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减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UL30蛋白表达可抑制HSV-2复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冯海 张浩 +3 位作者 屠静 罗凌琪 周琦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5-1030,共6页
按照shRNA(small hairpin RNA)设计要求,选择编码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多聚酶催化亚单位的UL30(unique long 30,UL30)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合成并构建表达UL30序列特异性siRNA(short interfering RNA)的质粒载体pUL30.通过磷酸钙转染... 按照shRNA(small hairpin RNA)设计要求,选择编码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多聚酶催化亚单位的UL30(unique long 30,UL30)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合成并构建表达UL30序列特异性siRNA(short interfering RNA)的质粒载体pUL30.通过磷酸钙转染法将其转染入HEK(human embryonic kidney)293细胞中,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对HSV-2 UL30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受染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终点滴定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病毒感染滴度(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结果表明,针对UL30基因的siRNA能有效抑制UL30蛋白表达,同时显著抑制受染细胞的CPE,降低上清液中病毒感染滴度.提示本研究建立的针对UL30基因特异性siRNA能有效阻断HSV-2在HEK293细胞内的复制,UL30基因是一个潜在的抗HSV-2复制的药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UL30 TCI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K1-ERKs级联激活方式是调控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复制的重要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易婷 张浩 +3 位作者 彭宜红 朱萌 何晓燕 黄孝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本研究通过阐明MEK1和MEK2亚型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复制中介导的Raf/MEK/ERK(简称ERK)通路活化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阐明该通路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中应用了MEK抑制剂U0126、针对MEK1和MEK2的特异... 本研究通过阐明MEK1和MEK2亚型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复制中介导的Raf/MEK/ERK(简称ERK)通路活化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阐明该通路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中应用了MEK抑制剂U0126、针对MEK1和MEK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以及用死、活病毒攻击易感细胞,分别检测细胞ERK通路的激活和病毒复制的水平.结果表明,HSV2活病毒感染能引起ERK通路双相激活,U0126则能有效地抑制该通路的活化以及病毒复制;而死病毒只能引起ERK通路早期时相激活;单独敲降(knockdown)MEK1可抑制死、活病毒引发的ERK通路早期时相激活及活病毒引发的晚期时相激活,而敲降MEK2未见对病毒引起的该通路双相激活产生显著影响.提示HSV2复制引起ERK通路双相激活是基于MEK1-ERKs方式调控的,这种信号蛋白激活传递模式在HSV2整个复制周期中具有重要的正调控作用.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室的前期报道:MEK1和MEK2亚型在病毒复制时发挥的作用不同.这对揭示MEK激酶功能的复杂性和ERK通路调控HSV2复制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 MEK1 MEK2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叶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喻淑庆 陈湘漪 余凌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检测大青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和改良MTT比色法来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对HSV-Ⅱ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药物抗HSV-Ⅱ对细... 目的检测大青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和改良MTT比色法来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对HSV-Ⅱ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药物抗HSV-Ⅱ对细胞的吸附和对HSV-Ⅱ在细胞内复制增殖的抑制,算出药物抗HSV-Ⅱ的治疗指数。结果大青叶提取物在体外对HSV-Ⅱ无直接灭活作用,也无抗HSV-Ⅱ吸附细胞的作用,但能抑制HSV-Ⅱ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其治疗指数达3.56。结论大青叶提取物在体外有一定的抗HSV-Ⅱ感染效果,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病毒作用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细胞P21^(WAF1/CIP1)基因表达可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复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琦 张浩 +4 位作者 王波 彭宜红 屠静 朱萌 徐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9-344,共6页
为了揭示细胞P21蛋白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复制中的作用,通过用HSV-2感染和感染前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P21基因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宿主细胞和病毒蛋白水平,... 为了揭示细胞P21蛋白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复制中的作用,通过用HSV-2感染和感染前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P21基因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宿主细胞和病毒蛋白水平,用终点滴定法测定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以及观察感染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等3个方面,揭示细胞P21蛋白水平的变化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HSV-2在细胞内复制时可引起P21蛋白水平增高;而用特异性siRNA下调细胞P21基因表达时,可显著地抑制HSV-2gB蛋白水平,减少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病毒TCID50.提示P21蛋白对HSV-2的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P21蛋白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MEK1/2蛋白及其相关通路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复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屠静 张浩 +4 位作者 周琦 王波 曹眸 黄海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9-845,共7页
