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UPLC法同时测定草乌中6种单酯和双酯型生物碱
被引量:
7
1
作者
邵财
逄世峰
+1 位作者
刘志强
张亚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3-695,共3页
目的:建立草乌中单酯及双酯型生物碱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方法:草乌粉末用氨试液浸润2 h后,以异丙醇-醋酸乙酯(1∶1)混合液浸泡12 h,超声处理30 min,提取液蒸干后溶于乙腈中,经微孔滤膜滤过后进行UPLC分析。UPLC分析采用B...
目的:建立草乌中单酯及双酯型生物碱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方法:草乌粉末用氨试液浸润2 h后,以异丙醇-醋酸乙酯(1∶1)混合液浸泡12 h,超声处理30 min,提取液蒸干后溶于乙腈中,经微孔滤膜滤过后进行UPLC分析。UPLC分析采用BEH shield RP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2%三乙胺)-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35℃。结果:草乌中6种单酯型和双酯型生物碱分离良好,各成分含量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4%~100.32%,6 min完成1次进样测定,工作效率高。结论:建立UPLC同时测定草乌中6种单酯型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稳定准确,简便快速,为草乌药材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草乌
单酯型生物碱
双
酯
型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加工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文伟
侯大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710-14712,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加工对附子中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新型炮制品及药食两用加工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烫漂时间(A)、干燥温度(B)和微波时间(C)对附子中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波加工对附子中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新型炮制品及药食两用加工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烫漂时间(A)、干燥温度(B)和微波时间(C)对附子中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微波时间对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烫漂时间和干燥温度仅对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的因素水平组合为A3B3C3,即烫漂时间为3 min,干燥温度为60℃,微波时间为5 min;在此条件下,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为590.33μg/g,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为802.14μg/g。[结论]微波加工能够降低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增加单酯型生物碱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
微波加工
单酯型生物碱
(Single
ESTER
TYPE
alkaloids)
双
酯
型
生物碱
(Doub-le
ESTER
TYPE
alkalo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参再造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晓燕
孙辉
+1 位作者
丁野
李文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建立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对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双酯型生物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梯度洗脱模式下,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
建立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对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双酯型生物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梯度洗脱模式下,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监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结果表明,6种生物碱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低于5%,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7.27%~108.29%和1.99%~4.01%。所建立的方法能同时准确、快速地测定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含量,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为全面有效管控人参再造丸(浓缩丸)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再造丸(浓缩丸)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制附子
双
酯
型
生物
单酯型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附子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
10
4
作者
戴胜云
马青青
+7 位作者
蒋双慧
刘杰
过立农
乔菲
周娟
乔延江
郑健
马双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4,共8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了附子中多指标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选取38批样品建立了同时测定附子样品中6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通过采集附子样品的NIRS图,分别采...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了附子中多指标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选取38批样品建立了同时测定附子样品中6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通过采集附子样品的NIRS图,分别采用PLS和LS-SVM建立了各个成分HPLC测定值与NIRS图的定量校正模型。所建立的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LS-SVM模型的相对预测偏差(RPD)分别为3.3、3.2、4.1、7.7、8.8、7.6、4.0和8.6;验证集相关系数(rpre)分别为0.9486、0.9475、0.9668、0.9909、0.9946、0.9969、0.9669和0.9927,且LS-SVM模型优于PLS模型,说明NIRS模型验证集与HPLC测定值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采用NIRS技术结合LS-SVM模型可以快速对附子中的上述6个生物碱含量以及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进行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对控制附子中的生物碱含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附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偏最小二乘
单酯型生物碱
双
酯
型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醋对制川乌生物碱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秦语欣
谭鹏
+3 位作者
国伟
费淑琳
吴月娇
李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831,共4页
目的分析辅料米醋的用量和蒸煮方式对制川乌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制川乌中的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有量。结果相比药典法制川乌,醋...
