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α-β静止坐标系的PWM整流器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强 尹忠刚 钟彦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80,共8页
系统分析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α-β静止参考坐标系的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将PWM整流器简化为两个与传统单相升压变换器类似的电路结构。根据空间矢量调制理论,分析了开关信号由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三相... 系统分析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α-β静止参考坐标系的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将PWM整流器简化为两个与传统单相升压变换器类似的电路结构。根据空间矢量调制理论,分析了开关信号由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三相静止坐标系变换时的控制策略。根据输入/输出能量平衡原则,对系统设计所需的参数条件进行了分析和实验验证。该模型大大简化了对PWM整流器的分析,并且易于数字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有效地抑制注入电网的谐波,使交流输入电流为正弦波,并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单输出模型 α-β 静止坐标系 PWM 整流器 位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两桥臂三电平脉宽调制整流器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及控制策略(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尹忠刚 钟彦儒 刘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12,共7页
系统分析三相两桥臂三电平中性点箝位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和工作模式,提出一种基于α-β静止参考坐标系的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将三相两桥臂三电平PWM整流器简化为2个与传统单相升... 系统分析三相两桥臂三电平中性点箝位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和工作模式,提出一种基于α-β静止参考坐标系的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将三相两桥臂三电平PWM整流器简化为2个与传统单相升压变换器类似的电路结构。根据空间矢量调制理论,分析各开关信号由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三相静止坐标系变换时的控制策略。该模型简化了对PWM整流器的分析,并且易于数字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三相两桥臂三电平PWM整流器及其双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中性点箝位 脉宽调制整流器 输入 单输出模型 α-β静止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及其在黄河和西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健 张建云 郭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19,共6页
简要介绍了多输入单输出模型(MISOM)的基本原理 ,详细介绍了该模型在黄河花园口 ,西江梧州、高要等站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讨论了模型的精度、预报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以及对模型进一步改进的意见。该模型分别在上述3站建立了预报方案 ,各预... 简要介绍了多输入单输出模型(MISOM)的基本原理 ,详细介绍了该模型在黄河花园口 ,西江梧州、高要等站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讨论了模型的精度、预报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以及对模型进一步改进的意见。该模型分别在上述3站建立了预报方案 ,各预报方案应用4年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率定 ,2年资料进行模型检验 ,并应用于1997年汛期的洪水预报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单输出模型 模型参数率定 洪水预报 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输入单输出ARX模型的塔机起重臂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胜春 李文豪 +1 位作者 安宏 安增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107,176,共7页
针对塔机起重臂结构的健康诊断,提出一种基于时序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ARX的塔机起重臂结构损伤诊断模型,即以起重臂上相邻三个节点中的中间节点的动态位移数据作为输出,以中间节点的相邻两节点的动态位移数据作为输入建立诊断模型。推导... 针对塔机起重臂结构的健康诊断,提出一种基于时序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ARX的塔机起重臂结构损伤诊断模型,即以起重臂上相邻三个节点中的中间节点的动态位移数据作为输出,以中间节点的相邻两节点的动态位移数据作为输入建立诊断模型。推导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为进一步减小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所产生的偏差,采用花朵授粉算法(Flower Pollination Algorithm,FPA)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有限元对塔机建模并对模型施加塔机起升时的动态激励载荷,获取起重臂上相关节点完好工况与损伤工况的动态位移数据。用诊断模型处理获取到的动态位移数据得到损伤特征参数,并定义损伤程度参数,以此对起重臂结构健康状态、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塔机起重臂 结构健康诊断 输出输出ARX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急救援的多输入单输出磁感应透地通信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艳芬 王亮 +3 位作者 孙彦景 张亮 徐华 潘东跃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
为提高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扩大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研究了多输入单输出(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建立了MISO模型,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建立KCL方程,获得了MISO模型的收发功率,分析了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路径损... 为提高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扩大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研究了多输入单输出(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建立了MISO模型,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建立KCL方程,获得了MISO模型的收发功率,分析了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路径损耗;研究了MISO模型磁感应强度分布特性,得出了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当发射线圈具有相同电流时,MISO模型较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型的路径损耗明显降低,发射线圈越多,则路径损耗越小;当发射功率相同时,接收功率近似与发射线圈个数呈正比,接收端磁感应强度随发射线圈个数的增加而增大;MISO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当各发射线圈通有相同电流时,MISO(1,2)模型的传输距离约为SISO模型的1.11倍,MISO(2,2)模型的传输距离约为SISO模型的1.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信 应急救援 透地通信 磁感应透地通信 多输入单输出模型 磁感应强度 路径损耗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X模型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鹏 石来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9-683,共5页
