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相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曲线类型分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苟富刚 龚绪龙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岩土设计中的一种代表性强度。基于连云港地区186组海相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TC),对其应力-应变曲线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探讨了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类型可以归为3个类型。Ⅰ类曲... 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岩土设计中的一种代表性强度。基于连云港地区186组海相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TC),对其应力-应变曲线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探讨了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类型可以归为3个类型。Ⅰ类曲线为软化型,具有明显的轴向应力峰值,Ⅰ类曲线数量占比27%;Ⅱ类曲线为稳定性,不具有明显的峰值,一般应变大于15%后轴向应力才趋向一个定值,Ⅱ类曲线数量占比35%;Ⅲ类曲线为应变硬化型,应变大于20%时轴向应力还没有收敛趋势,Ⅲ类曲线数量占比38%。振动可以促使应力-应变曲线类型由Ⅰ型逐渐转化为Ⅲ型,且破坏应变随着振动时长的增加而变大,无侧限抗压强度数值逐渐减小。取样器类型也对曲线类型有显著影响,Ⅰ类曲线中采用薄壁获取样品的占比90%,厚壁获取样品仅占比10%。K_(0)固结预处理可以恢复土体地应力,促使曲线类型由Ⅱ、Ⅲ型转化为Ⅰ型,获取的抗剪强度接近原位试验获取的土体抗剪强度,且随着取样深度的增加,进行土体应力恢复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抗压强度试验 应力-应变 K_(0)固结 薄壁取样器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许文年 夏振尧 +1 位作者 周宜红 戴方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4,共4页
详细介绍了植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和过程,并对水泥掺入比和龄期对植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得出了不同情况下植被混凝土的全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的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植被混... 详细介绍了植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和过程,并对水泥掺入比和龄期对植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得出了不同情况下植被混凝土的全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的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植被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公式。分析了植被混凝土的模量、峰值应力与水泥掺入比和龄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无侧抗压强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粉质黏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阮波 阮庆 +2 位作者 田晓涛 王净伟 杨关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8,共4页
结合湖南省洞庭湖区某高速公路试验段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基处理工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该淤泥质粉质黏土水泥土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研究水泥掺入比、水泥标号及含水率等因素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标号对水泥... 结合湖南省洞庭湖区某高速公路试验段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基处理工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该淤泥质粉质黏土水泥土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研究水泥掺入比、水泥标号及含水率等因素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标号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泥掺入比,影响最小的是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粉质黏土 水泥土 无侧抗压强度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贤昆 庞建勇 王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2-75,共4页
脱硫石膏与粉煤灰混合后可复合成一种新型活性胶凝材料,针对其在工程中的运用情况,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养护龄期下水泥掺量、脱硫石膏及粉煤灰对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对水泥土... 脱硫石膏与粉煤灰混合后可复合成一种新型活性胶凝材料,针对其在工程中的运用情况,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养护龄期下水泥掺量、脱硫石膏及粉煤灰对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最大,脱硫石膏与粉煤灰在3 d时对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无影响,后期随着龄期的增大对其有一定影响;同时脱硫石膏在28 d前对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比粉煤灰稍显著,28 d后粉煤灰的影响则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水泥土 脱硫石膏 粉煤灰 正交试验 无侧抗压强度 养护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砂浆桩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阮波 李雪松 +2 位作者 彭学先 邓林飞 王小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3-1357,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掺砂量、砂的细度模数、水泥掺入比和土样含水率等因素对水泥砂浆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各因素的敏感性及各水平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敏感性最大,其次是含水率,较小的是砂的细度模数和掺砂量。...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掺砂量、砂的细度模数、水泥掺入比和土样含水率等因素对水泥砂浆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各因素的敏感性及各水平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敏感性最大,其次是含水率,较小的是砂的细度模数和掺砂量。水泥砂浆桩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增大而减小,掺砂量存在一个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水泥砂浆桩 无侧抗压强度 水泥掺入比 掺砂量 细度模数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搅拌时间的洞庭湖区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模型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殷晓慧 费大伟 +3 位作者 黄耀英 方国宝 蔡忍 周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193,201,共7页
