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中国电影叙事的国际化策略——以《南京! 南京!》和《金陵十三钗》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岳晓英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2,共5页
新世纪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表现出对国际市场的强烈进取心。除了制作技术、宣传策划、发行放映等国际化之外,叙事的国际化更是迫切需要中国电影思考的问题。《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叙事的国际化策略颇具代表性。两... 新世纪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表现出对国际市场的强烈进取心。除了制作技术、宣传策划、发行放映等国际化之外,叙事的国际化更是迫切需要中国电影思考的问题。《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叙事的国际化策略颇具代表性。两部影片都着力呈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国际化语境,都表现出超越单纯的民族主义立场的气魄。前者在叙事上持人道主义的反思姿态,力求思考的深度;后者则完全遵循好莱坞大片的叙事模式,以故事性、娱乐性见长,而且更注重展开本土文化符号与国际语境的碰撞。两部影片的叙事尝试都将对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中国电影 叙事 国际化 南京! 南京!》 《金陵十三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到电影:《赛德克·巴莱》与《南京!南京!》的抗日想象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4,169,共8页
在魏德圣执导的电影《赛德克·巴莱》中,莫那·鲁道等人清晰地区分了"异族"(日本人)、汉人、蕃人、马赫坡部落和其他部落之间的关系,并以"差等之爱"的儒家原则进行区别对待,由此"左倾"走向坚决... 在魏德圣执导的电影《赛德克·巴莱》中,莫那·鲁道等人清晰地区分了"异族"(日本人)、汉人、蕃人、马赫坡部落和其他部落之间的关系,并以"差等之爱"的儒家原则进行区别对待,由此"左倾"走向坚决的抗日斗争;而花冈一郎和二郎在此过程中成为了身份纠结的"中间人物"。与此相对照,大陆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南京!南京!》表现出英雄缺位的焦虑,在敌人阵营中寻找温暖角色。本文采用在电影文本和社会历史之间巡视的"互文性"方式,以期获得更清晰和深入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德克·巴莱》 南京!南京!》 抗日想象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电影《南京!南京!》的叙事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04-105,共2页
《南京!南京!》是一部直击"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由于这一内容,使得这部电影从开始拍摄一直到最终上映,都备受关注。这部影片的叙事手法进行了许多开创,在一定程度上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部影片的叙事特征有... 《南京!南京!》是一部直击"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由于这一内容,使得这部电影从开始拍摄一直到最终上映,都备受关注。这部影片的叙事手法进行了许多开创,在一定程度上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部影片的叙事特征有着一定的不足。这部影片在进行叙事的时候,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探索又极容易引来争议。本文从《南京!南京!》的叙事剧情入手,分析这部影片的叙事特征,并且指出其在叙事特征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叙事特征 叙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背面——试析电影《南京!南京!》叙事视角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1期36-37,共2页
一部电影的叙事视角不只是故事展开的方式,它还是评价视角,叙事者的情感态度、价值立场不只存在于故事中,还通过叙事形式得以体现。一种视角,或许开启了一个被封闭的历史空间和历史想象。电影《南京!南京!》采用日本军人的叙事视角,这... 一部电影的叙事视角不只是故事展开的方式,它还是评价视角,叙事者的情感态度、价值立场不只存在于故事中,还通过叙事形式得以体现。一种视角,或许开启了一个被封闭的历史空间和历史想象。电影《南京!南京!》采用日本军人的叙事视角,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因此带来不少误读和质疑。这一新颖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背面,获得了"历史真实"和认识我们自己的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南京!南京!》 叙事视角 历史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南京!》哀而不伤的叙事风格
5
作者 费振华 张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07-108,共2页
电影《南京!南京!》是中国电影的一部重要作品。为了拍摄这部再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导演陆川完成了许多的挑战,获得了出色的票房成绩和诸多奖项。而助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独特的哀而不伤的叙事风格。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角,通过... 电影《南京!南京!》是中国电影的一部重要作品。为了拍摄这部再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导演陆川完成了许多的挑战,获得了出色的票房成绩和诸多奖项。而助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独特的哀而不伤的叙事风格。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角,通过黑白影像对情绪的抑制、陌生化视角造成距离感等艺术手法,营造出一种非常有节制的叙述方式——哀而不伤,使人们的仇恨和愤怒得到抑制,从而在一种相对理智的情形下重新审视、思考和反思这一暴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哀而不伤 黑白影像 陌生化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南京!南京!》中人物形象的雕塑感
