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籽单萜苷和低聚芪类化合物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金青哲 易梦媛 +4 位作者 崔茹 聂蓉 张晖 吴港城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共7页
探究了芍药籽单萜类和低聚芪类化合物对由油酸诱导HpeG2细胞脂质积累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芍药籽单萜苷类和低聚芪类化合物均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内总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且低聚芪... 探究了芍药籽单萜类和低聚芪类化合物对由油酸诱导HpeG2细胞脂质积累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芍药籽单萜苷类和低聚芪类化合物均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内总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且低聚芪类化合物效果优于单萜苷类化合物。相较于模型组,单萜苷类和低聚芪类高剂量组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下降了36.24%和66.45%,胆固醇含量分别下降了50.20%和50.22%,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下降了75.01%和7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籽 单萜苷类化合物 低聚芪类化合物 HEPG2 脂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籽饼粕单萜苷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普 许艺凡 +4 位作者 刘佩佩 邱赛西 张惠芳 吴珂 邓瑞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籽饼粕单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探索油用牡丹籽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牡丹籽饼粕的研究开发价值。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 目的:研究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籽饼粕单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探索油用牡丹籽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牡丹籽饼粕的研究开发价值。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油用牡丹籽饼粕中共分离的8个单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gentiobiosyl-paeoniflorin(1)、白芍苷(2)、氧化白芍苷(3)、牡丹酮-1-O-β-D-吡喃葡萄糖苷(4)、白芍苷R1(5)、paeonifanin(6)、8-O-去苯甲酰白芍苷(7)、牡丹皮苷F(8)。结论:上述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牡丹籽饼粕中分离得到。结果表明油用牡丹籽饼粕中含有大量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籽饼粕 化学成分 单萜苷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不同部位成分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邓瑞雪 杨晓 +3 位作者 屈春笑 庞叶 张江磊 刘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1-148,共8页
目的:分析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探索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开发及综合利用前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其他多种测试手段测定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的千粒质量、籽壳和籽仁含量、籽粕含量、籽油含量及组成... 目的:分析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探索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开发及综合利用前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其他多种测试手段测定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的千粒质量、籽壳和籽仁含量、籽粕含量、籽油含量及组成、籽壳及籽饼粕中主要化学组成及含量。结果:凤丹籽、紫斑籽和芍药籽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千粒质量分别为280.16、263.64 g和187.68 g;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籽壳含量占种子质量31%以上,籽饼粕含量占种子质量37%以上;饼粕中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籽壳中均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低聚茋类化合物。结论:芍药籽油组成和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牡丹籽油非常近似,可开发为高级食用油;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籽壳和籽饼粕中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油用牡丹籽饼粕和籽壳开发利用对于油用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种子 理化性质 单萜苷类化合物 低聚茋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