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区土壤粒径分布单重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 被引量:42
1
作者 白一茹 汪有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8,42,共7页
利用单重分形和多重分形方法定量分析黄土丘陵区土壤粒径分布(PSD)特征,同时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PSD分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PSD呈现出非均匀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特征,PSD多重分形谱f(α)-α为不对称的上凸曲线。容量维数D0与土壤... 利用单重分形和多重分形方法定量分析黄土丘陵区土壤粒径分布(PSD)特征,同时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PSD分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PSD呈现出非均匀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特征,PSD多重分形谱f(α)-α为不对称的上凸曲线。容量维数D0与土壤质地相关性不明显,信息维数D1、关联维数D2和多重分形谱宽Δα均与粘粒体积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地利用方式对粘粒、粉粒、砂粒体积分数和Dsilt值有显著影响(P<0.01)。多重分形分析为详细描述PSD提供了精确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粒径分布 单重分形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T的离心压缩机出口动态压力单重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雁 李宇宸 +1 位作者 耿金成 肖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1-777,共7页
以800 kW离心压缩机的出口动态压力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小波变换并结合单重分形,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非线性特征。分析系统从稳定状态经过过渡过程进入喘振状态的出口动态压力波形特征,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提取波形的模态分量并根据相... 以800 kW离心压缩机的出口动态压力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小波变换并结合单重分形,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非线性特征。分析系统从稳定状态经过过渡过程进入喘振状态的出口动态压力波形特征,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提取波形的模态分量并根据相关系数进行波形重构;研究重构信号在不同迟滞点数k下的自相关函数特征;对比分析原始信号及重构信号的Hurst参数,以识别系统的工作状态。研究结果显示:重构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可以有效地反映系统的工作状态。此外,相对于原始信号,重构信号的Hurst参数更易识别出系统的喘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喘振 经验小波变换 单重分形 自相关函数 HURST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压缩机出口动态压力的单重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雁 陈党民 +2 位作者 柳黎光 王航 程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800 kW离心压缩机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出口动态压力特征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其单重分形特征,研究了系统在小流量工作状态下,从稳定工作状态进入失稳状态的复杂特性。首先,详细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压力波形状态,并研究出了其自相... 以800 kW离心压缩机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出口动态压力特征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其单重分形特征,研究了系统在小流量工作状态下,从稳定工作状态进入失稳状态的复杂特性。首先,详细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压力波形状态,并研究出了其自相关函数及曲线。进一步,分析了其Hurst参数及方差的变化,并捕获到一些重要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其自相关函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随机特征,并且方差较小。然而,当系统进入失稳状态时,其自相关函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重尾分布特征,而且方差较高。另外,研究显示Hurst参数可以明显表示系统由稳态进入失稳的过程。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将为实现离心压缩机的初始喘振预测及防喘振控制器的设计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流动失稳 单重分形 自相关函数 HURST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土壤粒度分布的单重与多重分形特征
4
作者 孙哲 马雄忠 陈宇航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揭示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土壤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为石漠化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测定桉树、马尾松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土壤的粒度分布与性质。采用分形模型计算各类林地土壤的单重... [目的]揭示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土壤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为石漠化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测定桉树、马尾松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土壤的粒度分布与性质。采用分形模型计算各类林地土壤的单重与多重分形维数,同时探讨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性质的关联。