基于细胞Raf/MEK/ERK信号通路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用终点滴定法测定病毒增殖量(TCID50),以及观察感染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等,揭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复制与ERK通路的关系.结果表明,HSV-... 基于细胞Raf/MEK/ERK信号通路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用终点滴定法测定病毒增殖量(TCID50),以及观察感染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等,揭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复制与ERK通路的关系.结果表明,HSV-2的复制可引起细胞ERK通路的活化;用U0126预先抑制ERK通路的活化,或用特异性siRNA敲减MEK1/2基因的表达可显著地抑制病毒复制.提示ERK信号通路以及MEK1/2蛋白对HSV-2的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对进一步阐明细胞ERK通路各激酶蛋白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机制、寻找抗病毒作用靶标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ERK信号通路 MEK1/2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宁的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沙 甄宏 +1 位作者 蒋杰 向继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检测知母宁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中性红染色法测定不同药物加入方式下知母宁的体外抗HSVⅡ有效率,并检测其抑制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及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 目的检测知母宁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中性红染色法测定不同药物加入方式下知母宁的体外抗HSVⅡ有效率,并检测其抑制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及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知母宁表现出对HSVⅡ333的综合抑制作用和抑制病毒吸附后的后续复制增殖作用,其抗病毒有效率(ER%)最高达80%,这两种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均约为0.8mg/ml。知母宁浓度≥2.08mg/ml时能显著抑制HSVⅡ,ER%最高达95%。知母宁还有较弱的预防病毒吸附作用。知母宁抗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表明,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低浓度药物抗病毒有效率呈减小趋势,在高浓度时(≥2.08mg/ml)其病毒抑制强度基本维持稳定。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知母宁可明显削弱病毒的感染性,知母宁组病毒的-lgTCID50值较病毒对照组的下降值呈增大趋势,其下降百分比维持稳定,约为40%。结论知母宁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效果好,且其抗病毒作用具有多个作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宁 病毒作用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贺元川 鲁增辉 +1 位作者 赵宗杰 陈仕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58-2061,共4页
樟芝是台湾特有的珍稀药用真菌,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为了考察液体发酵樟芝菌丝体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单纯性疱疹病毒II型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MTT法测定樟芝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樟芝... 樟芝是台湾特有的珍稀药用真菌,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为了考察液体发酵樟芝菌丝体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单纯性疱疹病毒II型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MTT法测定樟芝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樟芝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Vero细胞有微弱毒性,但是1.5mg/mL的乙醇提取物和2.5mg/mL的水提取物对细胞基本无毒性,二者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0mg/mL和1.32mg/mL。樟芝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提取物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长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仲荣 曹春来 +2 位作者 杨慧兰 郭勇 王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糖蛋白D(gD)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抗原诊断试剂、研究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从HSV-2基因组中扩增gD2基因,再用PCR的方法在基因两端加入两个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XhoⅠ和XbaⅠ;PCR...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糖蛋白D(gD)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抗原诊断试剂、研究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从HSV-2基因组中扩增gD2基因,再用PCR的方法在基因两端加入两个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XhoⅠ和XbaⅠ;PCR产物经过双酶切后按照正确的读码框顺序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OP10F'中,抗生素得到筛选转化子。结果:核酸序列测定PCR扩增的gD2片段与GeneBank中HSV-2G株gDDNA碱基同源性达98.4%,氨基酸同源性达95.7%。在实验过程中构建了四个表达载体,经过双酶切后琼脂糖电泳鉴定正确。结论:构建了gD2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四个,其中两个含有HSV-2gB的CTL表位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长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糖蛋白D 毕赤酵母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原优势表位与乙肝核心蛋白融合DNA疫苗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朋 刘坤 +1 位作者 王希良 于三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1,共4页
