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入VSC并网系统单输入单输出传递函数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尹睿 孙媛媛 +5 位作者 王姗姗 赵兵 吴广禄 杨盼博 秦善萌 赵悦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724-6738,共15页
为克服多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sourceconverter,VSC)并网系统阶数高、稳定机理分析复杂等问题,该文基于并网VSC系统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将高阶次的多馈入VSC并网系统降阶为一维低阶系统,简化... 为克服多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sourceconverter,VSC)并网系统阶数高、稳定机理分析复杂等问题,该文基于并网VSC系统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将高阶次的多馈入VSC并网系统降阶为一维低阶系统,简化多馈入VSC并网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过程。以双馈入VSC并网系统为例,该文推导双馈入VSC并网系统SISO传递函数模型,分析双馈入并网系统VSC间产生耦合的原因,揭示交流电网强度与锁相环带宽影响双馈入VSC并网系统稳定性的机理。分析表明,当双馈入VSC并网系统的控制参数相同时,联络线阻抗使得并网系统VSC之间产生耦合,进而增大SISO传递函数的初始幅值,导致相同电网强度下双馈入VSC并网系统较单馈入VSC并网系统更易失稳。而当双馈入VSC并网系统控制参数不同时,锁相环动态使得并网系统VSC间通过电网阻抗产生耦合,SISO传递函数幅值裕度将随锁相环带宽向有较大锁相环带宽VSC靠近时减小,即双馈入VSC系统锁相环带宽越接近于带宽较大的一方,SISO传递函数幅值裕度越低,系统越易失稳。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进行频域和时域仿真,验证所提出SISO传递函数模型与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入VSC并网系统 输入输出 传递函数 稳定性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自回归时空通道聚合策略的多输入单输出云图预测算法
2
作者 吴禹乾 张秀再 李景轩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148,共9页
云图预测的本质是时空序列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序列预测算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框架,即SISO、MIMO和MISO。针对云图运动特点,在MISO框架下结合MIMO与SISO两种框架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隐式自回归时空通道聚合策略的云图预测算法(IASCACP... 云图预测的本质是时空序列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序列预测算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框架,即SISO、MIMO和MISO。针对云图运动特点,在MISO框架下结合MIMO与SISO两种框架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隐式自回归时空通道聚合策略的云图预测算法(IASCACP)。针对MIMO类模型存在的图像关联性缺失以及SISO类模型存在的误差累积过量的问题,引入一种隐式自回归编解码器,利用隐式自回归结构为模型赋予一定的递归特性以捕获序列中的时空关联信息,再用掩码与真实映射模块减少递归带来的误差累积,增强模型鲁棒性;针对云运动不稳定与非线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时空通道聚合预测器,该模块可以有效聚合多阶时空相互作用信息,并对其进行自适应通道再分配以减少特征冗余。将该算法分别在MovingMNIST数据集及FY-4A卫星云图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改进了MIMO与SISO类模型的缺点,预测精度高于其他模型,体现了该模型在云图预测领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预测 风云四号A星 隐式自回归 输入输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电容电压反馈单输入多输出反激式变换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武 卢德祥 +1 位作者 林琼斌 蔡逢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6-105,共10页
为减少小功率供电电源的器件使用数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变换效率,提出一种谐振电容电压反馈控制的不对称半桥反激式变换器。采用一次侧谐振电容电压反馈控制方式,简化了隔离型单输入多输出变换器的控制结构;采用恒定导通时间控制器,从而... 为减少小功率供电电源的器件使用数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变换效率,提出一种谐振电容电压反馈控制的不对称半桥反激式变换器。采用一次侧谐振电容电压反馈控制方式,简化了隔离型单输入多输出变换器的控制结构;采用恒定导通时间控制器,从而省去反馈补偿网络电路的设计;反馈信号取自一次侧谐振电容电压,具有反馈电压纹波大的特点,这会引起恒定导通时间控制出现脉冲破裂现象,变换器不能稳定工作。为抑制谐振电压反馈纹波大引起脉冲破裂的问题,采用纹波补偿恒定导通时间控制抑制反馈信号的电压纹波,从而使变换器工作稳定。最后通过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及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 DC-DC 谐振网络 纹波补偿恒定导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空间法单输入多输出系统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培杰 潘勇 +1 位作者 穆星 任向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针对高阶统计量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要求地层反射系数是非高斯白噪声,并且子波提取速度较慢的缺陷,提出子空间法单输入多输出系统(SIMO)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即基于信号和噪声子空间正交的原理,建立二次型的目标函数,通过对... 针对高阶统计量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要求地层反射系数是非高斯白噪声,并且子波提取速度较慢的缺陷,提出子空间法单输入多输出系统(SIMO)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即基于信号和噪声子空间正交的原理,建立二次型的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就可以提取出混合相位的地震子波,它不需要对地层反射系数做任何假设,因此完全不同于高阶统计量地震子波提取。模型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子空间法SIMO系统混合相位子波提取速度快且准确度高,非常适合于无井和井资料不可靠地区的地震子波提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法 输入输出系统 二阶统计量 混合相位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α-β静止坐标系的PWM整流器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强 尹忠刚 钟彦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80,共8页
