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牵引供电光伏储能系统多层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7,I0020,共12页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新型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其交流侧跨接α/β相牵引母线、直流侧接入光伏储能。首先,推导新型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逆变器传统两端口模式转变为RER的三端口模式存在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解耦方法;其次,针对新型RER三端口间多向能流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从2.52%降低至1.58%,平均功率因数从0.688上升至0.966,再生制动回收率61.65%,光伏消纳率94.16%;主设备容量降低42.31%,成本降低37.23%,说明所提新型RER在实现现有RER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单逆变器跨相式铁路能量路由 多层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器的反步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24
2
作者 侯波 穆安乐 +2 位作者 董锋斌 刘俊伟 刘宏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93-99,共7页
为克服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器系统中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器非线性控制策略。以输出滤波电容电压及其导数为状态变量,建立了逆变器连续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得到具有严参数反馈形式的系统... 为克服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器系统中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器非线性控制策略。以输出滤波电容电压及其导数为状态变量,建立了逆变器连续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得到具有严参数反馈形式的系统非精确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反步法和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了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器的反步滑模控制策略,可实现系统全局意义下的渐近稳定,有效地克服了反步法对系统模型的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存在不确定参数和外界扰动时,采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系统输出无静差、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很少,对直流电压源扰动和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且同时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电压型全桥逆变 非线性控制 反步滑模控制 参数不确定 外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臂推挽式单相电压源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案(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谷春艳 刘超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9-103,共5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双臂推挽式逆变器,包括其电路拓扑、每个开关器件的功率分布和调制策略。分析了这种电压源逆变器的主要参数,如总谐波失真度(THD)和失真指数(DF)。比较研究表明,这种逆变器的质量明显优于方波逆变器,同时开关损耗明显低于... 该文介绍了一种双臂推挽式逆变器,包括其电路拓扑、每个开关器件的功率分布和调制策略。分析了这种电压源逆变器的主要参数,如总谐波失真度(THD)和失真指数(DF)。比较研究表明,这种逆变器的质量明显优于方波逆变器,同时开关损耗明显低于PWM调制方式,特别适用于宽频范围。介绍了计算公式和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推挽式相电压源逆变 调制方案 电路拓扑 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多模块电压源型逆变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闯 田孝铜 +2 位作者 王亚伟 蔡国伟 田新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8-96,114,共10页
为实现低压直流到高压交流的变换,提出一种适用于低输入电压场合的单相多模块电压源型逆变器拓扑。产生同样大小的交流电压,电压源型逆变器(VSI)的直流侧电压仅需为传统H桥逆变器的1/3,因而更加适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和电池储能系统。介... 为实现低压直流到高压交流的变换,提出一种适用于低输入电压场合的单相多模块电压源型逆变器拓扑。产生同样大小的交流电压,电压源型逆变器(VSI)的直流侧电压仅需为传统H桥逆变器的1/3,因而更加适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和电池储能系统。介绍单相多模块VSI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分析单极性PWM下电路运行特性,在此基础上完成电容器参数的设计,最后通过PSIM软件对该电路结构进行仿真,并搭建一个2k W的实验系统,对带有稳态负荷、阶跃负荷及感性负荷时的工作特性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容参数设计合理,提出的VSI具有较大的升压能力,并在阶跃负荷、感性负荷下依然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电压源型逆变 多模块 新能源发电 极性PWM 电池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谐振单端逆变器的时域分析和参数设计
5
作者 张德华 傅晓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38,共6页
以实现准谐振单端逆变器(QRI)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为目标,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对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QRI的工作模式以R-L-C二阶振荡过程和R-L一阶过渡过程为主;针对不同工作模式,列写状态方程,求得状态变量的时域解,并借助Matlab仿... 以实现准谐振单端逆变器(QRI)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为目标,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对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QRI的工作模式以R-L-C二阶振荡过程和R-L一阶过渡过程为主;针对不同工作模式,列写状态方程,求得状态变量的时域解,并借助Matlab仿真软件进行数值分析;根据零电压开关条件以及电源和开关器件利用率等效率和经济指标,基于数值分析结果,设计一个最大输出功率为2.4 kW的感应加热电源。仿真结果证明,设计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谐振逆变 感应加热 振荡电路 时域分析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Y移30°PMSM两电机串联系统的谐波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陵顺 张少一 刘华菘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78,共7页
针对广义零序谐波驱动的双Y移30°PMSM两电机串联系统解耦运行的问题,利用绕组函数的概念,建立了双Y移30°PMSM集中绕组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函数式,得到了第一台电机高次谐波与相串联的第二台电机基波电流耦合关系的磁动势表达式,... 针对广义零序谐波驱动的双Y移30°PMSM两电机串联系统解耦运行的问题,利用绕组函数的概念,建立了双Y移30°PMSM集中绕组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函数式,得到了第一台电机高次谐波与相串联的第二台电机基波电流耦合关系的磁动势表达式,分析了高次谐波对该串联系统解耦运行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第一台电机含5、7次空间谐波的串联系统多维空间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变速、变负载的仿真研究,得出了5、7次空间谐波的耦合效应,揭示了该串联系统解耦控制对电机定子绕组设计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逆变器 双Y移30°PMSM 串联系统 谐波效应 解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相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两相开路故障容错控制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美玲 刘国海 +2 位作者 陈前 赵文祥 朱旭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566-3575,共10页
单逆变器驱动的3×3相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系统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点。该文针对此系统的两相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各模块转矩重新分配的容错控制策略。当同一模块发生两相开路故障时,将该故障模块完全切除,通过增加非故障模块... 单逆变器驱动的3×3相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系统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点。该文针对此系统的两相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各模块转矩重新分配的容错控制策略。当同一模块发生两相开路故障时,将该故障模块完全切除,通过增加非故障模块的电流来实现容错运行。对于不同模块同相位两相开路,通过分析故障后各模块的等效电路,获得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电流之间的关系,然后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以铜耗最小为目标,求解电流幅值的最优解,最终实现转矩的重新分配。当发生不同相位两相开路时,以故障模块输出最大平均转矩以及总的转矩脉动最小为目标,对各模块转矩进行重新分配。该方法通过增加正常模块转矩脉动来部分抵消故障模块产生的脉动,达到抑制输出转矩脉动的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容错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故障后电机的转矩脉动,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相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 单逆变器 容错控制 开路故障 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六相与三相PMSM串联系统的解耦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闫红广 刘陵顺 +1 位作者 李永恒 孙美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6-373,共8页
针对单逆变器驱动的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与三相PMSM串联系统,通过解耦变换将控制电流变换到由3个互相垂直的子空间组成的静止坐标系中,六相电机和三相电机分别由第一子空间和第二子空间的电流量控制。通过旋转变换将模型转换到... 针对单逆变器驱动的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与三相PMSM串联系统,通过解耦变换将控制电流变换到由3个互相垂直的子空间组成的静止坐标系中,六相电机和三相电机分别由第一子空间和第二子空间的电流量控制。通过旋转变换将模型转换到旋转坐标系下,采用矢量控制策略实现了串联系统中两台电机的独立控制和解耦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对称六相串联三相PMSM系统可以实现平稳运行,两台电机的动态响应迅速,转速和转矩互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控制 串联系统 单逆变器 对称六相PMSM 三相PM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