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卞雯 周文君 +7 位作者 吴天晨 朱培静 陈一诺 原鹏波 王学举 王颖 魏瑗 赵扬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598,共7页
目的:比较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双胎妊娠选择性减胎和自发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sIUFD)后的存活儿妊娠结局,并探索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 目的:比较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双胎妊娠选择性减胎和自发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sIUFD)后的存活儿妊娠结局,并探索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19例MCDA双胎妊娠中一胎宫内死亡病例,根据胎死方式分为自发sIUFD组(120例)和选择性减胎组(99例),采集孕期母体情况、宫内死亡胎儿情况和妊娠结局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自发sIUFD组和选择性减胎组的存活儿活产率分别为85.0%及81.8%,存活儿总围生期存活率则分别为73.3%及8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自发sIUFD组相比,选择性减胎组的分娩孕周更大,<37周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更低。以分娩孕周为结局变量,采用Cox回归分析发现,胎死方式并非影响存活儿分娩孕周的风险因素,而妊娠期高血压和胎死孕周为影响存活儿分娩孕周的独立风险因素;分别以是否出现<37周早产、存活儿宫内死亡和新生儿颅脑B超异常为结局变量,采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胎死方式、胎死孕周、死胎位置和胎儿并发症等为影响上述存活儿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上述风险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相同。结论:对于存在严重双胎并发症的MCDA双胎妊娠患者,进行选择性减胎术后的存活儿预后更好,积极的宫内干预治疗对于改善存活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羊膜 死宫内 选择性减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心脏功能异常围产结局预测
2
作者 张晗 魏瑗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7-553,共7页
目的: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心脏功能异常的特点,并基于信息量法选择以超声指标为主的相关评价指标以建立预测MCDA胎儿围产结局的模型。方法:筛选出双胎妊娠孕妇中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者104例,根据其绒毛膜性和胎儿心脏... 目的: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心脏功能异常的特点,并基于信息量法选择以超声指标为主的相关评价指标以建立预测MCDA胎儿围产结局的模型。方法:筛选出双胎妊娠孕妇中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者104例,根据其绒毛膜性和胎儿心脏异常情况分为:MCDA功能异常组(61例)、MCDA结构异常组(23例)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结构异常组(20例),分析比较3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随访临床结局至产后3年。引入信息量法,选择MCDA功能异常组的全部超声异常指标(7类),再加入3项常见临床指标,纳入信息量模型计算,建立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围产结局预测模型,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预留病例(5例)检验两种方法评估模型预测的有效性。结果:①与MCDA结构异常组比较,MCDA功能异常组双胎特有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分期更重;3组围产结局中活产与未活产所占比率、不同的活产结局间和不同的未活产结局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发现MCDA功能异常组活产儿大部分(22/24)心脏功能自行恢复正常。②信息量模型预测结果示,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不良围产结局或风险(I)划分标准:当I>1.0时,胎儿死亡风险高;当-1.0<I≤1.0时,胎儿死亡风险中等;当I≤-1.0时,胎儿死亡风险低。③ROC曲线验证结果示,AUC为0.864(95%CI 0.767~0.961);预留病例检验验证结果示,与实际临床结局吻合程度较高。结论:基于信息量法的结局预测模型与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有一定关联性,对预测MCDA心脏功能异常胎儿死亡风险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超声心动图 心脏功能异常 信息量模型 绒毛妊娠 围产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脐带胎盘附着预测胎儿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甘晗靖 王慧芳 +4 位作者 林琪 焦阳 刘涛 熊奕 张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监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MCDA)双胎脐带胎盘附着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名MCDA双胎妊娠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和产后临床资料,比较两胎儿脐带胎盘附着一致组(59名)和不一致组(68名)的复杂性双...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监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MCDA)双胎脐带胎盘附着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名MCDA双胎妊娠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和产后临床资料,比较两胎儿脐带胎盘附着一致组(59名)和不一致组(68名)的复杂性双胎发生率。结果脐带胎盘附着不一致组复杂性双胎的发生率为51.47%(35/68),脐带胎盘附着一致组为23.73%(1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胎之一脐带帆状附着的复杂性双胎发生率为59.09%(13/22),双胎之一脐带边缘附着的复杂性双胎发生率为47.83%(2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双胎之一帆状附着中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发生率为40.91%(9/22),双胎之一边缘附着中TTTS的发生率为13.04%(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监测MCDA双胎脐带胎盘附着能预测胎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绒毛羊膜 帆状附着 边缘附着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对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脐带缠绕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潘云祥 马小燕 +2 位作者 尚宁 曹建法 王丽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26-212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脐带缠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65例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孕妇,按产前超声筛查规范要求进行结构筛查,采用连续追踪法对两个胎儿的脐带进行观察,对可疑脐带...