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中危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洪 谢丽 +3 位作者 郑燕 唐旭 张琴 唐曦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中危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中危老年IS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治疗,B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中危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中危老年IS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治疗,B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和培哚普利片2mg/d治疗,两组疗程12周。监测用药前后血压、血肌酐等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疗效:B组总有效率较A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组下降幅度较A组大(P<0.05);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治疗后B组较A组患者高(P<0.05);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中危老年ISH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肾功能,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可作为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炎症因子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东韬 曹毅 +3 位作者 费宇行 王兆君 何疆春 张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ISH组(A组)22例,双期高血压(SDH)组(B组)18例,健康对照组(C组)13例,检测各组外周静脉血清TNF-α和hsCRP的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ISH组(A组)22例,双期高血压(SDH)组(B组)18例,健康对照组(C组)13例,检测各组外周静脉血清TNF-α和hsCRP的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组TNF-α和hsCRP浓度高于C组,A组高于B组。结论高血压的发生与炎症明确相关,ISH比SDH炎症反应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质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和脉方联合降压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陆峰 杨传华 +1 位作者 王震 刘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0-51,共2页
目的评价补肾和脉方联合降压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向心性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选择1~2级老年ISH合并向心性LVH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左旋氨氯地平+吲哒帕胺)和联合降压治疗方案+... 目的评价补肾和脉方联合降压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向心性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选择1~2级老年ISH合并向心性LVH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左旋氨氯地平+吲哒帕胺)和联合降压治疗方案+补肾和脉方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质量指数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心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LVH指标均减少,但试验组的心肌质量减少和舒张功能改善更显著(P均<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试验组向心性LVH的逆转更为明显,可能带来更大的长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 肥大 左心室 补肾和脉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惠慧 吴光鹏 +1 位作者 廖梅 李光智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9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70例ISH患者为ISH组、30例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患者为SDH组。采用无创便携式血压监测仪检测两组24 ... 目的分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70例ISH患者为ISH组、30例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患者为SDH组。采用无创便携式血压监测仪检测两组24 h动态血压指标[全天平均收缩压(24 h SBP)、全天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 SBP变异系数(CV)、24 h DBP CV],分析ISH动态血压特点;ISH组应用彩超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ISH组24 h SBP、dSBP、nSBP、24h SBP CV高于SDH组,24 h DBP、dDBP、nDBP低于SDH组(P均<0.05)。ISH组中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102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8例;分别以是否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认知功能障碍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BP≥150 mmHg(OR=1.782)、24 h SBP CV≥12%(OR=2.716)的ISH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性大,24 h SBP≥155mmHg(OR=2.985)、dSBP≥160 mmHg(OR=3.600)、nSBP≥150 mmHg(OR=4.211)、24 h SBP CV≥12%(OR=3.336)的ISH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性大。结论ISH患者具有脉压差及SBP变异性更大的特点,且脉压差及SBP变异性增大会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惠慧 吴光鹏 +1 位作者 李光智 廖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PP)相关指标与血清脂蛋白α(Lp-α)水平变化,探讨其对ISH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ISH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 目的 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PP)相关指标与血清脂蛋白α(Lp-α)水平变化,探讨其对ISH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ISH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 mm)将其分为硬化组52例和非硬化组48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两组动态血压情况,记录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的平均收缩压(dSBP)和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的平均收缩压(nSBP)和平均舒张压(nDBP)、24 h SBP的变异系数(CV_(S))以及24 h DBP的变异系数(CV_(D));计算得到PP相关指标,包括24 h PP、24 h脉压指数(24 h PPI)、日脉压(dPP)、日脉压指数(dPPI)、夜脉压(nPP)和夜脉压指数(dPP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p-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压变异性、PP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水平与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硬化组dSBP、nSBP、24 h SBP、CVS、nPP、dPP、24 h PP、nPPI、dPPI、24 h PPI和血清Lp-α水平均高于非硬化组(P均<0.05);两组dDBP、nDBP、24 h DBP、CV_(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_(S)、dPPI、nPPI、24 h PPI及血清Lp-α水平均与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11、0.312、0.355、0.410、0.741,P均<0.05)。CV_(S)、dPP、nPP、24 h PP、dPPI、nPPI、24 h PPI及血清Lp-α水平升高均为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2.401(1.046~5.513)、2.855(1.154~7.061)、2.098(1.024~4.299)、2.266(1.024~5.012)、1.239(1.026~1.495)、1.314(1.034~1.669)、1.279(1.033~1.584)、3.912(1.067~14.346),P均<0.05]。结论 IS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PP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水平均升高,均对IS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脉压指数 血清脂蛋白α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董国菊 李立志 史大卓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OISH)是高血压的一个特殊类型,发病率高,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血压容易波动,合并并发症多,临床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目前西医治疗OISH强调小剂量、多品种联合降压、缓和平稳降压,注重个体化降压治疗、血压不宜降太...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OISH)是高血压的一个特殊类型,发病率高,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血压容易波动,合并并发症多,临床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目前西医治疗OISH强调小剂量、多品种联合降压、缓和平稳降压,注重个体化降压治疗、血压不宜降太低,降压达标过程要延长,但如何控制收缩压的基础上不明显影响舒张压是治疗的难点;中医药治疗OISH显示出多靶点、多途径干预的优势,但单纯中医药治疗血压很难达标,限制了临床应用。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改善OISH患者症状、提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的机制、意义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覃天锦 王同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关键词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脉压增大 治疗 心脑血管并发症 血管病变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西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丽媛 陈林 +1 位作者 仇昌智 篮子深 《内科》 2010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评价拉西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口服用拉西地平2~8mg/d,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及治疗后8周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昼夜平均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心率无明... 目的评价拉西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口服用拉西地平2~8mg/d,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及治疗后8周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昼夜平均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均>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拉西地平能降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地平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二)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被引量:35
9
作者 华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关键词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HYPERTENSION 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 修订版 解读 心血管并发症 50岁以上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洁(综述) 赵艳 郭向阳(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752-755,共4页
据统计报告[1],中国的高血压病患者约有2亿。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人数将快速增加,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需要接受手术的比例也将相应上升。随着年龄增长,血压模式发生变化:50岁以前,大多数患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50岁以后,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患者 围术管理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人口老龄化 舒张压升高 统计报告 快速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源降压饮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俊男 高洪春 鲁卫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03-806,共4页
