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婷 黄炜 戎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50-155,共6页
基于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和Lemaitre等效应变假定原理,推导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对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该模型参数,通过试验曲线和模型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拟合较好。... 基于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和Lemaitre等效应变假定原理,推导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对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该模型参数,通过试验曲线和模型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拟合较好。基于考虑中间主应力、拉压性能影响的适用于任何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双剪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纤维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从单轴到双轴的转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 统一强度理论 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 双剪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干湿侵蚀下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强度衰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寇佳亮 张卓越 +1 位作者 景国强 周恒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9-212,共14页
为了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高延性混凝土(HDC)的侵蚀性能,以3种高浓度氯盐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5%、10%、20%)为侵蚀介质,分别对3组(每组24块)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了240 d干湿循环对比试验,分析了氯离子与干湿循环共同作用对... 为了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高延性混凝土(HDC)的侵蚀性能,以3种高浓度氯盐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5%、10%、20%)为侵蚀介质,分别对3组(每组24块)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了240 d干湿循环对比试验,分析了氯离子与干湿循环共同作用对两种试块的外观、质量以及抗压强度、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DC在破坏时表面呈细裂缝,未出现混凝土脱落的现象,而普通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碎块脱落情况较为明显,延性很差。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下降程度也随之增大,且两种试块的平均抗压强度最小值均出现在浓度为20%的氯盐溶液中,其中HDC在150 d循环时达到最小值51.70 MPa,普通混凝土试块在120 d循环时达到最小值42.89 MPa,与清水中养护的两组试块相比,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13.94 MPa、17.35 MPa。HDC在氯离子浓度越大的溶液中平均抗压强度下降越明显,但是都普遍优于同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试件,说明HDC比普通混凝土试件的抗氯盐侵蚀能力更强。根据试验结果,对抗压强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浓度氯盐溶液侵蚀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HDC的抗压强度衰减模型。最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对HDC单轴受压本构模型进行拟合,发现方程参数满足要求,且曲线吻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氯盐-干湿循环 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衰减模型 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沙地聚合物纤维混凝土参数优化及抗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贺 任庆新 +1 位作者 王庆贺 路林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0-937,共8页
目的确定沙漠沙地聚合物混凝土最佳配合比,为沙漠沙EGC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思路。方法进行12组沙漠沙EG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4组沙漠沙EGC柱轴心受压试验,量化了沙漠沙取代率、NaOH溶液浓度、水玻璃模数、PE纤维掺量对沙漠沙EG... 目的确定沙漠沙地聚合物混凝土最佳配合比,为沙漠沙EGC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思路。方法进行12组沙漠沙EG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4组沙漠沙EGC柱轴心受压试验,量化了沙漠沙取代率、NaOH溶液浓度、水玻璃模数、PE纤维掺量对沙漠沙EGC抗压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并提出适用于沙漠沙EGC的本构关系模型。结果EGC最大抗压强度在沙漠沙取代率50%时取得;而全沙漠沙取代率下,NaOH溶液浓度取20%,水玻璃模数取1.1,PE纤维体积掺量取2%,为沙漠沙EGC最优配合比。结论掺入沙漠沙制备EGC方法是可行的;提出的轴心受压本构模型可较好预测沙漠沙EGC单轴受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复合材料 沙漠沙 地聚物 抗压强度 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