系统分析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α-β静止参考坐标系的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将PWM整流器简化为两个与传统单相升压变换器类似的电路结构。根据空间矢量调制理论,分析了开关信号由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三相... 系统分析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α-β静止参考坐标系的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将PWM整流器简化为两个与传统单相升压变换器类似的电路结构。根据空间矢量调制理论,分析了开关信号由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三相静止坐标系变换时的控制策略。根据输入/输出能量平衡原则,对系统设计所需的参数条件进行了分析和实验验证。该模型大大简化了对PWM整流器的分析,并且易于数字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有效地抑制注入电网的谐波,使交流输入电流为正弦波,并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模型 α-β 静止坐标系 PWM 整流器 位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两桥臂三电平脉宽调制整流器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及控制策略(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尹忠刚 钟彦儒 刘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12,共7页
系统分析三相两桥臂三电平中性点箝位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和工作模式,提出一种基于α-β静止参考坐标系的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将三相两桥臂三电平PWM整流器简化为2个与传统单相升... 系统分析三相两桥臂三电平中性点箝位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和工作模式,提出一种基于α-β静止参考坐标系的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将三相两桥臂三电平PWM整流器简化为2个与传统单相升压变换器类似的电路结构。根据空间矢量调制理论,分析各开关信号由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三相静止坐标系变换时的控制策略。该模型简化了对PWM整流器的分析,并且易于数字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三相两桥臂三电平PWM整流器及其双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中性点箝位 脉宽调制整流器 输入 输出模型 α-β静止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CCII多输入单输出n阶电流模式滤波器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春华 沈光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OCCII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1个有源器件、n个电容及n+2个电阻,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电流模式滤波器。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OCCII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1个有源器件、n个电容及n+2个电阻,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电流模式滤波器。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不同功能的滤波器,而电路内部结构及器件数目不变,所以该电路便于单片集成。文中对滤波器进行了PSPICE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输出的第二代电流传输器 电流模式 输入输出n阶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模式n阶CCCII-C的多输入单输出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树祥 王卫东 曹才开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3-245,共3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CCCII的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个有源器件、n个接地电容元件,无需接任何电阻元件,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电流模式滤波。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 该文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CCCII的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个有源器件、n个接地电容元件,无需接任何电阻元件,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电流模式滤波。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不同功能的滤波器,而电路内部结构及器件数目不变,所以该电路便于单片集成。文中对滤波器进行了PSPICE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阶滤波器 电流控制传输器 输入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输入多输出耦合设计任务二阶段迭代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启华 汪涛 +1 位作者 杜义贤 梅月媛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产品开发过程中单输入多输出耦合设计任务间存在复杂的信息依赖关系。采用单阶段方法的任务执行方式时,因所执行的任务数量多并且需传递的信息量大,致使任务间存在的复杂信息关系难以被理清,从而导致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方案分配不够合理,... 产品开发过程中单输入多输出耦合设计任务间存在复杂的信息依赖关系。采用单阶段方法的任务执行方式时,因所执行的任务数量多并且需传递的信息量大,致使任务间存在的复杂信息关系难以被理清,从而导致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方案分配不够合理,任务间的迭代返工次数过多,产品开发周期过长。针对这些问题,在深入分析单输入多输出耦合设计任务单阶段迭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任务迭代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策略,并构建了一种单输入多输出耦合设计任务的二阶段迭代模型及其求解执行时间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得到最佳二阶段设计任务分配方案。以某发动机开发项目为例,进行了该方法的应用分析。研究表明,采取二阶段迭代模型,任务迭代执行时间比单阶段短,并且通过合理分配在1,2两个阶段执行的任务,能够获得最短的二阶段任务迭代执行时间。该方法根据任务间不同的信息关系选择合适的任务迭代模型,能够有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可为产品设计人员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选择合理的任务执行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 耦合设计 任务分配方案 二阶段迭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输入多输出水声信道的联合稀疏恢复估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跃海 曹秀岭 +1 位作者 童峰 陈东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1-2329,共9页
