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南疆地区农村人群基于不同指南定义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
1
作者 程静 孙雪莹 +7 位作者 马儒林 何佳 丁玉松 芮东升 李毓 任罗艺 郭淑霞 郭恒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索新疆南疆地区农村人群中基于不同指南定义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关联。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高血压指南和2020年... 目的探索新疆南疆地区农村人群中基于不同指南定义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关联。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高血压指南和202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对IDH的定义,分别纳入研究对象6834人和8960人。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指南定义的IDH患者和血压正常者CVD事件累积发病率的差异;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IDH与CVD风险的关联。结果ACC/AHA指南所定义的IDH患病率比中国指南定义者高5.4%。两种指南定义的IDH患者与血压正常者的CVD累积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C/AHA指南,χ2=0.07,P=0.80;中国指南,χ2=3.85,P=0.05);ACC/AHA指南定义的IDH患者CVD累积发病率较中国指南定义者低(6.14%vs 9.88%,χ2=5.22,P=0.02)。与血压正常者相比,中国指南定义的IDH与CVD发生风险的关联强度高于ACC/AHA指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95%CI)分别为:1.411(0.999~1.993)、1.037(0.788~1.364)。结论在新疆南疆农村人群中,应用2017年ACC/AHA指南定义的血压新阈值能够筛选出更多的IDH患者,有利于早期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队列研究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游斌权 邢杨波 +1 位作者 郭航远 李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286-2289,共4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IDH患者(IDH组)行非药物治疗改善血压,无高血压病且相同年龄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主要为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IDH患者(IDH组)行非药物治疗改善血压,无高血压病且相同年龄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主要为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包括运动、合理膳食、减轻体质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及戒烟限酒等。在非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监测血压,检测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髓质素(ADM)、前列环素(PGI2)、血管紧张素Ⅱ(AT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治疗前,IDH组ADM、PGI2、AT2、TX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DH组在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非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DH组ADM、PGI2、AT2、TXA2水平在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IDH患者血浆ADM、PGI2、AT2和TXA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压下降不明显,治疗后6个月血压明显下降。非药物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IDH患者的血浆ADM、PGI2、AT2、TXA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非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永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90-189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IDH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舒降汤。结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IDH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舒降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2、4、6、8周时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B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服药8周时UAE和Ccr水平较服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对照组为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DH可显著降低DBP和改善肾功能的效果,对SBP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西医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畅 权雅文 +1 位作者 王林峰 李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1-929,共9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现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衡量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因此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和女...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现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衡量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因此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01-01—2023-04-24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老年非高血压患者600例,根据高血压测量结果,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150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组150例,收缩-舒张期高血压(SDH)组150例,正常血压组1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小板分布宽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酸、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男性IS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男性I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空腹血糖是老年男性S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IS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I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S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分层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老年男性中,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第1四分位(≤10.7 fL)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第3四分位(>12.1~12.9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8.893,95%CI=2.731~28.955;第3四分位发生IDH的风险为OR=5.265,95%CI=1.758~15.768;第4四分位(>12.9 fL)发生IDH的风险为OR=5.243,95%CI=1.870~14.705;第3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674,95%CI=1.549~14.102;第4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3.316,95%CI=1.177~9.345。老年女性中,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第1四分位(≤11.0 fL)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第3四分位(>12.4~13.2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3.494,95%CI=1.218~10.021;第4四分位(>13.2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5.283,95%CI=1.786~15.633;第4四分位发生IDH的风险为OR=5.837,95%CI=1.544~22.068;第3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949,95%CI=1.283~19.089;第4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966,95%CI=1.373~17.963。结论老年男性中,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2.1 fL时,是IDH、SDH的危险因素。老年女性中,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2.4 fL时,是ISH、SDH的危险因素;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3.2 fL时,是ID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小板分布宽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收缩-张期高血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