针对搅拌时间影响因素对水泥土强度性能影响的研究不足,结合洞庭湖区某分洪闸工程的淤泥质土地基,探讨搅拌时间以及其他不同影响因素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在不同养护龄期条件下开展3种不同水灰比、水泥掺入比... 针对搅拌时间影响因素对水泥土强度性能影响的研究不足,结合洞庭湖区某分洪闸工程的淤泥质土地基,探讨搅拌时间以及其他不同影响因素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在不同养护龄期条件下开展3种不同水灰比、水泥掺入比、搅拌时间的室内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假设4个影响因素(水灰比、水泥掺入比、搅拌时间和养护龄期)之间无相互影响,进而用乘积模型建立了多因素影响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模型,并采用优化算法识别了模型的参数。研究表明,不同养护龄期下影响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因素重要性次序分别为水灰比、水泥掺入比、搅拌时间。水灰比和水泥掺入比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呈抛物线关系,而搅拌时间和养护龄期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呈对数关系。考虑搅拌时间的多因素影响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拟合良好,可运用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对实际水泥土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正交试验 无侧抗压强度 搅拌时间 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麻纤维加筋条件对崩岗岩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卫杰 张晓明 +5 位作者 丁树文 张紫优 黄倩楠 胡节 杨煦 雷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3,共5页
借鉴剑麻等天然纤维加筋土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包括加筋长度、加筋率、加筋位置3种因素的崩岗岩土黄麻纤维加筋条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出崩岗不同层次土体的最优加筋条件为红土层01: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 借鉴剑麻等天然纤维加筋土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包括加筋长度、加筋率、加筋位置3种因素的崩岗岩土黄麻纤维加筋条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出崩岗不同层次土体的最优加筋条件为红土层01: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35%,加筋位置为整体加筋;红土层02: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25%,加筋位置为上部加筋;砂土层03: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35%,加筋位置为整体加筋;碎屑层04:加筋长度为15mm,加筋率为0.30%,加筋位置为下部加筋。通过对比黄麻纤维加筋土和未加筋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优加筋条件下崩岗4层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比未加筋土体分别提高了27.81%,29.73%,23.26%,39.58%;未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977 9);同时黄麻纤维加筋还限制了土体的横向变形。研究成果为利用生物材料改良崩岗岩土力学性质,提高崩岗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加筋土 黄麻纤维 无侧抗压强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贯入试验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对比
8
作者 董猛荣 杨俊杰 +3 位作者 阮媚媚 王思雨 孙涛 王子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151,共12页
本文探讨了探头锥尖角度和探头直径对微型贯入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微型贯入试验结果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探头锥尖角度和直径对贯入曲线性状没有影响,即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线性增加,达到某一贯入深度时贯入曲线出... 本文探讨了探头锥尖角度和探头直径对微型贯入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微型贯入试验结果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探头锥尖角度和直径对贯入曲线性状没有影响,即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线性增加,达到某一贯入深度时贯入曲线出现拐点,之后贯入阻力趋于稳定,定义此时的比贯入阻力为贯入强度。探头锥尖角度越大,达到贯入曲线拐点前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增长越快;贯入强度随探头锥尖角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锥尖角度为60°时贯入强度最小,锥尖角度为30°、90°和180°时的贯入强度与锥尖角度为60°时贯入强度的关系呈线性关系;探头直径对比贯入曲线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随着探头直径的增大,贯入强度呈线性减小趋势,探头直径3.4 mm的贯入强度比7.0 mm的贯入强度增大2.5%,比10.0 mm的贯入强度增大5.0%;可用贯入曲线拐点前直线段斜率换算无侧限抗压强度,也可利用贯入强度换算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土强度的形成条件对贯入曲线拐点前直线段斜率及贯入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贯入试验 探头锥尖角度 探头直径 贯入强度 无侧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新区黄土结构性参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博 黄睿 +2 位作者 黄雪峰 邱明明 王寒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208,共7页
