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建刚 沈宏达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0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腰椎后凸Cobb角均比术前小,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比术前低(P<0.05),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联合主被动训练仪对煤矿井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
作者 张延红 买宁 平梦瑶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联合主被动训练仪对煤矿井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义煤集团总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6例煤矿井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联合主被动训练仪对煤矿井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义煤集团总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6例煤矿井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2例。A组进行悬吊运动训练,B组进行主被动训练仪训练,C组进行悬吊运动联合主被动训练仪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测定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采用Hoffer步行能力分级评估患者步行能力,采用Bra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C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治疗后,3组患者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C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治疗后,3组患者Bra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C组评分最高(P<0.05)。结论将悬吊运动联合主被动训练仪应用于煤矿井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可改善患者肌力,提升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主被动训练仪 悬吊运动 肌力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刘思法 谷长增 刘宁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以及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以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以及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以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疼痛情况、应激指标[皮质醇(Cor)、磷酸肌酸激酶(CK)、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obb角(8.25±1.42)°低于对照组的(11.41±2.14)°,伤椎前缘高度比值(91.65±16.84)%高于对照组的(73.07±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32±0.71)分低于对照组的(4.70±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or(171.39±22.73)ng/ml、CK(178.64±19.14)U/L、PGE_(2)(82.01±21.6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00.88±30.53)ng/ml、(250.98±22.16)U/L、(95.47±26.4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7.52±0.95)mg/L、TNF-α(40.03±6.91)pg/ml、IL-1β(20.02±3.10)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04±1.42)mg/L、(47.02±8.81)pg/ml、(25.02±4.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对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术后的应激反应、疼痛情况、炎症情况,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椎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创伤性骨折 治疗效果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4
作者 李振肃 曹玮 +1 位作者 宫金涛 秦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31±5.49)ml少于对照组的(66.89±7.21)ml,手术时间(82.43±6.21)min、住院时间(8.0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75±8.97)min、(10.59±1.88)d(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63±2.38)°、(13.31±1.69)mm,术后分别为(10.36±1.39)°、(20.37±2.72)mm;观察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71±2.20)°、(13.65±1.31)mm,术后分别为(10.21±1.30)°、(20.45±2.76)mm。术前、术后,两组组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5.31±1.02)、(32.49±2.57)分,术后分别为(2.95±0.63)、(15.59±1.4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5.40±0.97)、(32.63±2.21)分,术后分别为(2.24±0.38)、(15.67±1.35)分。术前,两组VAS、OD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后凸Cobb角 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伟健 谢炜星 +4 位作者 晋大祥 温龙飞 李钺 肖增林 丁金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2期55-58,共4页
目的建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机对1例女性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T_(11)~L_2椎体节段进行连续扫描,所得数据经Mimics17.0、Geomagic Studio2013及Solid Works201... 目的建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机对1例女性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T_(11)~L_2椎体节段进行连续扫描,所得数据经Mimics17.0、Geomagic Studio2013及Solid Works2012等软件处理,采用实体建模的方法重建椎体三维图形,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17.0进行设置材料属性、接触类型、模拟韧带、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和施加载荷等处理,构建胸腰段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有限元模型和无骨折的正常胸腰段椎体有限元模型。对无骨折的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有限元模型T11椎体垂直加载400 N直立载荷的同时,于T11椎体上表面施加方向分别是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旋转的力矩7.5 N/m,观察模型的角位移,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成功构建胸腰段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有限元模型及无骨折的正常胸腰段椎体有限元模型,得到的模型与人体脊柱几何外形高度相似。无骨折的正常胸腰段椎体有限元模型T11椎体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旋转4种载荷下的角位移分别为7.11°、5.09°、7.98°、3.77°,与既往报道相同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实验和尸体生物力学实验中的角位移数据接近,与实际临床结果吻合。结论成功构建了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有限元模型及无骨折的正常胸腰段椎体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14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培刚 王庆荣 +2 位作者 朱冬承 庞施义 赵楷生 《中国骨伤》 CAS 1995年第4期43-43,共1页
