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桐庐、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83
1
作者 陈小明 陆建军 +3 位作者 刘昌实 赵连泽 王德滋 李惠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2-278,共7页
利用单颗粒锆石U-Pb法分别测定了桐庐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中早期及晚期形成的岩石单元的结晶年龄,桐庐杂岩体中早期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134.9Ma,晚期浅成岩的结晶年龄为134.4Ma,杂岩体基本上属于同时形成,为早白... 利用单颗粒锆石U-Pb法分别测定了桐庐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中早期及晚期形成的岩石单元的结晶年龄,桐庐杂岩体中早期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134.9Ma,晚期浅成岩的结晶年龄为134.4Ma,杂岩体基本上属于同时形成,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相山杂岩体中第二阶段岩石的结晶年龄为140.3Ma,最晚阶段超浅成岩的结晶年龄为135.4Ma,杂岩体各单元的形成时间相近,为晚侏罗世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见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能非常有效地讨论一套岩石组合是否是同时间形成的,而这正是火山-侵入杂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颗粒锆石 铀-铅年龄 同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巴彦乌拉山地区花岗闪长岩质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俊建 沈保丰 +3 位作者 李惠民 周红英 郭利军 李超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43-1245,共3页
巴彦乌拉山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境内,该区出露的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由于无确切的同位素年龄资料熏这套岩石时代的归属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最近获得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082±22)Ma,是... 巴彦乌拉山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境内,该区出露的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由于无确切的同位素年龄资料熏这套岩石时代的归属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最近获得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082±22)Ma,是迄今为止该区获得的较为可靠的直接测年数据。这将改变原认为这套片麻岩形成于太古宙的认识,对该区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评价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锆石U-Pb法年龄 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巴彦乌拉山 内蒙古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山中元古代早期基性岩墙群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克拉通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量:58
3
作者 李江海 侯贵廷 +2 位作者 钱祥麟 H.C.HALLS Don DAVIS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38,共5页
华北克拉通中北部变质基底发育大规模的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由于基性岩墙同位素定年技术存在问题,因此一直未获得岩墙群的确切年龄数据。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化学法,首次获得恒山地区北西向基性岩墙群的U-Pb年龄为1769.1±2.5Ma... 华北克拉通中北部变质基底发育大规模的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由于基性岩墙同位素定年技术存在问题,因此一直未获得岩墙群的确切年龄数据。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化学法,首次获得恒山地区北西向基性岩墙群的U-Pb年龄为1769.1±2.5Ma,并证明它代表基性岩墙群的侵位年龄,这一年龄数据也是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分布的未变质基性岩墙群已知的最古老年龄。综合分析同期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记录,本文提出中元古代早期华北的岩浆侵位发生于伸展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中元古代 华北 同位素年龄 伸展作用 颗粒锆石 岩浆侵位 克拉通 构造演化 铀-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红石山地区马鞍山北花岗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明强 王建军 代文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3-479,共7页
在1∶5万红岭等3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岩体的AR、NK/A、A/CNK、δEu值等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值表明,马鞍山北岩体属钙碱性系列与高钾钙碱性系列过渡的偏铝质到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有高锶花岗岩的特点。通过高精度的单颗粒锆石U-Pb同位... 在1∶5万红岭等3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岩体的AR、NK/A、A/CNK、δEu值等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值表明,马鞍山北岩体属钙碱性系列与高钾钙碱性系列过渡的偏铝质到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有高锶花岗岩的特点。通过高精度的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237.8±4·3Ma。这一同位素年龄的获得,说明本区三叠纪应为后造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红石山地区 花岗岩 颗粒锆石U-PB年龄 印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八道卡石英闪长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炯飞 朱群 +1 位作者 邵军 金成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0-433,共4页