目的观察滋源降压饮对气血亏虚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6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滋源降压饮早晚各1次,同时晨起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 目的观察滋源降压饮对气血亏虚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6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滋源降压饮早晚各1次,同时晨起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氢氯噻嗪12.5 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早晚各1次,同时晨起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氢氯噻嗪12.5 mg,每天1次,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偶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中医单项症状的变化情况并分别计算血压平滑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偶测血压疗效上,无显著差异(P=0.998);在24小时动态血压疗效上,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血压平滑指数上,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上,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07,P=0.000),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血压平滑指数;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的中医症候总疗效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2)。结论滋源降压饮联合西药降压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且与单纯服用西药降压相比,血压下降更为平稳,更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 气血亏虚 临床疗效 双盲 安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终点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晶晶 魏俊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509-511,共3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控制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遂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高龄ISH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4例。替米沙坦组...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控制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遂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高龄ISH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4例。替米沙坦组接受替米沙坦治疗,联合用药组接受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和终点事件进行比较,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水平,包括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评估患者血管弹性指标,包括大动脉弹性指数(C 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 2)。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替米沙坦组的81.82%;患者3 a内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98%,低于替米沙坦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dSBP、nSBP和24 hSBP水平均低于替米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C 1、C 2值大于替米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龄ISH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增强血管弹性,降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氨氯地平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压控制 终点事件 血管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用福辛普利或联用氯沙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尹霞 李柏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疗效比较 福辛普利 氯沙坦 单用 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资料 脑血管疾病 联用治疗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治疗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华玉 范元 梁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加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龄(≥80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中、高危高龄(≥80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非...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加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龄(≥80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中、高危高龄(≥80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次/d);美托洛尔(12.5mg,2次/d);氢氯噻嗪(12.5mg,2次/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美托洛尔(12.5mg,2次/d),氢氯噻嗪(12.5mg,2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周末)的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能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脉压,降压疗效试验组为94.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两组心率及生化指标与基线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加小剂量氢氯噻嗪能有效降低中、高危高龄(≥80岁)老年ISH患者的血压;以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降压治疗,在高龄(≥80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降压治疗中其疗效、安全性、依从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 高龄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降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循证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简 江洪 《循证医学》 CSCD 200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便于检索的形式,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1期)、MEDLINE(PubMed 1990年1月至2008年1...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便于检索的形式,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1期)、MEDLINE(PubMed 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和SUMsearch(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等数据库,查找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相关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59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17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经1年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取循证治疗的方法,为确诊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循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同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13-113,共1页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及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病...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及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了7 000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和6.1%。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病 收缩压升高 高动力循环 常见类型 脉压增大 动脉僵硬 舒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亚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7期51-53,共3页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会不断增加,因此,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很有必要。方法回顾分析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体征及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一更全面了解。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会不断增加,因此,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很有必要。方法回顾分析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体征及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一更全面了解。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疾病,是一种独立类型的疾病,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它对心脑血管疾病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已成为目前老龄人口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全面了解老年ISH对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死亡率,以及对今后探索老年ISH治疗的新途径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思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0期246-247,共2页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常见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提高患患者群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现就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诊断、危害以及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老年人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临床研究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丽华 毛丽珠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服药,采用传统的服药时间;观察组依据时间节律服用降压药,根据血压昼夜节...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服药,采用传统的服药时间;观察组依据时间节律服用降压药,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波动情况,每日服药1次者改为6∶00用药,服药2次者改为6∶00、22∶00服药,服药3次者改为6∶00、15∶00、22∶00给药。比较两组患者7∶00、10:00、14∶00、16∶00、22∶00收缩压值。取3个月后记录平均值行疗效判断。结果:7:00与22:00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Ⅰ级高血压患者7∶00血压,Ⅰ级高血压患者7∶00和22∶00血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血压昼夜波动节律调整服药时间可提高老年单纯收缩期高疵压患者降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 时间护理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压0号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雯怡 武轶群 +5 位作者 曹洋 秦雪英 唐迅 陈大方 詹思延 胡永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44期29-30,共2页
老年人因为血管僵硬度升高,大动脉顺应性下降以及内皮功能紊乱等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以收缩压升高为特点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我国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1%~25%,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53.2%。
关键词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安全性评价 降压0号 老年高血压患者 疗效 治疗 内皮功能紊乱 大动脉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