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与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春涛 陈立华 +1 位作者 刘苏 方明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与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及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先心病患者(先心病组)和32例非先心病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两组受检者心肌组织...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与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及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先心病患者(先心病组)和32例非先心病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两组受检者心肌组织、血清和白细胞中的TOX、RV、CMV及HSV4种基因并进行比较。结果先心病组心肌组织中TOX、RV、CMV、HSV的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6.2%、18.8%、28.8%和7.5%,对照组分别为0、0、18.8%和6.2%,两组TOX、RV基因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HSV基因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与对照组心肌组织中CMV、HSV阳性者的CMV〔(5.50±1.30)copies/ml和(5.30±0.33)copies/ml〕、HSV〔(4.51±0.87)copies/ml和(4.32±0.17)copies/ml〕基因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与对照组白细胞中CMV阳性者的CMV〔(5.23±1.20)cop-ies/ml和(5.02±0.79)copies/ml〕基因定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心病的发生与TOX、RV、CMV、HSV感染有关,但与病原体感染的数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弓形虫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属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红云 唐省三 +3 位作者 黄天芳 姜益泉 苏越 周付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0-601,604,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细胞凋亡,探讨VMC发病机制。方法:将120只小鼠随机分成感染组(60只),病毒稀释液RPMI组(30只),自然组(30只)。给感染组每只小鼠接种滴度TCID50为10-4HSV-1vero细胞液0.1mL,给病毒...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细胞凋亡,探讨VMC发病机制。方法:将120只小鼠随机分成感染组(60只),病毒稀释液RPMI组(30只),自然组(30只)。给感染组每只小鼠接种滴度TCID50为10-4HSV-1vero细胞液0.1mL,给病毒稀释液RPMI组每只小鼠接种RPMI-1640液0.1mL,自然组小鼠不做任何接种。然后分批分期处死小鼠,取心肌组织做光镜、TUNEL、电镜检查。结果:感染组小鼠全程VMC占38%,心肌细胞凋亡阳性鼠占33%;第6-8dVMC达60%,心肌细胞凋亡阳性鼠达47.4%;第6d心肌细胞凋亡阳性率达高峰。病毒稀释液RPMI组、自然组未发现VMC和心肌细胞凋亡。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HSV-1VMC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属 心肌炎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郭芳 王得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前,在有效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的药物中,除膦甲酸(fosarnet)和西多福韦(cidofovir)外,其他所有抗病毒药物均为核苷类似物。其中阿昔洛韦(acvclovir)、泛昔洛韦(ramciclovir)和伐昔... 目前,在有效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的药物中,除膦甲酸(fosarnet)和西多福韦(cidofovir)外,其他所有抗病毒药物均为核苷类似物。其中阿昔洛韦(acvclovir)、泛昔洛韦(ramciclovir)和伐昔洛韦(valaciclovir)均为适用于大多数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一线抗病毒药物,而西多福韦、膦甲酸、更昔洛韦(ganciclovir)、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等二线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对仪疱疹病毒亚科病毒也有效,尤其是治疗抗阿昔洛韦的单纯疱疹病毒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属 病毒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2型全长糖蛋白D抗原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翠 曹春来 +1 位作者 樊建勇 杨慧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全长糖蛋白D(gD)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编码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鉴定重组蛋白的gD抗原性。方法:提取病毒DNA,PCR扩增出gD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PCR、双酶...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全长糖蛋白D(gD)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编码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鉴定重组蛋白的gD抗原性。方法:提取病毒DNA,PCR扩增出gD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插入的gD基因序列正确后,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gD,并进行免疫学鉴定。结果:获得了gDDNA。测序鉴定表明,该序列与Gen Bank中的序列一致,gD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GEX-4T-1中。重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gD经IPTG诱导后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蛋白具有天然gD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gD,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有效表达,并证实融合蛋白具有gD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gD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制备gD亚单位疫苗和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属 糖蛋白D 重组融合蛋白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5
