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单轴力学性能与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靖林 陈成勇 +4 位作者 丁然 徐长靖 王哲 李月祥 樊健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3,共10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优化的狗骨受拉试验、棱柱体受压试验、立方体受压试验,测得了不同设计参数的UHPC材料的单轴抗拉及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UHPC的抗拉强度和变形能力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升,钢纤维掺...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优化的狗骨受拉试验、棱柱体受压试验、立方体受压试验,测得了不同设计参数的UHPC材料的单轴抗拉及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UHPC的抗拉强度和变形能力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升,钢纤维掺量2.5%的UHPC具有多缝开裂、应变硬化特征。钢纤维掺量由1.5%增加至2.5%,UHPC的抗压强度明显提高;而钢纤维掺量分别为2.5%和3.5%的UHPC抗压强度差异不大。与标准养护的UHPC相比,高温蒸养的UHPC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更高。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UHPC单轴受拉本构的经验式;通过比选已有文献成果及规范,对UHPC单轴受压本构公式给出建议,并标定了未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轴心受拉性能 轴心受压性能 单轴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段纤维模型的型钢混凝土柱滞回性能分析
2
作者 段青玉 王强 杨春晓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597,共8页
准确预测型钢混凝土(SRC)构件的弹塑性行为对于SRC建筑结构的倒塌性能研究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离散单元法构建SRC杆段纤维模型(SRC-SFM),采用考虑材料软化的钢材单轴模型,并提出考虑型钢与箍筋约束效应的等效单一截面混凝土受压本构参数... 准确预测型钢混凝土(SRC)构件的弹塑性行为对于SRC建筑结构的倒塌性能研究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离散单元法构建SRC杆段纤维模型(SRC-SFM),采用考虑材料软化的钢材单轴模型,并提出考虑型钢与箍筋约束效应的等效单一截面混凝土受压本构参数计算方法,使得规范混凝土本构模型可适用于SRC-SFM。将该模型融入课题组开发的结构倒塌离散单元计算程序DEM-COLLAPSE,并对具有不同试件参数的H型钢SRC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SRC-SFM结合考虑软化的钢材模型和改进的混凝土本构参数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H型钢SRC压弯构件的滞回性能,为开展SRC构件断裂性能与结构倒塌过程模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杆段纤维模型 混凝土约束效应 单轴本构模型 滞回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单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国林 徐倩 +2 位作者 王祥建 齐虎 柏亚双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2-338,共7页
建立一个单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给出了理论依据和数值算法,损伤本构模型参数较多,不同参数取值对本构曲线形式影响较大。为了确定合适的本构参数,对单轴本构模型做了参数分析,通过大量的试算,对规范强度混凝土给出了一整套模型参数。... 建立一个单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给出了理论依据和数值算法,损伤本构模型参数较多,不同参数取值对本构曲线形式影响较大。为了确定合适的本构参数,对单轴本构模型做了参数分析,通过大量的试算,对规范强度混凝土给出了一整套模型参数。计算对比表明:采用建议方法确定本构参数提出单轴损伤本构模型计算混凝土单轴本构曲线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简称规范)给出的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曲线符合较好。文章提出单轴本构模型和参数确定方法,大大简化单轴损伤本构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 设计规范 单轴本构模型 参数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纤维梁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柱受力破坏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强 宋雪迪 +1 位作者 郝中华 王占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6,81,共12页
合理、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非线性及断裂破坏行为,对于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显式求解模块Explicit,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纤维梁单元的构型及其... 合理、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非线性及断裂破坏行为,对于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显式求解模块Explicit,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纤维梁单元的构型及其单元消除技术,构建了包含材料破坏准则的钢筋、混凝土单轴本构关系,并利用用户材料接口VUMAT编制了相应的计算子程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本文对轴压与侧向往复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受力破坏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单元消除(杀死)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有限单元法对于梁柱构件断裂破坏过程的模拟;基于纤维梁单元构建的材料单轴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能够准确、细致地描述钢筋混凝土柱在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能发展、构件截面的渐进破坏过程以及残余构件的运动状态;对于非线性性态发展较为强烈的结构构件,考虑材料失效的模拟分析结果更为合理、可信。该方法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下倒塌全过程的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纤维梁单元 单轴本构模型 破坏准则 单元消除 显式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往复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 郝中华 +3 位作者 宋雪迪 夏菲 高翔 郝露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为准确地模拟双向往复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非线性及断裂破坏行为,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全过程仿真分析.方法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显式求解模块,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纤维梁单元的构型及单元... 目的为准确地模拟双向往复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非线性及断裂破坏行为,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全过程仿真分析.方法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显式求解模块,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纤维梁单元的构型及单元消除技术,构建了包含材料破坏准则的钢筋、混凝土单轴本构关系,利用用户材料接口VUMAT编制了相应的计算子程序,并模拟了钢筋混凝土柱构件在单、双向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能发展以及断裂破坏过程.结果在加载幅值较小时,计算结果能够准确模拟双向往复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刚度变化、滞回捏拢行为以及双向弯曲耦合效应.在水平位移加载幅值分别达到45 mm、90 mm、165 mm时,构件中的保护层混凝土、核心混凝土、钢筋完全破坏,构件断裂.而单向加载构件的水平位移加载幅值达到285 mm时,构件才发生断裂破坏.结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笔者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柱在双向弯曲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及断裂破坏过程.双向弯曲耦合作用严重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及耗能性能.研究成果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下的倒塌过程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双向往复加载 纤维梁单元 单轴本构模型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whole process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layered sandston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based on Logistic function
6
作者 LIU Dong-qiao GUO Yun-peng +1 位作者 LING Kai LI Jie-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411-2430,共20页
Bedding structural plan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es.This study conducts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n layered sandstone with various bedding angles(0... Bedding structural plan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es.This study conducts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n layered sandstone with various bedding angles(0°,15°,30°,45°,60°,75°and 90°)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bedding angle on the deformational mechanical response,failure mode,and damag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rocks.It develops a damage model based on the Logistic equation derived from the modulus’s degradation 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sandstone bedding dip angle and load.This model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damage accumulation state and its evolution within the layered rock mass.This research also introduces a piecewise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initial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to simulate the whole deformation process of layered sandston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s the bedding angle increases from 0°to 90°,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layered sandstone significantly decrease,slightly increase,and then decline again.The corresponding failure modes transition from splitting tensile failure to slipping shear failure and back to splitting tensile failure.As indicated by the modulus’s degradation,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stages:initial no damage,damage initiation,damage acceleration,and damage deceleration termination.The theoretical damage model based on the Logistic equation effectively simulates and predicts the entire damage evolution process.Moreover,the theoretical constitutive model curves closely align with the actual stress−strain curves of layered sandston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The introduced constitutive model is concise,with fewer parameters,a straightforward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process,and a clear physical interpretation.This study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theory of layered rock mechanics and holds implication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ock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sandstone uniaxial compression damage evolution Logistic function constitu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