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茂单活性中心-BCG复合催化剂用于制备双峰高密度聚乙烯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东兵 王洪涛 +2 位作者 邱波 周歆 刘长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01-906,共6页
用负载化的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和工业上聚乙烯气相法BCG催化剂复合,在单釜中进行了双峰高密度聚乙烯(双峰HDPE)的合成实验。通过考察氢气分压、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乙烯压力、共聚单体等对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双峰HDPE的相对... 用负载化的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和工业上聚乙烯气相法BCG催化剂复合,在单釜中进行了双峰高密度聚乙烯(双峰HDPE)的合成实验。通过考察氢气分压、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乙烯压力、共聚单体等对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双峰HD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熔体流动指数和密度的变化规律,获得了双峰HDPE制备的有效调控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复合催化体系可在单反应器中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高支化度和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低支化度的理想双峰HD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茂活性中心催化剂 BCG催化剂 复合催化剂 双峰高密度聚乙烯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三单胞结构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超 许希武 严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8,共9页
针对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基于四步法编织工艺携纱器的运动规律,研究了各单胞区域纱线的运动轨迹和空间走向,给出了材料内胞、面胞和角胞的纱线拓扑结构。通过给定一系列的位置节点和节点间线性插值函数的方法来描述纱线空间... 针对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基于四步法编织工艺携纱器的运动规律,研究了各单胞区域纱线的运动轨迹和空间走向,给出了材料内胞、面胞和角胞的纱线拓扑结构。通过给定一系列的位置节点和节点间线性插值函数的方法来描述纱线空间轨迹。考虑纱线间的相互挤压状况,在假设编织纱和轴纱横截面形状分别为扁平椭圆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系统建立了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三单胞参数化结构模型。给出了两种编织材料的纤维体积含量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轴向性能优势。分析了三维五向编织材料的表面多胞结构及三维全五向编织材料的内胞截面图,并与实际试件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合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 三维全五向 编织复合材料 结构模型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缎纹机织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的新单胞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卢子兴 周原 +1 位作者 陈明阳 夏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8,共9页
针对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工作,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为提高计算效率,基于5枚正则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构造了一种新的平行四边形单胞模型。利用该模型和传统的矩形单胞模型,采用Linde失效准则,模拟了复合材料在经向拉伸及... 针对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工作,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为提高计算效率,基于5枚正则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构造了一种新的平行四边形单胞模型。利用该模型和传统的矩形单胞模型,采用Linde失效准则,模拟了复合材料在经向拉伸及面内剪切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行为。模拟结果表明,2种单胞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但新模型相比传统模型的建模工作量减少了近80%,计算效率提高近90%,是一种更为合理、高效的建模分析方法。此外,该建模分析方法还可用于其他正则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缎纹 机织复合材料 模型 渐进损伤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GIS 的物流中心单设施选址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乐国友 张作昌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5-207,共3页
首先对传统的物流中心单设施选址模型—重心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重心法存在着选址结果与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距、计算物流中心与需求点距离不合实际等问题,进而提出基于GIS的物流中心单设施选址模型,对重心法模型的问题进行优化,并通过... 首先对传统的物流中心单设施选址模型—重心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重心法存在着选址结果与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距、计算物流中心与需求点距离不合实际等问题,进而提出基于GIS的物流中心单设施选址模型,对重心法模型的问题进行优化,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验证,以使物流中心选址过程更快捷,选址结果更符合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中心 设施选址模型 重心法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造角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结构模型拉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春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4-858,871,共6页
根据实际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参数,借助参数化三维建模软件PRO/E 5.0,基于三维机织物织造角构建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基于复合材料单胞结构模型的经向拉伸性能,考察了拉伸应力、... 根据实际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参数,借助参数化三维建模软件PRO/E 5.0,基于三维机织物织造角构建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基于复合材料单胞结构模型的经向拉伸性能,考察了拉伸应力、拉伸应变在增强体和树脂基体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了织造角对复合材料经向拉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织造角增大,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沿经向的拉伸应力、拉伸应变逐渐增大;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受拉伸时纤维承受主要载荷。复合材料增强体中,轴向存在与载荷方向平行分量的经纱相较于轴向垂直于载荷方向的纬纱承载更多的载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复合材料 胞结构模型 织造角 拉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胞数字化模型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本构关系数值模拟
