构式摘要 上角标 英文文摘 资助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
1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I0003-I0004,共2页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报 创刊 针灸教学 自然科学 中医学院 针灸经验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
1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学科建于1954年我校成立之初,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97年中医内科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均为全国首批确定的中医硕士点和博士点,1995年获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授予权 博士点 硕士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
16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学科建于1954年我校成立之初,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79年中医内科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均为全国首批确定的中医硕士点和博士点,1995年获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授予权 博士点 硕士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所
17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暨消化病研究所由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孟河医派代表医家张泽生教授、一代名医马泽人教授、御医传人曹鸣高教授和著名中医肝病大家邹良材教授共同创立,学术底蕴深厚。六十...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暨消化病研究所由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孟河医派代表医家张泽生教授、一代名医马泽人教授、御医传人曹鸣高教授和著名中医肝病大家邹良材教授共同创立,学术底蕴深厚。六十余年来学术薪火相传,在首批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首批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刘沈林教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俞荣青教授、曹蓓蓓主任医师和国家岐黄学者沈洪教授等一批著名专家带领下,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首批唯一的以脾胃病为主攻方向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脾胃病)、国家中医药优秀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疗区域中心、江苏省中医消化临床医学中心、江苏省中医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135”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中医脾胃病诊疗中心,拥有中医脾胃病教研室、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室、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专科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重点学科 附属医院 诊疗中心 消化病 中华医学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徐景藩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
18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学科建于1954年我校成立之初,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79年中医内科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均为全国首批确定的中医硕士点和博士点,1995年获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中医药科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中医内科学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授予权 博士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
1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02-I0003,共2页
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是2014年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建立,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江苏省优势学科)、中药学(国家一流学科)、中西医结合学(江苏省优势学科)以及中医肿瘤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与国内外肿瘤学研究... 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是2014年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建立,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江苏省优势学科)、中药学(国家一流学科)、中西医结合学(江苏省优势学科)以及中医肿瘤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与国内外肿瘤学研究领域有影响的高校、医院、药企等协同单位密切合作,创新机制,集聚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坚持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应用结合、临床与基础结合、科研与产业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特色优势,以癌毒病机理论为指导、以消化系统肿瘤为研究目标,紧密围绕病机理论创新、临床循证评价疗效机制新药创制四个主要方向开展研究,实现重大原始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 病机理论 江苏省教育厅 中西医结合 消化系统肿瘤 新药创制 癌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述要
2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面向我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体系并存的实践,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和医学发展模式,胡刚教授提出构建全新的医学范式——“中国医学”。
关键词 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科建设 中西医结合 述要 医学发展 卫生工作 中国医学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