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内蒙古八道卡石英闪长岩体,地处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北缘。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八道卡石英闪长岩为形成于火山弧环境的花岗岩类。八道卡石英闪长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54±4)Ma,表明它是... 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内蒙古八道卡石英闪长岩体,地处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北缘。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八道卡石英闪长岩为形成于火山弧环境的花岗岩类。八道卡石英闪长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54±4)Ma,表明它是晚古生代末期岩浆活动产物。结合区域构造环境认为八道卡石英闪长岩形成于滨南蒙古-鄂霍茨克陆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闪长岩 U-PB年龄 内蒙古八道卡 构造环境 颗粒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庆格勒图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 被引量:24
6
作者 周红英 莫宣学 +1 位作者 李俊建 李惠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1-223,共3页
内蒙古阿拉善庆格勒图地区出露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但其归属尚无确切的同位素年龄资料。本文最近获得的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1826±13 Ma,这是迄今获得的较为可靠的直接测年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内蒙古阿拉善庆格勒图地区出露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但其归属尚无确切的同位素年龄资料。本文最近获得的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1826±13 Ma,这是迄今获得的较为可靠的直接测年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该区出露的主要变质岩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应为古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锆石U-Pb法年龄 黑云斜长片麻岩 内蒙古西部 庆格勒地区 阿拉善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梁华英 莫测辉 王秀璋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5,共7页
用单颗粒锆石铅蒸发-沉积法分析张家口地区赋金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保持封闭体系的3颗锆石的^(207)Pb/^(206)Pb值表面年龄在1607-1667Ma之间,与锆石U-Pb法上交点年龄(1718±65)Ma基本一致。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是在16-17... 用单颗粒锆石铅蒸发-沉积法分析张家口地区赋金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保持封闭体系的3颗锆石的^(207)Pb/^(206)Pb值表面年龄在1607-1667Ma之间,与锆石U-Pb法上交点年龄(1718±65)Ma基本一致。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是在16-17亿年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岩 锆石年龄 杂岩体 颗粒 铷207 铷2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坪金矿床上水泉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莫测辉 王秀璋 +1 位作者 梁华英 程景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8-302,共5页
本文对与东坪金矿有密切空间关系的上水泉花岗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为135.5±0.4Ma,与东坪金矿的成矿年龄有几千万年的时差,表明该岩体与东坪金矿无成因联系,两者分别是不同地质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对目... 本文对与东坪金矿有密切空间关系的上水泉花岗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为135.5±0.4Ma,与东坪金矿的成矿年龄有几千万年的时差,表明该岩体与东坪金矿无成因联系,两者分别是不同地质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对目前流行的把金矿与花岗岩密切的空间关系等同于成因联系的传统认识提出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花岗岩 颗粒锆石 铀-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型固体质谱计IsoProbe-T高精度地测定单颗粒锆石年龄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秀丽 李向辉 +1 位作者 李秋立 陈福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4-25,共2页
固体质谱计,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度,在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的应用依然前景广阔。近年来,微量样品测试手段已经成为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极其重要的研究方法,促使国际国内地球化学实验室对固体热电离质谱计更... 固体质谱计,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度,在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的应用依然前景广阔。近年来,微量样品测试手段已经成为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极其重要的研究方法,促使国际国内地球化学实验室对固体热电离质谱计更新换代。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于2004年引进英国GV公司的IsoPmbe-T固体热电离质谱计,具有较宽质量谱带,装备多通道离子计数接收器,高灵敏度高精度,易于操作等特点。该类型仪器将是今后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导之一。该质谱计配置了9个法拉第接收器、1个戴利接收器和7个离子计数器(图1)。它的运行将有望大幅度地促进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壳幔相互作用与深部物质成分、古大陆形成与演化、流体与成矿等主要领域研究工作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采用IsoProbe-T质谱计测定单颗粒锆石U—Pb和Pb-Pb蒸发年龄方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质谱计 颗粒锆石 U-Pb法蒸发法 锆石年龄 质谱计 高精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固体 应用 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锆石8~10μm小斑束LA-MC-ICP-MS原位微区U-Pb年龄的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47-449,共3页