作者 张煜 于湘辉 +2 位作者 查晓 王安荣 孔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克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免疫家兔,获得HSV-TK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HSV-TK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纯化的单纯疱疹病毒(HSV)中提取病毒基因组,用PCR特异性扩增HSV-TK全长基因,克隆入表达... 目的:克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免疫家兔,获得HSV-TK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HSV-TK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纯化的单纯疱疹病毒(HSV)中提取病毒基因组,用PCR特异性扩增HSV-TK全长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RSETB中进行表达,以纯化的表达产物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用IPTG诱导后,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43000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的兔血清,第2~5周每周采血1次,Western blotting检测均获得特异性蛋白带;最后一次样品3个稀释度(1∶1000、1∶3000、1∶5000)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仍可以检出蛋白质带。结论:成功获得了特异性强和滴度高的HSV-TK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属 胸苷激酶 基因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和激活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博强 王琼艳 潘冬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101,共13页
单纯疱疹病毒(HSV,包括HSV-1和HSV-2)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原,通常这些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和无法根治的特点。HSV在外周黏膜组织表面进行增殖式感染后,可进入感觉神经元并建立无复制的潜伏感染。潜伏的病毒还可以通过激活的方式重新进... 单纯疱疹病毒(HSV,包括HSV-1和HSV-2)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原,通常这些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和无法根治的特点。HSV在外周黏膜组织表面进行增殖式感染后,可进入感觉神经元并建立无复制的潜伏感染。潜伏的病毒还可以通过激活的方式重新进入复制周期,并回到外周组织进行复发感染。这种既能通过潜伏逃避宿主免疫攻击又能在激活过程中传播的能力是该病毒高超的生存策略,也是当前任何药物无法彻底消灭该病毒的根本原因。虽然HSV潜伏与激活的研究众多,且不断有新的研究进展,但由于潜伏和激活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模型的局限性,其中很多具体过程相关机制依然不明确,甚至常有争议。本文重点梳理HSV-1潜伏和激活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讨论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属 感染 基因表达 三叉神经节 原位杂交 转录激活 免疫组织化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兔眼角膜移植术后植片衰竭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
7
作者 张岩 张显峰 +1 位作者 王文军 张玉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术后植片衰竭(PGF)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建立兔角膜疱疹病毒潜伏感染模型,实验分为健康兔移植潜伏感染供体角膜(A组)和潜伏感染兔移植健康供体角膜(B组)两组,行单眼穿透性角膜移植,A组健康兔7眼移植潜伏感染供体角... 目的:探讨移植术后植片衰竭(PGF)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建立兔角膜疱疹病毒潜伏感染模型,实验分为健康兔移植潜伏感染供体角膜(A组)和潜伏感染兔移植健康供体角膜(B组)两组,行单眼穿透性角膜移植,A组健康兔7眼移植潜伏感染供体角膜,B组潜伏感染兔7眼移植供体健康角膜,分别于术后3、5、7、14和28d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同时采集角膜拭子,应用多重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巨细胞病毒(CM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核酸,以PCR阳性结果判定存在病毒感染。结果:A组2眼(2/7,28.6%)分别在术后5和28d发生角膜PGF,多重PCR检测角膜拭子、角膜植片,受体角膜边缘及三叉神经节分别为HSV-1和VZV阳性,未检测到HSV-2和CMV;A组其余5眼(5/7,71.4%)和B组7眼(7/7,100%)角膜植片透明,角膜拭子多重PCR结果均为阴性。结论:供体角膜疱疹病毒感染是引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PGF的主要因素,其中HSV-1和VZV更易感染兔角膜,潜伏感染的病毒可以因手术刺激被活化,感染复发引起P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属 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 多重PCR 植片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体的构建与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建波 罗一鲁 +1 位作者 郭忠敏 陈系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构建含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HSV1 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XSN TK。方法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用PCR方法从质粒pHSV10 6中特异扩增HSV tk基因片段 ( 1168bp) ,分别用BamHI和Eco RI酶切后 ,定向连接到质粒pLXSN中 ... 目的 构建含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HSV1 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XSN TK。