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华 宋宏文 +2 位作者 郭绒霞 孙乃学 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方法本文测定了30例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实验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白... 目的研究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方法本文测定了30例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实验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结果对照组IL-2的水平为5.41±1.45mg·L-1,实验组IL-2R水平为2.80±1.47mg·L-1,2组比较t=2.90,P<0.01,说明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血清IL-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对照组SIL-2R水平为90.86±17.90mg·L-1,实验组SIL-2R水平为171·46±19.30mg·L-1,2组比较t=5.17,P<0.01。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血清SlL-2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L-2活性降低、SlL-2R水平升高可能是其原因之一,这也为免疫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 角膜炎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于莹 张功 +4 位作者 黄海量 吕征 仇大伟 韩涛 汤继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901-1904,190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龙胆泻肝汤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NKI、Wan Fang Data、VIP等国内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15年5月,明确公开发表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随机或半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龙胆泻肝汤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NKI、Wan Fang Data、VIP等国内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15年5月,明确公开发表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随机或半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通过系统Rev Man5.3统计学软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异质性检验等分析方法统计数据。结果:12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合并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CI值)为1.25(1.14,1.37);疗程比较的RR(95%CI)值显示为1.74[1.37,2.21];治疗时间比较的MD(95%CI)值为-2.61(-3.45,-1.77)。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基础治疗用于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与单纯使用基础治疗相对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性,且在症状改善、治疗后复发例数的减少以及缩短治病疗程周期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方法学的质量偏低,发生偏倚性较高,因此降低了该系统评价的安全可靠性,故需要更为合理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方法来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对角膜表面的损害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钧 吴京 董冰松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417-418,共2页
目的 观察无环鸟苷 (acyclovir,ACV)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erpes sim plex keratitis,HSK)的疗效和对眼角膜上皮损害的毒性作用 ,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方法 共收集上皮型和浅实质层型 HSK患者 88例 10 2眼 ,均分为 2组 ,分别选用 1g... 目的 观察无环鸟苷 (acyclovir,ACV)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erpes sim plex keratitis,HSK)的疗效和对眼角膜上皮损害的毒性作用 ,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方法 共收集上皮型和浅实质层型 HSK患者 88例 10 2眼 ,均分为 2组 ,分别选用 1g· L- 1 ACV眼液及含 1g· L- 1 ACV及2 g· L- 1 玻璃酸钠的正大捷普滴眼液 ;病例随机分为每天滴眼 3次、6次组 ,用药分为持续 10 d和 15 d 2个时间段组。对侧健眼 2 6眼为用药对照组。观察眼刺激症状、睫状充血、角膜溃疡、角膜表面荧光素染色、角膜实质层浸润水肿及前房Tyndall现象 ;治疗前后应用 PCR技术检测角膜表面吸取物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 plex virus,HSV)变化。结果 用药治疗后角膜表浅溃疡愈合 ,HSV检测转阴 ,原角膜树枝状、星芒状及不规则点片状荧光素着色消退 (91.8% ) ,继发出现角膜表浅点状着色 (78.5 % )。停止滴药后着色通常 2~4 d消退。每天滴 1g· L- 1 ACV眼液 3次者较每天滴药 6次平均提前 2~ 3d治愈 ,但后者角膜表面散在点状着色则较前者多见 ,正大捷普眼液角膜表浅点状损害较滴 ACV眼液轻。结论  ACV有抗 HSV作用 ,对表浅 HSK的治疗效果好 ,但长期滴眼可致角膜上皮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环鸟苷 治疗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疗效 角膜表面 损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华 毛兰芝 +5 位作者 宋宏文 迟福昌 王志安 孙玉敏 郭绒霞 孙乃学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用 OKT单克隆抗体检测了 11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 60例,西药对照组 52例。 结果中药治疗组治愈率为86.6%,总有效率为98. ... 目的:探讨中药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用 OKT单克隆抗体检测了 11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 60例,西药对照组 52例。 结果中药治疗组治愈率为86.6%,总有效率为98. 