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辉 洪嘉振 余征跃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2-408,共7页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传统的混合坐标建模方法忽略了变形位移的高次耦合变形量 ,是一种零次近似方法 [1 ] ,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文以中心刚体、柔性梁及末端质量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为对象 ,考虑了有粘性阻尼及风阻的情况。在柔性梁的...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传统的混合坐标建模方法忽略了变形位移的高次耦合变形量 ,是一种零次近似方法 [1 ] ,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文以中心刚体、柔性梁及末端质量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为对象 ,考虑了有粘性阻尼及风阻的情况。在柔性梁的纵向变形位移中计及了横向位移引起的轴向变形 ,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和 Hamilton变分原理导出了系统的刚柔耦合一次近似的动力学方程。该方程充分计及了中心刚体的大范围运动与柔性梁的弹性变形运动的相互耦合 ,并采用一致的方法引入了阻尼因素。文中最后提供了一个比“动力刚化”问题更具有一般性的仿真计算反例 ,进一步说明了零次近似方法在处理某些刚 -柔耦合动力学问题时的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多体系统动力学 建模 数值仿真 数学模型 有限元法 风阻 有粘性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刚化与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 被引量:36
2
作者 洪嘉振 蒋丽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95-301,共7页
首先指出当前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大量工程研究背景,在回顾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后指出动力刚化的现象揭示了刚-柔耦合的零次建模方法的局限,认为进一步深入进行柔性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的研究是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新... 首先指出当前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大量工程研究背景,在回顾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后指出动力刚化的现象揭示了刚-柔耦合的零次建模方法的局限,认为进一步深入进行柔性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的研究是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新阶段。文末提出了刚-柔耦合动力学的研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多体系统 -耦合 动力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刚-柔耦合系统的建模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肖世富 陈滨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9-447,共9页
对于由中心刚体带有柔性梁附件组成的这一类简单刚柔耦合系统,目前文献广泛采用的EulerBernouli梁模型中考虑的刚柔运动耦合项有严重的缺陷.本文对于物理本构关系线性的有限变形梁,分别采用微元法和变分法建立了... 对于由中心刚体带有柔性梁附件组成的这一类简单刚柔耦合系统,目前文献广泛采用的EulerBernouli梁模型中考虑的刚柔运动耦合项有严重的缺陷.本文对于物理本构关系线性的有限变形梁,分别采用微元法和变分法建立了该系统大挠度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本文使用严格的方法来研究此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能量动量矩组合方法构成Liapunov函数,严格证明了此非线性系统平凡解的积分范数稳定性以及具有鲜明物理意义的最大模范数稳定性.本文对文献中引用的三类线性化模型,采用假设模态法,对中心刚体匀速转动时梁的振动作了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上述结果,对选择刚柔耦合系统正确的动力学模型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E-B梁模型 建模 积分范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的建模理论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锦阳 洪嘉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8-415,共8页
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的传统的混合坐标方法是零次近似方法,在建模过程中,直接套用的结构动力学的小变形假设,忽略了变形位移的高次耦合变形量.本文对柔性梁建立较零次近似更精确的高次耦合动力学模型,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出发,在变形... 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的传统的混合坐标方法是零次近似方法,在建模过程中,直接套用的结构动力学的小变形假设,忽略了变形位移的高次耦合变形量.本文对柔性梁建立较零次近似更精确的高次耦合动力学模型,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出发,在变形位移中,计及横向位移引起的轴向缩短,导出变形位移的二次耦合量.用一致质量有限元方法对梁进行离散,基于Jourdain速度变分原理导出大范围运动为自由的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计算了柔性重力摆的角速度和摆端点的横向变形,揭示零次近似模型和耦合模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性质的根本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动力学系统 耦合变形量 建模理论 小变形 性梁 连续介质力学 有限元法 Jourdain速度变分原理 重力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超高率对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系统振动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肖乾 高雪山 +1 位作者 周新建 李子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1,共6页