为研究高填方黄土的结构性在无侧限压缩状态下对其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延安新区某高填方场地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含水率与压实度对黄土结构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力学特性的影响... 为研究高填方黄土的结构性在无侧限压缩状态下对其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延安新区某高填方场地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含水率与压实度对黄土结构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力学特性的影响,并构建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初始结构参数与抗压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土样含水率的增大或压实度的减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由“陡峭”向“平缓”特征过渡,应力峰值减小且后移,结构性参数-应变关系曲线的峰值减小且前移;塑性指标可以作为影响初始结构性参数变化的临界值指标,含水率小于塑限值时,小应变会导致黄土结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初始结构性参数呈非线性减小,抗压强度呈线性减小;原状黄土结构性参数-应变关系曲线比相应的重塑黄土曲线分布“陡峭”,含水率增大对原状黄土初始结构性的削弱程度明显大于重塑黄土;初始结构性参数与抗压强度具有非线性关系,可较为精确地表征出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基于抗压强度、饱和黄土抗压强度及初始结构性参数的双曲线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参数 无侧抗压强度试验 初始结构性参数 非线性模型 延安新区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掺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10
作者 邓林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和若铁路(和田—若羌)DK111+500—DK111+800段的风积沙为C3间断级配细沙,不能直接用作铁路路基基床填料。为了对风积沙进行改良,考虑在其中单独掺加聚丙烯纤维,以及将聚丙烯纤维分别与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按质量比1∶1复掺... 和若铁路(和田—若羌)DK111+500—DK111+800段的风积沙为C3间断级配细沙,不能直接用作铁路路基基床填料。为了对风积沙进行改良,考虑在其中单独掺加聚丙烯纤维,以及将聚丙烯纤维分别与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按质量比1∶1复掺。不管单掺还是复掺,纤维掺量(质量分数)均分别取6‰、8‰、10‰,水泥掺量(质量分数)为5%,养护龄期7 d。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纤维单掺和复掺对水泥改良风积沙应力、应变、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割线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相同掺量的单掺试样相比,掺量为6‰、8‰时复掺聚丙烯纤维与玻璃纤维试样峰值应力小幅增大,其他复掺试样峰值应力均减小;不同纤维复掺对水泥改良风积沙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强效果不明显,但对水泥改良风积沙割线模量影响明显;掺量8‰时复掺聚丙烯纤维与玻璃纤维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比单掺试样增大6.53%,而其他复掺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比相同掺量单掺试样减小0.21%~11.73%;不同掺量下复掺试样割线模量均比单掺试样大,掺量6‰时复掺聚丙烯纤维与玄武岩纤维试样割线模量比单掺试样增加了1.12倍。研究结果可为沙漠地区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填料改良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复掺纤维 试验研究 水泥改良风积沙 基床表层填料 无侧抗压强度 割线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淤泥半固化效果及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毅 杨俊杰 +1 位作者 张富有 周海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129,共3页
为解决固化疏浚泥无法储存的问题,提出了疏浚泥半固化处理方法,对不同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的疏浚泥进行了击实试验,并利用击实土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较大时,固化效果明显,但不易于击实;当水泥掺量适当时... 为解决固化疏浚泥无法储存的问题,提出了疏浚泥半固化处理方法,对不同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的疏浚泥进行了击实试验,并利用击实土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较大时,固化效果明显,但不易于击实;当水泥掺量适当时,击实效果明显,且击实强度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大,进而获得了最佳击实条件为水泥掺量为44g/kg时自然养护7d,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88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 水泥 半固化 击实试验 无侧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侧限抗压强度异常值处理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鸿飞 刘俊芳 +1 位作者 苏跃宏 金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7-140,共4页
在道路工程中,路面主要承受车辆荷载作用,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性能。故路面结构材料的性能是影响路面服役期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公路工程中基层材料多选用无机结合类稳定材料,其强度常常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道路工程中,路面主要承受车辆荷载作用,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性能。故路面结构材料的性能是影响路面服役期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公路工程中基层材料多选用无机结合类稳定材料,其强度常常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在试验结果处理时,对于异常值的处理目前规范推荐3倍标准偏差法(简称3S法)。由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样本数较小,采用3S法无法对试验数据中的部分特异数据剔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t分布置信区间的新方法,对该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另通过对比其他异常值处理方法,证实了t分布置信区间分析法在处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数据时是切实可行的,并证实此方法既保证了可能范围的大小又保证了总体指标落在该范围内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抗压强度试验 异常值处理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石灰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伟 王永和 卿启湘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工程实例,采用正交试验的试验设计方法,对花岗岩风化物经石灰改良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其抗压强度与颗粒级配、粒径大小、石灰剂量、压实度、养生龄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正交试验层...