6
作者 陈利 詹丽丽 孙颍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在渐近均匀化理论基础上,确立了基于单胞数字化模型的复合材料宏观等效弹性性能的三维数值分析方法(DCB-FEA).该方法采用三维光栅化技术将三维单胞模型转化为三维光栅图形(数字化模型),并将光栅图形直接转化为三维有限元求解网格.产生... 在渐近均匀化理论基础上,确立了基于单胞数字化模型的复合材料宏观等效弹性性能的三维数值分析方法(DCB-FEA).该方法采用三维光栅化技术将三维单胞模型转化为三维光栅图形(数字化模型),并将光栅图形直接转化为三维有限元求解网格.产生的离散单元具有相同的几何尺寸和规则的形状,单元刚度矩阵的数量将减少为单胞材料的个数.此外,单胞数字化模型仅需记录每个离散单元的材料种类,其他参数如单元节点编号、节点坐标等均可在求解过程中自动生成,周期性边界条件也可以自动施加.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单胞数字化模型将产生更多数量的单元,特别是对于三维单胞模型,集成整体刚度矩阵时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内存.采用基于Element-by-element策略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EBE-PCG),有限元方程的求解在单元级上进行,避免了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通过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线弹性本构关系的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法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复合材料等效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均匀化方法 胞数字化模型 E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加载模式下单桩复合筒型基础地基承载力包络线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润 祁越 +2 位作者 李宝仁 练继建 丁红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86-1496,共11页
海上风力发电机属于高耸结构物,其地基基础不仅要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竖向荷载V、水平荷载H,更要抵抗巨大的弯矩荷载M。单桩复合筒型基础是新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基础型式,建立复合加载模式下单桩复合筒型基础地基的破坏包络线,并据此评... 海上风力发电机属于高耸结构物,其地基基础不仅要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竖向荷载V、水平荷载H,更要抵抗巨大的弯矩荷载M。单桩复合筒型基础是新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基础型式,建立复合加载模式下单桩复合筒型基础地基的破坏包络线,并据此评价其稳定性是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手段。在Swipe加载方法和固定位移比加载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不排水饱和软黏土中单桩复合筒型基础在V-H、V-M、H-M和V-H-M加载模式下的地基承载力包络线,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V-H和V-M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包络线具有对称性,而H-M加载模式下呈非对称性;V-H-M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包络线的形状受弯矩荷载M的影响显著,表现为随着弯矩荷载的增加,V-H平面内的破坏包络线逐渐缩小。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受力状态与破坏包络面的相对关系,评价单桩复合筒型基础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筒型基础 复合加载 Swipe试验方法 破坏包络面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短纤维复合材料中热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康国政 高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7-391,共5页
基于单向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单纤维模型,利用轴对称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该类复合材料中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微结构参量的变化对它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热残余应力的存在对基体与纤维之间应力传递的影... 基于单向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单纤维模型,利用轴对称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该类复合材料中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微结构参量的变化对它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热残余应力的存在对基体与纤维之间应力传递的影响。研究表明,热应变的不匹配导致纤维受压,基体受拉,界面法向受压。热残余应力的存在降低了基体与纤维间的应力传递,不利于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弹塑性 热残余应力 金属基复合材料 纤维模型 热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既有复合地基单桩的位移性状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连祥 陈天宇 +2 位作者 白璐 季相凯 黄亨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6-492,共7页
在无载复合地基侧向开挖离心机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根据桩土的位移变形协调方程,采用两阶段法求解复合地基单桩的水平位移,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在数值模拟基础上,改变复合地基的置换率,得到了不... 在无载复合地基侧向开挖离心机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根据桩土的位移变形协调方程,采用两阶段法求解复合地基单桩的水平位移,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在数值模拟基础上,改变复合地基的置换率,得到了不同置换率以及不同开挖深度下的单桩的水平位移,模拟并对比了在复合地基至支护结构不同距离情况下的土体最大水平位移,研究结果表明:①将复合地基视为均质土体,通过二阶段法求解复合地基单桩位移的方法可行;②当复合地基桩间距大于4倍单桩桩径时,复合地基对于单桩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小。在设计支护结构时,当基坑深度小于5m时,可以忽略复合地基与土体间的相互影响,深度大于5m时,应充分考虑复合地基的影响;③当复合地基距离支护结构的距离在基坑开挖深度的0.8倍以内时,其对土体的侧向加固作用才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桩水平位移 二阶段法 WINKLER模型 置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弯螺杆复合钻进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宇 吴义发 +1 位作者 况雨春 朱志镨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100-102,共3页
