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单雌系F_2代法检测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丹军 沈晋良 +1 位作者 周威君 高聪芬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用单雌系 F2 代遗传方法检测了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 (新棉 3 3 B) Bt毒素蛋白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 ,河北邱县转 Bt基因棉新棉 3 3 B只种植 1年的情况下 ,棉铃虫自然种群中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5.8× 1 0 - 3 ,该方... 用单雌系 F2 代遗传方法检测了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 (新棉 3 3 B) Bt毒素蛋白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 ,河北邱县转 Bt基因棉新棉 3 3 B只种植 1年的情况下 ,棉铃虫自然种群中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5.8× 1 0 - 3 ,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区分剂量法和机率分析 (抗性倍数 )法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文章还对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雌系f2代法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基因频率抗性等位基因 Bt毒素蛋白 抗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田间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监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洋 张帅 崔金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7-303,共7页
利用改进的单雌系F1/F2代法,对黄河流域主要棉区河南安阳县、河北威县、山东武城县的棉铃虫种群进行了系统监测。在2007-2009年,连续3年保守地估计了以上3个主要植棉县棉铃虫种群对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山东武城棉铃虫种群3... 利用改进的单雌系F1/F2代法,对黄河流域主要棉区河南安阳县、河北威县、山东武城县的棉铃虫种群进行了系统监测。在2007-2009年,连续3年保守地估计了以上3个主要植棉县棉铃虫种群对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山东武城棉铃虫种群3年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0086、0.00097和0.00052;安阳田间棉铃虫种群2008和2009年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0090和0.00103;河北威县的田间棉铃虫种群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0。所有家系F1代和F2代的相对平均发育级别均值比较结果显示,山东武城县棉铃虫种群耐受性高于其它2个地区,其次为安阳县种群,威县种群敏感度最高。总之,我国黄河流域这3个主要棉区田间棉铃虫种群对Cry1Ac毒素还没有产生明显的抗性,抗性基因频率仍处于正常水平,但是棉铃虫对Cry1Ac毒素的耐受性有升高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性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f2代法 抗性基因频率 相对平均发育级别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