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渤海湾盆地南乐地热田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黄旭
章惠
汪新伟
李清瑶
-
机构
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82,共12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岩溶热储非震精细描述技术及应用”(J20011)。
-
文摘
为探究渤海湾盆地南乐地热田的岩溶热储特征及地热田成因机制,基于物探和地质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南乐次凸地热田的热储展布规律、水化学特征、运移通道以及地温场等因素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地热田成因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南乐次凸地热田存在加里东、印支-海西、燕山、喜山4期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热储,顶板埋深1427~2135 m,有效厚度累计46.2~91.7 m;具有良好的盖层,地温梯度高达3.04~3.24℃/hm,地下水类型为SO_(4)+Cl-Na+Ca-B型;地热田形成于较高的大地热流、渤海湾陆内裂陷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带背景下,受西部太行山区和东部鲁西南山区裸露基岩大气降水的共同补给,进入基岩的冷水深部循环受到热流的“热折射”“热流再分配”效应以及兰聊断裂摩擦生热等的共同加热、增温,沿区域内不整合面以及断裂向上运移、富集,最终形成了以奥陶系为热储的传导型地热田系统。南乐次凸地热田奥陶系岩溶热储可采地热资源量为1.02×10^(9) GJ,折合标煤3.50×10^(7) t,可满足供暖面积12.37×10^(4)万m^(2),具有良好的开发市场前景。研究成果对南乐地热田乃至渤海湾盆地的岩溶热储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岩溶热储
地热田
地热资源
裂陷盆地
南乐次凸
-
Keywords
karst reservoir
geothermal field
geothermal resources
crack basin
Nanle Sub-uplift
-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