通过建立底部钻具组合数值模型,改变扶正器的外径、长度和位置等结构参数,对井底钻头处的导向力方向和大小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弯螺杆马达参数对于不同的钻井工艺要求均存在着最佳值。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改进结构参数设计的... 通过建立底部钻具组合数值模型,改变扶正器的外径、长度和位置等结构参数,对井底钻头处的导向力方向和大小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弯螺杆马达参数对于不同的钻井工艺要求均存在着最佳值。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改进结构参数设计的钻具会有更好的复合增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螺杆复合钻进 底部钻具组合 数值模型 结构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C/SiC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德胜 任成祖 +2 位作者 张立峰 李远辰 李巾锭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4,共7页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因纤维与基体线胀系数失配会产生热残余应力,从而导致纤维脱粘、基体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本文针对CVI工艺制备的单向C/SiC复合材料,建立"纤维-界面-基体"单胞物理模型...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因纤维与基体线胀系数失配会产生热残余应力,从而导致纤维脱粘、基体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本文针对CVI工艺制备的单向C/SiC复合材料,建立"纤维-界面-基体"单胞物理模型,基于细观力学分析方法对热残余应力分布规律进行预测,采用ABAQUS对材料制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界面厚度、纤维体积分数、制备温度等参数对纤维、基体热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热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为C/SiC复合材料的设计、分析及微纳力学性能试验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模型 热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中心球对称波函数计算H_9^-团簇体心立方结构的能量曲线 被引量:6
12
作者 Gou清泉 朱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8-292,共5页
选用类Ne原子解析波函数,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计算了H-9团簇体心立方结构的能量曲线。结果表明当中心H原子核到顶角H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1.63a0时,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5.3784h.a.u.。这表明H-9的体... 选用类Ne原子解析波函数,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计算了H-9团簇体心立方结构的能量曲线。结果表明当中心H原子核到顶角H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1.63a0时,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5.3784h.a.u.。这表明H-9的体心立方结构是可能稳定存在的。计算结果与过去用MACQM法算得的结果基本相符,表明提出的物理模型与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团簇 能量曲线 中心模型 体心立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单搭接接头的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斐 杨世文 《汽车实用技术》 2015年第2期68-70,共3页
随着复合材料在航天技术和汽车工程的广泛应用,复合材料胶接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胶接工艺技术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本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单搭接接头建立力学模型,加载横梁弯曲理论估算的载荷,分析胶接接头的剪应... 随着复合材料在航天技术和汽车工程的广泛应用,复合材料胶接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胶接工艺技术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本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单搭接接头建立力学模型,加载横梁弯曲理论估算的载荷,分析胶接接头的剪应力和正应力分布情况,验证了材料屈服强度估算接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胶接 搭接头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NH_3,H_2O,HF,SiH_4,PH_3,H_2S,HCl分子的单中心球对称波函数与能量的变分计算
14
作者 陈其峰 杨向东 清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9-89,共1页
分子的电子波函数可以用来计算分子的能量,分子极化率,分子的偶极矩,以及电子与分子碰撞等问题,但求解分子的波函数是十分困难的工作,因而很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简单的理论计算方法。当今寻求较准确的分子的电子波函数已有许多种方法,诸如... 分子的电子波函数可以用来计算分子的能量,分子极化率,分子的偶极矩,以及电子与分子碰撞等问题,但求解分子的波函数是十分困难的工作,因而很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简单的理论计算方法。当今寻求较准确的分子的电子波函数已有许多种方法,诸如多体微扰法,SCF MO法,LC—STO法,LC—GTO等方法。它们大多数都涉及到多中心问题,使得计算上困难很大。因此,本文为了使复杂问题得到大大简化,对一类对称性接近球形的分子,采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即在Born-Oppenheimer近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波函数 电子波函数 微扰法 分子碰撞 分子极化率 模型 偶极矩 中心 多体 近球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五向矩形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焜 许希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分析了三维五向矩形编织工艺携纱器的运动规律,基于映射思想研究了纱线的空间走向及规律。经分析内部区域编织纱及轴纱的空间挤压交织关系,建立了能有效反映其纱线空间构型特征的三维实体细观结构模型。根据3单胞划分思想,提出了平行于... 分析了三维五向矩形编织工艺携纱器的运动规律,基于映射思想研究了纱线的空间走向及规律。经分析内部区域编织纱及轴纱的空间挤压交织关系,建立了能有效反映其纱线空间构型特征的三维实体细观结构模型。根据3单胞划分思想,提出了平行于材料边界方向的单胞几何模型,建立了编织工艺参数和模型宏细观结构参数的关系。模型数值结果与试件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模型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细观结构 三维五向 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改进模型弹性性能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振国 商园春 +1 位作者 董阿鹏 吕明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在改进的矩形截面单胞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相邻纤维束之间的界面粘结效应,推导了单胞的几何特性与编织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且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实体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等效弹性性能参数;之后,分析了各... 针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在改进的矩形截面单胞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相邻纤维束之间的界面粘结效应,推导了单胞的几何特性与编织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且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实体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等效弹性性能参数;之后,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计算的材料弹性性能常数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较为真实地模拟了该材料的细观结构,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四向 编织复合材料 矩形截面 界面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岩军 矫桂琼 +1 位作者 王波 刘红霞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6-150,共5页
