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泾青 刘茂玲 罗伟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20-2123,共4页
目的:对比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疗效并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255例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的手术和麻醉时间、手术费用、... 目的:对比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疗效并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255例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的手术和麻醉时间、手术费用、切口长度和瘢痕程度、术中误损伤、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的切口长度、术后瘢痕、手术费用、术中误损伤、术后各种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和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者术中可以发现隐匿性鞘状突未闭,术后无异时性疝发生。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具有切口小、瘢痕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综合医疗费用相对较低,较传统手术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状突未闭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7
2
作者 何龙贵 何亦工 +2 位作者 吴海彪 何少华 肖智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我院65例内环口疝囊颈直径≥15 mm的原发性单侧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其中37例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疝囊...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我院65例内环口疝囊颈直径≥15 mm的原发性单侧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其中37例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疝囊高位结扎术(经脐组),另28例行常规三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三孔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和睾丸高位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2 ml,无术中并发症。经脐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低于三孔组[1.0(1.0,1.0)分vs.3.0(2.0,3.0)分,Z=-6.182,P=0.000],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至术后1年,经脐组无复发、睾丸高位,三孔组1例复发(P=0.431),1例睾丸高位(P=0.422)。结论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后,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具有切口美观、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部位腹腔镜手术 儿童 巨大 腹股沟斜疝 腹膜外注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被引量:6
3
作者 孔萌 刘红真 +3 位作者 秦虹 夏天 刘威 张士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43例资料,年龄19~75 d,体重2.9~6.5 kg。脐下缘6点处置3 mm trocar和30°腹腔镜,脐缘3点、9...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43例资料,年龄19~75 d,体重2.9~6.5 kg。脐下缘6点处置3 mm trocar和30°腹腔镜,脐缘3点、9点处各置入3 mm trocar和操作器械(抓钳、幽门刀、分离器或撑开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28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8 d(平均6 d)出院。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进食正常,未见复发,脐部无可视性瘢痕。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部位腹腔镜手术 幽门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