单输入多输出(SIMO)水声通信系统可利用空间分集获取性能增益,考虑到水声信道垂直相关半径通常大于SIMO接收阵的阵元间距,因此各个SIMO信道响应的多径稀疏结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SIMO信道间存在的稀疏相关性,提出分布式压缩感知(CS... 单输入多输出(SIMO)水声通信系统可利用空间分集获取性能增益,考虑到水声信道垂直相关半径通常大于SIMO接收阵的阵元间距,因此各个SIMO信道响应的多径稀疏结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SIMO信道间存在的稀疏相关性,提出分布式压缩感知(CS)框架的SIMO水声信道联合稀疏恢复估计算法,与传统CS信道估计方法只利用信道自身稀疏性相比,联合稀疏恢复估计方法可进一步利用信道间多径结构的相关性提高稀疏重构性能。仿真和海试SIMO水声通信实验表明:与传统估计方法相比,利用多通道联合稀疏恢复可有效提高SIMO信道估计性能,特别是可获取较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输入输出 联合稀疏恢复 分布式压缩感知 水声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输入单输出Hammerstein系统的集成辨识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金生 万百五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7-519,共3页
针对多输入单输出(MISO)Hammerstein系统提出了一种稳态与动态辨识相结合的集成辨识方法.该方法利用稳态信息获取稳态模型的强一致性估计,并通过稳态模型以神经网络获得其非线性逼近函数,再利用动态信息辨识获取多输入单输出(MISO)Hamme... 针对多输入单输出(MISO)Hammerstein系统提出了一种稳态与动态辨识相结合的集成辨识方法.该方法利用稳态信息获取稳态模型的强一致性估计,并通过稳态模型以神经网络获得其非线性逼近函数,再利用动态信息辨识获取多输入单输出(MISO)Hammerstein系统的线性子系统未知参数的一致性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Hammerstein系统 集成辨识 一致性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输入三输出通用电流模滤波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卫东 夏定元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2-24,7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输入三输出通用电流模滤波器 ,该滤波器仅由 4个OMA(+) (operationalmirroredamplifiers)和 5个无源器件构成。电路不仅能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及陷波等各种二阶滤波器功能 ,而且还能实现低通陷波和高通陷波的功...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输入三输出通用电流模滤波器 ,该滤波器仅由 4个OMA(+) (operationalmirroredamplifiers)和 5个无源器件构成。电路不仅能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及陷波等各种二阶滤波器功能 ,而且还能实现低通陷波和高通陷波的功能。不需要元件匹配 ,所有无源器件的灵敏度都非常低。还给出了相应的PSPICE仿真的频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模滤波器 输入输出 电流传输器 低通陷波 高通陷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级联的多输入单输出均衡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艳萍 王珊珊 史岩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接收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其盲均衡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级联的多输入单输出(MISO)均衡器。每级MISO均衡器恢复一个发射信号,之后利用信道估计算法对混合信号进行修改,修改后传递到下一级MISO均衡器进行类...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接收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其盲均衡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级联的多输入单输出(MISO)均衡器。每级MISO均衡器恢复一个发射信号,之后利用信道估计算法对混合信号进行修改,修改后传递到下一级MISO均衡器进行类似的处理。通过原理分析以及性能仿真可见,级联的MISO均衡器能够克服信号相关性对均衡效果的不良影响,与传统MIMO均衡器相比,算法收敛后信号星座点更集中,全局用户间总干扰比也更低;并且下一级MISO均衡器的均方误差低于上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 盲均衡 输入输出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输入多输出推挽变换器的光伏均衡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犇 马瑞 +1 位作者 皇甫宜耿 魏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3-539,共7页
组件串联型光伏系统(包括集中式、组串式、多串式等)由于局部阴影遮蔽常导致组件失配,从而造成较大的发电量损失。光伏均衡器能够在不改变现有光伏系统架构的前提下,通过并联电力电子变换器处理失配条件下的差分功率,从而实现所有组件... 组件串联型光伏系统(包括集中式、组串式、多串式等)由于局部阴影遮蔽常导致组件失配,从而造成较大的发电量损失。光伏均衡器能够在不改变现有光伏系统架构的前提下,通过并联电力电子变换器处理失配条件下的差分功率,从而实现所有组件工作在其最大功率点附近,因而可以大大提升光伏系统在失配条件下的发电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输入多输出推挽变换器的光伏均衡器,该拓扑具有结构简单、开关器件少等优点。首先对光伏组件的遮蔽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光伏均衡器的原理进行了阐述;继而对所提出的光伏均衡器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最后对所设计的光伏均衡器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伏均衡器能够大幅提升光伏系统在失配条件下的发电量,最大提升量可达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光伏均衡器 局部阴影 输入输出 推挽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双输入单输出液压伺服系统抗污染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关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7,共3页
