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通道信号及NLR算法的OFDM系统频偏估计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朝阳 程贵宾 +1 位作者 陈彭 邢海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52-285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OFDM系统频偏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相关检测技术从单路的接收信号中获得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所需的多路混合信号,相比于传统的估计方法减少了接收通道;然后使用非参数似然比(NRL)算法来实现对混合信号的分离,同时利... 提出了一种新的OFDM系统频偏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相关检测技术从单路的接收信号中获得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所需的多路混合信号,相比于传统的估计方法减少了接收通道;然后使用非参数似然比(NRL)算法来实现对混合信号的分离,同时利用Hilbert变换估计OFDM系统的载波频偏(CFO)。NLR算法不需要假设信号的非高斯统计特性,且与MMI-ICA相比,NLR-ICA可以显著改善分离信号的信号干扰比(SIR)。与传统的频偏估计方法相比较,该方法不需要借助同步训练符号,不仅节省了信道带宽,而且克服了信道参数对CFO估计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性。NLR算法的实现不依赖于信号的概率分布,克服了传统ICA算法对信号分布要求,有利于对通信信号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信号 载波频率偏移 独立分量分析 非参数似然参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单通道信号盲分离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解辉 李猛 +2 位作者 田建刚 岳夕彪 杨庆培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7期56-59,共4页
单通道信号的盲分离是非合作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文中给出一种利用小波变换有效实现信号分离的方法。首先推导了小波变换的模关于尺度ac具有对称性的结论,进而利用该对称性及小波变换的线性、冗余性和未与其他信号分量重叠的部分尺... 单通道信号的盲分离是非合作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文中给出一种利用小波变换有效实现信号分离的方法。首先推导了小波变换的模关于尺度ac具有对称性的结论,进而利用该对称性及小波变换的线性、冗余性和未与其他信号分量重叠的部分尺度的小波变换重构时域对应的信号分量,实现频域部分重合的单通道混合信号的盲分离。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实现信号分离,分离效果与信号频谱分离度和输入信噪比成正比,分离结果满足后续对分离信号处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盲分离 单通道信号 小波变换 通信侦察 信息对抗 信号处理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混合信号中周期信号的盲分离 被引量:12
3
作者 彭耿 王丰华 +1 位作者 黄知涛 姜文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5,共4页
在定义信号周期性的基础上,针对多个周期信号、多个周期信号和其他信号单通道混合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特征值分析的周期信号盲分离方法,并对算法的可行性、分离误差及分离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适应较低的信噪比,且具... 在定义信号周期性的基础上,针对多个周期信号、多个周期信号和其他信号单通道混合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特征值分析的周期信号盲分离方法,并对算法的可行性、分离误差及分离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适应较低的信噪比,且具有计算量小、易于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析 信息处理技术 单通道信号分离 特征值分析 周期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高阶调制线性混合信号的频偏估计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勇 张冬玲 +1 位作者 彭华 涂世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针对具有固定帧长和固定帧同步序列的单通道高阶调制线性混合信号,当两路信号编码异步时,在已知帧长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频偏估计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有效频偏估计范围.算法通过求互相关获得目标函数,并利用分级搜索的... 针对具有固定帧长和固定帧同步序列的单通道高阶调制线性混合信号,当两路信号编码异步时,在已知帧长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频偏估计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有效频偏估计范围.算法通过求互相关获得目标函数,并利用分级搜索的方法估计频偏.为对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价,文中同时推导了混合信号频偏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Bound,CRB).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低Eb/N0下可获得接近CRB的估计性能.此外,算法还适用于功率非对称的混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混合信号 高阶调制 频偏估计 最大似然估计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干扰的自动分离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明权 李海峰 马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7-372,共6页
