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芯片交流伺服电动机速度控制器的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万筱剑 吴乾坤 +2 位作者 杜坤梅 周兆勇 李铁才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采用磁场定向矢量控制(FOC)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式(SVPWM),通过模块化的EDA设计方法在单个FPGA芯片内综合了包括:FOC、SVPWM、电流环、速度环PI调节器、通讯接口等复杂的控制模块。介绍了相关控制模块的控制原理和设计思想,并给出了ED... 采用磁场定向矢量控制(FOC)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式(SVPWM),通过模块化的EDA设计方法在单个FPGA芯片内综合了包括:FOC、SVPWM、电流环、速度环PI调节器、通讯接口等复杂的控制模块。介绍了相关控制模块的控制原理和设计思想,并给出了EDA设计的仿真结果,最后给出了速度控制实验波形。由于采用了矢量控制,与VVVF感应电动机速率伺服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线性调速特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芯片交流伺服电动机 速度控制器 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式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交流直线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速度跟踪控制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纯明 郭庆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共5页
根据三相交流直线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 ,采用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方法 ,建立三相交流直线永磁同步电动机闭环系统动态的输入 -输出数学模型。通过该线性化模型设计速度跟踪控制律 ,在保证整个闭环系统稳定的情况下 ,提... 根据三相交流直线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 ,采用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方法 ,建立三相交流直线永磁同步电动机闭环系统动态的输入 -输出数学模型。通过该线性化模型设计速度跟踪控制律 ,在保证整个闭环系统稳定的情况下 ,提高速度跟踪的快速性和精确性。最后 ,通过MATLAB 5 3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线性化后的系统模型是简单适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直线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 反馈线性化 速度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初始磁极位置搜索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军 林家泉 +1 位作者 王旭 滕立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8期63-66,共4页
在电机启动时,通过连续控制电机的定子磁场的幅值和方向,使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摆动。通过预装的霍尔位置传感器和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DSP采用粗精两级磁极搜索方法,获得转子磁极的精确位置,并缩短了搜索过程。文... 在电机启动时,通过连续控制电机的定子磁场的幅值和方向,使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摆动。通过预装的霍尔位置传感器和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DSP采用粗精两级磁极搜索方法,获得转子磁极的精确位置,并缩短了搜索过程。文章研究了详细的磁极摆动搜索方法,并给出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试验与仿真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 霍尔位置传感器 增量式编码器 矢量控制 初始磁极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需外配位置传感器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宏 王宗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5,30,共6页
详细研究了一种新型无需外配位置传感器、少槽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原理和设计特点。确定了这种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有效齿极配合关系、最佳斜槽角度以及位置检测环节的最大原理性测角误差;给出了转子极宽和定子齿宽的确定原则。
关键词 交流伺服电动机 位置传感器 设计 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电动机数值分析
5
作者 张建华 杨鹏 《排灌机械》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根据交流电机不对称运行的分析方法——对称分量法,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运行进行分析。在交流伺服电动机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调节特性及转速特性进行... 根据交流电机不对称运行的分析方法——对称分量法,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运行进行分析。在交流伺服电动机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调节特性及转速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并绘制出相应的特性曲线。该方法与解析方法相比较,具有简单、精确、灵活等独特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电动机 数值分析 对称分量法 解析方法 不对称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结构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控制系统在单轴机器人、机械臂上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文博 方杰 +1 位作者 郁敏杰 翟弘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0,共4页
分析了单轴机器人、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及系统工作流程,设计了系统的结构,并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开放式架构与应用实现方案。
关键词 单轴机器人 机械臂 开放式结构 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139
7
作者 王宏 于泳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51-155,共5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容易控制,动态特性好,适用于中小功率的高性能伺服场合。该文设计了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研究了改进的变参数PID的控制方法,实验证明它是一种经典实用,性能很好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位置伺服系统 控制策略 PID控制 交流调速系统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单芯片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品志 崔乃政 +1 位作者 刘亚静 杨贵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8-431,共4页