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脐带缠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65例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孕妇,按产前超声筛查规范要求进行结构筛查,采用连续追踪法对两个胎儿的脐带进行观察,对可疑脐带缠绕者进行脐带三维成像,记录孕周、胎儿有无结构畸形,追踪至胎儿出生或被引产,将超声发现、妊娠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孕妇在超声检查中被发现两个胎儿之间存在脐带缠绕,三维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脐带缠绕的情况。4例孕妇的8个胎儿中的3个胎死宫内,存活的5个胎儿中的3个合并不同程度的结构畸形。结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两个胎儿的脐带相互缠绕对胎儿宫内安危造成很大威胁,借助三维超声细致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给予严密监护,为临床产科处理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羊膜 脐带缠绕 三维超声 死宫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之间隔膜破裂致羊膜带综合征2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勾晨雨 黄林环 +4 位作者 黄轩 周祎 陈筠虹 陈涌珍 方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75-877,共3页
1病例报告例1,患者,26岁,因孕25周,发现双胎之一畸形3+月于2013年10月11日收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为自然受孕,G1P0,早孕期无放射性物质、
关键词 之一 羊膜带综合征 羊膜 绒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破裂 放射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超声软指标联合双胎特有指标评估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胎儿结局的研究
6
作者 董宇萌 刘静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0-1467,共8页
背景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应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急剧增加,包括早产、胎儿畸形、先兆子痫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也随着增多。通过减胎手段可以改善围生期预后及胎儿存活质量,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可能会比妊娠中期选择性减胎的预后更佳... 背景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应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急剧增加,包括早产、胎儿畸形、先兆子痫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也随着增多。通过减胎手段可以改善围生期预后及胎儿存活质量,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可能会比妊娠中期选择性减胎的预后更佳,提示孕早期尽早评估妊娠结局将改善孕妇及胎儿的预后。目的探讨孕早期超声软指标及双胎特有指标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就诊的孕早期(11~13^(+6)周)DCDA双胎妊娠孕妇及胎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和双胎特有指标的检出率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超声软指标包括:颈后透明层(NT)增厚、脉络丛囊肿、鼻骨发育不良、心室点状强回声、右房室瓣反流、静脉导管a波缺失或倒置、肠管回声增强、肾盂轻度扩张、单脐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双胎特有指标包括:双胎头臀长(CRL)差异、双胎NT差异、双胎脐带插入(UCI)差异。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结构异常、遗传学异常,另增加体质量阳性(双胎体质量差异≥25%)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及双胎特有指标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418例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其中正常妊娠结局342例(81.82%),不良妊娠结局76例(18.18%)。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10.53%(53/418);53例超声软指标阳性的胎儿中共检出61个超声软指标,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NT增厚6.94%(29/418),脉络丛囊肿2.39%(10/418)和鼻骨发育不良1.67%(7/418)。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0.19%(16/53),高于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6.44%(60/365)(χ^(2)=5.882,P=0.0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胎CRL差异≥15%是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9.955,95%CI=1.882~52.662,P=0.007),双胎UCI差异阳性是双胎妊娠胎儿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OR=3.733,95%CI=1.300~10.720,P=0.014)。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27.27%(114/418),包括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阴性12例,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100例,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2例。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25.12%(105/418),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发生率为27.6%(29/105),单纯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6.4%(60/365);孕早期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发生率高于单纯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χ^(2)=6.641,P=0.010)。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合并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2.15%(9/418),超声软指标阳性合并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并体质量阳性发生率为44.4%(4/9),单纯软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0.2%(1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6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增厚(OR=2.576,95%CI=1.146~5.791,P=0.022)、双胎CRL差异≥15%(OR=13.167,95%CI=3.595~48.229,P<0.001)、双胎UCI差异阳性(OR=2.369,95%CI=1.049~5.348,P=0.038)是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NT增厚、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可能是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对于超声软指标阳性或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胎儿应提高警惕,需对其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妊娠结局 绒毛羊膜 超声软指标 特有指标 孕早期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减胎方式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梁炎春 戴郁菁 +5 位作者 蔡婉玲 曾涵秋 程谦益 陈杏欢 祝彩霞 牛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2-909,共8页
