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阻滞用于急性单纯骨折病人的术前镇痛 被引量:1
1
作者 姜长林 沙庆玲 +6 位作者 赵鸿雁 曲向林 赵立明 李俊 乔添柱 翟金林 赵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比较观察骨折病人做神经阻滞镇痛和哌替啶肌注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 10 7例骨折病人分两组 ,A组采用骨折后肌注哌替啶 1mg/kg(n =5 5 ) ;B组在骨折后采用相应部位的神经阻滞镇痛 (n =5 2 ) ,分别记录治疗后 10 ,30 ,60min时的VAS... 目的 :比较观察骨折病人做神经阻滞镇痛和哌替啶肌注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 10 7例骨折病人分两组 ,A组采用骨折后肌注哌替啶 1mg/kg(n =5 5 ) ;B组在骨折后采用相应部位的神经阻滞镇痛 (n =5 2 ) ,分别记录治疗后 10 ,30 ,60min时的VAS值和并发症。结果 :B组治疗后 30min无痛率为 19% ,而B组为 4 % ,显效率B组 5 4 % .A组 2 7% ,两组间比较无痛率和显效率均为B组高于A组 ,P <0 .0 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治疗后 1h无痛率A组和B组分别为 5 %和 2 3% ,显效率分别为39%和 5 8% ,两组间比较无痛率和显效率B组高于A组 ,P <0 .0 5 ,有显著差异。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对骨折创痛病人应用神经阻滞法解除骨折创痛 ,其效果优越于肌注哌替啶 ,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骨折 神经阻滞 手术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椎体单纯性和病理性压缩骨折的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5
2
作者 姚伟武 杨世埙 李明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17-321,共5页
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病因有骨质疏松、外伤所致的单纯性椎体压缩与病理性压缩骨折。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原则和方法有极大的区别,因此病因的鉴别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了单纯性和病... 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病因有骨质疏松、外伤所致的单纯性椎体压缩与病理性压缩骨折。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原则和方法有极大的区别,因此病因的鉴别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了单纯性和病理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不同影像诊断方法及常规磁共振上两者的不同表现与鉴别点,同时详细介绍了磁共振的新技术——弥散技术在鉴别单纯性和病理性脊柱压缩骨折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体 单纯骨折 病理性 压缩骨折 磁共振成像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探讨中医拔伸按压手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筋骨平衡力学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秦大平 张晓刚 +8 位作者 宋敏 张华 曹林忠 聂文忠 赵文韬 赵希云 王志鹏 徐斌 徐世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545-2547,共3页
"筋骨并重"是骨伤科治疗各类损伤病患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由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学创始人尚天裕教授总结提出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理念。而"筋骨"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载,对中医骨伤科从"筋筋&... "筋骨并重"是骨伤科治疗各类损伤病患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由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学创始人尚天裕教授总结提出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理念。而"筋骨"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载,对中医骨伤科从"筋筋""筋骨""以筋养骨""骨正筋柔"等方面丰富"筋骨"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起着巨大作用,通过对中医拔伸按压手法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研究分析,探讨在拔伸按压手法作用下,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及周围软组织之间的"筋骨失衡"状态的力学平衡恢复发生机制。同时明确在应用拔伸按压手法中所体现的"筋骨并重""筋骨平衡"的理论与生物力学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筋骨并重"理论体系,对中医正骨推拿手法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拔伸按压手法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力学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牵拉治疗单纯颧弓骨折复位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宏毅 周先略 唐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钢丝牵拉 治疗 单纯颧弓骨折复位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将逐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疗效观察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钟远鸣 李智斐 +3 位作者 贺启荣 周宾宾 许建文 张家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37-1738,共2页
目的: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骨折节段的疼痛、腹胀腹痛、大便不通)治疗提供较好方案。方法:运用大将逐瘀汤与口服中药及止痛药对比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结果:大将逐瘀汤在疼痛缓解有显著差异(P<0.01),在腹... 目的: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骨折节段的疼痛、腹胀腹痛、大便不通)治疗提供较好方案。方法:运用大将逐瘀汤与口服中药及止痛药对比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结果:大将逐瘀汤在疼痛缓解有显著差异(P<0.01),在腹胀减轻方面与解热镇痛组和身痛逐瘀汤组亦有显著差异(P<0.01),在总体治疗方面大将逐瘀汤优于身痛逐瘀汤组(P<0.05)和解热镇痛组(P<0.01)。结论:大将逐瘀汤临床运用安全,有效,并符合简、便、廉原则,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将逐瘀汤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 初步观察 机理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寰椎单侧侧块骨折2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哲明 倪斌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单纯性寰椎单侧侧块骨折 CT X线诊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方先钧 吴祥颖 +2 位作者 翟天宋 董莉 张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656-2658,共3页