提取HSV-2333株的DNA作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编码HSV-2糖蛋白D抗原优势表位的基因(gDt)和乙肝核心蛋白(HbcAg)的基因序列(HBc),再用重叠PCR方法将gDt插入到HBc编码Hb-cAg刺突部的第81和82位的氨基酸的基因之间,获得融合基因gDt-HBc,将gD... 提取HSV-2333株的DNA作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编码HSV-2糖蛋白D抗原优势表位的基因(gDt)和乙肝核心蛋白(HbcAg)的基因序列(HBc),再用重叠PCR方法将gDt插入到HBc编码Hb-cAg刺突部的第81和82位的氨基酸的基因之间,获得融合基因gDt-HBc,将gDt-HBc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出真核表达质粒gDt-HBc-pcDNA3.1,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后,通过菌落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成功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原优势表位与乙肝核心蛋白融合DNA疫苗,为下一步的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抗原优势表位 乙肝核心蛋白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维 杨慧兰 樊建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9-480,共2页
近年来.细胞凋亡在病毒研究中已成为了一个热点。凋亡是一种主动的由一些凋亡相关基因相互作用的细胞自我破坏过程。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中生存与增殖,但病毒感染对细胞是不利的,因此被感染的细胞有许多通过自身凋亡来清除病毒,有些... 近年来.细胞凋亡在病毒研究中已成为了一个热点。凋亡是一种主动的由一些凋亡相关基因相互作用的细胞自我破坏过程。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中生存与增殖,但病毒感染对细胞是不利的,因此被感染的细胞有许多通过自身凋亡来清除病毒,有些则被免疫系统所清除。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病毒也已形成了一些有效的逃避宿主防御反应的机制以维系自己的生存与繁殖,其中之一就是抗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基因 宿主防御反应 病毒感染 相互作用 宿主细胞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酐修饰卵清蛋白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活性研究
11
作者 何丽丽 段江曼 +3 位作者 裘佳寅 于飞 刘叔文 李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酐修饰卵清蛋白(3-Hydroxyphthalic anhydride-modified ovalbumin,HP-OVA)体外对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活性。方法采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将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HP)修饰卵清蛋白(OVA),合成酸酐修饰蛋白HP-OVA;选...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酐修饰卵清蛋白(3-Hydroxyphthalic anhydride-modified ovalbumin,HP-OVA)体外对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活性。方法采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将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HP)修饰卵清蛋白(OVA),合成酸酐修饰蛋白HP-OVA;选用HSV-2333病毒株及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HP-OVA的体外抗HSV-2病毒活性及其对Vero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镜检观察HP-OVA对17株阴道收集的乳酸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酸酐修饰卵清蛋白HP-OVA对HSV-2病毒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为23.56±8.33μg/ml,且其对病毒作用靶细胞毒性较低,CC50>1mg/ml,对17株阴道乳酸杆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MIC>1mg/ml。结论酸酐修饰蛋白HP-OVA体外有较好的抗HSV-2病毒的活性,有望被开发为预防性传播性疾病的候选杀微生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酐修饰卵清蛋白HP-OVA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 病毒活性 乳酸杆菌 杀微生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雄黄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丹 王莉 +2 位作者 徐锐 吴兴安 李云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3-1150,共8页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Ⅱ,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以阿昔洛韦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观察不同浓度(200....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Ⅱ,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以阿昔洛韦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观察不同浓度(200.00,150.00,100.00,50.00,25.00,12.50,6.25,3.13,1.54,0.78,0.39和0 mg/L)纳米雄黄对正常非洲绿源猴肾细胞(Vero细胞)作用48 h的细胞毒性;空斑法测定病毒滴度,建立病毒感染细胞模型,并采用细胞病变观察和MTT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浓度(20.00,10.00,5.00,2.50,1.25,0.63,0.31,0.15,0.08,0.04和0 mg/L)纳米雄黄在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病毒3种给药方式下的抗HSV-2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纳米雄黄对正常Vero细胞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为37.15 mg/L,HSV-2病毒滴度为7.30 log PFUs/mL,纳米雄黄在预防、治疗和直接灭活病毒3种给药方式下对HSV-2感染细胞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13,1.80和0.52 mg/L,对应的治疗指数分别为285.77,20.64和71.44,纳米雄黄在预防给药下的治疗指数高于其治疗和直接灭活给药。