采用现代控制理论的系统辨识方法 ,探索“黑盒”模型在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 .在研究中 ,应用了多输入 /单输出自回归 (ARX)模型进行变风量系统的故障检测 ,把ARX模型用于不同的系统和子系统 ,建立了系统模型和部件模型 。
关键词 系统辨识 多输入/输出自回归模型 故障检测与诊断 变风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模型过估计的最小噪声子空间盲辨识(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端金 蒋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6,共5页
研究基于信道模型过估计的盲系统辨识问题.采用最小噪声子空间方法,提出了一种通信信道盲辨识算法.与现有算法比较,提出的算法减少了辨识过程的计算量,提高了辨识精度,并对信道阶数过估计具有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阶数过估计时,... 研究基于信道模型过估计的盲系统辨识问题.采用最小噪声子空间方法,提出了一种通信信道盲辨识算法.与现有算法比较,提出的算法减少了辨识过程的计算量,提高了辨识精度,并对信道阶数过估计具有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阶数过估计时,提出的算法仍能给出较好的参数辨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辨识 输入多输出模型 最小噪声子空间 信道阶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基于SISO阻抗模型的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在不同域下的稳定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家元 涂春鸣 +3 位作者 肖凡 郭祺 邹凯星 姜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6777-6788,共12页
弱电网下电网阻抗的存在导致并网逆变器(grid-connected inverter,GCI)的稳定性降低,严重时甚至破坏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基于锁相环输出小信号扰动建模思想,分别构建弱电网下LCL型GCI系统在αβ域与dq域下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 弱电网下电网阻抗的存在导致并网逆变器(grid-connected inverter,GCI)的稳定性降低,严重时甚至破坏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基于锁相环输出小信号扰动建模思想,分别构建弱电网下LCL型GCI系统在αβ域与dq域下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阻抗模型,实现GCI从dq域下的多输入多输出阻抗矩阵模型到αβ域下的SISO阻抗模型的等效变换。同时,在相同的主电路参数与控制环参数下,利用构建的SISO阻抗模型揭示了控制在αβ域下的GCI的稳定性强于dq域下控制的GCI的机理。而且,GCI在αβ域下的稳定性强于dq域的结论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弱电网中基于单L滤波及具有电网侧电容补偿的GCI系统。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并网逆变器 αβ域 dq域 输入输出阻抗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峰值聚类在塔机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胜春 安宏 +1 位作者 安增辉 李文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建立塔机有限元模型,获取塔机完好状态和各损伤工况的各采集点的动态位移。提出了两种模型建立方法,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动态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对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参数初... 建立塔机有限元模型,获取塔机完好状态和各损伤工况的各采集点的动态位移。提出了两种模型建立方法,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动态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对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参数初值,进一步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参数优化,提高了模型精度。以完好工况的塔机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悬臂梁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基于时域数据的双输入单输出模型,计算参数,建立损伤识别模型,用待检状态的位移数值拟合模型,用两种模型计算出的残差方差做损伤因子,利用密度峰值聚类方法对损伤因子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塔机的损伤判定和损伤位置的确定。这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诊断方法可对塔机微小损伤进行智能诊断和位置确定,该方法只需要塔机完好状态的数据和待检状态的数据即可自动诊断,解决了塔机损伤识别中损伤数据难以获取,因而无法实现智能训练和诊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机 双输入单输出模型 粒子群优化 密度峰值聚类 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工作点时变特性的并网变流器全工作区间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伟杰 肖凡 +4 位作者 涂春鸣 郑宇婷 肖泽坤 郭祺 葛平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01-2814,I0023,共15页