方法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用PCR方法从质粒pHSV10 6中特异扩增HSV tk基因片段 ( 1168bp) ,分别用BamHI和Eco RI酶切后 ,定向连接到质粒pLXSN中 ,转化宿主菌TG1,分别用上述内切酶 ,PCR和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酶切鉴定所切下的片段和PCR扩增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 ,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 ,证实符合表达框架。结论 成功构建了HSV tk嵌合重组质粒pLXSN T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属 胸苷激酶 HSV-TK基因 DNA序列 重组 质粒 pLXSN-TK 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血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柏景乔 张国军 康熙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566-356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患者血清学特点,为临床监测病原体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患者233例为疑似感染组。另于同... 目的通过分析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患者血清学特点,为临床监测病原体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患者233例为疑似感染组。另于同期选取癫痫、脑出血、周围神经病及不明原因的抽搐、眼肌震颤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778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和体格检查健康、无疫区生活史的适龄孕妇91例作为对照。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风疹病毒(RUB)、弓形虫(TOX)的Ig M和Ig G抗体及柯萨奇病毒(COX)Ig M抗体,比较各组别抗体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健康孕妇组血清检出RUB Ig M抗体3例(3.3%)及CMV Ig M抗体1例(1.1%);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血清Ig M抗体检出率以HSV-1/HSV-2(41例,5.3%)和EBV(32例,4.1%)较高;疑似感染组血清Ig M抗体检出率以HSV-1/HSV-2(15例,6.4%)、EBV(13例,5.6%)和RUB(12例,5.2%)较高。各组RUB Ig M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疑似病例组RUB Ig M抗体检出率高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χ2=8.034,P=0.005)。健康孕妇组血清Ig G抗体检出率以CMV(82例,90.1%)、RUB(76例,83.5%)、HSV-1(75例,82.4%)较高;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血清Ig G抗体检出率以CMV(753例,96.8%)、RUB(662例,85.1%)、EBV(653例,83.9%)及HSV-1(632例,81.2%)较高;疑似感染组血清Ig G抗体以CMV(221例,94.8%)、EBV(211例,90.6%)、RUB(196例,84.1%)、HSV-1(182例,78.1%)较高。各组CMV Ig G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CMV Ig G抗体检出率高于健康孕妇组(P=0.006)。疑似感染组EBV Ig G抗体检出率高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V、RUB、CMV以及E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RUB可能更易引起临床急性感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属 柯萨奇病毒感染 EB病毒 弓形虫 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抗病毒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惠惠 赵西宝 +1 位作者 胡未伟 陈玮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8-583,共6页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去泛素化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USP家族分子通过多种途径正向或负向调控I型干扰素的产生,从而启动或削弱抗病毒感染免疫应答。例如USP2b、USP3、USP18、USP25、U136USP和HAUSP发挥抗病...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去泛素化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USP家族分子通过多种途径正向或负向调控I型干扰素的产生,从而启动或削弱抗病毒感染免疫应答。例如USP2b、USP3、USP18、USP25、U136USP和HAUSP发挥抗病毒效应,而USP4、USP13、USP15和USP17则对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起负向调节的作用。本文对USP家族成员在抗病毒感染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 半胱氨酸内肽酶类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转录因子 单纯疱疹病毒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瘤病毒OncoVex^(GM-CSF)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柯雪 董武 +1 位作者 白枫 杨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0-963,共4页
OncoVexGM-CSF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新型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其通过基因的缺失突变、插入免疫调控因子而实现肿瘤靶向治疗作用,具有复制速度快、免疫原性强、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本文对... OncoVexGM-CSF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新型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其通过基因的缺失突变、插入免疫调控因子而实现肿瘤靶向治疗作用,具有复制速度快、免疫原性强、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本文对溶瘤病毒OncoVexGM-CSF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疗法 单纯疱疹病毒属 肿瘤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