当前主流的眼电(EOG)去除方法需要利用多通道脑电的相关性,难以在单通道的便携式脑机接口(BCI)中应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时差分振幅包络与小波变换的眼电干扰自动分离方法。首先在原脑电信号的长时差分振幅包络上实施双门限法来精确... 当前主流的眼电(EOG)去除方法需要利用多通道脑电的相关性,难以在单通道的便携式脑机接口(BCI)中应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时差分振幅包络与小波变换的眼电干扰自动分离方法。首先在原脑电信号的长时差分振幅包络上实施双门限法来精确检测眼电的起止点,然后利用sym5小波对脑电进行分解并引进Birgé_Massart策略来自适应地确定小波重构系数阈值,最后通过小波重构精确地估计眼电,实现单通道上眼电与脑电的自动分离。大量实验证明,该方法与主流的平均伪迹回归分析和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方法相比,能够获得更好的估计眼电与原眼电的相关性,保证更高的校正信噪比和较强的实时性,能够满足脑机接口多方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脑电信号 眼电分离 小波变换 长时差分振幅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多分量伪码调制脉冲串信号分离及参数提取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航 张淑宁 赵惠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2-1709,共8页
该文针对几种伪随机码调制脉冲串信号,包括伪随机二相编码(PRBC)脉冲串信号、伪随机脉位调制(PPM)脉冲串信号及伪随机脉位调制与伪随机二相编码复合(PRBC-PPM)脉冲串信号,为解决单通道多分量情况下的信号分离和参数提取问题,提出基于奇... 该文针对几种伪随机码调制脉冲串信号,包括伪随机二相编码(PRBC)脉冲串信号、伪随机脉位调制(PPM)脉冲串信号及伪随机脉位调制与伪随机二相编码复合(PRBC-PPM)脉冲串信号,为解决单通道多分量情况下的信号分离和参数提取问题,提出基于奇异值比谱和周期积累的载频及伪码波形估计方法。通过构建奇异值比谱估计广义周期并完成周期积累,再取平方进行FFT变换,并以去载频处理后信号的实部累加和为衡量标准,精确估计出载频并完成脉位波形估计。最后通过内积计算估计出幅度和初始相位。仿真与分析说明该文方法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单通道多分量信号 伪码调制脉冲串信号 参数提取 信号分离 广义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通道心电信号的家用睡眠分期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缪竟鸿 韩旭 +4 位作者 Tasmia Avouka 胡猛 王慧泉 赵晓赟 韦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了实现居家环境下的睡眠健康监测,提出基于可穿戴式单通道心电的不同睡眠阶段识别分析方法,研究了心电信号的27个心率变异性(HRV)特征分别在序列前向选择(SFS)、序列后向选择(SBS)和浮动序列前向选择(SFFS)3种不同方式下最优特征集的... 为了实现居家环境下的睡眠健康监测,提出基于可穿戴式单通道心电的不同睡眠阶段识别分析方法,研究了心电信号的27个心率变异性(HRV)特征分别在序列前向选择(SFS)、序列后向选择(SBS)和浮动序列前向选择(SFFS)3种不同方式下最优特征集的选取,设计了以堆栈式自编码器(SAE)建立的睡眠分期神经网络模型系统。结果表明:基于SFS-SAE的睡眠分期模型方法的分类效果最好,且相邻RR间期序列差值大于50 ms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序列差值的绝对中位差(MADRR)和庞加莱散点图中椭圆短轴(SD1)3种HRV特征都能在此模型系统中有效用于各睡眠阶段的识别,在清醒-睡眠(WAKE-SLEEP)分类、非快速眼动-快速眼动(NREM-REM)分类和浅睡-深睡(N1N2-N3)分类下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2%、80%和81%,基本满足家用睡眠分期判别,可用于睡眠疾病的日常筛查,是对多导睡眠图睡眠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分期 心率变异性 特征选择 神经网络 单通道心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ARMA信号信息融合Wiener反卷积滤波器
8
作者 邓自立 李云 王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7期1225-1230,1234,共7页
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新息模型、白噪声估值器和观测预报器,在线性最小方差最优加权信息融合准则下,对单通道ARMA信号提出了多传感器分布式融合Wiener反卷积滤波器,可统一处理融合滤波、平滑和预报问题。... 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新息模型、白噪声估值器和观测预报器,在线性最小方差最优加权信息融合准则下,对单通道ARMA信号提出了多传感器分布式融合Wiener反卷积滤波器,可统一处理融合滤波、平滑和预报问题。为了计算最优加权,提出了局部估计误差互协方差的计算公式。同单传感器情形相比,可提高滤波精度。一个仿真例子说明了其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单通道ARMA信号 分布式融合 最优加权融合 反卷积 WIENER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MD)的单通道触电信号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春兰 高阁 +3 位作者 张亚飞 叶豪 王海杨 杜松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0-208,共9页