结论:纳米雄黄在3种给药方式下均具有良好的抗HSV-2活性,且预防给药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雄黄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UL27shRNA抑制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在HEK293细胞中的复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吕延成 潘晓瑜 +2 位作者 周丹丹 袁俊杰 黄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9-766,共8页
按照shRNA(small hairpin RNA)设计原则,针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的UL27基因序列保守区域筛选设计、合成4条干扰靶序列并构建表达UL27序列特异性siRNA(short interfering RNA)的质粒载体pGPU6/GFP/Neo.... 按照shRNA(small hairpin RNA)设计原则,针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的UL27基因序列保守区域筛选设计、合成4条干扰靶序列并构建表达UL27序列特异性siRNA(short interfering RNA)的质粒载体pGPU6/GFP/Neo.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 cell)再接种HSV-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UL27各组的mRNA转录水平,终点滴定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病毒滴度,四甲基偶氮唑盐(four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效果.结果显示,UL27shRNA75组对UL27基因mRNA表达抑制效果最佳,同时能显著抑制感染细胞的CPE(cytopathic effect,CPE),降低上清液中的病毒感染滴度,提高细胞的生存率,抑制UL27基因的蛋白表达.提示本研究构建的pGPU6/GFP/Neo-UL27表达载体能在细胞水平上不同程度地干扰HSV-2 UL27基因表达,抑制HSV-2在HEK293细胞中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单纯疱疹病毒 UL2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白液抑制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志波 欧阳恒 +1 位作者 欧柏生 谭金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 :探讨黄白液治疗预防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黄白液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2 )复制的抑制作用 ,并与环胞苷、阿昔洛韦作比较。结果 :黄白液对HSV 2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最小有效浓度为2 .5g... 目的 :探讨黄白液治疗预防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黄白液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2 )复制的抑制作用 ,并与环胞苷、阿昔洛韦作比较。结果 :黄白液对HSV 2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最小有效浓度为2 .5g·L- 1 ,治疗指数为 3 ,黄白液 2 .5g·L- 1 对HSV 2的抑制作用不亚于环胞苷 ,两者抑毒指数为 2 .83 ,阿昔洛韦抗HSV 2作用较强 ,抑制指数为 5 .3 1。结论 :黄白液可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与其抑制H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白液 单纯疱疹病毒 实验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德玉 刘坤 +4 位作者 赵晓燕 张伟 李君丽 王希良 于三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61,共4页
以Ⅱ亚单纯疱疹毒-2333株(HSV-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编码HSV-2糖蛋白D(glyco-protein D)基因,与载体pFastBacⅠ连接,转化E.coil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将pFastBacⅠ-gD重组质粒转座至DH10Bac获得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 以Ⅱ亚单纯疱疹毒-2333株(HSV-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编码HSV-2糖蛋白D(glyco-protein D)基因,与载体pFastBacⅠ连接,转化E.coil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将pFastBacⅠ-gD重组质粒转座至DH10Bac获得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表达重组蛋白,经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成功表达HSV-2 gD蛋白,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糖蛋白D Bac-to-bac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无症状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儿近期预后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继红 敖黎明 +1 位作者 陈冠仪 吴圣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为观察先天性无症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儿近期生长发育情况,对12例感染婴儿及12例对照婴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检查内容包括体格测量、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头颅B超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等。结果显示感染组婴儿体格发育... 为观察先天性无症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儿近期生长发育情况,对12例感染婴儿及12例对照婴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检查内容包括体格测量、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头颅B超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等。结果显示感染组婴儿体格发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智能发育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感染组3个月时的头颅B超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4);12个月时的头颅B超异常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感染组BAEP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3)。提示先天性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对新生儿及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可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应普及孕妇HSV-Ⅱ感染的筛查,对感染者及早予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精神发育迟滞 听觉障碍 婴儿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对HaCaT细胞分泌β防御素mRNA的影响