33%;西药对照组治愈率为71.15%,总有效率为90.3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前,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Thelper lymphocyte,TH)的比例明显低于抑制性 T细胞(T suppressor lymphocyte,TS)(P<0.01);中药治疗组TH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 05),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 TH 较治疗前虽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1)。 结论单纯疤疹性角膜炎患者服中药后,体内TH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单克隆抗体 T细胞亚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环鸟苷抑制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潜伏病毒激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贺冰 郝倩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 证实无环鸟苷能够作用于潜伏单疱病毒的激活阶段 ,抑制病毒活化。方法 以Balb/c小鼠作为潜伏感染模型 ,以紫外线B照射为激活条件 ,治疗组给予无环鸟苷口服 ,停药后 1天处死动物检测活化病毒。结果 治疗组3 0例中无 1例 ,而对照... 目的 证实无环鸟苷能够作用于潜伏单疱病毒的激活阶段 ,抑制病毒活化。方法 以Balb/c小鼠作为潜伏感染模型 ,以紫外线B照射为激活条件 ,治疗组给予无环鸟苷口服 ,停药后 1天处死动物检测活化病毒。结果 治疗组3 0例中无 1例 ,而对照组 3 0例中有 12例检测出活化病毒 (P <0 0 1) ;治疗至照射后 2天的 10只鼠无 1例 ,而相应对照组 10只中 6例检出活化病毒 (P <0 0 1)。结论 预防性应用ACV特异作用于病毒激活期 ,有效的抑制病毒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环鸟苷 潜伏激活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的分布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燕宁 Dirk Bauer +1 位作者 邢怡桥 Arnd Heiligenhaus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 明确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方法 HSV-1(KOS株)接种于BALB/c小鼠角膜上。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2、7、14及28d的感染眼球行石蜡包埋,并应用抗MMP-2、-8... 目的 明确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方法 HSV-1(KOS株)接种于BALB/c小鼠角膜上。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2、7、14及28d的感染眼球行石蜡包埋,并应用抗MMP-2、-8、-9及TIMP-1、-2的抗体免疫染色角膜切片。结果 感染后第2d,MMP-2、-9及TIMP-1、-2的表达比未感染眼增加且表达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感染后第14d及28d可见坏死性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形成,角膜基质中及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是溃疡处可见MMP-2、-9及TIMP-1、-2表达显著增加。溃疡区域可见大量MMP-8阳性染色的中性粒细胞。结论 HSV-1角膜感染后由角膜细胞及浸润的炎性细胞分泌产生的MMPs对于上皮性角膜炎及溃疡形成过程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实验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几种常用辅助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绍伟 谢立信 +1 位作者 Fang Jing Gebhardt BM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比较常用的3种检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辅助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临床实用性。方法6只新西兰白兔双眼接种1×105PFU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McKrea株。病毒接种后第8天应用无环鸟苷眼膏每2 h 1次,共4次。另外2只兔中1只兔双眼... 目的 比较常用的3种检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辅助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临床实用性。方法6只新西兰白兔双眼接种1×105PFU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McKrea株。病毒接种后第8天应用无环鸟苷眼膏每2 h 1次,共4次。另外2只兔中1只兔双眼在角膜上划痕但不接种病毒,另1只兔双眼角膜接种曲霉菌作为阴性对照。在病毒接种后的3、9、21天,利用病毒分离、多聚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吸附膜快速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接种后第2天全部角膜出现典型的HSK点状或树枝状浸润,第5天出现地图状溃疡,第21天仍有2只角膜有持续性感染。抗病毒治疗1天后无明显好转。2只兔于接种后14和16天死亡。病毒分离方法只有接种后3天的泪液培养阳性,第9、21天的标本检测均为阴性。有11/12、11/12和6/8只角膜在接种后的第3、9、21天用PCR方法检测到了HSV-I DNA。蛋白吸附膜抗原检测在接种后的第3、9、21天的阳性率分别为12/12、12/12和3/8。结论 蛋白吸附膜快速HSV—I检测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方法。其阳性结果与临床表现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诊断 单纯 抗原检测 HSK 蛋白吸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良户 于纯智 +7 位作者 马吉献 秦克锋 喻启桂 王海涛 郑仁瑞 高谦 汪美先 姜绍谆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42-42,共1页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多由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所致。现应用一些抗代谢药物如疱疹净、无环鸟昔等治疗,虽有一定作用,但疗效不够显著,且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作用。因此,寻找一种即能抑制病毒增殖,...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多由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所致。现应用一些抗代谢药物如疱疹净、无环鸟昔等治疗,虽有一定作用,但疗效不够显著,且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作用。因此,寻找一种即能抑制病毒增殖,对正常细胞毒性又小的药物,是临床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本校分子病毒学研究室制备的抗HSV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治疗HSK,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临床观察 抗体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1型 致盲眼病 抗代谢药物 单克隆抗体 分子病毒学 作用 正常细胞 病毒增殖 细胞毒 抗HSV 疱疹 HSK 糖蛋白 研究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神经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大博 王传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0-61,共2页
