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倍他米松对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庆宝 聂晗笑 +5 位作者 李世宏 王义斌 陈乃祺 王玮 徐飞 张德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对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100例,男32例,女68例,年龄55~75岁,BMI 18.5~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无佐剂...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对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100例,男32例,女68例,年龄55~75岁,BMI 18.5~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无佐剂组(C组,n=34)、地塞米松佐剂组(D组,n=33)和复方倍他米松佐剂组(B组,n=33)。麻醉诱导前三组行坐骨神经阻滞,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之后再行股神经阻滞,C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D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含地塞米松5 mg),B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含复方倍他米松4 mg)。记录术后爆发痛发生情况、爆发痛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0~24 h、24~48 h、48~72 h下地活动距离、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B组术后爆发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和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B组术后爆发痛发生率和爆发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和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不同时间段下地活动距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倍他米松佐剂可降低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发生率,提供完善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患者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痛 神经阻滞 复方倍他米松 地塞米松 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骨复汤联合功能训练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远期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娃妮 王耀臣 +2 位作者 张叶熙 韩冰 孙晓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4-2487,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骨复汤联合功能训练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远期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骨复汤,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 目的探讨活血骨复汤联合功能训练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远期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骨复汤,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术后肿胀程度(膝下10cm、膝上10cm周径差值)、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指标(ROM、HSS评分)、骨代谢指标(MMP-13、COMP)、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术后肿胀程度、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活血骨复汤联合功能训练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患者临床症状、远期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肿胀、疼痛程度、炎症反应与软骨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骨复汤 功能训练 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康复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型内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手术流程及早期临床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旺 杨德金 +7 位作者 赵永强 卢佳豪 史洪伟 唐浩 王兆伦 张云峰 邵宏翊 周一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3-782,共10页
目的报道解析型内侧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手术流程及影像学结果,并以UKA术中关节间隙变化为主要指标,探究解析型UKA对手术规划和假体设计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间开展的机器... 目的报道解析型内侧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手术流程及影像学结果,并以UKA术中关节间隙变化为主要指标,探究解析型UKA对手术规划和假体设计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间开展的机器人辅助解析型内侧UKA手术患者,报道解析型UKA手术基本流程及达到动态间隙平衡的患者比例,分类解析动态间隙平衡曲线形态模式,并对比纳入患者术前及术后髋膝踝(hip-knee-ankle,HKA)角,股骨后髁偏心比(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 ratio,PCOR)及胫骨后倾(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例解析型内侧UKA手术患者,9例(50.0%)达到动态间隙平衡。动态间隙曲线主要呈现为U型(44.4%)、倒U型(33.3%)和水平型(11.1%)。其中13例患者获得间隙平衡求解曲线,在股骨髁未截骨状态下,间隙平衡求解曲线显示屈膝10°~50°范围内关节撑开间隙均明显大于屈膝70°~120°。试模植入后,4例(30.8%)间隙平衡求解曲线达到直线型,7例(53.8%)表现为屈膝70°及以上,关节间隙随着屈膝角度增大而增大。本组患者术后HKA角度(178.67°±3.09°)较术前(173.00°±2.88°)明显改善(P<0.001)。术后与术前PCOR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1±0.05 vs 0.52±0.03,P=0.518),但术后PTS值(7.75°±3.28°)显著小于术前PTS(10.66°±3.03°)(P=0.001)。结论解析型内侧UKA通过对术中多重参数的实时量化解析,可指导手术方案决策,术后影像学力线满意,部分患者可实现整个屈伸过程中动态间隙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解析型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间隙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人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构建
4
作者 陈诺 顾春红 +2 位作者 邹青松 林超 程千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96-3903,共8页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人出院准备服务方案。方法:基于循证方法学,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筛选最佳证据,形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人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并制定最终方案。结果:2...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人出院准备服务方案。方法:基于循证方法学,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筛选最佳证据,形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人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并制定最终方案。