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力环植入与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蕾 王骞 +3 位作者 朱俊英 肖燕 屈林 谢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白内障伴晶状体不全脱位33例(41眼),按手术方式分...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白内障伴晶状体不全脱位33例(41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行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共14例17眼; B组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共19例(24眼)。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及IOL稳定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 66±0. 15; 1眼(5. 9%)发生低眼压; 5眼(29. 4%)发生高眼压; 8眼(47. 1%)发生人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复合体脱位; 12眼(70. 6%)发生后发性白内障。B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 72±0. 14; 8眼(33. 3%)发生低眼压; 1眼(4. 2%)发生高眼压; 18眼(75. 0%)发生后发性白内障。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 257);术后低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77,P=0. 036);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077,P=0. 024)。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达到相似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不全脱位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单襻缝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