[结果]相较于天然次生林,桉树与马尾松人工林的容重小23%和15%,总孔隙度增大27%和17%,黏粒含量分别减少58%与42%,砂粒增多24%与14%,单重分形维数(D_(s))下降6%与4%,且有效磷、速效钾和全钙含量均减少(前者分别减少68%,49%,6%,后者分别减少42%,40%,25%)。[容量维度(D_(0))-关联维数(D_(2))],D_(q)值域的跨度(ΔD),奇异谱宽(Δα)是反映土壤粒度分布不同维度上异质性的多重分形参数。这3个参数数值上桉树(0.13,1.29,1.52)与马尾松(0.13,0.99,1.18)人工林均大于天然林(0.08,0.83,1.02)。此外,人工林土壤的多重分形参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更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喀斯特地区的人工林的种植与经营不当,可能促使土壤细颗粒的流失和关键养分的枯竭,导致土壤粒度分布集中于小概率密集区,增加土壤粒度分布的异质性,进一步加速石漠化的过程。单重分形维数(D_s)能够反映喀斯特林区土壤肥力的退化程度,而多重分形参数还能精细揭示土壤粒径在微观层面上的非均匀分布特征,表明分形维数可作为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精准评价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人工林 土壤粒度分布 单重和多重分形维数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放牧方式下土壤粒径分形特征
5
作者 安海涛 孙彩彩 +4 位作者 董全民 杨晓霞 刘文亭 王晓丽 赵新全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6-1113,共8页
为研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粒径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分形理论,选取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4种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混牧、无放牧)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土壤粒径体积分数,研究了土壤颗粒组... 为研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粒径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分形理论,选取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4种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混牧、无放牧)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土壤粒径体积分数,研究了土壤颗粒组成和分形特征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揭示了不同放牧方式下土壤颗粒尺寸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样地土壤颗粒组成均以粉粒、细砂粒和极细砂粒为主,且砂粒体积分数最高(49.3%~67.2%),其次为粉粒(26.1%~40.8%),黏粒体积分数最低(5.0%~10.0%)。牦牛藏羊混牧样地表层土壤细颗粒含量和单重分形维数均高于牦牛和藏羊单独放牧,而土壤容重却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单重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和有机碳显著正相关,与砂粒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在中度放牧强度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和藏羊混牧方式可以促进土壤颗粒的均匀分布,维持稳定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放牧方式 土壤颗粒组成 单重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时军 David Harte +1 位作者 马丽 王丽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7,共10页
利用多重分形维数谱估计的Hill方法 ,讨论了新西兰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的震源分布、震中分布以及时间间隔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结果表明 ,该地区浅源地震的震中分布和震源分布在给定不同的起始震级的条件下均具有明显的丛集特征 ;对于中... 利用多重分形维数谱估计的Hill方法 ,讨论了新西兰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的震源分布、震中分布以及时间间隔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结果表明 ,该地区浅源地震的震中分布和震源分布在给定不同的起始震级的条件下均具有明显的丛集特征 ;对于中、深源地震这种特征不甚明显 .而地震活动时间间隔分布则无论对于浅源和中、深源地震均呈单重分形的性质 ,但具有分形性质的尺度范围有较大的差别 .这些结果表明 ,浅源地震与中、深源地震的活动特征显著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地区 地震活动 时空分布 多重分形 单重分形 浅源地震 深源地震 震中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分形网络流量判别方法和产生方法
7
作者 张博 陈魏鑫 俞柏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568,618,共4页
通过对网络流量多重分形特性的研究,提出了粗粒化、H?lder指数、奇异谱3种判别分形网络流量的方法,和RMD叠加、基于树型2种人工多重分形序列的产生方法。采用真实网络流量数据对所提出的3种判别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3种判别方法均可有... 通过对网络流量多重分形特性的研究,提出了粗粒化、H?lder指数、奇异谱3种判别分形网络流量的方法,和RMD叠加、基于树型2种人工多重分形序列的产生方法。采用真实网络流量数据对所提出的3种判别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3种判别方法均可有效的判别网络流量的单重分形和多重分形特性。然后用该方法检验2种人工序列,检验结果人工序列均具有多重分形的特性,可以拟合真实网络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人工序列 多重分形 单重分形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宛倩 王杰 +2 位作者 王向涛 刘国彬 张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16-1726,共11页