6
作者 沈磊 杜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5-56,共2页
电影《南京!南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记录了那场铭记于中国人心中的残酷史实。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雕塑感极强的人物形象,使观者对这些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视觉记忆与精神联想。人物形象所显现出的雕塑感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增添... 电影《南京!南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记录了那场铭记于中国人心中的残酷史实。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雕塑感极强的人物形象,使观者对这些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视觉记忆与精神联想。人物形象所显现出的雕塑感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增添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电影这门综合艺术对其他艺术门类创作方法的借鉴与融合。本文试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雕塑感在本片中的体现与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雕塑感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的叙述者——电影《南京!南京!》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晓云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8期38-39,共2页
电影《南京!南京!》在叙事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显现出某种怀疑,形成了一种叙事焦虑。这种焦虑在电影的叙事空间、视点、情节、人物等多个层面凸显,在各种阐释观点和价值标准的矛盾中,电影成为丧失了深度风格,包含诸多解构意义和阐释价值... 电影《南京!南京!》在叙事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显现出某种怀疑,形成了一种叙事焦虑。这种焦虑在电影的叙事空间、视点、情节、人物等多个层面凸显,在各种阐释观点和价值标准的矛盾中,电影成为丧失了深度风格,包含诸多解构意义和阐释价值的文本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叙事空间视点情节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的游戏化与死亡的数字化——浅析陆川电影《南京! 南京!》
8
作者 胡琼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83-84,共2页
《南京!南京!》是被誉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的陆川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力作,这部黑白电影用庄重的颜色再现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的严肃和真实,让观众回归到一个沉重但是必须又铭记的时刻。影片中战争被日本人看做是一种杀人的游戏,... 《南京!南京!》是被誉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的陆川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力作,这部黑白电影用庄重的颜色再现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的严肃和真实,让观众回归到一个沉重但是必须又铭记的时刻。影片中战争被日本人看做是一种杀人的游戏,他们只当做是玩乐,在他们的惨绝人寰的杀戮下,死亡的中国人只是一个数字——30万。本文将从战争游戏化和死亡数字化的相关性来分析陆川电影《南京!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川电影 南京! 南京!》 南京大屠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容曲解与篡改的历史——电影《南京!南京!》评析
9
作者 王承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79,共2页
《南京!南京!》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与同类题材影片有很大不同。它塑造了一个善良的主人公形象,并认为导致战争暴行的主要因素是普遍的人性之“恶”。但影片对人性的表现,忽略了其社会历史性,对战争的反映,忽略了其背景和性质... 《南京!南京!》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与同类题材影片有很大不同。它塑造了一个善良的主人公形象,并认为导致战争暴行的主要因素是普遍的人性之“恶”。但影片对人性的表现,忽略了其社会历史性,对战争的反映,忽略了其背景和性质,凸显了单个的个体。这是在普遍人性论的影响下,在错误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人性、历史和战争的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普遍人性论 方法论 战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同视域中的互反文本——《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之比较
10
作者 洪芳 《电影评介》 2012年第7期25-27,共3页