为研制高性能的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设计了基于FPGA的单芯片伺服控制方案.采用现代EDA设计方法,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构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坐标变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电流环、速度环以及串行通讯等电机... 为研制高性能的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设计了基于FPGA的单芯片伺服控制方案.采用现代EDA设计方法,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构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坐标变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电流环、速度环以及串行通讯等电机控制模块的硬件逻辑电路,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在Xilinx3S400 FPGA中实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机械特性、力矩特性和动态性能,从而验证了使用FPGA设计高性能的全数字单芯片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交流伺服 矢量控制 永磁同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电动机
9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5,共1页
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
关键词 交流伺服电动机 单相异步电动机 定子 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PMSM交流伺服系统低速控制 被引量:44
10
作者 高扬 杨明 +1 位作者 于泳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5-129,共5页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的MT法测速在低速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扰动测器以获得低速下的连续转速,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律。该方法能实时观测负载转矩扰动和低速时的连续速度变化,计算量小。仿真和...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的MT法测速在低速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扰动测器以获得低速下的连续转速,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律。该方法能实时观测负载转矩扰动和低速时的连续速度变化,计算量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在低速情况下较之传统MT法测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自适应观测器 交流伺服系统 低速控制 连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力观测器的直线式交流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孙宜标 郭庆鼎 石丽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直线式直接驱动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通过负载推力观测器的设计和扰动的前馈补偿,有效地削弱了变结构控制产生的抖振。在系统滑模设计中,采用积分补偿法进一步削弱系统的抖振。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直线式直接驱动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通过负载推力观测器的设计和扰动的前馈补偿,有效地削弱了变结构控制产生的抖振。在系统滑模设计中,采用积分补偿法进一步削弱系统的抖振。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但克服了直线式永磁同步机推力波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而且对系统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直线电动机 交流伺服系统 推力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数字伺服系统的智能力矩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忠华 李叶松 +1 位作者 程善美 秦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高性能电流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数字式智能力矩控制和滑模变结构力矩控制器,得到了平稳的直轴电流响应和快速且平稳的交轴电流响应,减少了交轴电流的脉动,因而可改善系统... 本文提出了一种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高性能电流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数字式智能力矩控制和滑模变结构力矩控制器,得到了平稳的直轴电流响应和快速且平稳的交轴电流响应,减少了交轴电流的脉动,因而可改善系统的速度和位置控制性能。数字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 伺服电动机 转矩控制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荣 严仰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8,236,共5页
电机控制方法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在系统控制结构、控制方法对系统硬件的要求、系统的控制性能等方面对两种控制方法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的硬件要求较高、低速性能较差、电机调速... 电机控制方法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在系统控制结构、控制方法对系统硬件的要求、系统的控制性能等方面对两种控制方法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的硬件要求较高、低速性能较差、电机调速范围较窄,适用于速度变动范围不宽的调速系统。而使用矢量控制方法时,系统调速范围较宽,低速性能良好。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自身特点,只有选择矢量控制方法才能满足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交流永磁伺服系统 控制策略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电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进给系统的模型仿真与参数辨识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菲 任正 +1 位作者 罗忠 柳洪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07,111,共4页
实际生产中各环节的微小变化都将需要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及时调整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平稳、准确,为便于研究控制参数调整对系统的影响,在分析了交流永磁伺服进给系统一般性组成的基础上,对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永磁同步电动机及检测反... 实际生产中各环节的微小变化都将需要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及时调整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平稳、准确,为便于研究控制参数调整对系统的影响,在分析了交流永磁伺服进给系统一般性组成的基础上,对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永磁同步电动机及检测反馈器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针对市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非开放性进行了基于实测数据的速度控制模型参数辨识,所得到的电动机参数经过验证证明了该辨识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交流永磁伺服进给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进给系统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 模型仿真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相位跟踪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忠华 张乃胜 +1 位作者 程善美 李叶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3-16,共4页