曲线超高率与车辆运行状态有密切关系,为探究其对车辆-轨道梁耦合系统振动的影响规律,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且基于柔性曲线轨道梁,建立跨座式单轨车桥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曲线超高率和速度等级对轨道梁和车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规... 曲线超高率与车辆运行状态有密切关系,为探究其对车辆-轨道梁耦合系统振动的影响规律,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且基于柔性曲线轨道梁,建立跨座式单轨车桥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曲线超高率和速度等级对轨道梁和车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车辆水平轮径向力及车体侧滚角反映车辆运行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当增大曲线超高率时,轨道梁跨中竖向位移响应值先减小后增大,车辆以40 km/h速度运行时,横向位移响应值逐渐朝向弯道内侧增大;当速度为50 km/h~65 km/h时,横向位移响应值由弯道外侧向内侧先减小后增加,车体横向动力响应所受影响比竖向动力响应更为显著。在合适的曲线超高率下运行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轨道车辆 单轨车桥刚柔耦合系统 曲线超高率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链环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春芝 孟国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为了对刮板输送机链环结构强度进行动态校核,利用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建立了链环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根据刮板输送机链环传动系统实际功率的输出状态,分别对所建模型在额定功率输出、常功率输出和最大功率输出3种工况下进行立环... 为了对刮板输送机链环结构强度进行动态校核,利用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建立了链环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根据刮板输送机链环传动系统实际功率的输出状态,分别对所建模型在额定功率输出、常功率输出和最大功率输出3种工况下进行立环载荷动态测试,最终得到了链环立环各仿真时刻的应力状态及应力最大节点的时间历程。本文的研究对刮板输送机链环传动系统设计、链环强度校核及链环疲劳生命周期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链环传动系统 -耦合动力学模型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蒋丽忠 周凌宇 罗小勇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给出了刚 -柔耦合系统的运动学描述方法 ,利用 Hamilton变分原理和弹性梁的变形理论 ,建立了包括中线耦合变形与刚体大范围运动相互耦合作用时弹性梁的运动学控制方程 ,利用 Garlerkin模态截断 ,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了学者们多年来一直在... 给出了刚 -柔耦合系统的运动学描述方法 ,利用 Hamilton变分原理和弹性梁的变形理论 ,建立了包括中线耦合变形与刚体大范围运动相互耦合作用时弹性梁的运动学控制方程 ,利用 Garlerkin模态截断 ,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了学者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动力刚化现象 ,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动力 临界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刚体-柔性梁耦合系统离散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覃晓英 洪嘉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0-423,共4页
采用数值仿真对由中心刚体、柔性梁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离散模型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刚柔-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没有精确解析解,只能寻求数值解,最广泛使用的离散方法是有限元,但其广义坐标数目过于庞大,因此本文探讨了采用经典结... 采用数值仿真对由中心刚体、柔性梁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离散模型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刚柔-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没有精确解析解,只能寻求数值解,最广泛使用的离散方法是有限元,但其广义坐标数目过于庞大,因此本文探讨了采用经典结构动力学中不同边界的模态函数离散动边界下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的可行性及各自的优劣,得到刚柔耦合系统的模态缩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离散 有限元 模态缩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热耦合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捷 刘锦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07,624,共7页
本文研究了柔性多体系统刚-柔-热耦合动力学特性。以哈勃天文望远镜(HST)为研究对象,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考虑了柔性附件弹性变形引起的热辐射边界条件的变化,建立了中心刚体和太阳能毯柔性附件多体系统的刚-柔-热耦合的动力学... 本文研究了柔性多体系统刚-柔-热耦合动力学特性。以哈勃天文望远镜(HST)为研究对象,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考虑了柔性附件弹性变形引起的热辐射边界条件的变化,建立了中心刚体和太阳能毯柔性附件多体系统的刚-柔-热耦合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对热载荷作用下哈勃天文望远镜多体系统的数值仿真研究了热辐射角、阻尼系数、比热容、支撑梁、太阳能毯之间的轴向力等参数对于柔性附件热颤振的影响;并提出增加结构阻尼、减小支撑梁和太阳能毯之间的轴向力、选择阻尼系数和比热容均较大的支撑梁材料、采用柔度较大的主体桶材料等改善热颤振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多体系统 --热耦合动力学 热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刚—柔耦合系统柔体模态分析的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世富 陈滨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13,共6页
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对一种典型的刚—柔耦合系统进行了柔体小变形下的模态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全面地表现出柔体系统动力学中柔体模态的耦合特征。这些结果可以在柔体系统动力学离散近似方法研究中作为计算精度比对的参考。
关键词 -耦合系统 模态分析 多体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台-复合材料层合板多体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宇航 刘锦阳 +1 位作者 武泽 余征跃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3-712,共10页
