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方言差异及历史发展
1
作者 王玲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以长江为界,南北方言在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地理分布、表达小称义的语法手段以及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的"字的共现规律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语言现象的方言分布差异与其历史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总的规律是较早出现的语言... 以长江为界,南北方言在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地理分布、表达小称义的语法手段以及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的"字的共现规律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语言现象的方言分布差异与其历史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总的规律是较早出现的语言形式倾向于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较晚出现的语言形式倾向于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长江线是汉语方言重要的分界线,其划界作用在形容词重叠式方面表现得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节形容词 重叠式 方言差异 历史发展 语言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音节形容词比较等级构成的例外情形
2
作者 李荣田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5-77,共3页
英语大多数形容词比较等级有三种形式:原级(the Positive Degree)、比较级(the Comparative Degree)和最高级(the Superlative Degree)。在表示“比较……”和“最……”这样的概念时,要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英语中,绝... 英语大多数形容词比较等级有三种形式:原级(the Positive Degree)、比较级(the Comparative Degree)和最高级(the Superlative Degree)。在表示“比较……”和“最……”这样的概念时,要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英语中,绝大多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方式是规则的,仅有少数是不规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节形容词 比较等级 例外情形 比较级 最高级 构成方式 英语 原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语同义词的确定及辨析问题——兼论《荀子》单音节形容词同义词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晓冬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58-362,共5页
The synonyms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are words that at least one common sememe and have not the same reading pronunciation.The inner standard of synonyms is that their meanings show people’s same recognition abou... The synonyms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are words that at least one common sememe and have not the same reading pronunciation.The inner standard of synonyms is that their meanings show people’s same recognition about the word’s referent,and the exterior standard is the text itself.On the basis that we find out several words are consisted in a synonym group according to both the standards above,we find out the common sememes of the synonyms in terms of all example sentences in the text.We discriminate synonyms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under the lead of three parameters.And we come to realize that it is safe to consider the extending of meaning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widely employed one though there may be more than one single reason or one simple course underto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子》 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 确定 辨析 形成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话单音节形容词叠音后缀探析
4
作者 陈垂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86-93,共8页
闽南话单音节形容词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用二叠、三叠或者加叠音后缀来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三叠表示的程度要高于二叠,而加叠音后缀的所表示的程度虽然相当于三叠,但却比三叠形象而具体。比如“轻”这个单音节形容词,如果要... 闽南话单音节形容词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用二叠、三叠或者加叠音后缀来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三叠表示的程度要高于二叠,而加叠音后缀的所表示的程度虽然相当于三叠,但却比三叠形象而具体。比如“轻”这个单音节形容词,如果要表示程度加深,可以用“轻轻”、“轻轻轻”来表示,也可以用加叠音后缀“蠓蠓”构成“轻蠓蠓”这类派生词来表示。这两种结构形式虽然都可以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但它们所使用的词法手段并不相同。“轻轻”和“轻轻轻”是用词的重叠法来表示“轻”的程度,而“轻蠓蠓”却是用附加法形象地表示“轻”的程度。它利用充当后缀的“蠓”(蛟子)体形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法手段 名词 派生词 叠音后缀 谓语 单音节形容词 词根 闽南话 词组 主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国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9,共7页
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张国宪壹说明1.1本文讨论单音节形容词与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差异。为了如实地反映出双音节形容词自身的选择限制状况,文章不包括形容词的重叠式,如"远远儿""干干净净""胡里胡涂",也不包括带"的... 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张国宪壹说明1.1本文讨论单音节形容词与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差异。为了如实地反映出双音节形容词自身的选择限制状况,文章不包括形容词的重叠式,如"远远儿""干干净净""胡里胡涂",也不包括带"的"的格式,如"咸的""美丽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节形容词 音节 选择限制 词的选择 现代汉语 动词搭配 名词组合 动作动词 偏正关系 音节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 被引量:73