近年来,MC-ICP-MS的出现使得同位素分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Cocherie et al.,2008),尤其是副矿物如锆石、金红石的激光(多接收)等离子质谱(LA-(MC)-ICP-MS)U-Pb定年技术的分析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侯可军等,2009;谢烈文等,2008;Sim... 近年来,MC-ICP-MS的出现使得同位素分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Cocherie et al.,2008),尤其是副矿物如锆石、金红石的激光(多接收)等离子质谱(LA-(MC)-ICP-MS)U-Pb定年技术的分析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侯可军等,2009;谢烈文等,2008;Simonetti et al.,2006;Cocherie et al.,2008)。相对于其他定年方法,LA-(MC)-ICP-MSU-Pb定年技术有着明显的优点:制样流程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锆石 定年方法 定年技术 等离子质谱 同位素 离子计数器 年龄测定 剥蚀深度 原位 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西秦岭舟曲憨班花岗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明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907,共9页
在1:25万武都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西秦岭憨班花岗岩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高精度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分别为:205±1 Ma和212±1.4 Ma,属印支晚期。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在1:25万武都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西秦岭憨班花岗岩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高精度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分别为:205±1 Ma和212±1.4 Ma,属印支晚期。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憨班岩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在Rb-Yb+Nb和Nb-Y图解中,样品均投在火山弧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区。憨班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后期,可能形成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憨班花岗岩 颗粒锆石U—Pb年龄 印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祁连武威地区莲花山花岗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明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8-452,共5页
在1:25万武威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北祁连莲花山花岗岩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高精度单颗粒锆石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w(206Pb)/w(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26±15 Ma,属加东晚期.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莲花山岩体属钙... 在1:25万武威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北祁连莲花山花岗岩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高精度单颗粒锆石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w(206Pb)/w(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26±15 Ma,属加东晚期.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莲花山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少量为高钾钙碱性系列.σ=0.6~2.3, A/CNK=0.81~1.04,ΣREE=68.58~188.76, LREE/HREE=2.80~5.09,δEu=0.60~0.87.研究表明莲花山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后期,可能形成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颗粒锆石U—Pb年龄 加里东晚期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灰池子复式岩体单颗粒锆石年龄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伍平 王涛 +1 位作者 王晓霞 曹惠锋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关键词 花岗岩 复式岩体 颗粒锆石 锆石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五台山-恒山地区晚太古-早元古代若干关键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质谱年龄提出的地质制约 被引量:78
14
作者 王凯怡 郝杰 +1 位作者 Simon Wilde Peter Cawood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大量准确度很高的单颗粒锆石迅谱 (SHRIMP)年代学数据表明 ,五台山 -恒山绿岩带形成于 2 50 0 Ma之前 ,五台山 -恒山绿岩带形成后即与较老的阜平块体拼合。因此 ,该过程中有大量火山 ,深成活动及变质作用 ,是一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在 1 8... 大量准确度很高的单颗粒锆石迅谱 (SHRIMP)年代学数据表明 ,五台山 -恒山绿岩带形成于 2 50 0 Ma之前 ,五台山 -恒山绿岩带形成后即与较老的阜平块体拼合。因此 ,该过程中有大量火山 ,深成活动及变质作用 ,是一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在 1 80 0 Ma之前 ,本区还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构造热事件 ,主要表现为在地壳较深水平上大规模的冲断作用 ,使原来为不同地壳水平的块体处于同一地壳水平。本文还对原五台群下部层位板峪口组和金岗库组的归属及铁堡不整合面提出了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太古代 早元古代 颗粒锆石 地质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早海西期”棉田花岗岩和仲坪紫苏辉石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艳斌 吴福元 +1 位作者 孙德有 李惠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429,共6页
延边花岗岩是中国东北巨型花岗岩省的一部分。传统观点认为,该区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但高精度的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显示,曾被认为是早海西期的棉田岩体和仲坪岩体形成于中生代,其侵位年龄分别为189±1 Ma、129±2 Ma,而不... 延边花岗岩是中国东北巨型花岗岩省的一部分。传统观点认为,该区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但高精度的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显示,曾被认为是早海西期的棉田岩体和仲坪岩体形成于中生代,其侵位年龄分别为189±1 Ma、129±2 Ma,而不是以前认为的晚古生代。这一年代学结果同时还显示,两岩体是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而并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结合从延边地区部分原加里东期花岗岩中获得的中生代年代数据,认为华北地台与北侧佳木斯地块—兴凯地块间拼合历史的传统模式需要进一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锆石 U-Pb定年 中生代 花岗岩 古生代 侵位年龄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离子质谱测定的颗粒级锆石U-Pb不一致年龄数据处理的多边形准则——以大别山和东昆仑山深变质岩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能松 李惠民 +2 位作者 何蕾 刘嵘 杨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9,共6页