基于非线性应变和位移关系,忽略横向剪切变形,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了大变形复合材料层合板几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层合板风阻和气浮台风阻的影响,建立了气浮台-复合材料层合板多体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为了... 基于非线性应变和位移关系,忽略横向剪切变形,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了大变形复合材料层合板几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层合板风阻和气浮台风阻的影响,建立了气浮台-复合材料层合板多体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为了真实反映物体之间的约束关系,将气浮台和层合板之间的约束表示为面与面的固定约束。在单轴气浮台动力学仿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带有角位移驱动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大变形刚-柔耦合动力学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比较了传统的点固定约束与面固定约束的计算结果差异,阐明了面固定约束的合理性。此外,分析了层合板风阻和气浮台风阻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说明了考虑层合板风阻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 -耦合动力学 复合材料层合板 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压变化对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系统振动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乾 李子珺 周新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6期20-28,共9页
为探究跨座式单轨车辆-轨道梁耦合系统中各轮轮胎内压对振动响应的影响,现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并考虑轨道梁柔性,建立车桥刚柔耦合系统模型,模型包括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各4个,考虑走行轮侧偏及纵向滑移特性,添加日本单轨不平度,通过... 为探究跨座式单轨车辆-轨道梁耦合系统中各轮轮胎内压对振动响应的影响,现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并考虑轨道梁柔性,建立车桥刚柔耦合系统模型,模型包括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各4个,考虑走行轮侧偏及纵向滑移特性,添加日本单轨不平度,通过改变各轮径向刚度使轮胎内压系数变化,仿真分析直线工况下胎压变化对系统振动影响规律及走行轮滑移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走行轮的胎压改变主要影响系统竖向动力响应,且所有走行轮胎压从原值的0.8倍增大到1.5倍时,系统竖向加速度变化大于位移变化,车体及轨道梁竖向加速度分别增大42.8%、4.5%,导向轮或稳定轮的胎压变化主要影响系统横向动力响应,走行轮滑移量也随胎压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跨座式单轨 仿真分析 轮胎内压 车桥耦合系统 滑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半径对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系统振动影响
13
作者 周新建 罗建新 +3 位作者 冯后东 李飞 李子珺 万云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3,67,共8页
为探究轨道梁的曲线半径对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系统振动的影响,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式,在考虑柔性轨道梁的情况下,采用UM建立跨座式单轨的车桥耦合系统。研究通过设置固定曲线超高率,改变轨道梁曲线半径和行车速度来分析不同曲线半径... 为探究轨道梁的曲线半径对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系统振动的影响,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式,在考虑柔性轨道梁的情况下,采用UM建立跨座式单轨的车桥耦合系统。研究通过设置固定曲线超高率,改变轨道梁曲线半径和行车速度来分析不同曲线半径的轨道梁对单轨车桥耦合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100 m曲线半径的轨道梁,其竖向振动位移和车体质心竖向位移对车辆速度的变化较敏感,稳定轮和导向轮在大超高率和速度变化较大时,左右侧轮胎径向力出现较大差异,将使轮胎磨损,并且车辆通过性差。曲线半径为200 m~300 m时,轨道梁和车体的振动幅值变化小,导向轮与稳定轮两侧受力均衡,10%超高设置适中。当曲线半径更大时,在固定超高情况下,车体离心力减小,车体出现内倾趋势,两侧稳定轮和导向轮的径向力出现明显差异,车辆长期行驶在此工况下也会导致两侧轮胎磨损不均。综合分析,曲线超高随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可使车辆具有良好的通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跨座式单轨 车桥耦合系统 曲线半径 振动响应 曲线通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刚-柔-液-控耦合的航天器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岳宝增 宋晓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从现代复杂航天器姿态非线性动力学、液体燃料晃动动力学与控制问题、航天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问题、航天器刚–液耦合动力学、航天器刚–柔–液–控耦合动力学、充液航天器实验问题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充液航天器多体耦... 从现代复杂航天器姿态非线性动力学、液体燃料晃动动力学与控制问题、航天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问题、航天器刚–液耦合动力学、航天器刚–柔–液–控耦合动力学、充液航天器实验问题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充液航天器多体耦合动力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液体燃料晃动动力学建模问题、航天器刚–柔–液–控耦合系统非线性理论和方法、计算机数值仿真及物理实验问题等方面展望了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航天器 姿态动力学 --液-控耦合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自由度虚拟轴机床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淼 赵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58,79,共3页
针对一种用于研磨自由曲面的新型虚拟轴机床 ,建立基于Lagrange方程的空间刚 -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并通过动力学仿真研究说明各支链驱动力、运动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 虚拟轴机床 性多体系统动力学 -耦合 仿真 五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业毫 和兴锁 邓峰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0-484,共5页