现有工程运行数据显示,并网变流器(grid-connected converter,GCC)的动态特性与工作点密切相关。受新能源出力波动、负载投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流器工作点呈现随机时变特性。因此,分析整个工作区间中所有工作点的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 现有工程运行数据显示,并网变流器(grid-connected converter,GCC)的动态特性与工作点密切相关。受新能源出力波动、负载投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流器工作点呈现随机时变特性。因此,分析整个工作区间中所有工作点的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阻抗/导纳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分析GCC运行于特定工作点时的稳定性,但考虑系统所有可能工作点时则需重复分析,工作量大且难度较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一种考虑工作点变量的多元建模方法。将工作点变量引入导纳模型,通过控制环路重构,建立GCC的多变量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模型。所提模型直接包含工作点变量,因此可以有效分析变流器全工作区间动态特性。此外,综合考虑变流器最大传输限制和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安全运行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实现多维工作区间中系统稳定性的直观表征。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多变量SISO模型和基于安全运行域的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所提模型和方法在分析电力电子装置运行极限、指导变流器设计和辅助功率器件发挥极限性能等工程场景中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流器 工作点 多变量输入单输出模型 安全运行域 时变系统 全工作区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逆变不同控制回路动态交互作用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薇 郭春义 杨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43,I0019,共14页
为了研究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各换流器控制系统间的交互作用,文中首先建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推导得到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根据单通道分析设计理论建立等效单... 为了研究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各换流器控制系统间的交互作用,文中首先建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推导得到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根据单通道分析设计理论建立等效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离出不同控制回路的耦合控制通道,定量评估系统强度、逆变侧交流联络线与控制参数等对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整流侧或逆变侧交流系统强度降低时,两侧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增强;当交流联络线长度缩短时,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ultilevel modular converter,MMC)控制回路间的动态交互增强,各控制环节参数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最后,在PSCAD/EMTDC上搭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详细仿真模型,验证所建立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及上述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多变量反馈控制理论 交互作用 输入输出反馈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水文预报在三峡水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卫晓婧 刘攀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7-39,共3页
结合基于经典贝叶斯统计推断理论的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与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建立了不确定性水文预报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长江三峡水库,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较传统方法而言,不确定性水文预报可更好的避免由... 结合基于经典贝叶斯统计推断理论的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与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建立了不确定性水文预报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长江三峡水库,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较传统方法而言,不确定性水文预报可更好的避免由于模型的不确定性而引入的误差;②应用于三峡水库入库流量预报,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流量可很好地覆盖实际观测流量,取得理想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C 多输入单输出模型 新安江模型 不确定性水电水文预报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盲信道估计新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岗 陈芳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12-1516,共5页
基于单输入多输出的信道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信道盲估计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基于低阶统计量,计算速度快;并且把信道阶数作为染色体的一部分参与估计,从而能在信道阶数未知的条件下同时对信道阶数和参数进行估计。仿真结果... 基于单输入多输出的信道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信道盲估计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基于低阶统计量,计算速度快;并且把信道阶数作为染色体的一部分参与估计,从而能在信道阶数未知的条件下同时对信道阶数和参数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现有的非迭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盲估计 输入多输出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干燥窑内判断传感器有效状态方法的研究
14
作者 张佳薇 郭润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7,60,共4页
为了判断传感器的有效工作状态,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和CMAC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方法。利用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D-S证据理论,消除故障检测、诊断中的不确定性。采用模块化的小脑模型识别网络建立基本信任分配函数... 为了判断传感器的有效工作状态,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和CMAC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方法。利用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D-S证据理论,消除故障检测、诊断中的不确定性。采用模块化的小脑模型识别网络建立基本信任分配函数,具有最佳一致逼近特性,同时解决了D-S证据理论确定基本信任分配函数的困难和因输入参数改变影响信任分配函数构建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木材干燥过程中传感器工作状态进行有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数据融合 双输入输出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循环统计量的盲均衡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振江 张立毅 +1 位作者 赵菊敏 李灯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194-4196,共3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循环二阶统计量的盲均衡算法。