对战争中的人性进行不同向度的追寻和思考、对战争中的女性苦难进行不同视角的观照、对历史进行不同方位的描绘等使《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成为一对关系微妙的互反文本,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它们具有相同的价值走向:因为探索而启... 对战争中的人性进行不同向度的追寻和思考、对战争中的女性苦难进行不同视角的观照、对历史进行不同方位的描绘等使《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成为一对关系微妙的互反文本,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它们具有相同的价值走向:因为探索而启示未来,因为铭记历史而拥有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金陵十三钗》 人性图景 女性苦难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南京! 南京!》的艺术归类与赏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君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1,共3页
不同艺术类型的影片当采取不同的赏析方法。《南京!南京!》这部影片是以局部的写实与整体的象征共同构建起对战争灾难极具自赎意味的思索与抵抗。导演寓意于象的意象化的言说换来观众由象得意的赏析。如能这样,作为文化创作一方的导演... 不同艺术类型的影片当采取不同的赏析方法。《南京!南京!》这部影片是以局部的写实与整体的象征共同构建起对战争灾难极具自赎意味的思索与抵抗。导演寓意于象的意象化的言说换来观众由象得意的赏析。如能这样,作为文化创作一方的导演与作为文化赏析一方的观众便建立了一个双赢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类型 意象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南京!》:艺术不是用来表达仇恨的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斐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3期36-37,共2页
《南京!南京!》采用了一个特殊、敏感的历史事件,讲述了一段无法忘记的历史,导演在竭尽全力忠于历史的情况下向人们传达关于战争的思考。从电影的艺术角度出发,这部电影绝非要激发观众的民族感和对敌人的仇恨,而是要以崭新的视角向人们... 《南京!南京!》采用了一个特殊、敏感的历史事件,讲述了一段无法忘记的历史,导演在竭尽全力忠于历史的情况下向人们传达关于战争的思考。从电影的艺术角度出发,这部电影绝非要激发观众的民族感和对敌人的仇恨,而是要以崭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现战争环境下的人性、道德,激发当下社会的人们去思考人性的回归和心灵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电影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南京!》:重构的独特历史叙事
13
作者 李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75-76,共2页
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重述,这是影片《南京!南京!》的叙述目的。影片的编导从一个超越国界的人性视觉来重新对日本人的侵华战争进行审视与质询,本文则对影片《南京!南京!》的叙述视觉、片中的人物形象及一些独特的"有意... 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重述,这是影片《南京!南京!》的叙述目的。影片的编导从一个超越国界的人性视觉来重新对日本人的侵华战争进行审视与质询,本文则对影片《南京!南京!》的叙述视觉、片中的人物形象及一些独特的"有意味"的叙事细节进行具体分析,并从学理的高度剖析一下《南京!南京!》所存在的艺术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叙述视觉 人物形象 叙事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纠结的《南京! 南京!》,纠结的人性观、历史观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云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1-42,共2页
20世纪注定是人类悲剧的历史。从一战到二战,从二战到冷战,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关联性或它们全球化属性的显现,人类在好奇地打量过彼此之后,终于剑拔弩张,继而大打出手。或许我们今天在享受着全球化与科技进步带来的... 20世纪注定是人类悲剧的历史。从一战到二战,从二战到冷战,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关联性或它们全球化属性的显现,人类在好奇地打量过彼此之后,终于剑拔弩张,继而大打出手。或许我们今天在享受着全球化与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利润的时候,抱怨17世纪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有点忘恩负义,可谁也无法否认,正是从那场变革开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南京 人性 人类悲剧 科技进步 工业革命 17世纪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内容与技巧相逢——从电影技术层面看《南京! 南京!》
15
作者 连毅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6期35-36,共2页
《南京!南京!》是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它以令人感动的场面、新颖的叙事角度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南京!南京!》是近年国产电影中难得地将拍摄技巧和故事内容同时处理得都很巧妙的影片。当一个好故事与一系列的运用得当的电影拍摄... 《南京!南京!》是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它以令人感动的场面、新颖的叙事角度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南京!南京!》是近年国产电影中难得地将拍摄技巧和故事内容同时处理得都很巧妙的影片。当一个好故事与一系列的运用得当的电影拍摄技巧相遇的时候,所收到的效果绝不是二者单纯的相加,而是一部电影完成质的飞跃的关键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南京!》 电影技巧 镜头语言 蒙太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雨中的人性“安魂曲”——影片《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叙事学比较分析