针对大范围运动规律为未知的刚-柔耦合系统,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柔性梁进行离散,采用Lagrange方程建立空间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研究在大范围运动为自由情况下,空间柔性梁的大范围运动和变形运动的相互耦合机理,比较零次模型、一... 针对大范围运动规律为未知的刚-柔耦合系统,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柔性梁进行离散,采用Lagrange方程建立空间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研究在大范围运动为自由情况下,空间柔性梁的大范围运动和变形运动的相互耦合机理,比较零次模型、一次耦合模型、精确模型的差异,探讨各种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空间性梁 -耦合系统 动力学特性 非线性方法 模型分析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轴向运动柔性梁附件航天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顺 沈振兴 +1 位作者 崔涛 李慧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101,107,共12页
针对当前航天器面向大型化、复杂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航天器的使用寿命、运行精度和工作效率,考虑航天器主体和轴向运动柔性梁的刚-柔耦合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以及刚-柔耦合建模方法,建立了航天器主... 针对当前航天器面向大型化、复杂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航天器的使用寿命、运行精度和工作效率,考虑航天器主体和轴向运动柔性梁的刚-柔耦合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以及刚-柔耦合建模方法,建立了航天器主体-轴向运动柔性梁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出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和振型叠加法求解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计算。通过数值算例分析航天器主体半径、航天器主体面密度和柔性梁轴向速度对柔性梁横向振动以及对航天器姿态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轴向运动梁 动力学分析 横向振动 姿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跨座式单轨旅游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风琪 陈柯源 +2 位作者 顾发根 王辉 文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40-4551,共12页
近年来,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旅游交通系统快速发展,其具有对地形适应性强、对环境友好、施工简便及造价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景区内和景区间的交通与观光,是对大交通系统的有益补充。本文阐述了系统的构造特点、系列车型及典型工程应用案... 近年来,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旅游交通系统快速发展,其具有对地形适应性强、对环境友好、施工简便及造价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景区内和景区间的交通与观光,是对大交通系统的有益补充。本文阐述了系统的构造特点、系列车型及典型工程应用案例,梳理了其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的发展历程。系统整理了轨道梁动力特性、轨道梁不平顺和运行平稳性与乘坐舒适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特别为该系统研发的专用支座和轨道梁安装设备。分析了跨座式单轨旅游交通系统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该系统缺乏针对性的抗震性能、轨道梁温度场研究,轨道不平顺及设计参数研究也需深入。阐明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制度、设计施工规范欠缺的现状,探讨了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指出了未来多样化、装配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对我国跨座式单轨旅游交通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旅游交通系统 动力学指标 车桥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刚体_外Timoshenko梁系统的建模与分岔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世富 陈滨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对于中心刚体固结悬臂梁系统,当不考虑梁剪应力( 即Euler_Bernoulli 梁) 影响时,匀速转动梁的平凡解是稳定的· 而对于深梁,有必要考虑剪应力( 即Timoshenko 梁) 的影响,此时其匀速转动平凡解将... 对于中心刚体固结悬臂梁系统,当不考虑梁剪应力( 即Euler_Bernoulli 梁) 影响时,匀速转动梁的平凡解是稳定的· 而对于深梁,有必要考虑剪应力( 即Timoshenko 梁) 的影响,此时其匀速转动平凡解将出现拉伸屈曲· 为此采用广义Hamilton 变分原理建立了中心刚体固结Timoshenko 梁这类刚_柔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匀速转动Timoshenko 梁非线性系统的分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建模 分岔 非线性动力学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齿轮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任远 龚俊杰 韦源源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0-1446,共7页
在三缸发动机平衡轴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环的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模型,对柔性齿轮结构的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齿轮间隙... 在三缸发动机平衡轴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环的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模型,对柔性齿轮结构的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齿轮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的附加阻尼环6自由度齿轮传动系统的弯曲-扭转模型,利用石川公式计算出了柔性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对比了有无阻尼环的齿轮系统的振动响应;然后,搭建了专门的齿轮传动系统测试设备,测试了不同转速下钢齿轮和柔性齿轮的加速度和噪声峰值;最后,设计了激光位移试验台,对比分析了不同转速下齿轮的微抖动,对柔性齿轮的减振效果进行了测试,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000 r/min时,钢齿轮和柔性齿轮的最大加速度信号分别为35.58 m/s^(2)和20.37 m/s^(2);当齿轮转速为4000 r/min时,柔性齿轮的阻尼效果最佳,加速度峰值降低了45.23%,噪声峰值降低了39.06%;钢齿轮的微抖动幅值明显高于柔性齿轮,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柔性齿轮能有效抑制轮齿微抖动振幅曲线的不平滑、毛刺现象,从而增强了三缸发动机平衡轴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系统齿轮传动系统 轮系耦合模型 石川公式 橡胶圈 动力学分析 阻尼环 性齿轮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