结果: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4.1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9,0.854,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66,0.273(均P<0.001),形成包括出院准备服务的目的及原则、出院准备服务对象的筛选与评估、住院期间指导、出院前准备、出院时指导、出院后追踪、质量控制7个方面,共31个条目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人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结论:构建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人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具有一定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为临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人的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出院准备服务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1年内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子怡 宋为群 +3 位作者 杜巨豹 曹光磊 张艳明 李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9-465,471,共8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1年内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发现可能阻碍患者膝关节快速康复的功能障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宣武医院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首次进行膝关节单髁置换的243例(256膝)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术... 目的: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1年内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发现可能阻碍患者膝关节快速康复的功能障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宣武医院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首次进行膝关节单髁置换的243例(256膝)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记录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knee scale,HSS-KS)及西部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关注膝关节肌力、屈曲畸形、活动度、功能活动、疼痛、僵硬、功能活动困难程度。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其在术前及术后1年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结果:完成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的病例数为94、60、39。HSS-KS总分术后有降低趋势,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在术后显著降低,三者术后1至6个月持续增加;肌力评分术后有降低趋势,术后1个月恢复术前水平,僵硬评分术后有降低趋势,术后1个月较术后显著降低,屈曲畸形评分术后显著提高,之后三者改善不明显;WOMAC总分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疼痛评分术后显著降低,活动困难评分术后显著升高,三者术后1—6个月持续降低,所有观察指标在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无显著差异。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6个月内的功能整体呈改善趋势,术后6—12个月无明显改善。如何更快地改善膝关节疼痛、活动度和功能活动需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骨科康复一体化 康复 疼痛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表象训练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子怡 宋为群 +3 位作者 杜巨豹 曹光磊 张艳明 李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究运动表象训练(MI)改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后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9月在宣武医院首次行UKA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6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试验组另行MI,至出院后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牛津大... 目的探究运动表象训练(MI)改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后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9月在宣武医院首次行UKA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6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试验组另行MI,至出院后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膝关节活动度(ROM)、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ROM无明显变化外,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t|>2.517,P<0.05);除VAS评分外,试验组其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F>7.999,P<0.01)。结论MI能有效改善UKA术后早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对早期疼痛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运动表象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可影响前交叉韧带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楠 戴慧勇 +2 位作者 邹第洋 王琪 蔡宗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6-226,共1页
目的定量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后弓步运动时前交叉韧带(ACL)在体长度,并分析ACL长度与前后向、内外旋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共招募7名单膝内侧UKA植入受试者,平均随访时间(7.0±1.7)月。受试者接受CT扫描,获得骨与假体3D模型,根据解... 目的定量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后弓步运动时前交叉韧带(ACL)在体长度,并分析ACL长度与前后向、内外旋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共招募7名单膝内侧UKA植入受试者,平均随访时间(7.0±1.7)月。受试者接受CT扫描,获得骨与假体3D模型,根据解剖位置标记ACL前内束与后外束的起止点。以动态双平面X光成像系统拍摄受试者弓步运动时膝关节2D动态影像,在定制程序中完成2D-3D配准,计算股骨前后向位移与胫骨内外旋。以最短包绕路径法计算前内、后外束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关节置换术 起止点 双平面 动态影像 3D模型 解剖位置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可影响外侧间室接触模式
8
作者 郑楠 戴慧勇 +2 位作者 邹第洋 王琪 蔡宗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80-480,共1页
目的分析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后弓步运动时外侧间室在体接触模式,并且对比UKA与正常膝关节接触运动学差异。方法共招募7名单膝内侧UKA(Stryker公司,美国)植入受试者[2男,5女,年龄(66.0±6.7)岁,BMI(28.0±2.7)kg/m^(2)]... 目的分析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后弓步运动时外侧间室在体接触模式,并且对比UKA与正常膝关节接触运动学差异。方法共招募7名单膝内侧UKA(Stryker公司,美国)植入受试者[2男,5女,年龄(66.0±6.7)岁,BMI(28.0±2.7)kg/m^(2)]。受试者接受CT扫描,获得骨与假体3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模式 关节置换术 3D模型 CT扫描 受试者 运动学 膝内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毅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I0009-I0009,共1页
膝单髁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膝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避免患肢康复效果受到影响,为患者预后提供保障。《部分膝关节置换术》一书基于国... 膝单髁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膝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避免患肢康复效果受到影响,为患者预后提供保障。《部分膝关节置换术》一书基于国内外大量单髁手术及多例临床经验进行归纳,介绍不同部分膝关节置换术假体的设计特点,并对比优劣;深入分析部分膝关节置换术要点、流程、注意事项、护理及随访等内容,对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护理 置换术 术后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单髁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置换胫骨优化截骨设计的生物力学研究
10
作者 林涛 周柏安 +6 位作者 陈海聪 梁振明 钟环 魏波 邓羽平 欧阳汉斌 黄文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0-735,762,共7页