16
作者 喻青青 《电影评介》 2012年第4期47-48,57,共3页
《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都是选择南京大屠杀那段惨重的历史进行创作,相比之下,《南京!南京!》真实而理性,《金陵十三钗》精彩而沉重。那段苦难沉痛的历史已经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再搬上大银幕并且再深深震撼打动观众还是非常不容... 《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都是选择南京大屠杀那段惨重的历史进行创作,相比之下,《南京!南京!》真实而理性,《金陵十三钗》精彩而沉重。那段苦难沉痛的历史已经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再搬上大银幕并且再深深震撼打动观众还是非常不容易的。相信如果以后此类题材的电影中更多一些元素,再少一些出于商业目的的哗众取宠就更完美。眼前已经是74年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铭记历史,珍惜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 《金陵十三钗》 叙述角度 人物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 南京!》与《辛德勒的名单》相似性之比较
17
作者 田蓉辉 晏莉 张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1-52,共2页
陆川的最新作品《南京!南京!》是建国60周年十大献礼片之一,该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疯狂杀戮强奸掠夺的罪行。《南京!南京!》4月24日在全国公映,据悉,该片公映半日,全国票房已近900万元,追平了... 陆川的最新作品《南京!南京!》是建国60周年十大献礼片之一,该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疯狂杀戮强奸掠夺的罪行。《南京!南京!》4月24日在全国公映,据悉,该片公映半日,全国票房已近900万元,追平了《赤壁》创下的票房纪录。在它创下高票房收入的同时,对其毁誉参半的评论也铺天盖地地袭来,笔者在此不想做过多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辛德勒的名单》 相似性 票房收入 《赤壁》 新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南京!》:历史真实的艺术阐释与颠覆解构
18
作者 郭鹏群 文俊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66-67,共2页
陆川的《南京!南京!》,对真实历史进行了个人化的艺术阐释,着重把目光集中在了大屠杀中的个人抵抗以及战争环境下普通人的各种反应,具有宽广的悲悯情怀与超越历史的广阔视野。但电影在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同时,对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士兵、中... 陆川的《南京!南京!》,对真实历史进行了个人化的艺术阐释,着重把目光集中在了大屠杀中的个人抵抗以及战争环境下普通人的各种反应,具有宽广的悲悯情怀与超越历史的广阔视野。但电影在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同时,对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士兵、中国百姓以及德国人拉贝的人性反思,均出现了断裂错位,从而也产生了无可挽回的艺术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艺术阐释 艺术缺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 南京!》:穿透感官的艺术
19
作者 张俏梅 齐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7-48,共2页
陆川的新作,战争史诗片《南京!南京!》2009年4月下旬以来在全阂各地公映,公映首日半天时间票房已接近900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多家影院在黄金时段场场爆满……作为艺术电影,让观众通过一张张照片、一幕幕情景审视一段血腥的历... 陆川的新作,战争史诗片《南京!南京!》2009年4月下旬以来在全阂各地公映,公映首日半天时间票房已接近900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多家影院在黄金时段场场爆满……作为艺术电影,让观众通过一张张照片、一幕幕情景审视一段血腥的历史,观众透过来自电影艺术的感官刺激,获得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电影 感官刺激 南京 黄金时段 电影艺术 史诗片 观众 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 南京!》:一个影像的神话
20
作者 王晗 刘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5-46,共2页
近来,随着陆川的新作《南京!南京!》在全国各大院线的火热上映,对于这部影片的激烈讨论和争鸣也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在媒体的造势宣传、名家大腕的推崇备至和摇旗呐喊下,《南京》的票房一路飙升。但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为这... 近来,随着陆川的新作《南京!南京!》在全国各大院线的火热上映,对于这部影片的激烈讨论和争鸣也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在媒体的造势宣传、名家大腕的推崇备至和摇旗呐喊下,《南京》的票房一路飙升。但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为这部影片而喧哗骚动不已:来自民间的各种质疑、批评、甚至骂声却不绝于耳。这使《南京》可称得上是2009年上半年最为热闹的文化现象之一,《南京》无疑也会在中国电影史留名留迹。高聚焦、高票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神话 影像 网络媒体 中国电影史 文化现象 影片 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