角膜神经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王大博综述王传富审校角膜是人体中神经分布最密的体表组织,受来自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纤维和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纤维的共同支配。角膜对机械性或热刺激感受伤害的敏感度,对于维持角膜正常生... 角膜神经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王大博综述王传富审校角膜是人体中神经分布最密的体表组织,受来自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纤维和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纤维的共同支配。角膜对机械性或热刺激感受伤害的敏感度,对于维持角膜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1。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神经 角膜炎 单纯疱疹性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志忠 Abghari Shahla Z +1 位作者 Stulting R.Doyle Whitsett Carolyn F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HSV 1)感染后疾病的严重性与宿主遗传因素的关系 ;分析HSV 1感染后小鼠角膜中炎症细胞的亚群分布 ;检测角膜三层细胞中病毒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单克隆抗体和常规组织学技术作免疫组织化学研...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HSV 1)感染后疾病的严重性与宿主遗传因素的关系 ;分析HSV 1感染后小鼠角膜中炎症细胞的亚群分布 ;检测角膜三层细胞中病毒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单克隆抗体和常规组织学技术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HSV 1感染后疾病取决于宿主的遗传因素 ,在角膜基质炎中 ,T细胞对引发疾病起主导作用 ,炎症细胞的数量与抗原量相关 ,病毒抗原沉积于角膜三层细胞 ,而BLAB/c中的频率 ( 71%~ 10 0 % )高于C5 7BL/ 6( 11%~ 5 6% )。结论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严重性取决于宿主的遗传因素 :在引发角膜基质炎过程中 ,T细胞起主导作用 ;基质层为HSV 1最主要沉积场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单纯疱疹性 HSK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海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感染眼部引起。近1个世纪以来,有关HSV-Ⅰ眼部感染的研究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早在18...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感染眼部引起。近1个世纪以来,有关HSV-Ⅰ眼部感染的研究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早在1873年,人们就认识到HSV-Ⅰ是导致眼部感染的致病因素之一,Gunter和Lowenstein曾经推测HSV-Ⅰ感染很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自从1971年首次通过器官培养从潜伏感染的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ganglion,TG)中分离出HSV-Ⅰ之后,人们正在运用各种技术对HSK的发病机制尤其是HSV-Ⅰ在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潜伏状态和复发机制进行研究和说明。对有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发病机制 潜伏感染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性脑炎11例患者实施标准教育计划的体会
12
作者 孙巧英 王升梅 +1 位作者 梅红 杨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1-241,共1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脑炎 标准教育计划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知觉的非接触性定量检测
13
作者 杨朝忠 耿燕 姜国民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6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角膜炎 单纯疱疹性 角膜知觉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上皮酶组织化学的研究
14
作者 王大博 孙为荣 +1 位作者 王传富 杨湘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5-66,共2页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上皮酶组织化学的研究山东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王大博,孙为荣,王传富,杨湘娟许多实验已经表明角膜良好的感觉功能,是维持角膜的正常营养和代谢所必需的;其感觉神经损伤可引起角膜细胞的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角膜...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上皮酶组织化学的研究山东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王大博,孙为荣,王传富,杨湘娟许多实验已经表明角膜良好的感觉功能,是维持角膜的正常营养和代谢所必需的;其感觉神经损伤可引起角膜细胞的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角膜疾患的发生‘’].为了探讨单纯疮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 角膜炎 角膜上皮 酶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柴连汤加减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喻干龙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4期605-605,613,共2页