针对从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中提取触电电流的难题,该文提出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与盲源分离相结合提取触电电流的方法。利用LMD算法自适应的将剩余电流信号分解为若干个PF(product function)分量,计算各分量与原... 针对从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中提取触电电流的难题,该文提出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与盲源分离相结合提取触电电流的方法。利用LMD算法自适应的将剩余电流信号分解为若干个PF(product function)分量,计算各分量与原始信号的相似系数,选取相似系数最大且大于0.8的模态分量构造虚拟通道,与剩余电流信号一起构建盲源分离的2个通道,再利用FastICA算法从剩余电流信号中提取触电电流。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时间0.129 s,LMD分解时间为0.032 s,速度更快;在单相电路触电时,基于LMD-FastICA算法和EMD-FastICA算法提取的触电电流与原始触电电流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 4和0.925 3,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96 2和0.109 8;在三相电路触电时,基于LMD-FastICA算法和EMD-FastICA算法提取的触电电流与原始触电电流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 4和0.948 9,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56 4和0.081 55;LMD-FastICA与EMD-FastICA两种算法分解信号的峰值因子的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001~0.103和0.012~0.155,且抑制端点效应更好。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基于触电电流动作的新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检测 算法 局部均值分解 单通道触电信号 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和BSS的单通道盲信号分离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宁宇 马红光 +1 位作者 姜勤波 石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8,共8页
针对空间侦察中单通道宽带接收机截获到多个独立辐射源信号时的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通道盲信号分离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奇异谱分析(SSA)构建伪阵列信号,进而采用盲源分离算法(BSS)实现信号分离。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 针对空间侦察中单通道宽带接收机截获到多个独立辐射源信号时的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通道盲信号分离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奇异谱分析(SSA)构建伪阵列信号,进而采用盲源分离算法(BSS)实现信号分离。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分离空间侦察中的几种常用信号,对单频信号和线性调频信号构成的单通道信号,在信噪比大于6dB时,分离前后信号的相似系数大于0.9;对不同的相移键控信号构成的单通道信号,在信噪比大于4dB时,误码率小于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奇异谱分析 单通道信号分离 空间电子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EWT-ICEEMDAN的单通道脑电信号眼电伪迹去除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婷 舒智林 +2 位作者 孙玉波 韩建达 于宁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84-1592,共9页
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存在频谱混叠,目前的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伪迹去除方法容易造成脑电信号失真。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WT)和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的单通道脑电信号眼电伪迹去除算法。首先使用EWT将单通... 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存在频谱混叠,目前的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伪迹去除方法容易造成脑电信号失真。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WT)和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的单通道脑电信号眼电伪迹去除算法。首先使用EWT将单通道脑电信号分解为δ频段和高频段信号,再用ICEEMDAN将δ频段信号自适应分解为多维本征模态函数(IMFs),设置样本熵阈值自动去除眼电伪迹信号,最后重构得到滤波后的脑电信号。基于半模拟脑电数据和真实脑电数据开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已有算法能够在去除眼电伪迹的同时更好地保留原始脑电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脑电信号 眼电伪迹 经验小波变换 完备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单通道故障特征分离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霖 栗茂林 +2 位作者 李利邦 刘飞 徐光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5-840,共6页
针对单通道振动信号的多特征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非负矩阵分解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利用时频分布来描述信号中的局部故障特征,通过核心一致性指标评估子空间维数;然后,在幅值谱矩阵分解的基础上,通过... 针对单通道振动信号的多特征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非负矩阵分解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利用时频分布来描述信号中的局部故障特征,通过核心一致性指标评估子空间维数;然后,在幅值谱矩阵分解的基础上,通过正交性约束实现低维嵌入分量信息的分离,获取局部特征的准确描述;最后,采用相位恢复理论重构出特征波形,对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故障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利用单通道信号有效地分离出微弱的局部故障特征,为机械状态的早期故障诊断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单通道信号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时频重叠高斯调幅通信信号盲分离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支亚京 陈晓 蔡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4-208,共5页