本文针对位置伺服系统中存在的跟踪误差,研究了零相位跟踪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设计零相位跟踪控制器的方法—扩展频带零相位跟踪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零相位跟踪控制器来减小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误... 本文针对位置伺服系统中存在的跟踪误差,研究了零相位跟踪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设计零相位跟踪控制器的方法—扩展频带零相位跟踪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零相位跟踪控制器来减小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误差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零相位 跟踪控制 同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火炮交流伺服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代普 谢朝夕 +1 位作者 赵宇和 冯春阳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9期14-16,共3页
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火炮随动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通过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三相电流中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解耦,将交流电机等效为直流电机进行控制。系统硬件采用交直交电压型变频电路,主电路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及智能功率模块IPM逆变... 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火炮随动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通过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三相电流中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解耦,将交流电机等效为直流电机进行控制。系统硬件采用交直交电压型变频电路,主电路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及智能功率模块IPM逆变电路构成。系统控制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核心,构成全数字矢量控制系统。系统软件由控制主程序和PWM中断服务子程序组成:主程序完成DSP的初始化、参数设定、过压、过流保护等功能;PWM中断服务子程序完成电流采样,转速计算,矢量变换和PWM输出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磁场定向控制 火炮随动系统 永磁同步电动机 全数字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S320F2812的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秀平 李鹤一 +3 位作者 方祖华 徐宏兵 苏峰 胡世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184,共3页
介绍了一种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执行元件的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组成和总体设计方案,以及主要控制电路和控制程序的设计。该驱动器采用TMS320F2812为核心设计控制电路,以智能功率模块构成功率主电路,具有结构紧凑、设计简单合理、控制灵... 介绍了一种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执行元件的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组成和总体设计方案,以及主要控制电路和控制程序的设计。该驱动器采用TMS320F2812为核心设计控制电路,以智能功率模块构成功率主电路,具有结构紧凑、设计简单合理、控制灵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 永磁同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单神经元PID控制在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科 刘新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81,共6页
针对传统PID调节不易在线实时调整参数,难以有效控制复杂和时变系统的不足,以及单神经元PID控制不能实时调整增益、响应慢的缺点,介绍了一种通过免疫反馈机理实现增益自调整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系统转速... 针对传统PID调节不易在线实时调整参数,难以有效控制复杂和时变系统的不足,以及单神经元PID控制不能实时调整增益、响应慢的缺点,介绍了一种通过免疫反馈机理实现增益自调整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系统转速环控制器采用基于单神经元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实现PID参数的在线实时调整.在单神经元中引入免疫反馈机理,实现增益自调整,提高其响应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改善系统的速度控制效果,使转速的超调更小、振荡减弱、响应速度加快、稳态误差减小,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交流伺服系统 单神经元PID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直线伺服系统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宜标 郭庆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针对直接驱动的交流直线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在常规的滑模控制中引入模糊控制,可以有效地削弱滑模切换控制所产生的抖振,而不牺牲滑模控制系统对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的强鲁棒性.模糊滑模控制策略消除了永磁直线... 针对直接驱动的交流直线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在常规的滑模控制中引入模糊控制,可以有效地削弱滑模切换控制所产生的抖振,而不牺牲滑模控制系统对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的强鲁棒性.模糊滑模控制策略消除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端部效应引起的推力波动,大大地提高了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系统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直线伺服系统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直接驱动 滑模变结构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RBFNN模型预测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妹琴 廖晓昕 邓燕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0,共4页
在三相交流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其速度控制通道采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模型采用TDRBFNN,用改进的GA 寻找TDRBFNN 的结构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跟随特性和抗扰性能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矢... 在三相交流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其速度控制通道采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模型采用TDRBFNN,用改进的GA 寻找TDRBFNN 的结构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跟随特性和抗扰性能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矢量控制,而且所采用的预测模型和算法都较简单,易于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RBFNN模型 预测控制 异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