6
作者 马真 陆俭明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1期3-7,共5页
关键词 结果补语 形容词 述语动词 行为动作 语义指向 语义特征 述补结构 单音节形容词 《现代汉语词典》 “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焱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5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形容词 量词 语义特征 词的搭配 量度形容词 单音节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中国语文 空间量 时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子”构成名词规则的考察
8
作者 张舸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88,共4页
考察“形容词+子”格式构成名词规则发现,只有单音节形容词可以通过这一规则构成名词,但是具有很强的限制性。这类名词中的“子”功能不同,有的是词缀,有的是类词缀。这类名词从语义上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在使用上具有口语色彩,其中表... 考察“形容词+子”格式构成名词规则发现,只有单音节形容词可以通过这一规则构成名词,但是具有很强的限制性。这类名词中的“子”功能不同,有的是词缀,有的是类词缀。这类名词从语义上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在使用上具有口语色彩,其中表人的部分还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单音节形容词 “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动词、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词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简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17,共2页
一般语法书上都谈到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的现象,但不说明动词重叠式和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它们分别为什么词性?根据是什么? 动词重叠式还是动词,最主要的根据是(1)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你怎么不问问? 他们为什么不讨论讨论?动... 一般语法书上都谈到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的现象,但不说明动词重叠式和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它们分别为什么词性?根据是什么? 动词重叠式还是动词,最主要的根据是(1)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你怎么不问问? 他们为什么不讨论讨论?动词重叠式受“不”修饰只限于反问句。(2)能带宾语,例如: 我每天只是看看报,听听收音机。 你们也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重叠形 形容词重叠式 词性 动词重叠式 性质形容词 单音节形容词 “不” 状态形容词 谓语 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形容词语缀“里巴叽”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文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在北京或北方地区的口语里,用形容词描写某些事物时,并带上某些贬义感情色彩时,往往在单音形容词之后,带上“里巴叽”(Iibaji)这样个语缀成分。如: 红,可说成“红里巴叽”臭,可说成“臭里巴叽”“红”“臭”都是形容词,可用于描写事物性... 在北京或北方地区的口语里,用形容词描写某些事物时,并带上某些贬义感情色彩时,往往在单音形容词之后,带上“里巴叽”(Iibaji)这样个语缀成分。如: 红,可说成“红里巴叽”臭,可说成“臭里巴叽”“红”“臭”都是形容词,可用于描写事物性质,状态,带上“里巴叽”的单音形容词在表意上和色彩上有所不同,下边就对“里巴叽”和“里巴叽”的作用略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节形容词 里巴 形容词 语缀 感情色彩 描写作用 口语 北方地区 贬义 说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形容词的重叠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耀民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4期108-111,共4页
从严格意义上说,“形容词的重叠”应当限制在词(而且只有形容词)的重叠范围之内,即术语所说的“构形”范围之内(如“漂亮——漂漂亮亮”);而不应当包括由词素加上重叠的后缀(如“赤条条”)或由非形容词加上重叠的后缀(如“泪汪汪”)等... 从严格意义上说,“形容词的重叠”应当限制在词(而且只有形容词)的重叠范围之内,即术语所说的“构形”范围之内(如“漂亮——漂漂亮亮”);而不应当包括由词素加上重叠的后缀(如“赤条条”)或由非形容词加上重叠的后缀(如“泪汪汪”)等属于“构词”范围之内的语法现象。但是有时候由于分析或描写的需要,把这两种语法现象合在一起加以比较和说明,倒显得更加合适。比如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谓形容词 重叠方式 现代汉语 音节 单音节形容词 构形 构词 语法现象 词素 形容词生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藏缅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特殊用法
12
作者 丁崇明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88-191,共4页
汉语和藏缅语中有的语言或方言一般的形容词重叠式具有特殊表义功能。还有一些形式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式 ,如形容词重叠式之间加入中缀或其他词、带后缀或前缀、词根部分重叠等 ,则表示程度更深、程度降低 ,经常或反复 ,多数等语义。
关键词 藏缅语 汉语 形容词重叠式 特殊用法 表义功能 单音节形容词 音节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专职的名、动前加成分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一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2期10+13+11-12,14,共5页
再论专职的名、动前加成分陈一§0引言早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吕叔湘先生就独具慧眼地提到了现代汉语中专职的名词、动词前加成分的问题。后来《中国语文》发表了吕叔湘、饶长溶两位先生的《试论非谓形容词》一文(1981... 再论专职的名、动前加成分陈一§0引言早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吕叔湘先生就独具慧眼地提到了现代汉语中专职的名词、动词前加成分的问题。后来《中国语文》发表了吕叔湘、饶长溶两位先生的《试论非谓形容词》一文(1981年),对专门修饰名词的和既能修饰名词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前加成分 非谓形容词 粘着短语 形名组合 《中国语文》 单音节形容词 修饰名 汉语语法 修饰语 句法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的”与“の”汉日定语标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顺莲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1期32-36,共5页