研究青藏高原草地土壤粒径结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青藏高原4种高寒草地(放牧、围栏禁牧、围栏禁牧+补植、未干扰)为对象,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高寒草地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的影响,... 研究青藏高原草地土壤粒径结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青藏高原4种高寒草地(放牧、围栏禁牧、围栏禁牧+补植、未干扰)为对象,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高寒草地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的影响,明确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放牧和围栏禁牧+补植相比,围栏禁牧草地中黏粒和粉粒体积分数分别增加了60%—91.1%、43.5%—80.1%,禁牧能够促进土壤砂粒向黏粒和粉粒转变。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分形维数有显著影响,单重分形维数D值依次为放牧草地<围栏禁牧+补植草地<未干扰草地=围栏禁牧草地,多重分形维数,包括信息维数D_(1)、信息维数/容量维数比值D_(1)/D_(0)和关联维数D_(2)依次为放牧草地<围栏禁牧+补植草地<围栏禁牧草地<未干扰草地。单重分形维数D与土壤黏粒、粉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砂粒、黏粒、粉粒、有机碳和全氮是多重分形维数的限制因素。信息维数D_(1)、信息维数/容量维数比值D_(1)/D_(0)与关联维数D_(2)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多重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土壤质量特征的指标,青藏高原禁牧封育能够改良土壤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土壤颗粒组成 单重分形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灌草群落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冉冉 夏江宝 +2 位作者 张淑勇 陈印平 刘明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8,共11页
为揭示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典型灌草群落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滩脊地带酸枣蒙古蒿、杠柳砂引草和蒙古蒿芦苇3种灌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并以裸地作为对照,采用激光衍射分析技术,测算不同灌草群落的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单重和多重... 为揭示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典型灌草群落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滩脊地带酸枣蒙古蒿、杠柳砂引草和蒙古蒿芦苇3种灌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并以裸地作为对照,采用激光衍射分析技术,测算不同灌草群落的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单重和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灌草群落的贝壳砂呈现非均匀分布的特性,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贝壳砂单重分形维数D在1.411~2.490之间,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酸枣蒙古蒿、杠柳砂引草、蒙古蒿芦苇和裸地,同一灌草群落与裸地不同土层之间的贝壳砂单重分形维数差异显著(P<0.05),0~10 cm土层均小于10~20 cm。不同灌草群落不同土层之间容量维数D0、信息维数D1、关联维数D2、D1/D0、D0-D1差异显著(P<0.05)。容量维数D0与贝壳砂黏粒、粉粒、极细砂粒的体积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作为表征贝壳砂粒径分布的指示性参数。贝壳砂生境增加灌草群落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贝壳砂细粒物质的含量,植被改良土壤粒径组成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砂 单重分形 多重分形 灌草类型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卓 张帅普 +2 位作者 代俊峰 毕明峰 何建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57,共10页
分析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为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土壤迁移、沉积和土壤水文循环模拟提供参考依据。以漓江5个典型水陆交错带样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水力参数,计算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基于相关分析、... 分析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为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土壤迁移、沉积和土壤水文循环模拟提供参考依据。以漓江5个典型水陆交错带样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水力参数,计算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基于相关分析、冗余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主要集中在0~400μm,土壤质地偏细,黏粒含量较高;土壤粒径分布范围中体积分数占比大的颗粒占主导地位,土壤粒径主要分布在密集区域,但粒径分布稀疏区的土壤颗粒对环境因子更敏感;单重分形维数(D)、信息维(D(1))、关联维(D(2))、信息维/容量维(D(1)/D(0))、谱宽(Δα)与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VG模型和BC模型拟合的饱和含水量参数(VG-θs、BC-θs)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D、D(1)、D(2)、D(1)/D(0)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颗粒比表面积、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可解释分形维数95.84%的变异,砂粒含量和总孔隙度是影响D值变化的主要因素,砂粒含量是影响D(1)、D(2)、D(1)/D(0)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分布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的指示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径 多重分形 单重分形 水力性质 漓江水陆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部静摩擦因数修正与定量实验验证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红亮 刘芙蓉 +3 位作者 方子帆 赵春华 朱大林 张发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2-293,共12页