为了解决单通道多个时频重叠高斯调幅通信信号共信道的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与最小值搜索的盲分离算法。根据信号的特征,建立信号模型,利用接收到的一组混合信号的数据,利用混合遗传与最小值搜索的盲分离算法对所有待估计参数... 为了解决单通道多个时频重叠高斯调幅通信信号共信道的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与最小值搜索的盲分离算法。根据信号的特征,建立信号模型,利用接收到的一组混合信号的数据,利用混合遗传与最小值搜索的盲分离算法对所有待估计参数进行联合搜索,实现了多个信号分量的重构和分离。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小值搜索算法(初值选取误差控制在远离期望值的5%以内)和遗传算法相比,该算法有较高的数值精度和不受初值选取影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时频重叠信号 混合遗传与最小值搜索的盲分离算法 遗传算法 最小值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通道音频信号分离的声反馈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育烽 姚加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1-214,236,共5页
针对现有多种声反馈控制算法对环境变化敏感的问题,将单通道音频信号分离法用于声反馈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在助听器和公共扩音系统中的声反馈控制效果突出,环境的改变对声反馈抑制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鲁棒性强。
关键词 声反馈控制 自适应滤波器 单通道音频信号分离 非负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自相关函数的诱发电位单通道单次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峰 邱天爽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4-777,共4页
单通道信号分离一直是信号处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是被许多学者广泛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一种以时间自相关函数作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分离方法。先使用小波模极大值法来估计出迭代初始值与源信号的时间自相关函数,然后得到... 单通道信号分离一直是信号处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是被许多学者广泛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一种以时间自相关函数作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分离方法。先使用小波模极大值法来估计出迭代初始值与源信号的时间自相关函数,然后得到的最优解就是对待分离信号的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诱发电位信号的单通道单次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信号分离 时间自相关函数 诱发电位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幅度LFM干扰下的单通道盲分离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路威 张邦宁 陆溪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418,共8页
针对时变幅度LFM干扰下的单通道通信信号与干扰盲分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粒子滤波的单通道扰信盲分离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了受扰信号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利用遗传重采样粒子滤波得到通信码元和未知参数的最大后验估计。针对... 针对时变幅度LFM干扰下的单通道通信信号与干扰盲分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粒子滤波的单通道扰信盲分离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了受扰信号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利用遗传重采样粒子滤波得到通信码元和未知参数的最大后验估计。针对标准粒子滤波中存在的粒子退化现象,本文引入了遗传进化操作来迭代估计优质粒子,在减少了所需粒子数量的同时,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使新算法在时变幅度LFM干扰的影响下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非扩频通信信号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在干信比小于15dB,信噪比大于16dB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从单路接收的受扰信号中分离出通信信号与LFM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通信信号与干扰盲分离 时变幅度LFM干扰 粒子滤波 遗传算法 干信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时变ICA算法及其在大坝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17
作者 黄大伟 戴吾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14-118,共5页
