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肠系膜上动脉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与常规图像质量对比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晨 魏晓磊 +3 位作者 朱小倩 刘松 吕品 张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对比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不同keV单能级图像(VMIs)及常规扫描图像上肠系膜上动脉(SMA)的图像质量,旨在优化SMA的CT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部CT增强图像105例。利用专用工作站在40~200 keV水平生成17个单能级VMIs(间隔10 keV)... 目的:对比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不同keV单能级图像(VMIs)及常规扫描图像上肠系膜上动脉(SMA)的图像质量,旨在优化SMA的CT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部CT增强图像105例。利用专用工作站在40~200 keV水平生成17个单能级VMIs(间隔10 keV),比较常规图像和VMIs图像上SMA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信号强度、边缘锐利度)和SMA分支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能级水平的提高,SNR和CNR均显著降低(r值分别为-0.891和-0.810,P值均<0.001);40 keV单能级图像上SMA的SNR和CNR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常规图像(分别为20.00±12.08 vs.10.61±3.39、65.65±17.34 vs.18.14±4.88,P值均<0.001)。40 keV单能级图像上SMA的图像质量评分和分支数也显著高于常规图像(4.99±0.10 vs.4.69±0.67,14.39±5.70 vs.6.35±3.05,P值均<0.001)。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腹部增强检查中,40 keV单能级图像上肠系膜上动脉的成像质量显著高于常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谱CT 单能级图像 肠系膜上动脉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CT单能级重建技术优化强化欠佳肺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 被引量:8
2
作者 高艳山 刘辉佳 张雪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探索单能级重建(Mono-E)技术对强化欠佳肺动脉CT造影图像的补救能力,探索碘密度值和有效原子序数值(Z-effective)对最优补救单能级的预测能力,并寻找合适的窗口设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 目的探索单能级重建(Mono-E)技术对强化欠佳肺动脉CT造影图像的补救能力,探索碘密度值和有效原子序数值(Z-effective)对最优补救单能级的预测能力,并寻找合适的窗口设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37例PhilipsIQon光谱CT肺动脉强化欠佳(肺动脉主干分叉处CT值≤200Hu)的图像资料,重建40~70 keV(间隔5 keV)Mono-E图像,从客观图像质量参数(肺动脉主干CT值、信噪比、强化噪声)、栓子显示个数、主观评分3个方面与混合能级(120 keV)比较。测量肺动脉分叉处碘密度值及Z-effective。最优Mono-E定义为CT值>200 Hu且主观评分≥3分。结果36例肺动脉强化欠佳图像运用Mono-E技术获得的最优Mono-E图像能显著提高肺动脉强化CT客观图像质量[肺动脉CT值(除70 keV)、噪声、信噪比、强化-噪声方面均有提高(P均<0.05)]及主观评分[1.8(0.5)比3.7(1.0);Z=5.327,P<0.01]。碘密度值预测最优能级公式为:keV=4.677×碘密度值+28.49,Z_(-effective)预测公式为:keV=11.44×Z_(-effective)-53.82。最优补救Mono-E图像检出肺动脉栓子的能力优于混合能级图像(47比35;Z=2.414,P<0.05)。结论部分强化欠佳肺动脉CT造影图像可通过Mono-E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质量,碘密度值和Z_(-effective)可预测最优补救Mono-E能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能级重建图像 肺动脉栓塞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