对 8 8例 (96只眼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 5 4只眼和对照组 4 2只眼。采用内服新制柴连汤加减配合滴抗病毒眼液 (治疗组 )和肌注聚肌胞配合滴抗病毒眼液 (对照组 )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治疗... 对 8 8例 (96只眼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 5 4只眼和对照组 4 2只眼。采用内服新制柴连汤加减配合滴抗病毒眼液 (治疗组 )和肌注聚肌胞配合滴抗病毒眼液 (对照组 )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视力对比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在临床以肝经风热型多见 ,而采用新制柴连汤加养阴、活血、退翳之品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剂之一。并提出调理精神因素 ,增强体质锻炼 ,注意饮食禁忌 ,常服益气排毒散对预防本病的复发是非常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新制柴连汤加减 局部结合西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16
作者 喻干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80-281,共2页
对 176例 (192只眼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辨证分型 ,内服中药配合滴用抗病毒眼液 (治疗组 )和肌注聚肌胞配合滴抗病毒眼液 (对照组 )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视力对比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 。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辨证分型 内服中药 局部西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继发青光眼五例
17
作者 戴晓秦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66-67,共2页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继发青光眼五例戴晓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眼病,但引起青光眼却不多见,迄今国内尚未见报告。作者近年遇到五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五例患者中,男...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继发青光眼五例戴晓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眼病,但引起青光眼却不多见,迄今国内尚未见报告。作者近年遇到五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五例患者中,男3女2,年龄17-56岁。盘状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单纯疱疹性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治疗家兔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克峰 王海涛 +6 位作者 喻启桂 郑仁瑞 高谦 汪美先 姜绍谆 杨良户 马吉献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41-41,共1页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感染性角膜炎中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病程迁延,患者痛苦。该病多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引起,药物局部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有疱疹净,无环鸟苷等抗代谢药,但疗效不够显著,并有细胞毒...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感染性角膜炎中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病程迁延,患者痛苦。该病多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引起,药物局部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有疱疹净,无环鸟苷等抗代谢药,但疗效不够显著,并有细胞毒性等副作用。本文将抗HSV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eAb)应用于家兔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抗体治疗 家兔 单纯疱疹病毒1型 感染角膜炎 致盲眼病 单克隆抗体 病程迁延 主要方法 局部治疗 常用药物 抗代谢药 无环鸟苷 细胞毒 抗HSV 结果报告 前治疗 疱疹 副作用 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OKT单克隆抗体检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药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华 宋宏文 +1 位作者 郭绒霞 孙乃学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33-435,452,共4页
为探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药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用OKT单克隆抗体检测了11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60例,西药对照组52例。发现中药治疗组治愈率86.6%,总有效率98.33%;西药对照组治愈率71.15%,总有... 为探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药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用OKT单克隆抗体检测了11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60例,西药对照组52例。发现中药治疗组治愈率86.6%,总有效率98.33%;西药对照组治愈率71.15%,总有效率90.3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前,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TH)的比例明显低于抑制性T细胞(TS)(P<0.01);中药治疗组辅助性T细胞(TH)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辅助性T细胞(TH)较治疗前虽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1)。说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服中药后,机体内辅助性T细胞比值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 角膜炎 T细胞亚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分类 被引量:1
20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临床分类 角膜小泡 树枝状溃疡 地图状溃疡 边缘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