EEMD-ICA算法具有良好的单通道分离性能,但其使用的Fast ICA是一类离线批处理算法,没有时变处理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在线盲源分离的单通道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EASI算法,该算法可用于识别混合矩阵缓慢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的... EEMD-ICA算法具有良好的单通道分离性能,但其使用的Fast ICA是一类离线批处理算法,没有时变处理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在线盲源分离的单通道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EASI算法,该算法可用于识别混合矩阵缓慢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的单通道时变ICA算法,即基于EEMD的单通道EASI算法(EEMD-EASI),并将其应用于五强溪大坝位移监测数据的单通道时变ICA分离中。模拟试验表明,EEMD-EASI算法在单通道时不变和时变混合情况下都具有良好分离效果;而大坝变形分析实例进一步表明EEMD-ICA算法能够分离出温度效应位移分量及时效分量,从时变混合矩阵可以看出大坝蓄水几年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信号变形分析 单通道时变ICA算法 EASI算法 五强溪大坝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MA有色观测噪声的单通道多传感器信息融合Wiener滤波器
18
作者 邓自立 李云 王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5期271-275,共5页
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ARMA新息模型、白噪声估值器和观测预报器,对带滑动平均(MA)有色观测噪声的单通道ARMA信号,在线性最小方差最优信息融合准则下,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Wiener滤波器,可统一处理滤波、平滑和预报问题。提... 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ARMA新息模型、白噪声估值器和观测预报器,对带滑动平均(MA)有色观测噪声的单通道ARMA信号,在线性最小方差最优信息融合准则下,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Wiener滤波器,可统一处理滤波、平滑和预报问题。提出了用于得到最优加权系数的局部滤波误差方差和协方差计算公式。同单传感器情形相比,可提高滤波精度。一个目标跟踪系统的仿真例子说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ARMA信号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有色观测噪声 线性最小方差最优融合 WIENER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单通道sEMG分解与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手势识别方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松 李江涛 +1 位作者 别东洋 韩建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8-235,共8页
在基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动作识别中,使用单通道传感器能够简化系统、减少识别延时,但也存在识别精度偏低的问题。为了提高识别精度,本文提出将单通道sEMG信号分解策略与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在该方法中,... 在基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动作识别中,使用单通道传感器能够简化系统、减少识别延时,但也存在识别精度偏低的问题。为了提高识别精度,本文提出将单通道sEMG信号分解策略与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先将单通道sEMG信号分解成多通道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MUAPTs),然后提取MUAPTs的特征,最后将这些特征对LSTM分类模型进行训练。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手势动作识别为对象,对6名受试者分别建立了4种分类模型,包括基于未分解信号的支持向量机(SVM)、基于分解信号的SVM、基于未分解信号的LSTM、以及本文提出的基于分解信号的LSTM,并定义识别精度量化指标对这四种模型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估。对于旋前方肌sEMG信号,在使用本文所提方法进行手势识别时,平均估计精度均能达到90%以上,比未分解的LSTM高18.7%,比分解信号的SVM高4.17%,比未分解信号的SVM高11.53%。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表面肌电信号 分解 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 手势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自适应模态重组的光学下变频信号分离方法
20
作者 孙世腾 谢树果 +1 位作者 宋雨杭 濮晗春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2,共8页
光学下变频技术可将宽频带内全部电磁信号同时下变频到低频区间进行接收,是一种新型宽频带电磁环境快速接收技术。但是,获取的光学下变频信号中包含源个数未知、带宽不同的多种信号,现有信号分离方法需要获知源信号的个数,且无法同时分... 光学下变频技术可将宽频带内全部电磁信号同时下变频到低频区间进行接收,是一种新型宽频带电磁环境快速接收技术。但是,获取的光学下变频信号中包含源个数未知、带宽不同的多种信号,现有信号分离方法需要获知源信号的个数,且无法同时分离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为实现对光学下变频信号的自动分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自适应模态重组的光学下变频信号分离方法。通过频谱分割因子和频谱包络检测,对光学下变频信号的VMD过分解模态进行自动重组和信号重组模态提取,实现光学下变频信号分离。对于包含普通脉冲信号、宽带码分多址(WCDMA)信号和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光学下变频信号,可自动实现对三种信号的分离,且与原信号的相似系数均高于0.97。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及方法在分离光学下变频信号时无需获知源信号的个数,并能同时分离具有不同带宽的多种源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光学下变频 单通道信号分离 频谱分割因子 频谱包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