一次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14例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223900)王培刚,王庆荣,朱冬承,庞施义,赵楷生我院自1991年2月~1993年9月为14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麻醉下施行手法复... 一次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14例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223900)王培刚,王庆荣,朱冬承,庞施义,赵楷生我院自1991年2月~1993年9月为14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麻醉下施行手法复位治疗,经5月~3年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治疗 脊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黎昭华 汤勇智 +3 位作者 杨立群 王贵清 利洪艺 卿勇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21例(B组),并均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效果。结果 A... 目的观察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21例(B组),并均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obb角纠正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多裂肌较术前显著萎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与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斌 赵敬璞 吴建贤 《安徽医学》 2008年第5期491-493,共3页
关键词 单纯压缩性骨折 心理康复 椎损伤 心理创伤 躯体损伤 自然灾害 高空坠落 截瘫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智斐 钟远鸣 +1 位作者 周宾宾 贺启荣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7-90,共4页
关键词 单纯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105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申明 《中国骨伤》 CAS 1996年第5期25-25,共1页
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105例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430061)许申明从1984年以来,我院收治脊柱胸腰段屈曲型压缩性骨折105例,采用垫枕练功自身复位法治疗,疗效满意,介绍于下。临床资料本组105例中,男76例... 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105例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430061)许申明从1984年以来,我院收治脊柱胸腰段屈曲型压缩性骨折105例,采用垫枕练功自身复位法治疗,疗效满意,介绍于下。临床资料本组105例中,男76例,女29例,年龄8~82岁;留院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压缩性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垫枕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晓君 林强 +3 位作者 张阿恋 曾蔚林 林锋 韩贤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式垫枕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垫枕法进行护理,改良组采取改... 目的:探究改良式垫枕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垫枕法进行护理,改良组采取改良式胸腰椎垫枕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2月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伤椎Cobb角、舒适度评分及胸腰椎功能变化。结果:改良组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1、2月后,改良组VAS评分、伤椎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制舒适量表评分、胸腰椎功能(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枕垫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感,减少椎体高度丢失,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胸腰椎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垫枕 单纯压缩性骨折 护理 疼痛感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敏 严晓玲 +2 位作者 薛华伟 王震 施俊峰 《巴楚医学》 2022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Wiltse组(n=40)和经皮组(n=40)。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Wiltse组(n=40)和经皮组(n=40)。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月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和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Wilts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的VAS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经皮组(均P<0.05)。结论:Wiltse组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轻的优点,有利于术后伤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节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斌 孟莉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2023-2026,共4页
目的 浅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脊椎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 目的 浅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脊椎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影像学参数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 d、1个月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ODI评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影像学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影像学参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脊柱 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斌 谢亦频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单节段(即伤椎加正常椎)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5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平均伤椎椎体压缩... 目的探讨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单节段(即伤椎加正常椎)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5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平均伤椎椎体压缩百分比分别为(40.5±11.9)%、(5.5±3.8)%、(5.8±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P=0.004〈0.05);平均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16.3±6.2)°、(6.1±4.0)°、(6.6±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7,P=0.006〈0.05)。以上指标术后1周、术后6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5分(平均3.1分),腰痛明显好转。手术患者均无术后感染、继发脊髓或N损伤、内固定松动。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开展单节段内固定手术,可以尽量减少对正常脊柱解剖结构的破坏,减少相邻节段椎体的退变,减少手术创伤范围,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是一种临床疗效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单节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单纯胸腰段骨折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宗秋 王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1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后,布带悬吊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布带悬吊,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同时按骨折三期分治原则配合口服中药治疗,6~8周后带腰背支具下床挺腰活动,在X线...