通过对信道输出信号进行过采样,建立单输入多输出信道模型。由于过采样等效信道矩阵具有特殊结构,使得仅仅根据零延迟时的协方差矩阵所包含的信息就能实现信道估计,根据不同延迟下的协方...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循环二阶统计量的盲均衡算法。通过对信道输出信号进行过采样,建立单输入多输出信道模型。由于过采样等效信道矩阵具有特殊结构,使得仅仅根据零延迟时的协方差矩阵所包含的信息就能实现信道估计,根据不同延迟下的协方差矩阵也可求得不同时延的均衡器矩阵,然后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来优化均衡器得到最佳延迟协方差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采样 循环平稳 二阶统计量 输入多输出模型 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序列的双馈风机变流器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许饶琪 彭晓涛 +3 位作者 秦世耀 陈人杰 王瑞明 王靖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8-586,共9页
准确的模型和参数是仿真分析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基础,变流器控制参数的“黑箱化”使得对其进行参数辨识成为必然。文章主要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控制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首先建立了变流器控制系统双输入单输出传递函数模型,并离散... 准确的模型和参数是仿真分析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基础,变流器控制参数的“黑箱化”使得对其进行参数辨识成为必然。文章主要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控制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首先建立了变流器控制系统双输入单输出传递函数模型,并离散化得到其辨识等效数学模型。基于该辨识模型,提出了从二次侧量测信号叠加三相M序列的激励方法和基于正余弦优化算法的辨识方法。最后,利用仿真算例验证了该参数辨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比了故障工况下原系统与辨识模型有功输出,结果表明辨识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同时仿真分析了锁相环相位误差、电网电压和风速波动对辨识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转子侧变流器 双输入输出辨识模型 参数辨识 M序列 正余弦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链路延时对LCC-HVDC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硕 郭春义 +2 位作者 张加卿 徐李清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0-79,共10页
为研究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控制链路延时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考虑控制链路延时后的LCC系统小信号模型,包括状态空间模型和单输入单输出... 为研究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控制链路延时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考虑控制链路延时后的LCC系统小信号模型,包括状态空间模型和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然后,基于所建立的模型,研究不同交流系统强度下控制链路延时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移动特征,获得主导模态的振荡频率,定量评估控制链路延时对系统幅值和相位裕度的影响。最后,研究控制链路延时对系统临界运行短路比和控制参数可行域的影响,揭示控制链路延时、交流系统强度及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交互作用机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控制链路延时的增加,为保证LCC系统稳定传输额定功率,交流系统强度不能过低;链路延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参数的可行域,尤其是在弱系统工况,当LCC控制链路延时较大时,需适当降低定直流电压控制器或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的带宽来保证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 链路延时 状态空间模型 输入输出反馈控制模型 小信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control for hydraulic transmission of unmanned ground vehicle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岩 张泽 秦绪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Variable pump driving variable motor(VPDVM)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of an unmanned ground vehicle(UGV).VPDVM is a dual-input single-output nonlinear system with coupling,which is ... Variable pump driving variable motor(VPDVM)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of an unmanned ground vehicle(UGV).VPDVM is a dual-input single-output nonlinear system with coupling,which is difficult to control.High pressure automatic variables bang-bang(HABB) was propos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motor speed.First,the VPDVM nonlinear mathematic model was introduced,then linearized by feedback linearization theory,and the zero-dynamic stability was proved.The HABB control algorithm was proposed for VPDVM,in which the variable motor was controlled by high pressure automatic variables(HA) and the variable pump was controlled by bang-bang.Finally,simulation of VPDVM controlled by HABB was developed.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HABB can implement the desired motor speed rapidly and has strong robustness against the variations of desired motor speed,load and pump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ground vehicle HYDRAULIC nonlinear system high pressure automatic variables bang-ba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