目的:验证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平卧硬板床、骨折处垫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护)的同时应用腹... 目的:验证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平卧硬板床、骨折处垫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护)的同时应用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症VAS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均可有效改善疼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74.19%,(P<0.05)。结论: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发挥较佳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腹针 复原活血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俊 蔡贤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31-3332,共2页
脑外伤合并骨折的患者,常常在骨折处有大量的骨痂形成,无论是骨痂量还是骨痂形成速度均较单纯骨折者要多、要快,甚至出现异位骨化现象。早在1960年.Gibson首次报道了这一现象,他发现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患者骨折处有大量骨痂形成... 脑外伤合并骨折的患者,常常在骨折处有大量的骨痂形成,无论是骨痂量还是骨痂形成速度均较单纯骨折者要多、要快,甚至出现异位骨化现象。早在1960年.Gibson首次报道了这一现象,他发现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患者骨折处有大量骨痂形成:Roberts于1968年报道脑外伤患者出现异位骨化的现象。此后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大多数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恼外伤改变了骨折愈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患者 骨折愈合 Roberts 骨痂形成 合并骨折 单纯骨折 骨化现象 异位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对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姚伟武 沈艳 +4 位作者 李明华 杨世埙 乔瑞华 何鸿渊 肖云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评价MR化学位移成像序列对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53例(共97个椎体)脊柱椎体压缩行MRI平扫和化学位移序列检查。其中病理性骨折31例(61个椎体,包括转移性肿瘤26例、骨髓瘤1例、结核4例);单纯性骨折22例36个椎... 目的:评价MR化学位移成像序列对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53例(共97个椎体)脊柱椎体压缩行MRI平扫和化学位移序列检查。其中病理性骨折31例(61个椎体,包括转移性肿瘤26例、骨髓瘤1例、结核4例);单纯性骨折22例36个椎体,包括单纯外伤所致15例,骨质疏松7例。病理性骨折者行CT导引下经皮骨穿刺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部分临床证实;外伤或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均符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MRI表现,部分随访证实。结果:快速梯度回波反相位序列上,41个病理性压缩椎体为高信号,20个椎体表现基本为等或稍低信号;而25个单纯性压缩椎体在快速梯度回波反相位序列上则表现为低信号,11个椎体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卡方检验P>0.05。在快速梯度回波正相位序列上,压缩椎体基本上均为低信号。脊柱病理性骨折的反相位/正相位信号比是1.27+/-0.35,而良性压缩骨折反相位/正相位信号比是0.83+/-0.28,经统计分析P<0.05。结论:化学位移序列在鉴别脊柱单纯性和病理性压缩骨折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骨折 化学位移 成像技术 病因 快速梯度回波 病理性骨折 椎体压缩骨折 压缩椎体 P〉0.05 MRI平扫 转移性肿瘤 单纯骨折 骨质疏松所 MRI表现 实验室检查 反相位 低信号 诊断价值 成像序列 病理证实 穿刺检查 CT导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骨折工伤患者就业意愿转变现象及对复工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敏 徐艳文 卢讯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林氏就业意愿准备评估量表(the Lam assessment of stages of employment readiness,LASER)在肢体骨折工伤患者中的指导意义,协助职业康复治疗师掌握工伤患者的就业心理状态,从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复工率。方法:179例肢... 目的:探讨林氏就业意愿准备评估量表(the Lam assessment of stages of employment readiness,LASER)在肢体骨折工伤患者中的指导意义,协助职业康复治疗师掌握工伤患者的就业心理状态,从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复工率。方法:179例肢体骨折工伤患者在入院后1周内和出院前1周内各进行1次LASER量表的评估,期间提供为期4—8周的全面复工计划,出院3个月后电话随访其就业情况。应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探讨179例肢体骨折工伤患者的就业意愿转变情况和对重返工作的预测效果。结果:就业复工率为83.79%。测试周期结束,肢体骨折工伤患者的考虑前期得分减少,考虑前期从18例下降至2例,考虑期、准备期及行动期的得分均有上升,其中准备期和行动期从85例增加至160例(t=15.201,P<0.001)。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第一次LASER评估中,考虑前阶段(OR=1.139)和考虑阶段(OR=0.776)是主要的预测因子,而在第二次LASER评估中,考虑阶段(OR=0.751)和准备阶段(OR=0.735)则转变为主要的预测因子。结论:LASER量表可以有效帮助职业康复治疗师确定单纯四肢骨折工伤患者的就业心理状态,及时选择更合理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康复 单纯四肢骨折 就业意愿 重返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