【目的】对比双极脐带电凝减胎术(BCC)与射频消融减胎术(RFA)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孕... 【目的】对比双极脐带电凝减胎术(BCC)与射频消融减胎术(RFA)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孕期均行选择性减胎术,并在我院规律产检及分娩。回顾性分析统计孕妇基本情况、减胎方式的选择、分娩孕周等相关因素对最终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产生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FA组和BCC组术后发生下腹紧缩感的比例分别为65.0%和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下腹紧缩感均可缓解。此外,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RFA组的分娩孕周为366/7(264/7~406/7)周,晚于BCC组的324/7(290/7~374/7)周,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C组在妊娠370/7周前分娩的比例高于RFA组(100%vs.62.5%,P=0.024)。新生儿结局中,BCC组的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大于RFA组(92.31%vs.52.5%,P=0.025),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BCC组的新生儿转到儿科或重症监护进行观察的比例大于RFA组(84.62%vs.30%,P=0.001)。对新生儿结局造成影响的多因素分析发现分娩孕周<270/7周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2.091,95%CI,0.312~14.162,P=0.032)。【结论】无论是RFA还是BCC,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不同。临床上应综合多方面因素个体化选择减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羊膜 妊娠 极脐带电凝减 射频消融减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何淑琼 黄渊清 +1 位作者 颜建英 陈溶鑫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简称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 FGR)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临床处理和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5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单绒毛膜双...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简称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 FGR)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临床处理和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5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患者中,围生儿均存活患者20例,围生儿死亡患者5例,其中双胎宫内死胎1例(4.0%);双胎之一宫内死胎2例(8.0%),2例存活胎围生期均死亡;出生时放弃抢救死亡2例(8.0%),4例围生儿均死亡。8例并发子痫前期(32.0%),剖宫产19例(76.0%)。脐带帆状附着的s FGR胎儿死亡的患者所占比例比中央附着的s FGR高(50.0%vs 10.5%,P<0.05),其分娩方式与分娩孕周有关(P=0.000)。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围生期易出现母儿并发症,脐带帆状附着的s FGR胎儿死亡率增高。当孕周>32周时出现产科指征需要终止妊娠时,需综合考虑多因素选择分娩方式,以避免不良围生结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羊膜 选择性儿生长受限 脐带帆状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之一畸形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桂梅 杨小红 胡娅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26-3426,共1页
患者女,31岁,孕3产1,3年前足月剖宫产一女婴,现存活,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本次妊娠末次月经2013年8月4日,自然受孕。孕11周超声提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孕24周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 患者女,31岁,孕3产1,3年前足月剖宫产一女婴,现存活,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本次妊娠末次月经2013年8月4日,自然受孕。孕11周超声提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孕24周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一胎未见畸形,一胎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孕33+2周我院超声提示:双活胎,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A胎儿头位,未见畸形,脐动脉S/D3.69偏高,大脑中动脉RI值及流速均偏低,B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颈部可见多条脐带缠绕。于2014年3月25日因“孕33+2周,胎动减少”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6 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水肿(-)。产科检查:腹围102 cm,宫高37 cm,双胎,胎位右骶横位/左枕横位,胎心140-150次/min,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当天因正常胎儿脐动脉S/D增高,大脑中动脉RI值及流速均偏低,胎动减少,胎心监护NST异常故行急诊剖宫产术。术中见: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单个胎盘两胎儿共一羊膜腔,均为男婴,第1胎儿左枕横位, Apgar 评分1 min 10分,5 min 10分,外观正常,体重1650 g;第2胎儿(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右骶横位,Apgar 评分1 min 9分,5 min 10分,体重1800 g,脐带绕颈4周。两胎儿脐带相互缠绕打结(真结1个),如“毛线绳”(图1)。检查胎盘:24 cm x22 cm x3 cm,重约800 g,胎盘中间无羊膜与绒毛间隔,两脐带均系中央胎盘附着,相距1 cm。两新生儿均因早产转入新生儿科进一步检查治疗。术后随访正常新生儿生长发育与同龄儿同步,无明显异常。由于产妇和家属不舍放弃畸形儿目前存活、随访该新生儿生长发育明显滞后于同龄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绒毛 之一 畸形儿 完全性心内垫缺损 儿先天性心脏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急诊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心脏畸形拷贝数变异分布的差异(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软 谢红宁 +1 位作者 林美芳 郑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3-580,共8页