目的分析辅料米醋的用量和蒸煮方式对制川乌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制川乌中的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有量。结果相比药典法制川乌,醋蒸和醋煮制川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酯型生物碱的一级水解,抑制单酯型生物碱的二级水解,从而提高其单酯型生物碱含有量。结论醋制川乌可提高制川乌单酯型生物碱含有量,以10%醋蒸制川乌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川乌
醋
炮制
双
酯
型
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
9
6
作者
李莹
张慧敏
+2 位作者
何瑶
闫莉
傅超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优化制备四逆汤(附子、炙甘草、干姜)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单酯型生物碱、甘草酸及干膏收率为化学指标,以昆明种清洁级小鼠(每组10只)的抗脑缺氧能力(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四逆汤的制备工艺...
目的优化制备四逆汤(附子、炙甘草、干姜)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单酯型生物碱、甘草酸及干膏收率为化学指标,以昆明种清洁级小鼠(每组10只)的抗脑缺氧能力(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四逆汤的制备工艺;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模型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结果四逆汤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提取3次,料液比为1∶8,每次提取1.5 h。结论人工神经网络与正交试验联用优选的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单酯型生物碱
甘草酸
抗脑缺氧能力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马恩耀
罗文英
+5 位作者
周劲松
黄玉梅
孔箭
刘国伟
严冬慧
蔡颖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72-175,共4页
[目的]对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选取影响制川乌质量的关键工艺步骤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考察的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双酯型生物碱总量、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为考察指标,得到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
[目的]对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选取影响制川乌质量的关键工艺步骤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考察的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双酯型生物碱总量、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为考察指标,得到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制川乌最佳炮制工艺为清水浸泡6 h,高压蒸制60 min,切片,60℃烘干。[结论]该研究为制川乌炮制工艺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临床用药质量的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川乌
高压蒸法
炮制工艺
优化
双
酯
型
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PLC法同时测定草乌中6种单酯和双酯型生物碱
被引量:
7
1
作者
邵财
逄世峰
刘志强
张亚玉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刘志强中医内科诊所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3-695,共3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204066YY)
吉林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222007)
文摘
目的:建立草乌中单酯及双酯型生物碱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方法:草乌粉末用氨试液浸润2 h后,以异丙醇-醋酸乙酯(1∶1)混合液浸泡12 h,超声处理30 min,提取液蒸干后溶于乙腈中,经微孔滤膜滤过后进行UPLC分析。UPLC分析采用BEH shield RP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2%三乙胺)-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35℃。结果:草乌中6种单酯型和双酯型生物碱分离良好,各成分含量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4%~100.32%,6 min完成1次进样测定,工作效率高。结论:建立UPLC同时测定草乌中6种单酯型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稳定准确,简便快速,为草乌药材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草乌
单酯型生物碱
双
酯
型
生物碱
Keywords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monoester aconitum alkaloids
diester-diterpene aconitum alkaloid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加工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文伟
侯大斌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710-14712,共3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0BAE00406)
文摘
[目的]探讨微波加工对附子中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新型炮制品及药食两用加工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烫漂时间(A)、干燥温度(B)和微波时间(C)对附子中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微波时间对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烫漂时间和干燥温度仅对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的因素水平组合为A3B3C3,即烫漂时间为3 min,干燥温度为60℃,微波时间为5 min;在此条件下,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为590.33μg/g,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为802.14μg/g。[结论]微波加工能够降低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增加单酯型生物碱含量。
关键词
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
微波加工
单酯型生物碱
(Single
ESTER
TYPE
alkaloids)
双
酯
型
生物碱
(Doub-le
ESTER
TYPE
alkaloids)
Keywords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
Microwave processing
1Single ester type alkaloids
Double ester type alkaloids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参再造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晓燕
孙辉
丁野
李文莉
机构
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基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年国家药抽检项目(编号55)。
文摘
建立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对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双酯型生物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梯度洗脱模式下,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监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结果表明,6种生物碱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低于5%,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7.27%~108.29%和1.99%~4.01%。所建立的方法能同时准确、快速地测定人参再造丸(浓缩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含量,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为全面有效管控人参再造丸(浓缩丸)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参再造丸(浓缩丸)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制附子