利用平均化方法提出了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的三维细观力学模型,对材料的弹性性能进行了预测。这个力学模型考虑了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经向纤维束的弯曲和纬向纤维束的平直,纤维束的横截面形状尺... 利用平均化方法提出了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的三维细观力学模型,对材料的弹性性能进行了预测。这个力学模型考虑了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经向纤维束的弯曲和纬向纤维束的平直,纤维束的横截面形状尺寸和相邻纤维束之间的孔洞以及材料制造过程中碳纤维性能下降对弹性性能的影响。基于层合板理论,提出两种单胞应变状态假设分别对材料的九个弹性常数进行了推导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理论的预测值非常接近。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吻合,表明所提出的细观力学模型是合理的,可以为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 陶瓷基复合材料 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下轮腿复合机动平台动态运动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晓磊 刘辉 +4 位作者 韩立金 陈前 聂士达 谢景硕 崔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93-3003,共11页
复杂地形环境下质心参考轨迹的动态精确跟踪是保障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稳定执行各项任务的关键。为提升平台的地形适应能力与位姿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动态运动控制策略。综合地形因素,建立包含车轮动力学的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近似简化... 复杂地形环境下质心参考轨迹的动态精确跟踪是保障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稳定执行各项任务的关键。为提升平台的地形适应能力与位姿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动态运动控制策略。综合地形因素,建立包含车轮动力学的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近似简化将系统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的标准形式。考虑车轮与腿部耦合运动,提出一种基于前馈力矩与反馈力矩的混合运动控制方法。通过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最优地面反作用力,利用雅克比矩阵将作用力映射至关节以获取前馈力矩。为避免由环境引起的外部扰动造成系统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优化计算,引入关节力矩反馈控制及时修正位姿跟踪误差,使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外部扰动,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有效提升平台在复杂地形下位姿动态跟踪精度,保障平台平稳运行,为复杂地形下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的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复合机动平台 复杂地形 刚体动力学模型 混合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基与变刚度复合地基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京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417-,共1页
著译者:乔京生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6-06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装帧:平膜标准书号:978-7-112-19233-5页数:154【内容简介】本文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为基础,对传统复合地基及变刚度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 著译者:乔京生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6-06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装帧:平膜标准书号:978-7-112-19233-5页数:154【内容简介】本文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为基础,对传统复合地基及变刚度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完成模型试验14组,对改变桩长和褥垫层厚度的单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变刚度 模型试验 褥垫层厚度 力学性状 竖向荷载 群桩 标准书号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碳/碳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
20
作者 梅颖猷 孙志军 刘永兵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0,共8页
为研究针刺碳/碳(C/C)编织复合材料的编织结构和针刺密度对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针刺C/C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组成成分的体积参数和编织角度,提出带有针刺区域和编织结构的平行四边形单胞模型。建立针刺C/C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 为研究针刺碳/碳(C/C)编织复合材料的编织结构和针刺密度对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针刺C/C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组成成分的体积参数和编织角度,提出带有针刺区域和编织结构的平行四边形单胞模型。建立针刺C/C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研究编织角度和针刺密度对整体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区域与纤维区域的接触处存在应力集中,纤维周围的基体也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编织角对针刺C/C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采用GB/T33501—2017标准进行复合材料轴向拉伸试验,发现模型预测的弹性模量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预测结果的误差为2.27%。研究针刺C/C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可为后续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设计和力学性能的探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编织角 针刺密度 弹性性能 模型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