【目的】分析拷贝数变异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分布的差异。【方法】MCDA双胎合并先心病病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采用Affymetrix Cyto Scan高分辨微阵列平台。【结果】从2010年至2... 【目的】分析拷贝数变异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分布的差异。【方法】MCDA双胎合并先心病病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采用Affymetrix Cyto Scan高分辨微阵列平台。【结果】从2010年至2016年,114例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且类型不一致,4例合并心脏畸形且类型一致。114例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且类型不一致病例中,72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如下:5例双胎核型不一致,1例双胎均是47,XYY,1例双胎均是21三体,65例双胎染色体核型均正常。36例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类型不一致且染色体核型、22q11.2微缺失检测均正常病例中,拷贝数变异不一致比率是5.6%。所有先心病中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和临床意义未明拷贝数变异的检出率分别是2.2%和2.2%。4例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类型一致病例中,1例未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其余3例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均正常。【结论】合子后的拷贝数变异可解释5%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类型不一致的发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绒毛羊膜 不一致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一胎无心畸形围生结局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婷婷 王晓东 余海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围生结局及围生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产科收治的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分别于孕13^(+2)~23周产前诊断为MCMA双胎...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围生结局及围生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产科收治的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分别于孕13^(+2)~23周产前诊断为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其中1例母体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因泵血胎胎死宫内于孕18^(+3)周、31^(+4)周引产;3例行期待治疗,分娩孕周31^(+3)周、37^(+5)周、39^(+5)周,泵血胎出生后生长发育良好;1例于孕23^(+5)周行无心胎脐带双极电凝术,成功阻断无心胎脐带血流,于孕31周阴道分娩,存活儿出生后3^+月死亡。结论: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宜早期诊断、定期规律产检、严密监护,必要时可行选择性终止无心胎以改善泵血胎妊娠结局以获得良好的围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妊娠 无心畸形 反向动脉灌注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佳倞 耿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4例MCDA sIUGR(sIUGR组)及同期分娩的42例非复杂性MCDA(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4例MCDA sIUGR(sIUGR组)及同期分娩的42例非复杂性MCDA(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IUGR组异常脐带入口的发生率(45.8%)较对照组高(7.1%)(P<0.05);sIUGR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分娩孕周(大胎儿出生体质量1917.71±473.58 g,小胎儿1335.83±412.79 g;分娩孕周33.59±2.59周)均低于对照组(大胎儿出生体质量2329.52±392.42 g,小胎儿2140.95±392.42 g;分娩孕周35.79±2.21周)(P<0.05);sIUGR组新生儿轻度脑损伤发生率(52.1%)、转NICU率(70.8%)均高于对照组(15.4%、38.1%)(P<0.05)。两组间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sIUGR患者中,Ⅰ型的大胎儿、小胎儿出生体质量分别高于Ⅱ型及Ⅲ型(P<0.05)。sIUGR组3种分型之间,新生儿发生轻度脑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UGR组中有20对围产儿均存活,4例存活儿围产期死亡;在孕26周前确诊为sIUGR较晚于孕26周确诊sIUGR的新生儿死亡率高(分别为20.0%及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UGR组3种分型之间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26周前确诊为sIUGR较晚于26周确诊sIUGR的新生儿死亡率高;sIUGR组的3种分型中,Ⅱ型及Ⅲ型sIUGR双胎胎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Ⅰ型。sIUGR围产儿预后与脐血流多普勒频谱类型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羊膜 选择性儿生长受限 脐动脉血流多普勒频谱 脑室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妊娠胎-胎输血综合征1例报道
13
作者 何英第 龚瑶 +3 位作者 李慧繁 周颖 漆洪波 李俊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4,共4页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胎特有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15%[1]。大多发生在中期妊娠早期,因此建议在妊娠16周开始[2-4],每2周进行1次生长发育、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Doppler评估[5],同时监测...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胎特有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15%[1]。大多发生在中期妊娠早期,因此建议在妊娠16周开始[2-4],每2周进行1次生长发育、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Doppler评估[5],同时监测羊水量测值,以便及时评估有无TTT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综合征 羊膜 中期妊娠 妊娠 绒毛 脐动脉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单羊毛膜双胎妊娠持续脐带缠绕1例
14
作者 杨宜红 徐晓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0,252,共3页
单绒毛膜单羊毛膜(简称:单绒单羊)双胎是所有双胎妊娠中围产期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除了与其具有所有普通单绒毛膜(简称:单绒)双胎所具有的合并症风险有关外,还与其所特有的并发症——脐带缠绕有关。脐带缠绕可以在单绒单羊双胎妊娠的任何... 单绒毛膜单羊毛膜(简称:单绒单羊)双胎是所有双胎妊娠中围产期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除了与其具有所有普通单绒毛膜(简称:单绒)双胎所具有的合并症风险有关外,还与其所特有的并发症——脐带缠绕有关。脐带缠绕可以在单绒单羊双胎妊娠的任何一个阶段出现,临床上较多是在中孕早期超声检查甚至手术过程中才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羊毛 妊娠 脐带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羊膜囊双胎脐带互相缠绕1例
15