双
酯
型
生物
单酯型生物碱
Keywords
concentrated Renshen Zaizao pills
UPLC-MS
processed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
diester alkaloids
monoester alkaloids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附子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
10
4
作者
戴胜云
马青青
蒋双慧
刘杰
过立农
乔菲
周娟
乔延江
郑健
马双成
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学系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4,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735-006)。
文摘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了附子中多指标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选取38批样品建立了同时测定附子样品中6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通过采集附子样品的NIRS图,分别采用PLS和LS-SVM建立了各个成分HPLC测定值与NIRS图的定量校正模型。所建立的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LS-SVM模型的相对预测偏差(RPD)分别为3.3、3.2、4.1、7.7、8.8、7.6、4.0和8.6;验证集相关系数(rpre)分别为0.9486、0.9475、0.9668、0.9909、0.9946、0.9969、0.9669和0.9927,且LS-SVM模型优于PLS模型,说明NIRS模型验证集与HPLC测定值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采用NIRS技术结合LS-SVM模型可以快速对附子中的上述6个生物碱含量以及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进行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对控制附子中的生物碱含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附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偏最小二乘
单酯型生物碱
双
酯
型
生物碱
Keyword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least square-support vetor machine(LS-SVM)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monoester-type alkaloids
diester-type alkaloids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醋对制川乌生物碱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秦语欣
谭鹏
国伟
费淑琳
吴月娇
李飞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831,共4页
基金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107008)
国家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专项(2009CB522800
2009CB522805)
文摘
目的分析辅料米醋的用量和蒸煮方式对制川乌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制川乌中的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有量。结果相比药典法制川乌,醋蒸和醋煮制川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酯型生物碱的一级水解,抑制单酯型生物碱的二级水解,从而提高其单酯型生物碱含有量。结论醋制川乌可提高制川乌单酯型生物碱含有量,以10%醋蒸制川乌最为适宜。
关键词
制川乌
醋
炮制
双
酯
型
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Keywords
Aconiti Radix Cocta
vinegar
process
diester-type alkaloids
monoester-type alkaloids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
9
6
作者
李莹
张慧敏
何瑶
闫莉
傅超美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5-117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3070)
文摘
目的优化制备四逆汤(附子、炙甘草、干姜)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单酯型生物碱、甘草酸及干膏收率为化学指标,以昆明种清洁级小鼠(每组10只)的抗脑缺氧能力(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四逆汤的制备工艺;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模型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结果四逆汤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提取3次,料液比为1∶8,每次提取1.5 h。结论人工神经网络与正交试验联用优选的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稳定、可行。
关键词
四逆汤
单酯型生物碱
甘草酸
抗脑缺氧能力
人工神经网络
Keywords
Sini Decoction
monoester diterpenoid alkaloids
glycyrrhizic acid
cerebral anoxia injur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马恩耀
罗文英
周劲松
黄玉梅
孔箭
刘国伟
严冬慧
蔡颖怡
机构
广州市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
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72-175,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710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7010100)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
文摘
[目的]对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选取影响制川乌质量的关键工艺步骤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考察的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双酯型生物碱总量、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为考察指标,得到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制川乌最佳炮制工艺为清水浸泡6 h,高压蒸制60 min,切片,60℃烘干。[结论]该研究为制川乌炮制工艺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临床用药质量的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川乌
高压蒸法
炮制工艺
优化
双
酯
型
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Keywords
Aconiti Radix Cocta
High pressure steaming meth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s
Diester alkaloids
Monoester alkaloids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UPLC法同时测定草乌中6种单酯和双酯型生物碱
邵财
逄世峰
刘志强
张亚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波加工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的影响
邓文伟
侯大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参再造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黄晓燕
孙辉
丁野
李文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附子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戴胜云
马青青
蒋双慧
刘杰
过立农
乔菲
周娟
乔延江
郑健
马双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米醋对制川乌生物碱的影响
秦语欣
谭鹏
国伟
费淑琳
吴月娇
李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李莹
张慧敏
何瑶
闫莉
傅超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优化研究
马恩耀
罗文英
周劲松
黄玉梅
孔箭
刘国伟
严冬慧
蔡颖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