零、引言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与日语中的领格助词“の”,都具有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语法功能。a.[汉]北京·的秋天真美。[日]ペキソ·の秋はほんとうに美しい。b.[汉]姐姐·的房间在二楼。[日]さん·... 零、引言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与日语中的领格助词“の”,都具有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语法功能。a.[汉]北京·的秋天真美。[日]ペキソ·の秋はほんとうに美しい。b.[汉]姐姐·的房间在二楼。[日]さん·の部屋は二阶にある。汉语结构助词“的”与日语领格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の” “的” 名词作定语 结构助词 中心语 日语 格助词 单音节形容词 汉语 “的”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天子传》对《左传》文学手法的变革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杰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1-94,共4页
同属于先秦散体文学的《左传》和《穆天子传》相比较,后者在文章结构形式、背景描述方式以及夸张、渲染、虚构等文学手法的运用上,较之于前者有诸多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因而受社会主导思潮的影响不同、所起的... 同属于先秦散体文学的《左传》和《穆天子传》相比较,后者在文章结构形式、背景描述方式以及夸张、渲染、虚构等文学手法的运用上,较之于前者有诸多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因而受社会主导思潮的影响不同、所起的社会作用不同所致。《穆天子传》在结构方式、背景描述和描写手法等方面的探索,开创了我国传人文学的基本表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穆天子传》 文学手法 散体文 历史事件 单音节形容词 文章结构 自然景观 周穆王 社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性状语的类和连用语序
16
作者 潘国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特征性状语是由方式词、特定名词、单音节形容词和数词"一"充当的动词的贴身状语。特征性状语都具有粘附和向心的性质,但它们与动词的粘着程度不一,连用时也就相应地呈现不同的语序位置。
关键词 特征性状语 方式词 特定名词 单音节形容词 数词“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式“V得A”的条件限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增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5-97,共3页
从表达的语义上,动补结构"V得A"大体可分为情态式和可能式。情态意义具一般性,可能意义要受到条件限制:V是动性强的自由动词,A是动态性性质形容词,V对A的变化有制约作用,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语用习惯上,贬义形容词受... 从表达的语义上,动补结构"V得A"大体可分为情态式和可能式。情态意义具一般性,可能意义要受到条件限制:V是动性强的自由动词,A是动态性性质形容词,V对A的变化有制约作用,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语用习惯上,贬义形容词受到限制.音节结构比较简短、以三音节为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式 性质形容词 单音节形容词 音节 情态式 音节结构 形式 控制关系 鉴别框架 动态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语流音变探幽三题 被引量:3
18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4-37,共4页
普通话语流音变探幽三题殷作炎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它幽深之处,精微而深妙,普通话的语流音变就是这种事物:它的某些变化规律还没有总结出来;某些既定的变化规则用于实际操作的时候,很不简单。因此,研习普通话语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 普通话语流音变探幽三题殷作炎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它幽深之处,精微而深妙,普通话的语流音变就是这种事物:它的某些变化规律还没有总结出来;某些既定的变化规则用于实际操作的时候,很不简单。因此,研习普通话语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多年来,不少有关著述,包括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流音变 普通话 “一” 音节 《现代汉语词典》 单音节形容词 重叠形式 双音词 一个音节 儿化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信息的产物——“看”字短语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金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27,共1页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流通,特别是对市场行情的预测,报刊电台出现了一种新兴的书面用语——“看”字短语(此种提法是否妥当,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到目前为止,各种辞书、专著中,尚无“看”字短语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它使用的...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流通,特别是对市场行情的预测,报刊电台出现了一种新兴的书面用语——“看”字短语(此种提法是否妥当,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到目前为止,各种辞书、专著中,尚无“看”字短语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它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大有发展的势头,因此有必要提出来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 短语 经济信息 单音节形容词 辞书 市场行情 棉皮 音节动词 主要动作 书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多义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孔昭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77-80,共4页
多义现象是词汇学中最复杂的语言现象,多义词与同音词、兼类词、轻声词等词汇现象有着复杂曲折的联系。研究这样的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分歧以至错误,这就使本来就十分复杂的多义现象呈现出更加复杂乃至混乱... 多义现象是词汇学中最复杂的语言现象,多义词与同音词、兼类词、轻声词等词汇现象有着复杂曲折的联系。研究这样的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分歧以至错误,这就使本来就十分复杂的多义现象呈现出更加复杂乃至混乱的局面,从而使学习和研究的人们感到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而在教学领域中则容易引起混乱。为此,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以期在科研和教学领域中澄清一些混乱,取得尽量一致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词 同形同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兼类词 义项 普通话轻声词 词义引申 词汇学 单音节形容词 语言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