目的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常规截骨、保留圆角截骨及全新扩大圆角截骨方法对术后胫骨近端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基于Sawbones胫骨的CT数据,构建完整胫骨模型及不同截骨方式下UKA术后胫骨模... 目的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常规截骨、保留圆角截骨及全新扩大圆角截骨方法对术后胫骨近端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基于Sawbones胫骨的CT数据,构建完整胫骨模型及不同截骨方式下UKA术后胫骨模型,采用轴向压缩工况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不同模型间胫骨近端应变情况及骨水泥应力差异。结果在轴向压缩工况下,扩大圆角组其截骨区皮质骨von Mises应变峰值较常规截骨组与保留圆角组有所增加,而松质骨von Mises应变峰值则分别减少24.3%~42.9%、26.0%~48.7%。对比截骨区松质骨与皮质骨von Mises应变峰值差Δεpeak,发现扩大圆角组其Δεpeak远远小于其余两组。UKA后不同模型间胫骨前内侧皮质骨最小主应变无明显差异,但较完整胫骨模型增加23.3%~34.5%。扩大圆角组骨水泥单元平均von Mises应力随着圆角半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且整体均小于常规截骨组与保留圆角组。结论全新扩大圆角截骨方法可使健康骨质条件下胫骨近端应力传递更均匀,von Mises应变峰值更低,假体-骨界面压强更小,相比传统截骨方法及保留圆角截骨方法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置换术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本体感觉特征研究
11
作者 石静楠 闫松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54-454,共1页
目的比较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术前本体感觉特征,以期为临床选取手术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7名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24例将接受TKA治疗(TKA组),23例将接受UKA治疗(... 目的比较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术前本体感觉特征,以期为临床选取手术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7名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24例将接受TKA治疗(TKA组),23例将接受UKA治疗(UKA组)。在术前1~3 d,获取患者膝关节学会评分(K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积水潭医院 本体感觉 关节置换 手术治疗方式 患者术前 TKA 关节置换术 K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玉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1期21-23,共3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是中老年人和运动损伤最常见的疾病,30%的患者年龄>60岁[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运动损伤的增加,膝关节不稳合并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人预测在未来几十年,OA将成为致残...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是中老年人和运动损伤最常见的疾病,30%的患者年龄>60岁[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运动损伤的增加,膝关节不稳合并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人预测在未来几十年,OA将成为致残的第四大主要原因[2]。如何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单髁关节置换术 软骨磨损 髌股关节 关节关节 关节 关节镜检查 透明质酸钠 关节镜清理术 关节活动 间室 置换 髌骨 下肢骨 软骨下骨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石静楠 薛雅月 +2 位作者 张宽 张昊华 闫松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术前膝关节本体感觉特征。方法选取单间室KOA患者29名,15例接受UKA治疗(UKA组)... 目的探讨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术前膝关节本体感觉特征。方法选取单间室KOA患者29名,15例接受UKA治疗(UKA组),14例接受TKA治疗(TKA组)。术前1~3 d进行测试,对比UKA、TKA组KOA患者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以及手术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位置觉和运动觉特征。结果UKA、TKA组之间KSS评分有显著差异,位置觉和运动觉无显著差异;UKA、TKA组患者术侧腿和未术侧腿之间位置觉和运动觉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左、右腿位置觉和运动觉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UKA、TKA组在60°位置觉时术侧腿和未术侧腿均有显著差异,患者术侧腿和未术侧腿的运动觉也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KOA患者术前的膝关节本体感觉明显减退,但UKA、TKA组患者术前本体感觉特征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KA假体后倾角安装位置对衬垫磨损的影响
14
作者 党晓栋 熊守林 +5 位作者 屈亚飞 任佳轩 张静 张净宇 乔锋 陈瑱贤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2,共7页
目的研究单髁膝关节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假体不同后倾角度安装对膝关节承载、运动及衬垫磨损的影响。方法联合UKA骨肌多体动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和磨损模型,分析固定式UKA假体5种后倾角安装位置情况对术后膝... 目的研究单髁膝关节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假体不同后倾角度安装对膝关节承载、运动及衬垫磨损的影响。方法联合UKA骨肌多体动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和磨损模型,分析固定式UKA假体5种后倾角安装位置情况对术后膝关节力和运动、衬垫接触应力、线性磨损深度和体积磨损量的影响。结果后倾角0°时,衬垫的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为24.84 MPa,接触应力为47.61 MPa,5百万次循环(million cycle,MC)周期的磨损量为47.29 mm3。随着UKA胫骨假体后倾角的增加,步态周期内旋和后移运动均增大,摆动相的内侧关节力增大,5 MC磨损周期后衬垫von Mises等效应力与接触应力显著减小,衬垫的磨损面积、最大线性磨损深度和体积磨损量随之减少。相对于后倾角0°,后倾角为3°、5°、7°时衬垫的线性磨损深度分别减小了17.8%、19.2%、20.6%;衬垫体积磨损量分别下降了24.5%、30.9%、34.3%。结论UKA假体考虑后倾角安装超过3°时会显著增加步态周期内旋运动和后移运动,减小聚乙烯衬垫关节面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后倾角 骨肌多体动力学 接触力学 磨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式与固定式UKA衬垫的接触力学和磨损对比研究
15
作者 屈亚飞 张静 +3 位作者 陈瑱贤 高永昌 张烜 靳忠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968,共8页
目的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比研究ISO 14243-1∶2009力控制标准测试条件下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活动式与固定式衬垫的接触力学和磨损性能。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两种衬垫在测试条件下的接触应力和... 目的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比研究ISO 14243-1∶2009力控制标准测试条件下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活动式与固定式衬垫的接触力学和磨损性能。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两种衬垫在测试条件下的接触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并采用磨损预测模型模拟5 MC(million cycles,百万次循环)步态周期工况获得两种衬垫的线性磨损深度、磨损体积。结果磨损前活动式与固定式衬垫的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15.7、44.3 MPa,最大von Mises应力分别为11.94、23.33 MPa。随着磨损加剧,活动式衬垫的最大接触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先减小后趋于稳定,而固定式衬垫的基本保持不变。固定式衬垫的线性磨损深度为活动式的1.5倍,但活动式衬垫的磨损体积是固定式的5.4倍,且活动式衬垫的背部磨损体积占其总磨损体积的70%。结论与固定式UKA衬垫相比,活动式UKA衬垫具有较低的接触应力与von Mises应力,但有较大的磨损体积。活动式衬垫背部磨损是磨屑增加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固定式衬垫 活动式衬垫 接触力学 磨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