时代古老的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中的锆石往往经历了不止一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在理想情况下 ,不同期次的事件应有对应的不一致线 ,这一系列的不一致线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 ,相邻的高位不一致线的下交点与低位不一致线的上交点重合... 时代古老的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中的锆石往往经历了不止一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在理想情况下 ,不同期次的事件应有对应的不一致线 ,这一系列的不一致线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 ,相邻的高位不一致线的下交点与低位不一致线的上交点重合。然而 ,多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使多数相邻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并不重合。如果这两个上、下交点的年龄与其平均年龄的偏差在 5 %以内 ,则可视为有效年龄 ,否则 ,与数据点线性排列最接近于平行的不一致线可能是有效的 ,该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年龄可能具有地质意义。若两条不一致线之下的数据点均不具线性排列 ,则各自的上、下交点年龄多半无地质意义。应用此准则处理大别山杂岩麻粒岩和东昆仑山片麻状混合花岗岩的锆石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离子质谱 颗粒锆石 U-Pb不一致年龄 数据处理 大别山 麻粒岩 混合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铜石岩体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华斌 毛景文 +3 位作者 刘敦一 牛树银 王涛 李永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575,共1页
关键词 锆石SHRIMP 年龄数据 鲁西地区 地质意义 岩体 铜石 Pb 颗粒锆石 ^238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东部五道沟岩群的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逄伟 孙景贵 +6 位作者 门兰静 陈雷 陈冬 常艳 梁树能 张朋 聂喜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78-1184,共7页
通过对延边地区东部五道沟岩群黑云阳起石片岩的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获得21个单点年龄,其中包括7组谐和年龄和1组不谐和年龄。谐和年龄分别为1347.8Ma、844.8Ma、340.2~313.7Ma(平均值为323±23Ma,N=4,MSWD=0.23,置信度=... 通过对延边地区东部五道沟岩群黑云阳起石片岩的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获得21个单点年龄,其中包括7组谐和年龄和1组不谐和年龄。谐和年龄分别为1347.8Ma、844.8Ma、340.2~313.7Ma(平均值为323±23Ma,N=4,MSWD=0.23,置信度=0.88)、292.9~288.3Ma(平均值=291±25Ma,N=3,MSWD=0.031,置信度=0.86)、279.2~266.2Ma(平均值为279±28Ma,N=4,MSWD=0.031,置信度=0.86)、127.4~124.2Ma(206Pb/208U年龄平均值为126.5±3.7Ma,N=5,MSWD=0.12;置信度=0.97)、116.1~106.3Ma(平均值为115±39Ma,N=2,MSWD=1.2,置信度=0.27),不谐和年龄的下交点年龄为(451±120)Ma、上交点年龄为(1811±400)Ma(MSWD=7.2);这一结果表明:阳起石片岩的原岩主要是来自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碎屑物,指示五道沟群的沉积成岩作用发生在石炭世(323±23Ma),变质作用发生在晚二叠世(291±25Ma),之后在279.2~266.2Ma、126.5~106.3Ma先后受两次岩浆用和蚀变作用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锆石 CL图像 SHRIMP U—Pb年龄 五道沟岩群 延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区细粒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继雄 王弢 +2 位作者 陈郑辉 唐伟 王任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25-1530,共6页
中蒙边境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发育的隐伏细粒二长花岗岩与钼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为了揭示本区成矿规律... 中蒙边境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发育的隐伏细粒二长花岗岩与钼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为了揭示本区成矿规律,对细粒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单颗粒SHRIMP锆石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1.3±1.6Ma(MSWD=1.7),该年龄与矿石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34.1±3.3Ma基本一致,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地质勘查成果表明,矿床的形成主要与隐伏的燕山期细粒二长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上述同位素年龄的获得,为本区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二长花岗岩 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年龄 乌兰德勒 中蒙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朗复式岩体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20
作者 庞振山 杜杨松 +3 位作者 王功文 郭欣 曹毅 李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9-165,共7页
根据接触关系和岩石学特征将普朗复式岩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的侵入岩,即第一阶段的石英闪长玢岩,第二阶段的石英二长斑岩和第三阶段的花岗闪长斑岩。利用单颗粒锆石U-Pb法测定的早、中、晚三个阶段侵入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21.0±1.0Ma... 根据接触关系和岩石学特征将普朗复式岩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的侵入岩,即第一阶段的石英闪长玢岩,第二阶段的石英二长斑岩和第三阶段的花岗闪长斑岩。利用单颗粒锆石U-Pb法测定的早、中、晚三个阶段侵入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21.0±1.0Ma、211.8±0.5Ma和206.3±0.7Ma。这些年龄数据结合岩石化学和锶同位素资料,表明普朗复式岩体是在印支期由壳幔混源岩浆多次涌动侵入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侵入岩体 颗粒锆石U-PB年龄 壳幔混源岩浆 多次涌动侵入 云南普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