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工程实例,采用正交试验的试验设计方法,对花岗岩风化物经石灰改良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其抗压强度与颗粒级配、粒径大小、石灰剂量、压实度、养生龄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为花岗岩风化物石灰改良土用作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石灰改良土 路基填料 无侧抗压强度试验 正交试验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冰侧限抗压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隋吉学 李志军 +2 位作者 孟广琳 于永海 严德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18-524,共7页
本文介绍渤海海冰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部分结果及其在塑性理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有侧限抗压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应变率的增大出现延性、过渡和脆性三个破坏阶段,但在有侧限情况下,后两个阶段推迟出现。此外,在侧限应力与侧限应力... 本文介绍渤海海冰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部分结果及其在塑性理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有侧限抗压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应变率的增大出现延性、过渡和脆性三个破坏阶段,但在有侧限情况下,后两个阶段推迟出现。此外,在侧限应力与侧限应力率、侧向压力系数(等于泊松比)与应变率之间也同样存在上述三个阶段结果还表明,屈服时间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冰 抗压强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拌和固化海相粉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付佳佳 姜朋明 +1 位作者 纵岗 丁金画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2,189,共7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粒径较大的砂土,对于使用MICP技术加固粉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MICP拌和加固江苏省沿海吹填粉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在拌和过程中考虑了菌液和加固液的配比...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粒径较大的砂土,对于使用MICP技术加固粉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MICP拌和加固江苏省沿海吹填粉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在拌和过程中考虑了菌液和加固液的配比、加固液浓度的变化以及不同钙源对粉土固化效果的影响,然后与相同级配条件下的未加固试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采用拌和法可以较简便、较均匀地加固粉土试样,随着拌和法固化效果的提升,试样逐渐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脆性破坏现象。(2)加固液浓度为1.5 mol/L时,固化粉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未加固试样的1.5倍。(3)两种钙源条件下固化粉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相近,但以Ca(CH3COOH)2作为钙源进行固化的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低于以CaCl2作为钙源的试样。(4)采用CaCl2作为钙源,拌和过程中在菌液与加固液的体积比为3/7,加固液浓度为1.5 mol/L的工况条件下,粉土试样的固化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 海相粉土 拌和法 无侧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加筋固化土抗压强度和渗透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常志璐 裴向军 +1 位作者 吴梦秋 杨晴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2-919,共8页
为了研究椰丝纤维和双聚高分子材料加固粉砂土的效果和机制,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掺加双聚高分子材料和椰丝纤维,针对影响加筋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的因素(椰丝纤维掺量、椰丝纤维长度和双聚材料掺量),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为了研究椰丝纤维和双聚高分子材料加固粉砂土的效果和机制,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掺加双聚高分子材料和椰丝纤维,针对影响加筋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的因素(椰丝纤维掺量、椰丝纤维长度和双聚材料掺量),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等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粉砂土中添加双聚材料固化剂和椰丝纤维,提高了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降低了土体的渗透性。椰丝纤维含量和双聚材料掺量对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非常显著,椰丝纤维长度对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椰丝纤维含量和双聚材料掺量对试样渗透系数的影响显著,椰丝纤维长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不显著。当纤维掺量为0.9%,双聚材料掺量为0.375%时,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纤维掺量为0.9%,双聚材料掺量为0.325%时,试样的渗透系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椰丝纤维 双聚高分子材料 无侧抗压强度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栋 鲁洋 +1 位作者 樊科伟 范晓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39,共5页