根据结构函数给出了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的严密解析解,修正结合部静摩擦因数相关公式。编写求解域扩展因子的通用Matlab程序,详细推导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函数和结构函数的精确解析解。以YK31320型普通滚齿机上的结合部为研究对... 根据结构函数给出了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的严密解析解,修正结合部静摩擦因数相关公式。编写求解域扩展因子的通用Matlab程序,详细推导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函数和结构函数的精确解析解。以YK31320型普通滚齿机上的结合部为研究对象,以液体静压导轨的实验结果为基准,对结合部静摩擦因数的理论解进行定量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理论静摩擦因数与实验的绝对误差在-0.04502—0.00966之间,理论静摩擦因数与实验的相对误差在-30.78%-9.76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部 静摩擦因数 单重分形 自相关函数 离散功率谱 连续功率谱 结构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环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
12
作者 孙彩彩 安海涛 +2 位作者 董全民 吕卫东 杨晓霞 《中国草地学报》 2024年第8期88-96,共9页
以青藏高原环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土壤单重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粒径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质地变差,土壤黏粒、粉粒体积含... 以青藏高原环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土壤单重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粒径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质地变差,土壤黏粒、粉粒体积含量逐渐减少,砂粒体积含量逐渐增加,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砂粒体积含量逐渐增大。(2)放牧会提高土壤中全磷含量和pH值,但会降低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3)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和土层的加深,土壤单重分形维数逐渐减小。(4)土壤单重分形维数随土壤黏粒和粉粒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壤全磷、土壤全氮和土壤pH值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小(P<0.01)。综上,土壤单重分形维数能够表征青藏高原环青海湖地区土壤质地的变化,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黏粒、粉粒体积含量和单重分形维数均逐渐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环青海湖地区土壤状况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环青海湖 放牧强度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粒径组成 单重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电力现货市场出清电价预测方法
13
作者 吴问足 王旭辉 +3 位作者 卢苑 陈婉 田石金 陈娴 《中国电力》 2025年第9期183-193,共11页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力现货市场出清电价的复杂波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出清电价预测方法。从单重分形与多重分形2个维度分析出清电价的波动特征,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单重分形预测方法通过计算hurst指数和盒维数,量化...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力现货市场出清电价的复杂波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出清电价预测方法。从单重分形与多重分形2个维度分析出清电价的波动特征,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单重分形预测方法通过计算hurst指数和盒维数,量化出清电价的长期记忆性和自相似性;多重分形预测方法通过相似模式匹配,精准应对新能源出力突变引发的局部波动异常。通过对5个地区的出清电价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传统的“ARIMA+神经网络”方法,最大误差从43.95%降至8.41%,预测精度显著提升。进一步的适用性场景分析表明,当出清电价的hurst指数较大时,考虑单重分形特征的预测方法适用性较高;而当多重分形特征显著时,考虑多重分形特征的预测方法适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现货市场 出清电价 分形理论 单重分形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区主要下垫面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贺燕 魏霞 +3 位作者 魏宁 于文竹 崔霞 赵恒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47,54,共7页
为揭示祁连山区土壤结构异质性和粒径分布(PSD)的非均匀性,阐明主要下垫面土壤性质差异及土地退化趋势。以祁连山区荒漠、草原、草甸和灌丛等下垫面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土壤颗粒的粗糙度和非均匀性,分析了下垫... 为揭示祁连山区土壤结构异质性和粒径分布(PSD)的非均匀性,阐明主要下垫面土壤性质差异及土地退化趋势。以祁连山区荒漠、草原、草甸和灌丛等下垫面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土壤颗粒的粗糙度和非均匀性,分析了下垫面、土壤质地对分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单重分形维数(DV)分布范围为2.089~2.500,下垫面对DV、多重分形参数(容量维数D0,信息维数D1,关联维数D2,D1/D0)影响显著,荒漠土壤粗糙度显著(p<0.01)高于草原、草甸、灌丛,其PSD测度的集中度、非均匀性显著(p<0.05)高于草原、草甸,说明祁连山区整体土壤质地较粗,自东向西逐渐粗化且非均匀性增大。黏粒、粉粒体积分数与DV极显著正相关,与多重分形参数显著正相关(D0除外),且DV和多重分形参数分别受黏粒、细砂粒体积分数的主导作用。该研究通过对土壤颗粒微观结构详细分析,可为祁连山区不同下垫面土壤改良及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单重分形 多重分形 土壤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