作者 卢广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羊膜 妊娠 脐带互相缠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ET助孕后双绒毛膜三胎减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结局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思敏 慕铭坤 +8 位作者 闫俊芳 郑威 杨书衡 杨宸 俎若雯 范宏芳 李真 任炳楠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的双绒毛膜三胎减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双胚...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的双绒毛膜三胎减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早孕超声诊断为双绒毛膜三胎妊娠,其中选择减灭单绒毛膜双胎(MCT)中一个胚胎的患者24例(MCT组),同时从生殖中心电子病历系统中随机筛选相同时间节点内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早孕超声诊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非M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产期结局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患者年龄、BMI、抗米勒管激素(AMH)、不孕年限等混杂因素,分析阴道超声引导下减灭双绒毛膜三胎妊娠中MCT的一个胚胎成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对其围产期结局的影响。结果:MCT组自然减胎率高于对照组(P=0.044)。与非MCT组相比,MCT组双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MCT组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低于非MCT组(P=0.004),新生儿住院率高于非MCT组(P=0.017)。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该减胎方式不影响其围产期结局(P>0.05)。结论:选择阴道超声引导下减灭双绒毛膜三胎妊娠中MCT的一个胚胎成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尽管自然减胎率较高,但与双胚胎移植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相比,对其围产期结局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精子显微注射-胚移植 绒毛 绒毛 绒毛 妊娠 围产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6
17
作者 原鹏波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2-666,共5页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15年制定和发布了《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该《指南》针对双胎绒毛膜性的诊断、孕期监测方案、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15年制定和发布了《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该《指南》针对双胎绒毛膜性的诊断、孕期监测方案、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由于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对于不同类型双胎的分娩时机、决定分娩方式的因素等诸多临床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探讨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在选择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分娩方式 合并症 分娩时机 终止妊娠时机 死宫内 新生儿死亡率 绒毛 儿生长受限 围产儿死亡率 分娩 分娩孕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预测双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金铃 牛建梅 +2 位作者 高佳琪 吕淑平 王彦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0-505,共6页
目的·研究胎儿估计体质量(EFW)差异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W)差异间的关系,评估超声预测双胎妊娠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BW)的准确性。方法·应用超声检测不同孕周双胎的生长参数,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EFW差异(?EFW)... 目的·研究胎儿估计体质量(EFW)差异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W)差异间的关系,评估超声预测双胎妊娠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BW)的准确性。方法·应用超声检测不同孕周双胎的生长参数,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EFW差异(?EFW)与?BW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77对双胎中,44对双胎(15.9%)存在2个胎儿?BW≥20%。该现象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的发生率分别为68.2%和3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与孕期其他孕周评估的?EFW相比,分娩前末次超声评估的?EFW与?BW一致性最佳。在MCDA中,孕22~24周超声评估?EFW的阴性预测值最高(94%)。结论·双胎妊娠胎儿出生前末次超声评估的?EFW与?BW的一致性最高。对超声未发现?EFW较大即?EFW<20%的双胎,尤其是孕22~24周阶段MCDA中?EFW<20%者,其未来发生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 IUGR)机会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妊娠 估计儿体质量差异 出生体质量差异 绒毛羊膜 绒毛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输血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段定红 李笑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0-333,共4页
关键词 输血综合征 妊娠 妊娠 盘血管 绒毛 血液相 子宫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贫血多血质序列症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南 陈敏 +3 位作者 王佳燕 宋艳琴 刘子建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胎贫血多血质序列症(TAPS)临床特点、治疗及近期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胎儿医学中心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诊断为TAPS的8例病例的临床超声检查、处理及胎儿分娩后新生儿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双胎贫血多血质序列症(TAPS)临床特点、治疗及近期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胎儿医学中心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诊断为TAPS的8例病例的临床超声检查、处理及胎儿分娩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研究。结果:8例TAPS病例中,7例自然发病病例平均发病孕周24.38周,分期为1期2例,分期为3期5例;1例继发于激光手术后3周为3期病例。4例采取保守期待治疗,4例采取选择性射频消融减胎治疗。保守期待治疗病例中有2例已分娩,受血胎出生平均体质量1732.50 g,平均血红蛋白(Hb)224.00 g/L,平均网织红细胞(Ret)计数0.0563;供血胎儿平均出生体质量1560.00 g,平均Hb 84 g/L,平均Ret计数0.1721。选择性减胎病例全部分娩,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2227.50 g。8例中除1例失访,2例仍在妊娠,其余5例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均位于同胎龄正常水平。结论:TAPS复杂双胎的产前超声、产后临床表现及新生儿预后差异较大,故在临床处理中应给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羊膜 儿-儿间输血 贫血多血质序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