土工袋作为一种袋装新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试验方面,而数值模拟研究较少。为此,首先进行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得到轴向压力—轴向位移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极限抗压强度。在此基础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土工袋三维建模,模拟了... 土工袋作为一种袋装新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试验方面,而数值模拟研究较少。为此,首先进行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得到轴向压力—轴向位移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极限抗压强度。在此基础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土工袋三维建模,模拟了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袋子采用线弹性理想塑性模型,采用动态约束法模拟袋子与土体接触。结果表明,极限抗压强度模拟值与理论、试验值基本一致,袋内土体主要以侧向移动为主,沿边缘向中心袋子应力逐渐增大,土体应力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袋 无侧压缩试验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的三轴抗剪强度与浸水抗压强度 被引量:12
18
作者 沈泰宇 李贤 +2 位作者 汪时机 许冲 薛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35-143,共9页
土颗粒间黏结力不足是导致土壤侵蚀流失的重要原因,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能胶结土颗粒,改善土体力学特性。该文采用巨大芽孢杆菌对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固化,通过MICP试管试验、三轴... 土颗粒间黏结力不足是导致土壤侵蚀流失的重要原因,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能胶结土颗粒,改善土体力学特性。该文采用巨大芽孢杆菌对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固化,通过MICP试管试验、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胶结液中氯化钙(CaCl2)和尿素(Urea)浓度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固化工艺(综合低压灌注和综合柔性浸泡)、固化时间和浸水冲刷时间对土体的抗剪强度、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0~32 h)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胶结液浓度为1 mol/L CaCl2与1~2 mol/L Urea混合时,巨大芽孢杆菌脲酶活性良好且能沉积大量碳酸钙。试样经低压灌注固化后,碳酸钙生成量和三轴抗剪强度随固化天数增加而提高,增幅越来越小,逐渐变小的渗透性导致存在固化峰值强度,其中固化9 d后试样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提高203.9%、21.5%(81 kPa、31.59°)。微生物固化能提高土体抗侵蚀能力,低压灌注固化7d的试样在浸水冲刷32h后,与天然试样相比其崩解率降低5.1个百分点、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223.7%、浸水强度损失率减小36.5个百分点。柔性浸泡方法因浆液难以渗入土体内部,固化效果明显弱于低压灌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侵蚀 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 土体固化 巨大芽孢杆菌 三轴剪切试验 无侧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石膏胶结材料的强度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承京 王红鑫 +1 位作者 陈群 何昌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6-60,共5页
为研究黏土–石膏胶结材料的强度特性,在12~336 h的养护时间内,对4种不同配比的黏土–石膏胶结材料进行了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得不同配比胶结材料的初凝时间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在黏土石膏混合料中掺入... 为研究黏土–石膏胶结材料的强度特性,在12~336 h的养护时间内,对4种不同配比的黏土–石膏胶结材料进行了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得不同配比胶结材料的初凝时间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在黏土石膏混合料中掺入2~5 mm的砾石进行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探讨黏土–石膏胶结材料与砾石的联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黏土–石膏胶结试样的初凝时间较短,不超过15 min。试样的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分别对应强度略微减小、显著增长和趋于稳定3个阶段。掺砾后试样的前期强度未出现减小现象,中、后期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未掺砾试样相同,但强度显著增长较早且中期持续时间较长。掺砾试样的后期稳定强度远大于未掺砾试样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石膏胶结材料 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无侧抗压强度 养护时间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砂土改良加固力学性能及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20
作者 桑鼎 牛欢 +3 位作者 李超 赵哲苇 王培清 仉文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8-1196,共9页
为研究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丙烯纤维对藏东南松散堆积砂土复合改良效果,在室内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研究改良砂土效果,并确定最佳改良材料掺配比例;分析干湿循环后改良砂土在水分侵蚀下... 为研究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丙烯纤维对藏东南松散堆积砂土复合改良效果,在室内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研究改良砂土效果,并确定最佳改良材料掺配比例;分析干湿循环后改良砂土在水分侵蚀下强度变化,并对其加固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VA与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明显影响,当掺比为12%PVA+0.25%聚丙烯纤维时改良效果最优,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716 kPa,与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25.46 kPa相比,强度增长达67倍。不同纤维含量的改良试样其抗剪强度随PVA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经历10次干湿循环过程后,12%PVA+0.25%聚丙烯纤维试样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748.66 kPa,仍有7 d强度的91.8%。同龄养护期28 d的1.47倍。聚乙烯醇溶液形成高分子膜黏附包裹砂土,聚丙烯纤维缠绕填充砂土,两者相结合提高了砂土的稳定性,有效改善了土颗粒之间的黏结强度,提高了土体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无侧抗压强度 直剪试验 干湿循环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