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后,布带悬吊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布带悬吊,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同时按骨折三期分治原则配合口服中药治疗,6~8周后带腰背支具下床挺腰活动,在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1~2年,42例症状及阳性体症基本消失,脊柱稳定性及活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0.48%。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有明显提高(P<0.05),脊柱后凸Cobb角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治疗不但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并能维持脊柱稳定性,并可有效防止矫正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悬吊功能锻炼 中药 单纯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压法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升华 彭俊宇 赵祥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1期752-753,共2页
目的:寻求治疗胸腰段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57例,男29例,女28例;年龄15~81岁,平均48.3岁。T113例,T1214例,L124例,L216例。用按压法手法复位,对比治疗前后受伤椎体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57例患者1年后随访,按胸... 目的:寻求治疗胸腰段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57例,男29例,女28例;年龄15~81岁,平均48.3岁。T113例,T1214例,L124例,L216例。用按压法手法复位,对比治疗前后受伤椎体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57例患者1年后随访,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标准:优16例,良30例,可10例,差1例,优良率达80.7%。患者治疗前前柱前缘平均高度(19.67±2.46)mm,治疗后(24.78±2.23)mm(P<0.01);治疗前中柱前缘平均高度为(24.01±2.32)mm,治疗后为(26.10±1.76)mm(P<0.01);Cobb角治疗前后分别为(14.95°±1.69°)和(7.89°±2.50°)(P<0.01)。患者脊柱畸形及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按压法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段单纯性骨折,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骨折 按压法 复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赵漓波 胡文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757-761,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45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微创手术组(n=126)和...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45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微创手术组(n=126)和传统手术组(n=119)。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切口长度等围术期参数。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和矢状位指数。采用SPSS 18.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患者相比,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5. 2±16. 3) vs(126. 5±39. 0) min]和住院时间[(10. 8±4. 0) vs (22. 5±13. 6) d]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82. 7±39. 9) vs (327. 2±143. 1) ml]、术后引流量[(33. 5±15. 8) vs (301. 5±110. 8) ml]、住院费用[(5. 1±0. 3)×104vs (5. 7±0. 2)×104RMB yuan]和切口长度[(9. 3±0. 6) vs (12. 8±1. 9) cm]也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手术前相比,2组患者手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微创手术组:(11. 2±7. 3) vs (20. 1±3. 3) mm;传统手术组:(12. 2±7. 6) vs (21. 7±2. 4) mm]、Cobb角[微创手术组:(14. 0±6. 8)°vs (4. 3±1. 8)°;传统手术组:(14. 8±7. 0)°vs (4. 6±2. 8)°]和矢状位指数[微创手术组:(64. 5±12. 6)%vs (93. 8±13. 9)%;传统手术组:(63. 8±13. 8)%vs (95. 0±9. 6)%]均得到显著改善(均P <0. 05)。结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相比,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确切,且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和住院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经皮微创 脊柱 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7期82-83,共2页
目的:对垫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2年2月~2013年4月间在本院行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垫枕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治愈,1... 目的:对垫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2年2月~2013年4月间在本院行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垫枕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治愈,13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6%。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伤椎椎体复张后丢失不明显,23例患者未见顽固性腰背疼痛,22例患者腰背功能取得理想的恢复效果。结论对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垫枕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枕 单纯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压缩骨折腰椎前凸角度及病变椎体倾斜角度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6
19
作者 吉立新 陈仲强 +2 位作者 宋祥平 黄海 闫明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9-10,共2页
采用影像学测量的方法比较分析了 2 0例正常人和 2 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度、外伤病人损伤椎体的楔变角度、楔面水平角度 ,发现正常组腰椎前凸角平均为 33.7°,外伤组为 5 5 .3°,有显著性差异 ;外伤组腰椎前凸角度增... 采用影像学测量的方法比较分析了 2 0例正常人和 2 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度、外伤病人损伤椎体的楔变角度、楔面水平角度 ,发现正常组腰椎前凸角平均为 33.7°,外伤组为 5 5 .3°,有显著性差异 ;外伤组腰椎前凸角度增加量等于损伤椎体的楔变角度 ;损伤椎体的楔面水平角度倾向于和水平面保持一致 (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椎前凸角 楔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PCA下腰背肌锻炼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群 杨玉英 +1 位作者 孙莉萍 罗晓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0-1111,共2页
关键词 PCA 背肌锻炼 压缩性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