17
作者 邵勇 钟绮丽 +3 位作者 张杰 万峻 张伟 于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97-498,共2页
β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小分子内源性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活性,是天然免疫的重要递质,并与获得性免疫有较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期,作为第一道防御屏障的角质形成细胞(KC)分泌β防御素,在防... β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小分子内源性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活性,是天然免疫的重要递质,并与获得性免疫有较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期,作为第一道防御屏障的角质形成细胞(KC)分泌β防御素,在防止单纯疱疹病毒(HSV)-Ⅱ感染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角质形成细胞 Β防御素 免疫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肽丁安类似物对单纯疱疹病毒DNA合成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明标 陈明 +4 位作者 叶群瑞 杨惠民 高雅君 王琳 柳元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79-83,共5页
放射性标记的HSV-1与HSV-2 DNAs作为探针,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原代兔肾细胞DNA点杂交,籍助放射自显影术和液体闪烁计数测定杂交程度,用以检测酞丁安类似物对HSV DNA合成的影响。对5种酞丁安类似物:V8501、V8519、V8502、V8512和V8540... 放射性标记的HSV-1与HSV-2 DNAs作为探针,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原代兔肾细胞DNA点杂交,籍助放射自显影术和液体闪烁计数测定杂交程度,用以检测酞丁安类似物对HSV DNA合成的影响。对5种酞丁安类似物:V8501、V8519、V8502、V8512和V8540进行了比较,V8540抑制作用最强,其对HSV-1和HSV-2的IC_(50)值分别为1.4μmol/L与2.3μmol/L。V8501、V8519、V8502与V8512对HSV-1的IC_(50)值分别为251μmol/L、225μmol/L、13.6μmol/L与6.3μmol/L、而对HSV-2的IC_(50)值分别为257μmol/L、163μmol/L、12.3μmol/L与5.1μmol/L。HSV DNA合成的抑制与空斑抑制程度近似,因此可以认为,单纯疱疹病毒DNA合成可能是酞丁安类似物抗病毒活性的作用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杂交 单纯疱疹病毒 DNA合成 酞丁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对豚鼠皮肤感染HSV-Ⅱ型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荣明 杨雪源 +1 位作者 李新宇 朱耕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0-441,共2页
目的观察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抗毒一号)在动物体内抗HSV-Ⅱ型的活性。方法用HSV-Ⅱ感染豚鼠皮肤后每日局部给予不同浓度的抗毒一号,并用阿昔洛韦凝胶作对照,观测皮肤的病变并评分。结果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组的作用优于西药阿昔洛韦... 目的观察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抗毒一号)在动物体内抗HSV-Ⅱ型的活性。方法用HSV-Ⅱ感染豚鼠皮肤后每日局部给予不同浓度的抗毒一号,并用阿昔洛韦凝胶作对照,观测皮肤的病变并评分。结果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组的作用优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组(P<0.05),低浓度的抗毒一号组的作用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组相当。结论豚鼠皮肤感染HSV-Ⅱ后局部涂抹20%和5%抗毒一号后对皮肤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毒一号高剂量组优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缕 有效部位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与HSV-2gD模拟抗原表位DNA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焦凤萍 刘莉 +2 位作者 于爱莲 王玉 于广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4-656,共3页
目的:研究串联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和pcDNA3.1-IL-18-HSVNP6对机体的免疫效果。NP6为与HSV-2gD模拟抗原P6最相似的天然抗原表位序列(Accession Number:E00394)。方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18、pcDNA3.1-IL-18-... 目的:研究串联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和pcDNA3.1-IL-18-HSVNP6对机体的免疫效果。NP6为与HSV-2gD模拟抗原P6最相似的天然抗原表位序列(Accession Number:E00394)。方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18、pcDNA3.1-IL-18-HSVP6和pcDNA3.1-IL-18-HSVNP6肌内注射免疫接种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1周眼眶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IFN-γ及IL-18含量;末次免疫后一月,处死小鼠,无菌分离脾脏,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免疫小鼠后可刺激血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诱导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18。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为构建更加有效的HSV-2DNA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IL-18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模拟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