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衢州戏曲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华明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西安高腔
戏曲家
织锦记
徽班
石牌腔
弋阳
坐唱班
青阳腔
音乐唱腔
卖草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沪剧史上的“花鼓戏”
2
作者
文牧
余树人
《上海戏剧》
1983年第6期55-56,共2页
一关于沪剧起源,基本说法有二。一说是:沪剧是由农村山歌,即从“四句头山歌”、“对唱山歌”、“叙事性长山歌”逐步发展成民间说唱,进而演变为称作滩簧(本地滩簧)的戏曲剧种。有的同志还从沪剧基本唱腔“长腔长板”的分析中,找到了它...
一关于沪剧起源,基本说法有二。一说是:沪剧是由农村山歌,即从“四句头山歌”、“对唱山歌”、“叙事性长山歌”逐步发展成民间说唱,进而演变为称作滩簧(本地滩簧)的戏曲剧种。有的同志还从沪剧基本唱腔“长腔长板”的分析中,找到了它是由东乡山歌演变而来的脉络,并认为自此剧种称作东乡调。但此说撇开花鼓戏不谈,甚至否认沪剧发展历史上有过花鼓戏称谓的历史阶段。另一说是:沪剧发展历史上最早的称谓是花鼓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剧种
民间说唱
四句头
对子戏
拔兰花
卖草囤
庵堂相会
地方语言
叙事性
腔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衢州戏曲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华明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西安高腔
戏曲家
织锦记
徽班
石牌腔
弋阳
坐唱班
青阳腔
音乐唱腔
卖草囤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沪剧史上的“花鼓戏”
2
作者
文牧
余树人
出处
《上海戏剧》
1983年第6期55-56,共2页
文摘
一关于沪剧起源,基本说法有二。一说是:沪剧是由农村山歌,即从“四句头山歌”、“对唱山歌”、“叙事性长山歌”逐步发展成民间说唱,进而演变为称作滩簧(本地滩簧)的戏曲剧种。有的同志还从沪剧基本唱腔“长腔长板”的分析中,找到了它是由东乡山歌演变而来的脉络,并认为自此剧种称作东乡调。但此说撇开花鼓戏不谈,甚至否认沪剧发展历史上有过花鼓戏称谓的历史阶段。另一说是:沪剧发展历史上最早的称谓是花鼓戏,
关键词
戏曲剧种
民间说唱
四句头
对子戏
拔兰花
卖草囤
庵堂相会
地方语言
叙事性
腔长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衢州戏曲
李华明
《文化艺术研究》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沪剧史上的“花鼓戏”
文牧
余树人
《上海戏剧》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