对一种专用双输入单输出液压伺服系统的抗污染性进行分析 ,指出其中几种主要液压污染故障及产生原因 ,并围绕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及结论作介绍。
关键词 输入输出 液压伺服系统 抗污染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逼近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时延控制系统
16
作者 曲子芳 杜贞斌 朱翼隽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5-420,共6页
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时延系统,本文考虑了其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问题。构建了一种自适应时延模糊逻辑系统用来逼近未知时延函数;设计了补偿器来抵消模糊逼近误差和外部扰动。根据跟踪误差给出了参数调节规律。构造了包含时延的李亚... 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时延系统,本文考虑了其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问题。构建了一种自适应时延模糊逻辑系统用来逼近未知时延函数;设计了补偿器来抵消模糊逼近误差和外部扰动。根据跟踪误差给出了参数调节规律。构造了包含时延的李亚普诺夫函数,从而证明了误差闭环系统满足期望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 非线性系统 时延 模糊逻辑系统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及其在黄河和西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健 张建云 郭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19,共6页
简要介绍了多输入单输出模型(MISOM)的基本原理 ,详细介绍了该模型在黄河花园口 ,西江梧州、高要等站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讨论了模型的精度、预报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以及对模型进一步改进的意见。该模型分别在上述3站建立了预报方案 ,各预... 简要介绍了多输入单输出模型(MISOM)的基本原理 ,详细介绍了该模型在黄河花园口 ,西江梧州、高要等站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讨论了模型的精度、预报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以及对模型进一步改进的意见。该模型分别在上述3站建立了预报方案 ,各预报方案应用4年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率定 ,2年资料进行模型检验 ,并应用于1997年汛期的洪水预报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模型 模型参数率定 洪水预报 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结构式不确定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18
作者 张高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3期3433-3435,3440,共4页
考虑了一类具有结构式不确定系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给出了系统存在一个固定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鲁棒稳定的充要条件。两个例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输入输出 控制器 鲁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离散积分滑模预测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邱 赵东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8-903,共6页
基于离散滑模控制理论和模型预测控制理论,针对一类带有外界干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离散时间积分滑模预测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结合了滑模控制和预测控制的优点,利用积分滑模降低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保证了系统的整体鲁棒... 基于离散滑模控制理论和模型预测控制理论,针对一类带有外界干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离散时间积分滑模预测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结合了滑模控制和预测控制的优点,利用积分滑模降低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保证了系统的整体鲁棒性.并且该控制算法具有预测控制不需要严格的模型形式以及对系统输出进行滚动优化的特点,从而降低了控制器对系统模型的要求,增强了其控制性能.最后通过稳定性分析以及MATLAB软件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 积分滑模控制 预测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的鲁棒波束赋形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龙海 沙学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58,83,共7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现有波束赋形算法在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性能下降以及对信道信息误差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波束赋形算法。该算法利用谱范数对信道状态信息误差进行建模,并基于均方误差和准...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现有波束赋形算法在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性能下降以及对信道信息误差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波束赋形算法。该算法利用谱范数对信道状态信息误差进行建模,并基于均方误差和准则将波束赋形优化问题建模为一个极小极大化问题,然后利用优超理论以及奇异值不等式理论证明该优化问题的鞍点特性并得出最优的波束赋形结构,最后利用凸优化得到最优的功率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非鲁棒波束赋形和等功率分配算法相比,该鲁棒波束赋形算法在误码率以及频谱效率方面都能获得更好的性能,信道状态信息误差增大时,该鲁棒波束赋形算法与非鲁棒波束赋形算法相比在高信噪比时误码率性能约有1dB增益,频谱效率约提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赋形 输入输出 载波频分多址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